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航海之科技夺宝-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东方帝国内想要使用武装巨舰就必须受到朝廷的批准,如果只是没有武装的大载货量运输舰,和找死还真没什么两样。
    别看那些海盗王们整天闷在老窝里,一副打算从良的模样,可真要有对自己极为有利的事情,比如一直毫无防护能力的羔羊,你让这些吃惯了鲜肉的豺狼看着羔羊低头吃素又怎么可能?
    真正能吃素的海盗像是孙二娘和赵武这些海盗,早就在李家的第一波招安中从良了,而现今剩下的这些无非都是想要继续吃肉的豺狼。
    舰队起航目标正是德尔纳特,现如今德尔纳特早就更换了主人,东方帝国四大商会云集于此,或许有人会问,不应该是三家么?难道阮家又跳尸复活了?
    如果你真以为王海冬会白白送给这三家利益那就太过天真了,就算和李华梅交易都要扣下半斤肉的王海冬岂会是什么善人。
    三家在德尔纳特的顺利纯粹是依靠海冬商会创造出来的机会,但是海冬商会在王海冬未归之前还不方便出面,不过按照约定,三家无论收购到多少产业,其中一半都将以原价售卖于海冬商会所有。
    德尔纳特可不是什么无名的小港口,港口内设施完备的程度不必任何一座东方帝国的小型港口来得差,发达的商业贸易和种植产业,更为重要的是,港口内还有完备的造船厂,能够生产两种中型西式舰船,以及小型阿拉伯和小型东方帆船也就是王海冬俗称的小商船等。
    而且此处的所供应的火炮还没有东方帝国内的限制,虽然种类只有散弹,曲射,和加农曲射三种,不过装备普通的商船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王海冬俘虏来的舰船上多是这种级别的火炮。
    三大商会的收购直接吸纳了德尔纳特超过4成的占有率,其中一半都属于王海冬,放在东方帝国境内光是这一项就足以成为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中型商会了。
    虽然因为王海冬的影响使得德尔纳特港不景气,整个收购后的价格却也是不低,港口整体规模在400万金币左右,2成占有率就要用到80万金币的巨额资金。
    王某人虽然号称钱多的数不清,可他毕竟才刚刚白手起家,家底还不够丰厚,李家的钱自然好说暂且欠着,不过另外两家和王家也就有过笔交易外,朱家更是连面都没怎么见过。
    这次去德尔纳特,王海冬显然要面临被追涨的窘境,在马尼拉虽然有之前抢来的货物足有200个货仓之多,可是这些大都是豆蔻胡椒,运到东方帝国境内也卖不到30万金币,就算把停靠在马尼拉的20艘西式货船和贩卖丝绸获得的利润加起来,才差不多能够还上这比钱。
    王海冬虽然有信心把库恩的问题解决,不过在解决后开辟运往西方的商路之前,德尔纳特的香料贸易依旧还是显然停滞,投下80万金币的巨款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没有收益,显然和王海冬以往的办事作风极不相称。
    再加上王海冬可不准备只要德尔纳特港这一座港口,马加撒和马纳多早已在他的谋划之内,只要战争胜利这两座港口就相当于进入了自己的腰包。
    不过安勃那的收购资金却是个大问题,作为一座拥有极高效益特产的繁荣港口,那怕没有造船厂他的收购价格依然不会便宜,整体估算下来,就算和另外三家按照德尔纳特港口的比例平分,想要接手还要花上最少50万金币的价格。
    烦心归烦心,一大早出发抵达德尔纳特时也只不过是下午2点左右,德尔纳特此时已经遍了一番摸样,原本停满了西式舰船的港口早已被东方舰队所取代。
    棕褐色的硬帆替代了白色船帆成为了港口的主要基调,此时就连最迟钝的被白人奴役的奴隶们也意识到,这座港口显然已经换了个主人。
    4艘巨舰加上20艘大型帆船,当这支规模丝毫不逊于驻扎在港口的联合舰队出现时,整个港口都鼓噪了起来。
    那怪异的商会旗帜,让那些在港口的东方水手都意识到此时来的是何人,关于王海冬在东方帝国内作为,早就在联合舰队中流传,特别是那些随其他商会舰船归来的水手,早这一路上可是为某人做了不少的宣传。
    这也使得这些远离帝国常年驻扎在南洋地区的水手,也知道原来在短短半年时间,帝国内四大家族中的阮家已经被踢出了这场海上的盛宴,取而代之的正是这位之前连名号都未曾听说过的王海冬会长的崛起!
    在王海冬获得了大部分商会的认可后,李家也公开宣布了和海冬商会的联盟关系,并且公开表示,李家和海冬商会是完全公平的联盟,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更是让众多商会对王海冬所创造的局面所侧目。
    当然令王海冬十分揪心发报机也按照他的要求开始了公开售卖,只不过出售的主体却已经不再是李家,李家只是作为代理商与合作者,代海冬商会进行出售。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直接让某人站在了风口浪尖上,王海冬对此只能表示自己压力很大……
    '  '
183 卖身还债?
    183卖身还债?
    “在下朱绥,早闻王会长年少有为,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啊!”听到对方提到自己名字,王海冬倒是想起的确有这么个人来,什么嘛好像是朱家主舰队的主事人,据说此人身上还挂着军中职位,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王海冬看着对方白白胖胖的身子,怎么也想象不出这位在海上打起仗来到底是怎么样个模样,不过见面就有三面情,花花轿子人人抬,王海冬也是拱手客气道。
    王海冬一到了码头,这位朱大人第一个上前来迎接倒是十分给他面子,王海冬却不明白这是何道理?
    毕竟两方并没有什么交情,无非就是这次行动因为战略需要所以才把其他两家拉上了战船,如果真要为这点好处就摆下身段上前结交,显然并非官方的作风。
    朱家说白了就是皇族产业,从开国后二百多年皇族子弟可是积攒了不少,做皇帝的也有穷亲戚,总不能说养不起就放着不管了吧?
    不过好在这些皇族的胃口倒是不大,反而是四大家族中最为低调的一伙人,手抓着盐铁如此高的利润,生意也是做得如火如荼。
    比起其他商会他们更有税收上的优惠,真要说赚钱速度,丝毫不会比李家来得慢多少。
    “王会长这次南下驱赶洋人真乃扬我东方国威,海路开启后这些洋鬼子也越来越嚣张,也是时候给这些人一点教训了,南洋这些小国本就该向我国纳贡,会长此次作为无非是收回领土,切不要有丝毫顾忌。”这位朱绥上来就是一番官方说法,要不是某人接受过多年的党国教育,还未必听得懂。
    王海冬微微摇头谦虚道:“朱大人这番话夸赞太过,王某人无非是打算做些老实买卖,只不过这些洋人太过分,奴役我东方下邦臣民,在下看不下去才有此作为,不过这些洋人中也并非都是恶徒,在下船上就招募了不少心向东方的水手加入,有西班牙人舰长拉尔朗多更是抛家弃业原为东方效劳,这乃是我皇天威所致,在下是绝不敢居功……”
    王海冬一边说着一边还朝着北方作势摆了摆,完全是一副封建主义下一等良民的作风,那朱绥听得也是眉开眼笑,一身的肥肉是抖了又抖,心说听闻这王海冬桀骜不驯,想必也是那些忌妒之人误传的吧?
    眼前这幅摸样明明就是心向党国的好同学,这朱绥哪里识得破某人的伎俩,至于那番说辞穿越小说里某人可是看多了,搬到这里来无非是换个名字来用罢了。
    两人互相恭维之时,码头两边则是同时来了两伙人,一边不用说正是和王海冬见过数面的詹姆,而另外一边王海冬倒是在马尼拉偶尔见过一面,正是王家主舰队的话事人。
    两边的到来也让两人那番让身边手下听得都肉麻的对话停了下来,四人回合后到没有继续在码头发呆,而是由朱绥做东,四人来到了一家德尔纳特港不错的饭店之中用餐。
    德尔纳特倒是有不少的饭店,因为往来商人来自各地各有不同的习俗,饭店内倒是有不少各国的材料,不过再好的饭店也带有着太多的异地特色,在座的除了詹姆全都是东方人,自然不会去特别点这个时代只能用香料堆积出来的烤牛排来敷衍了事了。
    王家和朱家的船上都有技艺精湛的大厨坐镇,王家的厨子擅长的是江南菜,至于朱家的则是北方菜色,此时这家饭店的厨房原本的白人和土著厨师早就被赶了出去,换上了两人准备起酒菜。
    至于饭馆内原来的客人自然也早就被驱赶一空,此时的德尔纳特港早就换了东方人做主,就算那些西方人有些意见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去。
    王海冬也不管这么多,四人商量的事可不会是小事,就算自家亲信的手下都未必有资格参与这场领导人级的会议。
    詹姆要不是代表还未抵达的李华梅,恐怕也只有在门外站岗的份罢了。
    “王会长德尔纳特此时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中,您的舰队到来库恩商会想要翻盘也难了,按照我们之前的协议,应属于海冬商会的占有率则是22。3%,至于占有率方面王会长请放心,我们三家互相监督保证公平。”说话的是王家主事,此人完全是一副严谨商人的作风,这也是王家一贯的对外风格,当初王海冬在苏州向王家进货也是被对方的做法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又遇到个被穿越的倒霉鬼呢。
    朱绥端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口,摇了摇头道:“王老弟何必这么着急,王会长舟车劳顿喝上两杯再谈也不晚嘛!”
    “哼!还是先把正事办妥为好,王家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更何况朱兄在码头可是比我们都着急,此时却拖延起来不知是何意思?”这位王先生却没有卖朱绥的帐,口中的话简直就在说,你们在码头已经不知道谈好了什么,自然是不会着急。
    “咳咳……两位息怒息怒,这工事自然要谈,当然酒也要喝,来王某人在这里敬诸位一杯。”说完端起杯子就往最忌嘴里灌去,反正他身体比大象还壮,几杯浊酒还真不算事。
    朱家代表朝廷,不过王家更是传统江南势力,江南出什么?没错正是才子,王家在官场上的势力庞大,完全不惧怕朱家背后的皇帝老儿。
    而李家的势力却是传统军方势力,如果真要放在台面上比起底蕴,王家可比他们强势的多。
    王海冬虽然不用讨好他们,可毕竟欠着人家的债务,如果气氛缓和自然能够拖延个一段时间,等他手头上的资金充裕后,偿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此时一番唇枪舌剑,搞得气氛尴尬麻烦的还是他自己。
    王海冬的主动敬酒,倒的确让两人缓和了争锋相对的情绪,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相遇,不差这一时半会。
    喝完酒后那位王先生却又恢复了原状,继续把拉起他心中的算盘说道:“22。3%占有率,按照三家划分后折价72万8千200金币,每1%占有率,平均价32663。677金币,至于码头产业分配,按照协议则是以占有率平均分配,王家为会长垫付资金222113金币,占总额的6。8%。”
    好比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王家这位把一连串数字毫无差错地报了出来,王海冬却头痛得很,没有三无女在一旁王海冬根本算不清对方说的是对是错,不过不论对错看另外两人的表情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看到王先生开口,朱绥也就不再客气,用丝毫不比那位王先生的数据说道:“朱家垫付了7。3%,238444。84金币,不过在下没有王老弟算的这么细致,王会长只要付230000枚金币即可,在下可不像某些人,为了0。5%就要斤斤计较。”
    朱绥也是不小气,一口气就抹掉了整整八千多金币的零头,要是放在内陆这些金币足够买上八百亩的田地,放在某个时期绝对是天天拉出来批斗的大地主了。
    王海冬听到这里也算是听出点门道,两家显然在收购中的份额再闹不愉快,王家显然不满足只有6。8%的份额,更主要是在这场公平的收购战中,朱家这个看似无用的胖子,愣是比他这位商业世家掌门人多收了0。5%的份额。
    6。8%,7。3%那接下来不用说,剩下8。2的份额肯定都被李家给占了,不过两家可不会和早就占据了先机而且财力雄厚的李家去计较,人家詹姆手下的人比他们更早一步下手,真要说起来,两家能够收到和李家相差不大的份额,还是人家故意留给自己的。
    在一旁的詹姆看到两家都报了自己也不好在一旁看戏,楞了一下后说道:“呃……李家占据的份额大概是26万金币,不过我家小姐说了,这笔钱算是送给王先生的酬劳,至于另外两家的债务,如果王先生不方便等小姐来之后也会代为支付的。”
    詹姆这么一说,另外两人却是楞住了,两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