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就要役满了,到时候不管是解甲也罢外放也罢,总归到时候是要好好的大宴亲朋的,如果从现在开始和万俟老六搞好关系,到时候借了他铜牌来用上一用,嘿嘿,乐家就有了自己说话的位置了。
    万俟老六心里也推算出这乐三怕是惦记上了自己的铜牌,不过对他来说,这些都是身外物了,有林局令的的那句“知道了?”,这三个字,远远比这铜牌好用得多,也金贵得多,面子算什么?能跟了小东家做出一番事业,给自己万俟家挣下一份大大的家业,比什么都强。

第三二五章 新计划
    第三二五章新计划
    王冼只进去了小半时辰就出来了,武才人不过只是找个由头,好和王况搭上线而已,再者,这也才第一次召见,没什么话好说的,又一个原因,让武才人不敢太过表达亲近之意,她不过是个新宠的才人,地位还不够高,皇后召见自家侄儿也不过最多半个时辰的时间,她哪敢超越?
    进去的时候,王冼是由伺候武才人的小黄mén带进去的,出来的时候,武才人就让小六子领着出来了,小六子别看现在是个局令,但他要出宫可没徐国绪那么方便,因此这也算是给小六子和王冼创造一个拉拉家常的机会,反正宫内人都知道小六子是林家螟蛉子,和自家人聊天,算不上犯禁,皇宫里,有长孙皇后在,还不至于不近人情到那种六亲不认的地步。~~
    或许是小六子跟王冼讲述了刚才发生在万俟老六和乐三等人身上的事情,王冼出来后,对着几个金吾都笑了笑,点了点头,尤其是看向万俟老六的眼里,有了嘉许之意,这让几个金吾是喜出望外,特别是万俟老六,见小东家对自己的神sè更暖,心中的小鹿就不听话的咚咚跳起了舞来。
    林老太爷自然是等着王冼回来,听听王冼这次进宫到底是个什么事,莫名其妙的,怎么一个才人也惊动了?要说是皇帝和皇后看在王况的面子上召见倒还说得过去,可这武才人,几乎就没听过啊,林家也没这mén亲戚。
    “冼啊,快来跟阿翁说说,到底是个什么事,怎么好端端的武才人要召你进宫呢?这个武才人是受宠的?不然她可没资格召人进宫,想要召见人,总得封妃了之后。”王冼还没坐稳,林老太爷就迫不及待的问王冼,实在是他太过关心王冼了,加上上了年纪,又有了点返童之心xìng,憋不住话来,从去年当院开骂就可以看出来,已经没了前些年的稳重。
    王冼是跟了自己那还没见影的侄儿叫林老太爷的,侄儿该叫林老太爷为阿翁,王冼也是这么叫,托自家二嫂是林老太爷老来得子的福,王冼现在在林家的辈份很高,许多林家旁支子弟,年纪比王冼大许多,却还要管叫王冼为叔。TXT电子书下载**
    “也没什么了,不过就是问些事关二哥的趣事罢了,但也没多问,就问了几件事,一个是二哥当年从鬼mén关上回转之后,我们兄弟俩过得苦不苦;一个是二哥怎么想到的用璃棚在冬天种果蔬;再一个就是二哥得了天下大比的特等奖时候的情景。其他的就是拉拉家常,问些这些时日里冼情况。”王冼快速的说了一通,赶紧的端起茶瓯,狠狠得喝了一大口下去。
    “这孩子,慢着点儿,别呛着,否则老太太要拿你阿翁的是非了。”见王冼喝得猛,林老太爷有些心疼,这孩子,估计在宫里就没怎么喝茶,可他心疼,有人比他还心疼,要真让王冼喝呛着了,林老太太指定要几天不理他。这老夫妻俩这些年是越活越jīng神,竟然越发的有了小儿nv的心思,比那新婚夫fù的情还要浓一些,一天要是没牵着一次手,林老太爷心里就不得劲。
    早有边上站着伺候的丫环上前轻拍王冼的背了,王冼要是呛着了,她们伺候的少不得要挨一顿训,再加上王冼嘴甜,人又长得讨喜,身为富贵人家,没有架子也不惹事,见了家中下人,都是哥哥姐姐的叫个不停,一家上下都喜欢得不得了,都拿王冼当宝贝。
    “谢谢姐姐,不妨事的,没呛着,就是喝得猛些了。”王冼回头冲那丫环道了谢,又转头问林老太爷:“阿翁您见多识广,帮冼分析分析,这是个怎么回事?咱家可和武才人没半点瓜葛。”王冼的话里,咱家就包括了林家,王家和孙家,在他心里,这三姓都是自家。
    林老太爷知道,如果王冼要说他自己王家,肯定说的是王家,而一说咱家,就一定是指的王、林、孙三家。见王冼这么说,他也皱起眉,想了一通:“对呀,林家就没听说有拿房子弟和武家有什么往来。对了,建州,可有姓武的人家?”
    “没,冼来长安前,二哥就查过了的。”
    “好你个小子,竟然敢拿阿翁开涮了?你二哥分明在你来长安前就预料到了武才人会找上mén来,你却来问阿翁?”林老太爷一听王冼说漏了嘴,就佯怒举起手中拐棍来打王冼,不过也只轻轻在他肩上碰了一碰,真让他打下去,舍不得。
    王冼配合着“哎哟”了一声,用手去róu被碰的肩膀,笑嘻嘻的:“二哥说,凡事要多向阿翁请教的,说阿翁吃过的盐都比冼吃过的米还多,是个人jīng,兴许阿翁能推出点什么。”
    “呵呵,竟然说阿翁是个人jīng,得,赶明让颖儿回家呆上三五个月,看他还能跳得起来不?”王况夫妻三个感情极好,林老太爷是很开心的,这回一听王况说他是个人jīng,自然想到的第一个处罚就是把自己nv儿和小疲q叫回来,让王况独守空房,自己画地图去。不过一想,却又舍不得,真要叫nv儿回来,那自己不就又要迟抱外孙了?不行,不行。
    对于王况让王冼有事多找自己商量,林老太爷心里是很暖的,虽然明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但这表明了王况作为晚辈的态度,只是王冼经验不足,加上对林老太爷又是没什么防备心的,被林老太爷押镖诈就说了出来。但王况兄弟对自己的态度,让林老太爷很是欣慰。
    当然了,他并不知道其实王况兄弟还瞒着他一些事,实在是魏小五那支人马牵扯的干系太大,王况不想让别人为他们兄弟担太多的心,告诉他们,他们又帮不上自己什么忙,反而整天要提心吊胆的,干脆就不说了。
    “对了,二哥说,年末小淼淼的任期也快满了,二哥想让他动一动,就看阿翁舍得舍不得。”揭过了武才人这一层,王冼就转了个话题,武才人这些年不会对自家不利,这是二哥早就下过了定论的,王冼自己也能想到这个,武才人想在宫里站稳了脚跟,首先应该要做的是拉拢,而不是打压,更何况,就是她想打压人,现在也没这个能力。既然暂时不害,就不去废那个神去想了,何苦来哉?于是又提到了林荃淼的身上去。
    林荃淼是林家的宝贝独孙,如果王况想法要实行的话,还必须得林老太爷同意才行。
    “怎么?不把小梅关升到中关了?”林老太爷是知道王况原来的想法的,按照计划,再过几个月,小梅关就该向上申请升格到中关,让林荃淼再留一任,然后再升上关或者调往其他地方去,现在还没升格到中关,就要把林荃淼调走,有点可惜了。
    “二哥说,小梅关升格给小淼淼带来的好处太少,不如让他到一个下县去升,更快。今日,冼倒发现个接任小梅关的好人选,如此一来,小梅关的好处也不会落到外人手里,一举两得。”王冼依旧笑眯眯的,他想到了万俟老六,西山羽林出身,既是羽林的老人,又是去了一趟现在改名叫建东群岛的图虎一族所在群岛,人可靠。
    下关一直升格到上关,huā的时间和下县升格到上县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品级可差了不老少,而且,当升到上关令或上县令后,林荃淼就得空出一个任期不得升任,如此一来,上关和上县的差距就会更扩大一步,不大合算,还不如现在就舍弃了小梅关,找个下县,huā点力气,就能把这两年在小梅关huā的时间补回来。
    “哦?”听了王冼的解释,林老太爷也动了心思,不过他知道王况怕他舍不得肯定有说法的,搞个不好,林荃淼要吃几年的苦,不然王况不会说这样的话,“那要动到哪去?”
    “二哥正着手准备上书建议朝廷在建东设县,然后是州,然后是道。”王冼只说了这一句话,林老太爷就明白了王况的想法,这就是要以现在的建东群岛为基础,先设县,等到人口多了,等到所占岛屿多了,等到赋税jiāo上来的条件够了,就从县改州,再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再设一个道,不用问,林荃淼是王况内定的建东县令,将来的建东州刺史,以后的建东道监察史,道监察史倒没什么,权力不比一个州刺史大多少,又没实权,只有监察权,这倒无所谓,可若是林荃淼当了刺史,那么将来就是个封疆大吏。
    王冼也学会了王况那一套,喜欢一个炸*弹一个炸*弹的丢出来,将人炸得晕乎乎的,见林老太爷出神,又抛了一个出来:“二哥说,以后,建东恐怕得设个道总管,不然远在万里之外,会有诸多不便。”
    “你说什么?道总管?”这下可真真把林老太爷雷得不轻,道总管不比道监察史,同样是管一道,二者可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二六章 八年升十六级
    第三二六章八年升十六级
    道监察史当过的人很多,但李唐开朝至今,当过道总管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绝对不超过五人,其中又以李靖当过最多,两次两次都是开战时,李靖被任命为战区所在道的总管,统领一道军政。3∴35686688如果说刺史是一州的文职长官,那么司马就是一州的武职长官,刺史比司马大,但却不能命令司马调动军队,司马受刺史管,但又是相对独立。但道总管则不同,道内所有事务全都是道总管说了算。
    这么说比较好理解,如果说刺史是市长兼书记,那么司马则是武装部长(当然这个武装部长的权力比后世大多了),镇将则是军分区司令,受武装部长管,也同时受大军区和中*央管。如果是道总管呢,那就既是省长,又是书记,还是大军区司令,又是武装部长,也是组织部长,总之一句话,在这一道内,除了皇帝的话,就是总管的话好使。而道监察史呢,充其量不过是个检察厅厅长而已。
    本来王冼还没想到这层的,王况跟他大略说过新计划,但那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替小梅关的位置,黄大郎合适,但他不想去,陈大他们几个品级是勉强够了,但能力不够,也不行。要是把柳老夫子安那去也不是不行,但老夫子年纪大了,王况的本意还是让他安安稳稳的随着建州的升格,呆在建州养老。
    所以,最好的人选就是林荃淼,但去建东,那就要一呆数年,天遥路远的,恐怕探亲假都要全huā在了往返路程上,所以要征求林老太爷的意见。
    建东,并不是说处在建州之东的意思,建东其实是处在建州和福州的正南偏东一点点,建东的意思,就是要以建东为基地,往东扩
    “要几年?”林老太爷也不废话,挥手将身边几个伺候的丫环赶跑后,直截了当的问王冼,他问的当然是让林荃淼当上道总管要几年。
    “八年。”王冼给出了一个出乎林老太爷意料的答案,本来林老太爷心里想的是,若是能在二三十年内,倒也能接受,可王冼说个八年,让他更吃惊,八年,等于就是说,平均一年要跳至少两级,这是什么速度?比一飞登天还快
    “二哥说,建东不比大陆,事从权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估计陛下比二哥还急,或许,八年都不用。3∴35686688”
    王况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土地来填充州县升格的空白,不再一力的追求经济了,而是把扩张放在第一位,随着建东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行政级别的升格是肯定的了,如果等到大唐的军队遍布了整个南太平洋,那个时候,怎么可能让一个县管这么大的面积?肯定要新设县,不要多,只要新设一个县,就必须得有一个州来管,按就近原则,是不可能划到大陆上的州来管的,只能是新设一个州,等到面积进一步扩大,县越来越多,那么就得再划出一州来,只要有两个州,那就必须有一个新道,不能再让建州或江南东道管着那么远的地方了。
    如此水涨船高,作为第一任的建东县令,自然就会县变州,州变道而一步步的升上去,等到成为道了,因为孤立于海外,朝廷许多命令都无法及时的下达,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个人代表朝廷在那里发号施令,那么林荃淼肯定是第一人选。只不过到时候,争这个道总管的位置恐怕不止一家,那些世家肯定会眼馋,也想分一杯羹,但那都是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