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胎!”
“是英宗皇帝的嫡子啊!”
皇后阿鲁特氏默然躺在殿内,脸色如死灰一般,乱蓬蓬的头发毫无光泽,杂草一样凌乱的放在枕头上,她听到了外头的哭声,但似乎又没听到,因为她的表情十分宁静,十分安详,似乎万事不能惊扰了她,她的身子蜷缩在锦被之中,殿内还有浓郁的血腥味,她侧着耳朵听了外头的响动许久,但是好像没有听到耳朵里头,月光透过开着的窗棂照进了殿内,还带进了馥郁的牡丹花香,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突然裂开嘴笑了一下,可眼角也迅速得滑落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自己毕生追求的东西被人毁了,这辈子还有什么意思呢?
“你说,是谁在里头?”荣禄压低了声音,转过脸,他的脸色在月光的照耀下,苍白着肌肉扭曲着,显得十分可怕,他盯住了小夏子,“是六王爷?”
“是,”小夏子看到了荣禄惊怖的脸色,害怕的往后退了一步,“六王爷已经在里头和主子说了好一会子话了。”
荣禄转过了脸,呆呆的望着茅屋,月华如水,水银泄地般的无孔不入,洒满了整个庭院,院子里头只是站着两个太监和荣禄三个人,月光皎洁,把一切都照的十分鲜明,茅屋檐下的稻草,墙上的柴火堆,挂着的几个西葫芦,荣禄都看的清清楚楚,就是看不清漆黑一片的房屋,他慢慢的转过身,走到破木凳子上,背对着房屋慢慢的坐了下来,望着黑暗和光明之间的村庄,不再说话了。
荣禄就坐在凳子上守候着,守候着这一辈子一直在守候视若珍宝的东西,他一言不发,似乎有千言万语,但是眼前没人可以倾述,只有小夏子和小朱子两个人默默的站在边上,一边陪着,夜里霜露越来越厚重,荣禄的铠甲上出现了小小颗的水珠,天色开始麻麻亮了起来,林间的喜鹊画眉等鸟清脆的唱起了歌。
村庄之中出现了淡淡的薄雾,晨曦有些亮了,不再是漆黑一片,有些人家已经开始点上了灯,准备做早饭,不一会,外头响起了马蹄声,小朱子和小夏子紧张的望着荣禄,又望了望外面,一个警察署的骑兵进来单膝跪下禀告,“大帅,圆明园传来消息,逆贼已经尽数生擒!”
荣禄丝毫不动,只是开口问道,“怎么花了这么久的时间。”
“有些乱党偷偷逃了无人居住的宫室,要一个个的搜过去,所以费了些时候,眼下已经全部清点完毕,绝对没有漏网之鱼,这才敢来告诉大帅!”
“别的人呢?”荣禄还没说话,小夏子就连忙问了,“一干太妃太嫔,还有皇后和瑛贵妃!”
“皇后娘娘流产了,瑛贵妃和云贵太妃一齐躲了起来,已然找到,眼下无碍!”来人禀告道。
小朱子和小夏子喜忧参半,一个人笑了一笑,一个人却是皱着眉头没有再说话。
“小朱子,你听到了?”荣禄点点头,淡然说道,“请娘娘起身吧。”(未完待续。)
四十四、前度刘郎(二)
“请娘娘起身吧,可以返宫了。”
小夏子和小朱子对视了一眼,走到了茅屋的门前,轻轻的叩了叩房门,“主子,”小夏子轻声的说道,“圆明园已经传来消息,大事已定!”
里头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个人只是站在门口不说话,过了一会,门咿呀打开,恭亲王走了出来,他也是青衣小帽,看到了园子之中的背影,不由得微微一楞,走到了跟前才发现是荣禄,恭亲王有些惊讶,“荣禄。”
“议政王,”荣禄只是坐着背对着恭亲王,也不起身,“园中一切妥当,请王爷放心。”
恭亲王有些不好意思,他抬起了头,见到两个太监进去伺候皇太后更衣了,于是对着荣禄说道,“不知道皇后娘娘他们如何了?”
“皇后娘娘安然无恙,但是腹中的龙胎没保住,已经流产了,”荣禄淡然说道,“瑛贵妃的肚子保住了,塞尚阿为了保护皇后,被杀,田字房唐五福和安茜等一干太监宫女被杀,其余的军机大臣都安然无恙。”
“皇后居然流产了!”恭亲王吃了一惊,“外头人都只是说皇后宾天,我到底是不信的,这,哎,可比宾天更让人难受了!”恭亲王跺脚,“如今只是希望瑛贵妃能平平安安的诞下皇子才好!”
荣禄继续默然,“希望如此。”
荣禄也不起身,恭亲王也不怪罪荣禄无礼,两个人就这样站着,不一会,边上的妇人也抱着狗儿畏畏缩缩的走了过来,侍卫们慢慢的朝着这处围拢了过来,门咿呀一声,小朱子和小夏子一同打开了门,慈禧太后慢慢的走了出来,她抬头第一个就见到了那个妇人,她笑了笑,朝着妇人招招手,那个妇人带着狗儿走了过来,讪讪笑道,“少爷,还不知道你的身份,昨日可是怠慢了。”
“不是怠慢,是你最好的招待,”慈禧太后温言笑道,“那碗蛋粥,我会一直记得的。我今日先回去,过几日再来看你。”
她摸了摸狗儿的脑袋,转过头看到了恭亲王身边的那个背影,她不免呆了呆,开口说道,“荣禄?”
荣禄慢慢起身,慢慢的转了过来,慢慢的单膝跪下行礼,“奴才荣禄叩见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万福金安!”
除了恭亲王之外,别的人都一并跪下,“母后皇太后万福金安!”
那个妇人也连忙拉着狗儿跪下,慈禧太后摇摇头,勉强笑道,“这会子闹这些做什么,没有你们,我什么身份都不是,都起来吧。”
她慢慢的走向了荣禄,看着他,和他身上的露珠,“你什么时候到的?”
“昨夜就到了,”荣禄原本是低着头的,见到眼中出现了一袭青衣,于是他慢慢的抬起头来,看向太后,他的眼神有些莫名,似乎有些伤感却又有些满足,还带着一丝不忿,“不敢惊扰太后,只能是料理了太后交代的事务,这才禀告太后。”
“大敌当前,我能信任的也就是你们几个了,”慈禧太后看了看荣禄,又看了看一侧的恭亲王,恭亲王微微带着笑意,太后也是微微一笑,又看着荣禄,荣禄这时候不知如何,心里一阵剧痛,“所幸你们还能赶到这里,不让我受了贼人的委屈,好了,既然圆明园料理了干净,我们一起去,”太后挑了挑眉毛,似乎那个果断决绝大气英明的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又出现了,一夜之间她的胆怯和犹豫尽数消除,眼中出现了锋利的锐意,“和那些乱臣贼子算算帐!”
这才是自己所希望见到的状态啊,荣禄又是跪下,把自己的微酸深深藏在了心里,“奴才遵旨!”
恭亲王起身走了出去,慈禧太后伸出手,轻轻的放在了荣禄的肩膀上,“仲华,你别怪我,”她悄然说道,“我有我的苦衷。”
太后就骑着马,在五城兵马司警察署的兵丁护送之下,到了圆明园的大宫门前,一路上她听到了圆明园之中发生的事情,她没有哭泣,只是沉默,“我之前问小安子,问他,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定数,他说有,我却是说没有,”这一会子已经到了勤政殿,地上的血迹还没洗去,她就一步步得踩着地上斑驳的血迹,走过了勤政殿的中庭,走过了勤政殿的正殿,走进了安茜被当做自己停灵在此处的偏殿,她掀开了安茜脸上的手帕,仔细的端详着这个跟着自己二十多年的宫女,安茜穿着大红色的吉服,头戴朝冠,脸色惨白,神色安详,并不是被杀死,而似乎只是在熟睡之中,或许自己轻轻呼喊,她就会醒来,慈禧红了眼圈,却强忍住不哭,“我从来都是相信自己,从不信什么命运,可经历了这么多事儿,我才发现,或许,”她把手帕放了回去,“可能是有命数所定的。”
小朱子跪在地上伏着不肯起来,他早就哭成了泪人,“师傅一直喜欢着安茜姑姑,如今能和安茜姑姑一起为娘娘牺牲,想必走的也是安乐的。”
“田字房多少人死在了贼人们的手里,”小夏子抹着泪,咬着牙说道,“娘娘不可以放过他们!”
“还有那些守园子的侍卫们,”太后淡然开口,她仰着脸,忍住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他们绝对不会白死,他们的仇我一定回报,他们都是为了我而死的,血绝不会白流,我已经回宫,病也好了,是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了,给我换衣服,”慈禧太后吩咐小夏子和小朱子,“敲钟叫起,然后我要换身衣服,出去见他们!”
才过了一日一夜,似乎就已经是过了一年那么久,原本今日就要召见在京的所有众臣,根本就不用再行通知,恭亲王复又站在了班首,接受着若有似无的敌意和畏意和敬意,勤政殿前还是血腥味呛人,不少人也不知为何,脸色苍白哆哆嗦嗦着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母后皇太后驾到!”梁如意又出现了,挥动着拂尘站在丹陛之前喝道,“群臣进殿!”(未完待续。)
四十五、今又复来(一)
“其余各衙门按照往日处置事务,”皇太后继续吩咐,“有过者可先不罚,有功者必要先赏,田字房伺候的宫人们都被逆贼杀了吗?”
“还有许多,都被逆贼关押在田字房,唐五福及几位太监宫女被杀之后,宫女安茜咬了本格的耳朵,本格惊惧离开田字房,剩下的人才幸免于难。”
慈禧太后点头,“我绝不会亏待忠于我的人,内务府要对死难者厚赏,唐五福和安茜以及死难的侍卫和太监宫女,询问家人,或是归于本家,若是愿意陪葬在我的陵寝的,一律迁入。”
陪葬帝陵乃是臣子极大的荣耀,唐太宗的昭陵就陪葬了大约一百多的功臣,著名的长孙无忌、程咬金、徐世绩、魏征等都长陪李世民于地下长眠。本朝制度,除却关外三陵之外,其余者并无大臣陪葬帝陵之例,太后说要这些人陪葬于自己陵寝之侧,这是极大的荣耀,根本就不能轻易授之,只不过众臣想想,只是陪葬后陵,就算是太监宫女侍卫倒也无妨。于是也就不反对了。
“留下来的,太监赐给蟒袍,宫女赐给贵人的吉服,”慈禧太后说道,“其余的各有封赏,内务府去办就是了。”
“警察署的有功之人,都由兵部进行录名记功。一干人等的犒赏,江忠源你先都统计起来。”
“是。”
“毓和办事不力,撤去九门提督之职,冯三保主持警察署剿灭反贼有功,任九门提督之职,加强关防,严禁贼人惊扰京师。”她看着荣禄,“荣禄加内大臣、领侍卫大臣,主持丰台大营,武云迪也加领侍卫大臣,领侍卫大臣,主管圆明园关防之事。”
一道道的命令发了出去,唯独就没有说到长春仙馆的哪一位要如何处置,但是大家看到了穆扬阿差不多已经被停职的样子,就能猜想到那一位的结局了。
这样的政变看上去是有些儿戏,但是也不得不说,成功的几率很大,只要斩首行动般进了淡泊宁静,先将慈禧太后处死,控制住圆明园,再手握太后印玺号令天下,命群臣进园子,再发布遗诏,有想反抗的人即刻处死,毕竟在殿内手无寸铁,谁也硬不起来腰板来抗衡,到时候关键的几个位置一换,就比如昔日在畅春园即位的世宗皇帝一样,抓住了隆科多和年羹尧,诸位皇子就是心里再有不甘,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可惜走漏了风声,让慈禧太后逃了出去,这么一下鳌鱼入海,飞龙腾空,什么人都阻拦不了了,所以武云迪和荣禄有了密诏,就靠着这些乌合之众,就自然是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谋反的事儿从来没有完全筹备一说,靠着两个一直锦衣玉食的亲王能想出如今这样的法子,又勾结内廷,里通外合,闹了这样的局面,已经是前所未闻了,国朝两百多年,从未见到这样政变的事儿出来,不由得让人又惊又惧,又怒火直冒。特别是害了英宗皇帝的子嗣,这是绝对不能忍的,李鸿章等人,一心念念的就是保住英宗皇帝的血脉和法统,这一点来说,清流们比起恭亲王绝对是和慈禧太后更为亲近的。
军机们下去议事了,亲王大臣勋贵等也一一退下,人心各异,不管有些人心里如何惊惧,现在是绝对不能如同没出息的穆扬阿一般显露出来的,只能是强忍着,或者是前去恭亲王哪里求情,要不就赶紧去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哪里去磕头求饶了。
武云迪下去防卫,荣禄还是站在殿内,慈禧太后下了丹陛,悄然对着荣禄说道,“你出去,派些人要看住四九城,不许贼人进出,特别是要看住什刹海的西南角那里头,明白吗?”
荣禄骤然抬起头来,不敢相信的看着太后,太后微微一叹,“我如今能相信的人,也就是你们几个的,别的人,再怎么亲近,我也是不放心的。”
荣禄点点头,“遵旨。”转身大步离去,慈禧太后慢慢的走出了养心殿,看着殿外林立的士兵,这才稍微安定了下来,武云迪差人把在豫亲王那里夺回的慈禧端佑皇太后之宝送了回来,红木匣子上尽是斑斑血迹,慈禧太后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