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王坤这样说,小小的东厢房里顿时充满了笑声。
    丁魁楚陪着几人干笑几声,却又问道:“却不知黔国公准备怎么收拾那黄得功和李成栋?他们如今已在江北,正赶往淮南,若是他们知道林清华被咱们灭了,恐怕会缩回老巢,再也不敢出来了。”
    沐天波裂着嘴笑了起来,说道:“要不怎么说这洋夷来的正是时候呢?对付这两个莽夫,老夫自有妙计。”
    ******************************************************************************
    几名左梦庚的士兵懒洋洋的坐在地上,一顶破烂不堪的帐篷架在他们头顶,替他们遮挡着刺眼炎热的阳光。
    “咳咳”一阵咳嗽声传来,惊得这几名士兵赶紧站了起来,他们向咳嗽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一名老太监带着两名小太监正向这里走来。
    看样子这个太监已经是几名士兵的熟人了,所以士兵们又纷纷重新坐到了地上,而且其中几人还纷纷转过头去,看了看远处的马厩。
    老太监走到士兵的跟前,问道:“你们怎么竟敢偷懒?见到咱家也不见礼?”
    士兵们连头都懒得抬,全然将那老太监的话当做了耳旁风。有两名士兵甚至当着这老太监的面数落起来,其中一人道:“我说,你去看看那马厩里的马是怎么回事儿?怎么闹哄哄的?”
    另一人道:“咳,有什么奇怪的,有匹马发春了,没处泻火,自然是脾气暴躁了!”
    “不对呀,这军马大多已经阉割,怎么还会发春呢?莫非是母马?”
    “屁的母马!分明是公马,只不过那匹公马今日才被牵入军中,还未来得及阉割而已。一旦时机成熟,那么就‘咔哧’一刀,一了百了,就象咱们眼前的某位一样!哈哈哈……”
    几名士兵一起哈哈大笑,直把那老太监气得头发全竖了起来,若他有胡子的话,恐怕连胡子也要一起竖起来。
    那老太监正要发作,却见远处一名提着包裹的兵丁正向他大步奔来,口中还大声喊道:“哎呀呀,高公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小人真是该死,居然来迟一步,还望公公责罚!”那兵丁跑到老太监身前,“扑通”一声跪下,口中连声告罪。
    这老太监就是一直躲在左梦庚军营中的小高太监了,他见这兵丁在自己面前跪下,便提高声音说道:“罢了,罢了!快起来吧。带咱家去干正事儿要紧!”
    那兵丁慌忙站了起来,走到小高太监身前,说道:“公公请随小人来,您要看的那匹马已经来了。”他领着小高太监向马厩走去,边走边说:“那匹马是小人花了五十两银子买来的,别看小人只是左将军麾下的一个小兵,可是小人祖上就是相马的,小人从小就跟着长辈学相马的本事,后来左将军进南京,小人才投的军,小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这相马的本事却不一般,知道这马的好坏,您这五十两银子花的值!这是剩下的五十两银子,你收好。”他说着,便从手中提着的包裹里取出五十两银子,呈到小高太监眼前。
    小高太监看了看银子,说道:“罢了,罢了!就给你做赏钱吧!”
    兵丁欢天喜地的忙着道谢,并跑上几步,从马厩中牵出一匹尚未阉割的公马来。他蹲下身子,指只马的胯下,说道:“公公请看,此马正在发春,那话儿有一尺多长。”
    小高太监也蹲下身子,看着马的胯下,不住的点头,连声叫好。
    那兵丁凑过去,小声说道:“公公,小人不敢瞒您。您不是要小人替您找头那话儿最大的公马吗?小人确实找着了,但那人却不肯卖,小人好说歹说,才让那人同意卖马,不过他却狮子大开口,居然向小人要一万两银子,小人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所以只好买了这头。”
    “笨蛋!”小高太监一听急了,破口大骂道:“你个小猴儿崽子,咱家不是说了吗,只要是好的,就给咱家买来,咱家有的是银子。”他顿了顿,问道:“那匹公马的尺寸如何?”
    “嘿!好家伙!这么长,这么粗!”兵丁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直把小高太监看的目瞪口呆,喃喃道:“乖乖,这么厉害……”他愣了半天,猛的一拍那兵丁的脑袋,喝道:“那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给咱家买来啊!”
    兵丁点头哈腰道:“是,是!小人这就去,只要公公将银子给小人,小人最迟晚上就把那匹公马牵来。”
    “去,去把咱家帐篷里的金元宝拿些来!”小高太监向两名小太监吩咐道,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于是逼问那兵丁:“一万两银子买匹马?你当咱家是傻子呀?莫非你看中了咱家的银子,想蒙咱家一大笔银子之后就逃之夭夭?”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兵丁忙争辩道,“既然公公信不过小人,那么小人就不去了。”他顿了顿,不待小高太监发话,就接着说道:“要不然公公也跟小人一起去?公公到了那里,可以亲自看看,是否小人说谎,若是小人说的是真的,公公看着又满意的话,再把那匹公马买下来。”
    小高太监想了想,道:“咱家也想亲眼看看,可是眼下这兵荒马乱的……”
    “公公不用担心,您可以多带上些小公公嘛,再说了,如今南京城早就太平了,没有什么乱兵暴民了,而且连那些抓捕乱臣贼子的巡城兵丁也都撤回去了。”兵丁见小高太监心意已动,便趁热打铁道。
    小高太监沉吟半天,抬头道:“好,咱家就亲自去瞧瞧,那匹公马到底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他站起身来,回到自己的帐篷,叫上十个小太监,抬上装金元宝的箱子,随后在那名兵丁的带领下走出辕门。
   
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七十九节


    哗哗的江水奔流声一刻不停的传进船舱,甲板上的水手们的号子声和船舵与舵孔的摩擦声也不时响起,这些噪音使得郑森那压抑的心情更加的压抑,也更加的烦躁。
    他伸手拉着舷窗,用力将其关上,小小的舱室里顿时安静了许多。
    郑森走回书桌边,坐在椅子上,顺手将一个抽屉打开,从中取出一件物事,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一个铜制的圆管,长约半尺,直径约一寸,通体暗黄,重量较轻,看起来应该是空心的,铜管两端密封的严严实实,拿在手中用力摇晃,能隐约听见里面有响声,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郑森并不太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他只知道这个东西父亲一直随身携带,而且从不轻易拿出来,他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曾见过几回,但当他问起父亲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时,郑芝龙却总是笑而不答。不过,眼前的这只铜管的外壁上用小字刻着“大明中兴二年制”的字样,看起来这个铜管并非是他小时候见到的那个铜管,也许是郑芝龙重新更换了管子,而且就是今年更换的。
    郑森将铜管颠来倒去的看过来看过去,但却无法找到丝毫的缝隙,更没有什么办法将其打开。他将铜管放在书桌上,双手抱头,有些痛苦的回忆起来。
    按照刘国轩的说法,这个东西是郑芝龙临死前交到他手里的,郑芝龙只是说把这个东西交到郑森手里,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郑芝龙并没有说,或者是来不及说。
    想到这里,郑森忽然觉得鼻子有些酸,因为他又想起了母亲田川氏。他强忍悲痛,又一次打开那个抽屉,拿出了那把田川氏用来自尽的短刀。短刀上的血未被完全擦去,留在刀柄上的血已经变成了黑色。
    郑森看着这把短刀,再也忍不住了,他的眼泪终于滴了下来,就滴在了刀柄上,泪珠顺着刀身向下滚去,最终与黑色的血迹混在一起。
    “告诉……告诉福松,别忘了……七左卫门……”田川氏临终之前的话立刻又重新回到郑森的耳边,虽然那刘国轩重复时的语气完全不对,但郑森还是能想象的出当时母亲那难舍难分的痛苦表情。
    想到这里,郑森忽然站了起来,他用衣角擦干眼角的泪水,走到舱门边,打开舱门,向一名守卫在门外的亲卫使发出命令:“你去传令,船队减速,并派人快去后队,把冯锡范找来!”
    接到命令,冯锡范不敢耽搁,立刻乘上小艇往见郑森。
    冯锡范站在郑森的面前,问道:“将军找属下何事?”
    郑森说道:“我命你派人去日本,将七左卫门接回来,你派谁去的?”
    冯锡范道:“属下派去的是跟随属下多年的几名亲兵,他们已于昨晚出发,前往杭州,准备从那里上船。”
    郑森沉思片刻,又问道:“刘国轩说上次的那些洋夷的船中有少数日本船,他没看错吧?”
    冯锡范道:“应该没看错,我曾再三询问过他,他十分肯定。虽然属下没去过日本,但刘国轩去过。属下以前曾随着老将军在南洋一带跑过船,在那里曾经见到过几艘日本的船,当时属下就觉得奇怪,便询问老将军,老将军却说,在几十年前,南洋一带的倭船更多,只不过由于幕府发布了命令,不许子民再出海经商,所以现在在南洋一带已经见不到什么日本船了。属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洋夷的船队中会突然出现日本船?莫非是洋夷从南洋一带雇佣的日本海盗?但那也不对呀,自从幕府不许片板下海以后,南洋一带的日本海盗已经几乎绝迹了。”
    郑森也想不通这一点,所以他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尽快将七左卫门接回来。”
    冯锡范道:“将军放心,属下已经再三叮嘱过那些亲兵,一定要保证二公子的安全。”对于郑森现在的心情他十分的理解,毕竟那七左卫门是郑森同父同母的弟弟,关系非同一般。
    冯锡范见郑森低头不语,便接着说道:“如果将军不放心的话,那我亲自跑一趟。”
    郑森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打仗重要,后队离不开你。”他回头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那把短刀,随后说道:“你现在回去指挥后队,一旦我需要你的支援,我会立刻派人去给你下令,你要随时做好准备。”
    待冯锡范走后,郑森又重新走回书桌边,再次端详起那只铜管。
    他将铜管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终于下定决心。他将铜管平放于书桌之上,接着将腰刀抽出,并将其缓缓举过头顶,随后一咬牙,将腰刀照准那铜管的一端挥去,狠狠砍向那只铜管。
    “嘭”的一声,腰刀将铜管劈为两段,随后又砍在了书桌之上,刀身深深的嵌在了木头上。
    郑森顾不得拔下腰刀,他伸手将铜管拿起,提心吊胆的向铜管里望去。
    一卷皮纸装在铜管中,腰刀已经将其劈为两半。郑森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才发觉自己刚才是多么的卤莽,他不及多想,急忙将皮纸扯出,随着皮纸掉到书桌上的还有一个很小的铜块。
    郑森将那铜块拿起,方才发现那“铜块”并非铜块,而是一枚非常精致小巧的铜锁,铜锁的侧面刻着一个小小的“飞”字。郑森拿着那铜锁看了看,见其紧紧的锁着,锁上却无钥匙,他又将铜管用力在书桌上磕了磕,却并未发现钥匙,他只好暂时将那铜锁放在一边,小心的将断成两截的皮纸重新合在一起,却见那上面写满了小字。
    郑森认得出那是父亲的笔迹,便仔细看了起来。在看完一遍之后,郑森的脸上渐渐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立刻重新拿起那把铜锁,盯着锁上的那个“飞”字,口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
    江水滔滔的长江岸边。
    紧靠着长江的南岸,二十座炮台已经建成,沿着江岸排成一列,由远及近,远远望去,就象是二十个巨人站在江边。炮台是用土和木板垒筑而成,每个炮台高均为五丈,间隔约五十丈。在每个炮台的南边均修筑有弹药库,炮台所用的弹药全部储存于此。
    这些炮台是镇虏军全军士兵花了一日一夜修筑好的,为了督促部下早日建好这些炮台,林清华亲自前往炮台挑土挖沟,看到楚国公都如此卖力,所有人也都全力以赴,就连黄宗羲、顾炎武这样的书生也加入了修建炮台的行列。
    林清华站在一座完工的炮台上,手中拿着千里镜,向着江北岸望去。只见在与此地相对的北岸,也有十座炮台正在进行修筑,只是进度明显比江南岸的炮台修筑进度慢,看上去只修好了一半。林清华收起千里镜,向着炮台下看了看,忽然向赵奉喊道:“赵奉!”
    赵奉正指挥着部下往炮台上拖运大炮,听见林清华喊他的名字,立即奔上炮台,敬了个礼,说道:“赵奉在此,请公爷下令!”
    林清华指着江北岸,问道:“怎么江北岸的炮台修得那么慢?”
    赵奉向着北岸望了望,说道:“这个末将也不清楚,不过,依末将来看,这似乎是因为北岸的兵太少。不如等将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