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8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以赵旭适宜玩弄手腕、权谋的脑袋,对于这种军事战略上的事情,实在是不大明白。因此他的身子往上钻了钻,刚刚的那个“火热身体”立即就给他拿来了衣服。等她伺候自己穿好衣服,赵旭又再度吩咐她。
    “去叫人把哈桑军师请来,我要和他好好聊聊!”
    哈桑作为赵旭的军师,这一次出行被他带在身边。他可不像是的贺齐那样要忙着照顾军队,同样他坐在自己的旅行车里。只不过哈桑这儿没有什么女人,相反他手下账薄以及算盘。整个车里,都充满了打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
    事实上,哈桑并没有在算账,他只是在思索而已。作为赵伏波的手下,他此刻执行的任务是自己毛遂自荐来的,甚至赵旭来到蒙古,并在将来与亲王忽必烈起冲突,都是他早已经算计到的。
    之所以赵旭与亲王忽必烈合作,那时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必然会有的取舍。但之所以赵旭会与亲王忽必烈翻脸,同样是他们不同的目标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除非亲王忽必烈甘愿只守着现在蒙古帝王的土地,看起来恐怕这不可能。
    又或者赵旭愿意如同此刻的大宋皇族一样,苟安于此刻南宋的地盘上,而且少不得向亲王忽必烈输绢纳贡。但这件事情,在赵旭的力量增强之后,又是绝对不会出现的问题。
    而现在赵旭与亲王忽必烈的合作,原因唯一在于蒙古人需要赵旭制造火器。而赵旭需要蒙古人倾全力与赵伏波交战而削弱他们双方的实力。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赵旭最后与亲王忽必烈翻脸呢?
    要不说当间谍的,那是真得有点远见。而哈桑似乎天生就是做这件事的材料。打着打着算盘,他脸上的小眼睛精光四射,偶尔会用手去玩玩自己如同卷毛鹰一般的胡子尖。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有人来请他,说赵旭要见他。
    “哼,来了,我猜的倒是没有错,只是不知道赵旭会不会听我的话呢?”
    虽然心中想着这些,不过胖胖的哈桑立即就下了车。随后骑着一头轻快的小驴子,很快就来到了停在道旁等他的赵旭的车里。当他一进车里的时候,温暖如春的热度一下就扑面而来。这温暖之中带着些特殊的味道,只要看一下赵旭脸上,稍带疲惫的神色,哈桑还有心中不明白的吗!
    “哼,就这样的东西,能够得天下吗?我们济王殿下可没有这么贪图享乐,就算没有科学院那些家伙,他也是要得天下的!”
    事实上,少时孤苦伶仃的赵赵伏波,比之赵旭的能力那是强太多了。就算没有马丁的到来,恐怕赵伏波也最终会借着舒钰儿的地位,夺了赵家的权利。也许回到大宋还得几十年的仗打,不似如今一样这么轻松,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不会像是赵旭这样,任由命运的摆布。
    脸上堆着笑容的哈桑,弯着腰笑的时候,总让人难以忽略他的热情。而赵旭也就喜欢哈桑的眼力劲,毕竟这个家伙是在商场上打了多年滚的人,说起话的时候,总会让人爱听的。
    “来了,哈桑军师,快请坐。旭爷我有一件事想问问你。我想你也猜得到,就是这一次我们协助亲王忽必烈取得汗位的话,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还有万一要和大宋开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52章 过海需瞒天
    赵旭坐在沙发上,伸手从前面的茶几上端过盖碗茶来,慢条斯理的喝着茶包里的三泡台。(这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东西,但“华夏帝国”只要是能带来收益的产品,他们都很愿意成为“世界工厂”。虽然诸如零食之类的玩意,不过是民间的投资生产的而已。
    桌上还放着几个精致的瓷盘子,即有一些糕点也有一些罐头水果。说起享受来,大约这个世界上赵旭认了第二,没有人能认第一。最笨的怕要是赵伏波了,放着他“华夏帝国”皇帝的位子,居然不搞后宫粉黛3000,仅此一件事就足够赵旭鄙视他了。
    哈桑看了看赵旭,胖脸上的笑容挤起来,几乎让赵旭已经找不到他的眼睛。
    “旭爷,我们当然要替王爷争到汗位才成。只有他有了汗位,我们才能与南边的所有人抗衡下去。至于您说我们的军队前往攻打大宋,又或者说其他人。旭爷您不感觉到我们的兵力不足么?事实上这一次您扩军,倒是扩的有些太多了。许多人可不是我们的人,而且新兵太多也会让我们的军队变得没有以前能打了!”
    赵旭听着哈桑的话,隐约感觉到他说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虽然自己的军队扩大了,贺齐手下的战斗力,因为多数都是老兵。即可以信任,又能够打仗。但刘千率领的步兵,相对来说就要弱得多了。因为训练的时间短,甚至有的步兵射击的准确度都还相当差。
    突然之间,他感觉自己干了件蠢事。
    “是啊,哈桑军师,你说的对,兵贵精而不在多也……!”
    哈桑的一席话提醒了赵旭,早年三娘逼着背的兵书里的内容,他竟然还想得起来。哈桑可不要他这样的反应,因为这与哈桑的目的不同。
    “旭爷,我们前面的路走的不错,从万里之遥的地方走到这里,自然是极不容易的。而且我们在这里已经站稳的脚跟,但下面的路却会越来越难走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小心些啊!”
    哈桑意味深长的话,引起了赵旭的进一步思索。看起来这一次为亲王忽必烈争汗位,那是必须的,但怎么想个办法,即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又躲过亲王忽必烈的眼睛。
    “是啊……你继续、继续说下去,哈桑军师,说真的没有你的话许多事情我还真想不出策略呢!”
    赵旭见自己的叹息让哈桑停住话头,忙又安抚了他两句,把他高高的抬起来。但哈桑一点也不为所动,毕竟他是商人出身,知道抬得高摔得狠,和商品的价格没有多少区别。
    “哪里,旭爷您是天纵奇才,在紫云庄时候我就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是如此的话,哈桑又如何会腆颜追随呢!”
    “呵呵,不必、不必,我的军师大人,你就说说你办法吧!”
    赵旭摇了摇自己的头,虽然他一向是狂妄有加,但在哈桑面前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实在不值得夸。而哈桑实在是一个相当不错军师,不但有谋略,而且还一点也不骄傲!
    “旭爷有命,哈桑蚕安敢不从。说起来我们不扩军,自然是不的。因为假若我们要面对南边的人,又或者说要对付其他什么人,没有兵是万万不成的。但我们若兵强马壮,必然惹人妒忌。瞧,这大约就是我们面前的困境。不过哈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成与不成,现在就说出来,请旭爷您定夺。”
    这时赵旭的盖碗茶也不喝了,手里的烟斗也不抽了。刚刚哈桑说的情形,恰恰是他躺在床上时想到的问题。甚至想到这个问题之后,他连爱作的事情都难以做得下去了。
    “旭爷,我们可以寓兵于民,就如同蒙古人一样,他们的兵演练的时候并不多,因为我观察骑射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也恰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迅速征调大军。而且这些人到了军中,虽然不熟军规,但骑射是精通的很呢!”
    赵旭听到哈桑的话缓缓点头,他明白哈桑的意思。如果他手下的汉军人家,能够像是蒙古人那样,平时勤练骑射,自然不能随时征召到军队里杀敌。但问题是,赵旭用到的汉军人家,时常都是以种田又或者在他的城镇那儿务农为生,他们怎么可能学得到骑射之术呢?
    因此赵旭刚刚开始高兴的脸上,立即又有了为难的神情。一直观察着他神情的哈桑,这时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心中一阵高兴,因为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为赵旭思考的。就赵旭身边此刻搜集来的汉军人家,脱离的蒙古人的欺压,自然心中是要感谢赵旭的。
    到了赵旭这儿,也要受到重重的盘剥。但这里唯一的好处就是,赵旭是个汉人,因此在他的领地里自然也不会有蒙古人欺压汉人,算是给他的一些脸面。恰恰就是这个因素,受到盘剥的汉人百姓,心里却是感激赵旭的。
    这件事在哈桑与贺齐来说,当然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汉人的领袖只有一个,那就是“华夏帝国”的皇帝赵伏波。而且他们两个,一人建立的是军方的势力,到时赵伏波来时,赵旭就会发现他的主力根本不是他的。而且哈桑主要是建立民间的势力,到时赵旭想找个忠诚于他的百姓都找不着,这才是哈桑最真实的想法。
    “旭爷,这件事有两个手段可以用。一是我们把汉军之家挪到与高丽人边境的军营附近,或者干脆在高丽人那边建立个堡寨,为我们种粮的同时我们可以悄悄训练他们火枪射击。而且平时百姓们也要有些火枪,那样的话还有打些猎物添补家用。想来百姓们是喜欢的,而且战时征召入步兵,放枪先不必学了。另外我们在蒙古这边留下的人,以组织民团的名义,让他们时时练习火枪战术,到时同样可以轻松加入步兵。
    这样一来,我们现在伪装成步兵的人,就可以在战时配上战马变成火枪骑兵。想来大汗也必不会让我们带着这些民团去和南边的什么人拼命吧!”

53章 养虎易成患
    赵旭听了半晌,他总算是听明白了。*。*《《》》*哈桑的意思是,把那些汉军人家多送到蒙宋边境,又或者说送到蒙古与高丽方面。用他们建立农耕小城的同时,发给他们火枪打猎。到时别的不要,皮毛送到自己手中就好。只是这火枪,又是大大的一笔开销。
    虽然感觉到有点肉痛,但赵旭又想到,如此养兵、练兵、蓄兵全都做到了,而且藏兵于民这不大容易被亲王忽必烈发现。而且如此蓄兵,事实上比直接养兵要轻松的多。
    到时真的与南方发动战争的时候,自己只消推托兵力不足,就足以不必亲上战场。到时就算催的急了,给他几万人去消耗一下,对自己来说也不至于伤筯动骨。
    这自然是瞒天过海的好计策,令赵旭欣慰的是,这个计策恰恰解决了自己心中的事情。
    “唔,就是如此,哈桑军师你心中的智计还真是不少,到时可以连现有的兵丁也放一部分回家,这样我们手下军队不多,也不易引人注目。妙计、妙计啊……!”
    “正是如此,旭爷,你猜过了眼前的事情之后,您只推手下兵多养不起,而且要说明是了王爷的大事才不得不征召了这么些士兵。想来眼前的事情过后,王爷汗位即得必有一忙,而我们则早是遣兵回家。一来一去冬过春至,恰让那些军士们赶得上家里的农活,却是一事几得的好手段呢!”
    且不说赵旭与哈桑在旅行车里悄悄的商议,亲王忽必烈这里从自己面甲上的玻璃片里看着属于赵旭的,即威武又雄壮的火枪骑兵,他的心中不由的有些担心起来。虽然上一次赵旭助他打败了兄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但赵旭又自做主张,得了几个小贵族以及将军部落的汉军,这让亲王忽必烈多少有些不舒服。
    事实上更让他不舒服的是,赵旭为了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家人,永远不会再与自己为敌,直接把他们卖到了阿拉伯人那里。虽然亲王忽必烈能够理解,但那终究是他的亲人。而且这件事恐怕在忽勒台大会上,会有人大做文章。
    “唉,那必又要上演一番尸山血海的事情了,可惜啊……”
    经过上次自己攻打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家里地盘的战斗,他深切的体会到了火枪骑兵、马车步兵以及火炮的威力。与赵旭总共65000人的军队相比,此刻已经有了12万大军,还可以通过支持自己的蒙古贵族同样再集结起来这么多军队的亲王忽必烈,倒不太会担心赵旭有什么图谋。
    只是因为兄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的事情,以及赵旭的作为让他心中十分不舒服而已。虽然倘若理智看待这件事的话,赵旭做的事情问题倒也不大。真正唯一有问题的事情就是,赵旭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这对亲王忽必烈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为了这件事,他心中又要埋怨女儿月烈不懂事。
    “唉……月烈啊月烈……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啊!这个赵旭手上有火器的图谱与配方,虽然我们自己可以制造火药,但火枪与铜炮却总还是要他来造的。尤其是那种来自赵伏波手中的长火枪,连赵旭都打造不了那么长的枪管……可惜啊,普通人有了火枪,居然也可以如此厉害,希望大宋的步兵们不要有那么多火枪才好!”
    亲王忽必烈把自己骑着的,那匹行色乌黑的,如同满身墨玉一般皮毛的战马停在道旁,仿佛是走累了要歇歇似的。他掀开脸甲,给自己点上烟斗。现在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样的东西了。不但喜欢,而且已经到了离不开的程度。
    事实上他与其他蒙古人吸的烟草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