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的,吓得几个新被拉来专门研究如何繁殖蚁后的家人是个个战战兢兢的,连吃饭都在考虑着该怎么整,可这时候已经过了白蚁的季节,哪里搞得出来?只能等来年了,好在李老2也是知道天下万物都有个繁殖周期,也没怎么逼,不然程处默这会估计该被找了其他光明正大的由头受了多次的处罚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炸玉蚕和玉卵蒸蛋这两道菜一出,一下就把建林酒楼给推到了长安饮食界的头把交椅,其他酒楼食肆也是没个脾气,有能耐自己也搞出这么两道来啊?至于说偷师,倒是根本不用,建林酒楼已经放出话来了,但凡只要交够了学费,交到小公爷满意了,建林酒楼的所有菜式都可以传授,当然不包括炸玉蚕和玉蚕蒸蛋,这两道菜其实也不用学,人家都是当着客人的面烹制的,很简单的手法,一看就会,关键是食材的获得,那实在是太难,人家建林酒楼一天也不过就那么点,哪里有多余的供应给你?
    有人要问了,怎么王况就不担心人家偷了几颗卵去孵化?这个王况根本不用考虑,蚁卵的孵化是有着严格条件的,其中温度,湿度等就很严格,人工想要孵化简直是难以登天,直接埋土里?肯定是不行的,没见动物世界里介绍到白蚁的时候说的么,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工蚁们就要匆匆忙忙的将蚁卵给挪个地方,不然就死了,没那么容易的,所以王况当听到伙计说有不少客人在他们展示玉卵的时候,偷偷摸摸的藏了几粒,也只是付之一笑罢了,有时候甚至想着,万一哪天缺钱了,就搞个蚁卵拍卖?不要多,一粒一吊,那钱也是哗哗的来,不过这是一次性的生意,做完一波,以后再做其他的,估计就要被人怀疑是不是骗人了,所以也只是想想下,YY下而已。
    当然了,这段时间建林酒楼也曾经推出过两天的番茄炒鸡蛋和番茄鸡蛋汤,是王况为了试探下销路推出来的,自己种的番茄产量也不多,所以只试了两天,当然反响也是很热烈的,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有一点酸酸的味道。但因为玉蚕和玉卵的轰动实在太大,番茄相比之下就不可能那么引起别人的注意。
    经过两天的试推出,王况确认了明年要大量的种植番茄,实在懒得再取名字,他是直接用了番茄这个名,程处默很是不解:“这灯笼果分明就是蜀地所产,若说其树与茄相似,叫茄倒也不为过,可为何要叫番茄?又不是番外传来的。叫蜀茄不是更恰当?”王况一句话就堵了过去:“某就喜欢叫它番茄,你待怎地?”
    “不怎地,只是问问。”程处默被噎得够呛,没奈何,这灯笼果能吃,那是王二郎发现的,菜式也是他整出来的,自然命名权是归他。
    整个玉蚕引起的风暴更是加剧了几个家族的官员子弟往建州涌去的步伐,几乎是建州有一半的官职都被预定一空,剩下的一半要么是看出了有王二郎在的地方,做官实在是轻省的不肯走,有的则是建州本地人,族人家小都在建州,因此舍不得走的,自然这些人也没人为难,几个老家伙也精着呢,这要万一把王二郎惹火了,故意留着那么一两个县不使劲,别的县都去了,就那一两个县不去,那不是白忙活了?再说了,有这些有眼力的,又熟悉本地政务的官员一起,干事也比较利索不是?
    不过,这些到现在为止都还是瞒着王况偷偷摸摸的进行着,他们就是怕王况一知道不撂挑子不干了,所以,咱就给你造成个既成事实,嘿嘿,都是你兄弟的族人,你到时候也抹不下脸来。
    王况已经开始派人四处去寻访优质的桃和李的种子了,要求很简单,桃要个大的而且甜的;李除了要个大和甜外,还加了个要口感脆。王况知道后世最好的桃在无锡一带,但这时候那里有那么好的桃没有却是没谱,不过金陵姜家好歹也是地头蛇,因此王况除了派人自己去寻外,又让捎了信给姜家,让他们也帮着寻访。寻到了好的李子种子和桃种,直接送到建安就是,王况可不想在长安搞,再说了,自己又不是学农出生的,这要万一在长安不适合种植的话,费的力气岂不是要很大?既然要帮建州升格,那么大面积的种植萘果也是可行之策,反正自己只要把握住萘苗的供应就是了,其实也不用种多,采取量少价高政策就是,控制了萘苗,税收也就很好控制。如果能在明年入春前找到合适的种子,那么明年就可以开始培育萘苗了,大概三四年后就可以创造出效益来。
    只是这头几年应该怎么样的搞活,对王况来说,还只有个大概朦胧的思路。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可那也得是民间有这种认知才行,王况可不想搞什么硬性的摊派,一来自己又不是实权官,管不了别人,二来这个修路修桥的事情,等到民间发现交通成了发展的瓶颈了,由下往的来推动的话,百姓的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干。只不过前期需要自己做个样板,有了对比才有发现,选哪里做样板呢?那自然就是唐兴县和建安县之间的官道了,唐兴离建安两百多里路,中间有现成的官道,虽然是中间隔了个很高的樟元山,但是如果是用马队或牛队的话,爬山应该不是问题,只要把路给拓宽一点,修平整一点,就行,而且,这路太短了,显不出对比性来,两百来里正好,走过的自然就会和其他路做起对比,等到他们发现路的好处了,那行,谁受益谁买单,修路的钱就全由商贾来出,不出那就继续走你的老路就是,也不强求。
    整个玉蚕引起的轰动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中间再没什么大澜,王况呢,一边呆家里想事情,一边则和还没返回唐兴的岑余子商讨着应该怎么干,什么事情先干,什么事情要后干,要怎么干才能让民众更容易接受。
    岑余子因为是任满考课,所以连带来回程有半年的假,这里面还包括他如果调任他处的时候返回唐兴接家人前去新任所在的时间,所以现在他不用调任他处,时间自然是宽裕得很,正好有这个机会和王况多亲近亲近,他自然是不肯就这么早回唐兴了。
    这日正聊着,就听林府家人来报说是那个悟能行者又来了,还带了个人来。

第一七四章 宣德郎的师傅来了
    这悟能还真的是粘自己了,这才回去多久,怎么又赶来了?
    没的奈何,人家一口一个师傅的叫得亲热,总不能就这么晾着,王况只好出去前厅见客人。
    悟能这次来和次走就差别很大了,次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是邋邋遢遢的模样,没修个边辐,而这次,明显的穿着打扮也注意了许多,一句话,如果说他以前像济癫的话,现在则像是广亮。
    见王况出来,正坐着喝茶的悟能连忙起身宣了句佛号,却是没再叫王况师傅,这让王况有点心安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感,怎么说呢,有人叫师傅,多少心里总归是会有点小得意罢?悟能的旁边也坐着一个人,大圆脸,一脸喜相,四十来岁的光景,剃着光着头,身穿的像是袍子又像是袈裟,洗得已经发白退色了,见悟能起身宣佛号,他倒是大马金刀的坐在那巍然不动,仿佛王况不存在似的。
    “贫僧给施主介绍下,这位便是宣德郎的师傅。”悟能见那人坐着不动,也不着恼,给王况介绍了起来。那人听了这句介绍,这才整整袍子,略微的颔首,算是示意。
    悟能这话一出,一起跟着出来的岑余子和程处默几个也惊呆了,王二郎的师傅?难怪那么拿架子,程处默拿眼往王况那瞟去,却是见到王况嘴角一挑,一丝微笑浮了来。尉迟保琳正待要前去和那人套近乎,头却狠狠的又挨了一下,回头却是见程处默正冲他挤眉弄眼的,再一看王况的神色,哎哟娘咧,险些个闹了大笑话,赶快的缩到程处默边拢起了袖子看热闹。
    “哦?原来是宣德郎的师傅?失礼了。”王况这才明白悟能这小子见面为什么不叫自己师傅,也不称呼自己的名和姓而改叫施主了,敢情这悟能也不傻啊,这一下不就马分辨出真假来了么?这天底下哪有师傅不认识徒弟,徒弟不认识师傅的道理?
    “某家徒儿呢?怎地不出来?”那人似是有点不耐烦,催促道。
    王况暗暗好笑,我这不就杵在你面前么?只是你却不是我的师傅,别说我没师傅,就是有,也不可能拜个骗子为师啊。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人就这么敢明目张胆的找门来,就不怕被人揭穿?还是林荃淼附耳冲他解释了几句,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段时间不时的有人门来,说是能治得了宣德郎的病,林家早得了赢老头的吩咐,姑爷这病恐怕只有他师傅才能治得了,其他人来搞个不好还会把病治得更重些,开始林家对这些人还是好颜好色的接待,不过因为有赢老头的告诫在先,怕影响了王况养病的心情,都没往王况那里带,只是给些银钱说是宣德郎的病已经好了打发了事。但随着来的人多了起来,因此烦不胜烦下,干脆但凡是有人来找,就说是宣德郎出门游玩去了,要旬日方能回来。估计这个光头胖子就是得知王况不在府中的消息,这才敢光天化日之下前来行骗,反正王况还要十多日才能回来呢,只要能在王况回来前把财物骗到手,然后找个借口扬长而去,谁能找得到他?而林家门房也是只得了吩咐说有人来找就这么着怎么着,可现在来的号称是姑爷的师傅啊,又有个大德行者陪着,好像还是姑爷的徒弟来着,因此也就不敢怠慢,将其引了进来。好在这门房干的时间长了,心眼还是有点的,也没明说姑爷就在家里,否则这胖子听了怕是就要拔腿走人了。
    只是悟能怎么又和这胖子搅和在一块了呢?
    王况没有立即让家丁将其拿下,这些天无聊得透顶,正好有这么一桩事,倒是可以拿来开开心,也可以探探着个胖子的目的,于是便冲那胖子笑笑,抱歉道:“实在是不巧,宣德郎日前出门耍去了,说是要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住十天半个月才回来,您可能要等几日了。”
    “这小子怎地又是满天乱跑?以前某家就总教训他,做人要规矩点,正经点,好好的一个宣德郎,就要有宣德郎的样子,他可倒好,还是那副野性子,这叫某怎么放心得下?”胖子尤不自知已经被面前几人当耍猴的看热闹了,坐在那一本正经的摆着“师傅”的谱。他这几句话说的,活脱脱就是个作为长辈对晚辈又疼又恨铁不成钢的口吻,既露出对这徒弟十分疼爱的心态,又透露出对这徒弟的心性十分了解的样子。不知道的人听了这几句话下来,估计原本不怎么信的恐怕也要信了个五六成,原本信五六成的也能信个七八成去。
    王况苦笑。
    程处默和尉迟保琳听了这说得声情并茂的话,又见王况没有否认,心里一下有点动摇了起来,这位莫非真是二郎师傅,瞧这话说的,好似师徒之情已经亲若父子了般?可不能啊,哪有师傅不认识徒弟的道理?即便是二郎随着年岁增长,相貌改变了不少,可再怎么变,你当师傅的不可能认不出来啊,又不是只见过一面两面的?听你的口气,王二郎可是跟了你不少时间呢。退一万步,就算二郎的相貌已经完全改变,但一些习惯动作,走路姿势等你总该分得出罢?罢,罢,还是先看看热闹先,人家王二郎都没急着认师傅,咱着什么急啊。
    “要不您在这先住几日,某这就差人去寻宣德郎回来?”王况见这胖子还这么不自悟,怎么连个眼力也没啊,没看前小魔王和小黑碳穿的是什么啊?再没看见,那岑余子身的官服你也该认了出来了罢,和我的官服可是同一颜色的啊,怎么你就不把岑余子当成是我呢?这么不道?怎么就不懂得配合演出一下?算了,这人实在没有半点的幽默感,不好玩,早点探听他的来意,早点押到万年县去就是。
    “某近日就要访去了,哪里能等到这小子回来?如今这小子也混了个官身了,某也算是不负其父母当年所托,于心也安了,这便告辞。若那小子回来,告诉他,也莫要寻某家,某家云游四海,居无定所,寻也寻不着,某想见他时自然会寻他去。”那胖子一听说“徒弟”不在家,竟然也很是光棍的起身告辞就要走。
    咦,这就要走?怎么地也要骗吃骗喝几天再捞点走才正常啊?王况一楞,没等回过神来,那胖子才迈出一步,却又顿住脚对王况说道:“对了,某有一物在那小子身,如今他也该还来了,可某又等不到他回来,这样罢,你去帮着找找。”那口气说得是极其的自然,仿佛这林家就真的是他徒弟家一样。
    “哦,没问题。”王况随口就答了出来,一答才楞住了,靠,原来在这等着呢,若真要是换了林家的其他家人,我又真的不在家的话,怕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