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急的人,是他们。
只靠前护卫军那剩下的四万人,守守城,接收接收失地,还马马虎虎。想调过来给自己脸色看,只怕是不够他看。
所以,他们想要闹,就让他们闹去!闹完了,老老实实按他的要求把粮草,军需送来就罢了。否则真要惹火了自己,可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情。
到了次年二月以后,金陵城里对苏三在外不遵号令的行径已经愤怒到了顶点。
可是,绝大多数的太子党发现,就算苏三不遵朝廷旨意,皇上也没有把苏三看成一个逆臣。甚至苏三连辩一辩自己的罪状的折子,都懒得写。
所有该给定**的钱粮,仍然源源不断地从国库中流出去。就地征粮,选官的权利,只要苏三递上折子,满朝文武根本没有阻拦的气力。苏三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把手里能用上的权势都用上了。
从香阳到西五路,再到整个溪下国,苏三一言而决!
而从溪下国的中兴城被破,到二月的整整四个月中,朝廷里也只收到了几件溪下国的国器,诸如印玺,国宝之类的物件。除此之外,好像整个溪下国并没有被封朝的军队攻破一样。
朝廷派出的官员,都被苏三集中到中兴城里,好吃好喝地给养着,根本不让他们赴任。各地的官员,都是苏三亲自挑选,朝廷想伸手都难。
俨然就是朝廷之外的另一个朝廷。可偏偏没有人能拿苏三有任何的办法。
徐江锦私下召集心腹商议的时候,也是一脸的苦恼,对眼前的现状没有丝毫办法。梅进也早在定**没有与朝廷通气,突然打下了溪下国的事情开始,便明白苏三在外的权势,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地步。
那个时候,梅进便建议徐江锦请皇命把苏三召回金陵!可是当时朝廷正与京人和议,需要苏三留在军中以威摄京人。所以,这件事情便拖了下来。
等到所有人都认为,苏三再不能留在军中的时候,金陵城中早已传出苏三功高震主,裂土封疆的话了。
还想诱骗苏三回金陵,显然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而事实上,苏三借口军中正在整顿不能回金陵,再一次抗旨的事情,也足以证明苏三是不可能在这个风口上回金陵的。
随后,朱之国的弹劾折子一出,所有的风头便都明显起来。再诱骗苏三回来,谁也没有这个把握。
原本以为在这样的大势之下,苏三又是极年轻的性子,朝堂上多设激变之语,激怒苏三回金陵辩解未必没有可能。
可是谁料得到,苏三根本不理睬什么弹劾,甚至连皇上下旨让他上‘辩折’,苏三也只是草草地写了‘此心可表天地,再无可辩!’几个字,附在朱之国的折子后面就送了回来。
苏三也不管朝廷对他这几个字的态度,可偏偏皇帝还就吃他这一套。于是苏三该伸手要钱要粮的时候,还伸手要钱要粮。
梅进倒是建议徐江锦,让枢密院那边出头,尽量把苏三的军队分开,或者回防金陵,以便就地筹集钱粮。总之要么分解,要么调回。
可是苏三更不吃枢密院的那一套,回复中更是语带讥讽,说朝廷中尽是对军务不熟的无用之人,军队如何安置,要在哪里驻防并不需要不懂之人过问。
言下之意,便是把枢密院对军队的控制权也给抹平了。这自然是激起了枢密院的不满,拿定了主意要断苏三军队的军粮。
结果苏三直接一道请奏折上到皇帝面前声称军中无粮乃是大忌。若是断粮是皇帝的决定,那他就是天大的本事,恐怕也节制不了军队,到时候军队乱了起来,他可不负责任。
这就有点耍赖的意味了,当然,苏三折子中的原话并没有说得这么直接,但归根到底便是这么个意思。
于是,皇帝便问枢密院这是怎么回事!
枢密院此时也已想到,再逼下去恐怕会让苏三走上极端,也只好借口误了几天搪塞了过去,随后赶紧把军粮送了上去。
一帮人在朝廷里对苏三大打出手,而苏三只不过稍稍动了手指头,便让一场非议不了了之。
皇帝既被朝臣左一句右一句说得不知所措,又在心里觉得苏三不可能会成为逆臣。说不定是朝廷中的人眼红苏三的功劳,所以才一齐针对苏三。
不遵照旨意回金陵,而是留在军中,只怕也真是像苏三所说的,军前事务繁重,不能擅离。
这也是合情理的,毕竟一整个溪下国吃下来,其中的政务军务财务都要梳理,没有时间可不行。赵普身为皇帝,自然知道这些事情是很烦杂的,所以苏三抗旨不回金陵,他其实并不为忤。
皇帝的态度,当然也与秦公公,郭德的帮腔有关系。
再加上苏三的功劳又是实打实的在那里。皇帝本人也觉得苏三在前头,他心里就安稳了许多,所以对朝臣们这些事后诸葛的行为,感到有些恼火。
到了二月之后,朝臣们自己先把势头给弱了下来,也不来逼皇上下什么怪罪苏三的旨意。
赵普见了这种情形,心里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心道:看来还是苏三有理多一些,否则这些朝臣再不会这么轻易松口。
他却不知,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就松了口,其实是迫不得已。总不能苏三不反,他们反倒要上去把苏三逼反了吧。
因此在明面上对苏三的非议,也早在不知不觉之中,转到了暗处。
第85章,密议
“这么下去,终归不是个法子!”梅进如今已经进了东府议政,算是东府里的稍有权势的朝官。wwW!加上他是徐江锦的门生乡熟,是徐江锦的心腹,因此仕途一片明朗,在徐派人物中算是中坚的力量,否则今天这场合便没有他开口说话的份儿。
现在他侃侃而谈地道:“苏三如今势头越来越大,朝廷中如胜老头,李中丞等人皆在为他说话。姓冯的,更是他的走狗。这一帮人,隐地里的势头,估计都要盖过了太子爷!盖过了皇上!大家久在朝中,没有出去走动,可能还不知道,外头已经有话传进来。说,只要是过了平台关,苏三一句话,那地面上就要震三震,往西五路一直到溪下国,事事都要经过苏三,太子爷的话都不管用。这不是第二个朝廷,又是什么?偏偏皇上仍然对苏三报有幻想。”
徐江锦眯着眼,一边听着梅进的话,一边看着厅堂里坐着的这些人。
这些人,都是太子党的中坚。虽然各人都想在太子面前示好,想占到核心的位置,但在苏三这个问题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今的苏三,等同于另一个‘二皇子’,虽然苏三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但是他手握重兵,随时都有反的可能。
表面上,苏三现在仍然听命于皇上!但从屡次抗旨的过程来看,苏三其实是对皇上并不上心的。对皇上都不上心,那对太子自然就更不上心了。对太子不上心,那就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势,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是啊,皇上还信任苏三!八大罪状,加显而易见的事实,皇上都只听信了苏三的鬼话,反倒把朱之国给革了职。这还只是苏三一人之力,若是加上那些朝廷里帮他说话的力量,不知道今天的结果是怎么样。我们这些人,还能安坐在这里?”
“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明眼人都知道,再要逼下去,弄不好他是真会反的。”
“反不反的,却不好说!不过苏三年纪轻轻就身临如此高位,大异于常情是肯定的。谁也不知道这人的脑子里想些什么!虽然他没有请示朝廷,突然攻打了溪下国;但他能打下来,便是天大的功劳,何况他打溪下的理由是相当的充分,否则京人会不会议和,谁能知道。抗旨的理由也是充分,那么多新军,那么大的地面,那么多的事务,没有他坐镇恐怕谁也办不下来。他哪里不知道,回了金陵只怕就回不去了?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些,所以他才宁肯抗旨,也要留在军中把局势处理妥当。出发点,都暗合了一个‘忠’字!因此,依我看,我们并不需要再逼,只要前头的形势平稳下来后,就是没有旨意,苏三只怕也要请旨回来的。”
许文臣如今已经彻底归在了太子门下,许家势大,借着吴台铭骤死的时机,很快就出了头。如今算是太子门下的另一股势力,与徐江锦在此前明里暗里也没少交过手。
现在,太子党人一致对外,而许文臣与苏三早有旧怨,所以其间出力不少。只是苏三似乎一早就明白金陵城里的人,对他没有丝毫办法,这才弄成今天这样,中不中,下不下的位置。
按照许文臣的意思,直接哄动皇上下诏处置苏三,苏三要真是敢反,那就正好名正言顺地把苏三给剿灭了,是最省事的事情。
毕竟定**是朝廷的军队,而苏三练的那些新军也都是朝廷在供应。苏三想要起事,哪里那么容易?
他就不怕手底下的将领反了他?再说,前护卫军四万人,就在左近,苏三只要失去了皇上的宠信,这朝里朝外一起用力,苏三底下的将领大家再一齐用力去游说,说不定就把苏三给制下了。
可是其他各派系,却不听他的意见。
这次密议,居然还有人说出让苏三就呆在前头逍遥,等他呆够了自己就会回来的言论,这让许文臣越来越觉得与这些软弱无能的人,永远做不出什么大事。
不由冷哼一声道:“这种事情只好出在梦中,你恐怕永远也等不到他主动请旨回金陵了。”
徐江锦知道许文臣的主意更为激进,其实他也有些动心,想把苏三逼上一逼,不见得苏三就真敢反的。只是,太子不敢,皇上那里也不肯下抓拿苏三的旨意。因此,就是想逼,也没有办法。
“只要皇上一天还信任苏三,那我们想从上而下把苏三拔起来,只怕并不容易。一个不好,弄出天大的局面,收拾起来确实很不好处置。原本想着从下而上,多派官员分离苏三的权力,随后把任官权收回,再往军中多派将领,分化苏三在军中的影响力。但苏三在这上头控制的很严,大家也都知道这人当初把九门都收拾的妥妥当当,是很有能力的。往这上头用力,其实也不容易。”徐江锦慢慢地说着。
许文臣又冷冷地说道:“从上而下,你们又拦着;从下而上,你们又觉无力。那徐相今天召我们密议,是何道理?”
徐江锦让众人不要急,只是不紧不慢地道:“我这里自然是有了主意,只是这个主意,要大家一齐用力,所以才召集大家一起商议。”
众人一听有对付苏三的法子,不免都留了精神,一齐看向徐江锦。
徐江锦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却不急着说。而是微微一笑,对着梅进招了招手道:“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来说说看。”
梅进便一挺身子,走到众人中间道:“这个主意,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主意,但梅进料定苏三这次不回金陵都不行。”
众人互看了一眼,对梅进口中这个让苏三不得不回的主意,就更加好奇了。
梅进见所有人都在用心听了,便一转口风道:“其实梅进也算是苏先生的门生。苏先生在金陵时便尽心于国事,在朝中风评颇佳;随后又应皇命,空手组建定**,并在平台关前,恶战京军,首战便昭示我封朝军力强大;溪下国被定**一举攻破,苏先生居功至伟。于朝廷这么大的功劳,却被我等如此猜议,是个人心里都不会舒服。”
所有人一愣,再没有想到梅进在这里竟然为苏三说起了好话。要不是明知道他是徐江锦的门生,而徐江锦又是最想苏三失势的人,他们立刻便要反唇相讥了。
梅进又道:“所以,朝廷对苏先生这样的忠臣,再这么猜疑下去,怎么能行?梅某准备暗中联络苏先生的门生,为苏先生正名!请皇上赏赐苏先生,爵位上应该再上一层;苏先生新组建的新军也应该让枢密院准籍;这些自然都是应有之意。不过,仅仅只是这样,似乎并不足以赏赐苏候爷一战而灭溪下的大功。所以,我等准备力请皇上,请求皇上破例将和怡公主下嫁给苏三。吉日便可择在三四月间,届时!”
“届时,苏三就必然要回金陵领旨纳赏谢恩完婚!”有人接口道。
梅进点了点头道:“不知诸位大人此法可行否?”
厅中众人皆沉思了半刻,许文臣先开口道:“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苏三已有妻室,公主下嫁如何说辞,尚要计较。否则,只一个封赏,苏三再找推词给推开,不肯回金陵受封,到时候封赏已经出来,终不可能就收回来。到那时,我们可就是有苦说不出来了。”
梅进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因此对着四周打了个团揖道:“这就要各位大人用心了!依梅进看来,皇上既然心中还有苏三,只要有个说词,应该阻力不大。梅进倒是担心,苏三会一力拒绝,反倒找许多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