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华夏岛的呆得久了,赵明卓总感觉这里的人不大沉稳。一个个想说就说,在报纸也都是什么话都敢说。以那个从欧洲发回来信件的肖虹妍的先锋最犀利也最大胆,起初报纸的那些东西,常常使赵明卓感觉到害怕。
    后来慢慢熟悉了,习惯出门前把《神州律》当皇历翻之后他发现,《神州律》里说的话没人敢犯一条半条。无论是民、兵、官,任何人都得严守律法。而且这里讲究的是,法无明文不为罪。就像是关于言论,虽然有“明文”,但那“明文”却是——除过与军事机密相关,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禁止他人的言论自由,犯者尽诛。
    所谓的“尽诛”,根据《神州律》规定,即参与干扰、禁止、破坏他人言论自由的所有人,全部杀掉。知情不报者当10年契约奴,并处没收所有财产。
    这当然不仅仅只针对“言论自由”,而是华夏人的财产、安全、尊严等等基本权利,属于天授人权,也被称为“天授权利”。侵犯华夏人“天授权利”的任何人,大宋羽林军将进行不死不休的追杀,直到侵犯的个人、集团完全灭亡时为止。甚至法条之中注明,此义务及于包括华夏皇家在内,地球所有的人。
    言论自由有可能带来一些社会的动荡,或者说麻烦,尤其像是未来的华夏那样一个人口大国。但问题在于,当强行禁止民言,使民怨积攒于心,最终却是要毁掉整个华夏之族的未来。与华夏之未来的相比,一此小小的动荡,屁都不如。
    就像当年南京的彭宇案,那导致中国整体的道德水准下滑,以至于在后来流传说“想救人,那得看看你有没有闲时间打官司”。这件事对于当事者个人而言,仅仅只是一件小小的不幸。但对于整个中国而言,却产生了无可言喻的恶劣影响。
    毕竟一个小小的不尽人意的规则,倘若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话,那么其对于整个民族、社会、国家的影响,绝对是天翻地覆式的。
    就如同当年宋高宋杀了岳飞,不是杀掉了朝廷的祸患,而是杀掉了整个民族抵御外虏的勇气。或许当赵家的后人,不得不跳海而免受其辱的时候,才能够想得明白这些事情。更可悲的可能是,就算死,也是死的糊里糊涂。
    马丁之所以与赵伏波定下这个规矩,原因就在于此。绝对不允许未来的华夏皇朝,成为一个极权的孳生之地。虽然皇家的尊严要维护,但没有华夏,也就没有皇家。依然还是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蒲伯再不必如此,华夏岛的规矩是赏罚分明的,倘若说是王妃殿下称赞,那定是金兄弟的差办得好,完全不必在意!”
    蒲寿庚听到这些话,还有点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是,天下真的会有如此大度的皇族么?当然,赵伏波的大度也仅仅只及于华夏人,至于华夏之外的人,那是眦目必报、毫厘必争的。
    “蒲伯伯,就是如此如此,这位赵先生说的对,在华夏范围之内,是否赏罚,全凭《神州律》作主。此次的金兄弟在济州岛的差办得好,自然是要奖的!”
    说话中,早有她的仆人拿来一份文件。
    “恭喜您蒲伯伯,金成为华夏的爵士了!”

143章 有财大家发
    第六季 欧洲罗曼史'143章 有财大家发
    ………………………………
    因为午餐宾主畅谈甚欢,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专mé;n叫人为蒲寿庚与赵明卓,找了一间客房临时休息一下。这是一间颇雅致的房间,从窗户一眼望去,不但半个华夏城在望,甚至大海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蒲寿庚与赵明卓两人都没有什么午睡的习惯,两人就坐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全充任凉台的房间里。楼层为他们遮住了太阳,两张相当舒适的,适于谈话的摇椅放在圆形玻璃小几两边。送他们来的,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的秘书,拉响唤人的铃,为他们提供了饮料与烟草,随后就礼貌的告辞而去。
    直到这时,两个故人才可以叙叙分别了如此之久后的别后情形,大概蒲寿庚是谈的泉州以及济州岛的发展,赵明卓说的是他所在的华夏城的变化。
    此刻的泉州、福州包括其他的中国沿海的港口,都已经组织了商会,来管理与济州岛jiāo易的事情。其中只除过不提赵伏bō的王族身份之外,只说是从阿拉伯帝国贩运来的货物。中国沿海的经济,立即因为这些jiāo易,而变得红火起来。
    同时岸上相当数量的士子、学者因为济州岛的吸引而前往那里。一般来说,他们对于济州岛上的生活是满意的,所以往往家人留在那儿,他们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来到这儿追随赵伏bō。
    “蒲伯,这样说起来,他们可是要失望的呢。倒不是说济王千岁让他们失望,而是他们先错了路。瞧瞧这儿,这儿的生活是什么模样,济州岛……”
    说到济州岛,尽管蒲寿庚不大愿意说儿子的努力没有收获,但他不得不承认,这华夏城比起济州岛那是好太多了。
    “可不是,我也没想到这里居然会繁华到如此程度。”
    华夏城比起大宋的城市,论规模的确是多有不好。但论起生活的质素以及生活环境的良好,这个世界上得拔头一份。毕竟,这是一座作几百年后的知识武装起来的城市,对于这个时代无异于天堂一样的存在。
    “要说这里好,唯一的可惜是我们大宋的人少了些!”
    蒲寿庚吸着一座提供的顶级烟丝,喝着香深的茶水,别提多惬意了。说着话的时候,把头放在椅子背上,起摇晃起来。
    赵明卓咂了咂嘴,他可不想单纯讨论这些。他想知道的是,眼前的蒲寿庚有没有兴趣,在他的火柴厂里投钱。此刻在岛上已经建立起来的民间工业里,与华夏岛本地人相比,他的企业要小一些。毕竟他兜里的钱有限,为了采购机器、雇佣工人,他几乎投入了他所有的钱。
    要说为何要把火柴不远万里的运向大宋,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那里这东西时常处于脱销状态。别说济州岛生产的数量,就算再加两个济州岛生产也不够用的。而且济州岛上现在可是主要在建设生产、存储基地,自然拿不出来多少生产力量,来生产火柴之类的东西。
    而且就赵明卓想,倘若要是把火柴的价格降低到华夏岛这个模样,恐怕整个华夏城的人全都生产火柴才成,当然那不见得比现在赚钱就多。现在可是赚着成本好几十,甚至100倍的利润。这当然是使人眼红的,但别不服气,科技这种东西,不告诉你关键,可能一辈子都nò;ng不明白的。
    “蒲伯,您知道火柴在咱们那里可卖的不错,现在小侄倒是在这儿开了个火柴厂,只是本小,虽然利不微但积累起来总是慢的!”
    “火柴?”
    蒲寿庚作为刚刚从大宋来的人,当然仅仅只知道火柴是那个什么济王千岁独家会造的,现在居然眼前这个赵明卓居然也会造了,这怎么可能?
    “他会不会是假的?他能造火柴,难道是因为他姓赵吗?”
    这是蒲寿庚做了一辈子生意的经验,天上难得掉下来馅饼,掉下来也砸不到自己头上。这一点他早都认清了,因此对于赵明卓的话有些将信将疑。尤其他不相信,赵伏bō会把他发财的事情jiāo给别人来做。倘若是后一种情况,蒲寿庚不免就要有些失望了。
    赵明卓大概是看出来蒲寿庚对他的不信任,赵明卓微微一笑,懂得蒲寿庚并不清楚在华夏岛上发生的事情。最少这里已经开放了工商系统的事情,他用并不知道。
    “蒲伯您有所不知,如同火柴、汽灯之类的小玩意,华夏这里已经允许sī人办厂。只除了那些造枪、炮的工厂之外,其他的企业都允许sī人办,我就办了一家火柴厂。只是您知道,我来这儿的时间不久,带来的钱也不多,所以……”
    蒲寿庚听了赵明卓的话心中一动,这件事虽然儿子没有说过,但他以一个商人的目光看得出来,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尤其既然这时许办,那么济州岛上是不是许办呢?
    “明卓贤侄,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在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的,身边银钱又少,你怎么不找条船回咱们那边去,要是济州岛上许开工厂的话……”
    “蒲伯您有所不知,固然许我们sī人办,但此刻还不及于他处。仅仅就是这华夏岛上的人许办,另外要办的话,那人就得是这里的人。不管几个股东,多少工人,都得是这华夏岛上的人。所以……”
    蒲寿庚刚刚心中还有些高兴,因为他身边有钱。并不是他带来了多少钱,那些钱jiāo来都要是买成商品拉回去的。而是儿子蒲金书刚刚得了爵位,虽然没有封地,但一笔大额的金钱,那个济王还是舍得的。
    “可我不是这里的人哪,明卓,你不是想让我留下吧?”
    赵明卓笑了,他听得出来,大概蒲寿庚还是打算回到东方去,而且也不打算留在这儿。
    “这些老头,就是不开窍,天底下哪还有比这里更容易赚到钱的。大宋固然好,可赚钱哪比得上这里快啊!这里对外,可是100倍的暴利啊!”
    心中想着,不耽搁他谈生意。
    “蒲伯,您不是这里人不要紧哪,蒲少是啊!而且……”

144章 这不算大事
    第六季 欧洲罗曼史'144章 这不算大事
    ………………………………
    蒲寿庚算是听出来了,赵明卓那是看上了儿子刚刚拿到的huā红,而且大约一个爵士做些什么企业的话,还会有一些优惠。倘若按大宋的规矩来讲,这就叫攀上高枝了。
    赵明卓是南外宗正司的人不假,但他可不是替那个济王千岁独挡一面的人物,儿子蒲金书固然还年轻,大概要算话,也得上是封疆大吏了。正是脑海之中有这种想法,所以当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夸奖儿子的时候,他才连连推辞,害怕步了那个岳王武穆的后尘。
    “唔,这件事……”
    蒲寿庚掂着自己不多的几根胡子沉yí;n着,害怕这件事给儿子的前程,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蒲伯您不必担心,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固然现在封爵的人不多,但蒲少只是拿一份薪水。倘若在我这里入了股的话,那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而且这件倘若您担心的话,有机会了可以问问王妃殿下。”
    赵明卓脸上笑着,心中却是一团苦水。此刻这华夏岛上虽然有银行,但借贷的利息却高得吓人。原因在于,此刻的华夏岛上,依然在不停的搞建设,就这住的地方还不够。就像是蒲寿庚他们来,一次就为华夏城增加了15的人口,那得需要多少楼房才够啊!
    听到不怕别人问,蒲寿庚真的动起心来。他可是知道,火柴那玩意是家家户户都用得到的东西。虽然穷人的家里不免要少用几盒,但整个大宋得有多少人哪!而且火柴那东西是擦一根少一根,就只算一家一个月用一盒,那也不得了啊!
    他喝了口茶眯起眼睛,装着一付品茶的模样,心中盘算这件事。而赵明卓则发急,因为他现在雇得有人,但也不过是糊糊火柴盒之类的工作,要说做的话那还得凭机器不是。但那机器的费用,实在是贵得离谱。不过,生暴利的机器,再贵也值。只要这机器早一日到位,那产量就早一日翻几翻。眼见蒲寿庚已经动心,赵明卓打算再紧个两板,把这件事赶快做成。
    “蒲伯,您只想,这火柴外面卖的贵,可是您知道在华夏岛上是什么价。说穿了三个字,不值钱。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倘若过得几年,满地都是火柴厂的时候,那时再想赚这份钱,可就不一定了!”
    这句话果然说到了蒲寿庚的心头,去过济州岛的他知道,这火柴来钱是极快的。尤其是那边的原料,根本就不要钱。连带工人,都是那个阿布巴克尔海军司令从扶桑抢回来的。赚的钱那才叫海了去了。只是那可是给人家济王千岁挣呢,倘若自己家有火柴厂,那便是给自己家掐的。这个关节倘若他要是想不明白,那这么多年的海商不是白做了。
    “明卓啊,你的想法是好的,我只是担心……唉,我实说了吧。你知道金书此刻替济王千岁经营一方,倘若要是因为这件事获了罪的话……”
    赵明卓一听,就知道眼前的蒲寿庚已经动了心,心中的喜悦就不必提了。
    “蒲伯,您该知道的呀,蒲少该给你说过,这华夏之下,唯《神州律》最大,又是个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地方。蒲少做这么点火事,怎么可能违法呢!”
    蒲寿庚再点了下头,却不急着答应赵明卓。知道他此刻算是走投无路了,自己不给他掏钱,他哪里来的钱扩大生意呢。至于说同船来的那些商人们,多半都是要回大宋去的。就算留下一个两个,出mé;n在外,又能有多少钱呢。
    “嗯,明卓我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