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流寇大将顶塌天,该怎么安排?”陈子经又问。

“此人往日恶迹深重,罪行累累,反复无常。不可再用。我将安排其进入烧炭厂当一名小主管,与其他流寇隔绝,算是给他反正的一点补偿吧。我会着人暗地严加看管,其若再起异心,不服管束,即时诛杀。”李啸冷哼一声说道。

“好的,在下保证做好李大人的这般安排。这3万多的俘虏安排得这般妥贴,李大人统筹之才,在下实为佩服。”陈子龙一脸笑容地说道。

李啸笑了笑说道:“当然。凡事有罚便有赏,你跟那些俘虏也都说明清楚,只要表现好,用心改造。将来脱离苦役,甚至加入我虎啸军,都是有机会的。”

“请大人放心,在下知道当如何处理。一定不负李大人所托。”陈子龙大声说道。

在李啸这边整顿军队之时,回到济南的李懋芳,立刻强令刘泽清出兵收复失地。

刘泽清听闻不可一世的罗汝才部流寇大军在兖州被几乎全部消灭之时。大惊失色,心下暗叹,这个李啸真真了得,竟然几乎仅凭雄唐卫一已之兵力,便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实在让刮目相看。此人,着实非凡。

原本士气消沮的山东兵马,见有这样几乎是摘桃子般的战斗在等待自已,立即士气大振,随即出动。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李懋芳、刘泽清率领山东兵马迅速地收复了济宁、巨野、曹州等被流寇攻占的州县,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战斗,所剩无几的残余驻守流寇几乎望风而溃,让官军顺利地收回了这一座座已成废墟般的市镇。

而原本不得不去援救山东的邓玘兵马,见山东的流寇已灭,顿时长出了口气,本来就不想来山东的他们,立刻原地返回,重新去参加河南之地的流寇围剿。

半个多月后,山东全境光复,山东巡抚李懋芳立刻向朝廷发去报捷的奏章。

李懋芳是个比较实诚之人,奏章中,他虽有为自已邀功之成分,但也盛赞了李啸及时出兵守卫兖州并击溃流寇,才是整个山东最终光复的关键原因。

约在七天后,崇祯皇帝收到了兵部送上来的李懋芳报告,

看完奏章的皇帝,一脸喜色,心中的欢喜,更是无可名状。

“此皆李啸之功也。非此人力挽狂澜,山东局势,只怕已是难以收拾。”皇帝合上奏章,慨然而道。

只过一会儿,鲁王朱寿鋐的一份奏章也随后送到。

朱寿鋐同样在奏章中对李啸的守城功劳大加褒扬,让崇祯皇帝对李啸更是极为欣赏。

只是,朱寿鋐的奏章中的一段话,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朱寿鋐在奏章中说,李啸这样的年轻才俊,堪称我大明中难得将才,以他观之,乃是不世出之俊杰。这样的人,需要刻意拉拢方好。他在信中说,他已与泰兴王朱寿镛议好,欲将朱寿镛之女朱徽佩赐婚李啸,以坚定其忠诚为大明效力之心,成为真正的国之柱石。

皇帝陷入了沉吟。

他思考了一阵,随即对一旁的小太监说道:“速着首辅温长卿来殿中见朕。”

不多时,温体仁快步来到殿中。

一番君臣礼节之后,皇帝让温体仁看了李懋芳与鲁王朱寿鋐的奏章,随后问道:“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温体仁快速地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答道:“启禀皇上,臣认为,李啸在山东局势如此困难之际,还能守住兖州攻溃流寇,这般大功,纵是我朝开国之猛将,亦难为之。这等不世出的英杰人物。陛下确需多加拉拢,以固其心,使其永为我大明忠诚柱石,方是上善之策啊。”

崇祯笑了起来:“朕也确有此意。如何拉拢李啸,爱卿且详细说下。”

温体仁急急说道:“陛下,现在李啸最忧之事,便是有小人流言,说其受鞑酋皇太极拉拢,不日将叛变往投。臣以为,陛下不如效国初故事。将这雄唐卫赐于李啸世代驻守,以为其子孙万世立业之基。同时,同意鲁王的请求,将徽姵郡主赐婚李啸,至此,君臣姻亲,永为亲戚。那李啸,受皇上这般深仁厚泽,定当尽心竭力以求报效朝廷。断不会再生有异心。”

崇祯点头微笑,脸色欢喜。温体仁见自已的话深得皇帝之心,又接着低声说道:“陛下,如若这般封赏。虚名笼络为多,而并不需要给李啸更多实利,这样的话,既能坚其心志报效朝廷。又能绝其成为藩镇尾大不掉之忧,故臣认为,当为最臻完美之策。“

崇祯皇帝脸上泛起了满意的笑容。他大笑道:“温卿之意,甚合我心,就如卿之见拟旨,封土赐婚,厚加金银赏赐,让那李啸,永为我大明之忠诚良将。”

“微臣谨遵圣意。”

至于山东巡抚李懋芳与指挥佥事刘泽清等人的内斗纠葛,在收复山东这样的重大胜利面前,都变得无足轻重了。崇祯只是派人诉责了一顿他们前期败军失地之过,却也没有对他们作出实质性的处罚,两人继续担任原职不提。

七天后,正在雄唐卫中,亲自对那从流寇改变为预备役辅兵的5000军兵进行训话的李啸,收到了宣礼太监带来的皇帝圣旨。

狮子峰的议事大厅中,早已洒扫完毕铺了红毯,李啸率一众幕僚将领,跪地听太监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时艰节现,板荡识忠。崇祯六年以来,流寇狂逞,攻州克县,涂炭生灵,以致山东危急,局势几颓。幸有雄唐卫指挥使李啸,驰驱王事,扶危戡乱,牢护兖州,得保皇族。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忠直大义,为王先驱,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此等大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兹特封李啸为世镇雄唐卫指挥使之职,世代效忠,万世不替。另赏黄金1万两,纹银15万两,绸缎8000千匹,以慰其功。所部从征将士,俱谕兵部从优叙议。朕再赐婚泰兴王之女,郡主朱徽姵嫁于李啸,择日成婚,永为姻亲,以为荣宠,自此君臣永洽,合为一家。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

宣礼太监念完这段长长的圣旨,口干舌燥地咽了口唾沫,然后笑着对李啸说道:“李指挥使,还不速速接旨谢恩?”

“臣李啸接旨,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一脸恭敬之色地领旨谢恩,随着将一盘300两的雪花纹银送于宣礼太监,太监顿时一脸笑得稀烂,略作推辞,便顺势收下了。

宣礼太监走后,李啸立刻被欢呼的部下所包围。

“哈哈,这下咱们李大人娶了郡主,成了皇亲国戚了,那咱们岂不是天子亲军。”张行猛一脸笑得灿烂如花。

“那可不,哼哼,若不李大人出了死力守住了兖州,山东局势早就不可收拾了,封李大人世镇卫所,我还觉得不够意思呢。”雷傲急急插言。

“李大人,这下咱们在山东可就威风了,那刘泽清等小人,再借他一万个胆,也不敢对李大人暗作手脚。”上官云杰同样满脸喜色。

看到周围一众亲密将领的欢喜模样,心下最感慨的,还是表面故作平静的李啸。

他内心之中,激动得有如打鼓一般。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智墩卒,现在成了皇帝钦命的世袭卫指挥使,并有皇帝赐婚迎娶郡主,21岁的李啸,终于彻底完成了一个吊丝的逆袭。

不过最让李啸开心的,还是因为,现在皇帝又是封他世镇雄唐卫,又是亲自赐婚,将郡主朱徽姵嫁给他,无疑是在表明,皇帝对他已打消了疑虑,而在全力拉拢他。这样一来,李啸将来的行事,处处处掣的情况会减少很多,很多事情,等自已实力到了,就可以甩开膀子去干吧。

李啸随后,带着一众护骑,回到小李庄,向母亲禀报了这个消息。

让李啸心忧的是,出现在自已面前的母亲吴氏,颇为干枯憔悴。据妹妹叶小萍说,母亲身体自去年冬天开始,就越来越不好了。现在时常头晕乏力,饮食也大不如前。

李啸双眼之中,顿是满含热泪。

虽说自已的灵魂是穿越而来,与面前这个瘦小干枯的妇人没什么关系,但这具躯体,却与吴氏血肉相联。而且,这个温和善良的妇人,对自已确是真诚关爱,舔犊情深。自已一直在雄唐卫忙碌,却甚少回家照看母亲,想来惭愧。

李啸在母亲面前跪下,颤声道:“娘,儿子不孝,没能照顾好你老人家。”

母亲连忙将他扶起,她干枯的手在李啸英俊的脸庞上摩硰,仿佛要把儿子仔细端详个够一般。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两行浊泪悄然而下。

“啸儿,娘没事,有你妹妹照顾得很好,你在外面忙事,倒是自已要多加保重。”母亲的声音,满是慈爱。

李啸忍住眼泪笑道:“儿子现在雄唐卫一切都好,母亲您就放心吧。”

说完,他扶吴氏坐下,然后将皇上赐婚之事向母亲禀报。

吴氏的老脸霎时苍白,满脸不可思议的惊讶之情。

旁边的妹妹叶小萍,嘴巴也张成了o型,仿佛听说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传说一般。

“我儿,你,你是说,那鲁王竟欲将那位郡主许配给你,还是,还是皇上赐婚。”吴氏不相信自已的耳朵,颤声又问道。

李啸点点头,禀报母亲此事已是确凿。

旁边的妹妹叶小萍欢笑起来:“哈哈,我哥好大本事,竟能娶个郡主回来,这下我家可成了皇亲国戚啦,我这个妹子都跟着沾光呢。”

听了叶小萍这般说,吴氏却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要是你爹还在世,见到啸儿竟有这般出息,能迎娶郡主为妻,该是多么欢喜啊。”吴氏哽咽地说道。

李啸顿时也是双眼发红,他安慰母亲道:“母亲莫哭,儿子会给我们李家重振门楣的。儿子会尽早择定吉日,迎娶郡主回家,让母亲好好高兴高兴。”

一旁的妹妹叶小萍笑了起来:“好呀,好呀,哥嫂你们早点结婚,妹妹我还急着给你们带宝宝呢。”

李啸与吴氏闻言,皆不觉欢笑起来,小屋之中,满是快活欢乐的气氛。

第二百二十二章李啸大婚

崇祯六年九月二十六日,黄道吉日,宜嫁娶。

这一天,李啸终于与朱徽姵举行大婚。

一身酒气坐在雕花楠木所制挂着红纱幔布精制婚床上的李啸,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娶亲过程,依然不由得在心中感叹,在古代娶亲的仪式之繁,规矩之多。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而李啸迎娶郡主朱徽姵的过程,更加繁杂一些。

第一步,是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在一个多月前,李啸请巡抚李懋芳作媒,郑重地向鲁王府提亲。

李懋芳因为李啸的守卫兖州之功,方保住山东巡抚与山东都指挥使司的官位,这样顺水人情,自然一口应允。

李懋芳为代表向泰兴王朱寿镛提亲并送上聘书后,朱寿镛代表女方同意议婚,媒人李懋芳随后向李啸通报议婚许可,然后,李啸带着护卫们,亲自备了许多道独特的礼物去鲁王府求婚,这许多道独特的礼物第一份是一对大雁,这对大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呢?《五礼通考》中说,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并且大雁若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接下来的各道礼物如下,也分别各有寓意。

清酒,意为降福;粳米,意为养生;稷米,意为恣盛;蒲苇,意为柔韧;嘉禾,意为尚禄;缕缝衣,意为长命寿延,五色丝,意为取用无穷;合欢铃,意为合谐;九子墨。意为子孙繁盛,新铸铜钱,意为明财。

第二步,是向名,即是李啸正式向鲁王府求婚后,托媒人李懋芳请问朱徽姵出生年月日和姓名,由验礼官查看两人八字、生肖、姓氏匹配程度,以确定两人是否有相冲相克,最终能否顺利合婚。由于这是皇帝钦定的婚礼,验礼官自然尽量往好的地方说。两人的匹配度堪称天下仅有,地下绝无。

第三步,是纳吉,是验礼官向名后,把李啸与朱徽姵完全相合可以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父亲朱寿镛。这一步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这一步所送的礼物,除了照例要用一对大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外,还另送了其他贵重礼物给鲁王府。

这一步送的其它礼物,与纳采时所送的象征性礼物不同。一般是送实用甚至贵重的礼物。在晚明民间,除送大雁外,其他的礼物一般是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表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

李啸为人豪绰,送去纯金镶玉大戒一只,纯金雕花手镯一双,纯金镂凤颈饰一套。全套黄金珠翠首饰,绸缎百匹,羊猪各三百头。让朱寿镛顿觉脸上大有光采,十分欢喜。朱徽姵得知消息后,心下亦是窃喜不已。

第四步是纳征,也就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