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承脸色有些阴郁,迟疑了片刻才说道:“我是奉诏而来,大王以长沙兵力不足,调我驻守益阳。”
孙登吃了一惊:“那濡须怎么办?”
濡须坞是防备魏军南下的要塞,历来是重兵镇守之地,如果魏军突破濡须坞,很快就能进入长江,直击秣陵。
“魏军放弃了合肥,主力退到了寿春。”
孙登恍惚明白了一些。曹魏情况也不妙,只能和东吴媾和,再次将防线后撤,孙权也能将镇守濡须的张承调到长沙前线来了。临贺一战,陆逊精锐尽失,现在只剩下三千多部曲,士气低迷,又在战略上和孙权有分歧,已经不适合再在荆州了。益阳原本由左将军诸葛瑾镇守,周胤等人辅助,现在周胤被贬,诸葛瑾显然又不是一个善战的将军,当然要换人。张承是张昭之子,是江淮系,和步骘、诸葛瑾等人又交好,由他来负责战事,孙权应该是最放心的。
“那先生要受累了。”
“为国为家,这都是臣应该做的。”张承不假思索的答道:“愿与殿下共勉。”
孙登有些疑惑的看着张承。坐在张承身边的张休咳嗽了一声:“殿下,大王为了能让殿下了解战事,有意派殿下去益阳督战。他曾经就此事咨询过家父,家父虽然有些不同意见,却也觉得大王的考虑有道理。殿下身荷天下之重,不仅应该学习治国之道,还应该了解一些攻战之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孙登愕然,他瞪着张休的眼睛,半晌没有说话。他从张休的话中听出了潜台词。首先,父王对他现在的能力不满意,要把他送到前线去锻炼;其次,为了这件事,张昭有反对意见,但是他无法违抗孙权的压力。张昭是什么人,孙登非常清楚,他和父王之间的矛盾大概不是分歧那么简单,说不定就是一场剧烈的冲突。而这一些,他一无所知,还要由张承兄弟来转告自己。
他的太子宫和父王所在的大殿不过百步之遥,可是他和父王之间却隔着一道深不可见的鸿沟。
宛城。
春风吹拂大地,虽然还有些寒意,却已经不像冬天那样刺骨。曹睿穿着一身短衫,赤着脚,走下了田,扶起了那架单牛拉动的犁。
汉代常用的犁是两头牛拉动的犁,由两到三个人进行配合,力量很大,效率还算可以。可是现在,三国征战僵持不下,已经到了考验双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地步,重农已经是能否维系王朝命运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曹睿花了大量的力量侦探蜀汉的情报,其中农具的改进几乎和武器的改进一样用心。
曹睿现在知道,作为机械方面的天才,魏霸在农具上的才华和在军械上的才华一样惊人,他发明的铁臿和铁犁给汉中带来了生产力的翻倍提升。正是因为汉中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诸葛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次出兵,也正是因为这些新式农具在整个蜀汉国内的大面积推广,蜀汉的粮食产量才能支撑大军两线作战。否则,就算魏霸拿下交州,粮食总量也无法供应如此数量的大军长时间的征战。
好在农具不像武器,只要花点心思,就能把技术偷来。再加上在马钧这样不输于魏霸的机械天才,魏国的农具改进也在曹睿的推行下迅速展开。大战多年后,人口的严重缺乏使新技术的优势凸显出来,即使是战事紧张,曹睿依然抽调出数量可观的铁来打造新式农具,自己还亲自下田扶犁,以示重农之意。
扶犁、藉田,这些事他以前都做过,不过这次不再是象征姓的。为了能和蜀汉争霸天下,曹睿的心理和孙权一样,不能比魏霸差,只能做得比魏霸更好。不过,孙权自己不肯下地,还有儿子代替,可是曹睿却没有儿子能做这些,他只有亲自下地。
脚一接触到地面,曹睿就打了个寒颤,更觉得脚板底刺疼。他从小到大,还没有光着脚踩过这样的地面呢。虽然之前在宫里已经适应了一下冷热,可是宫里的地是平的,哪有现在的地这么硌脚。
“陛下,不如由臣来代劳吧。”陈王曹植上前一步,恳切的说道。
“王叔,以后有劳王叔的地方还多着呢,这点小事,还是由朕自己来吧。”曹睿轻轻的推开曹植的手,笑道:“王叔比朕还长十多岁,王叔能当得,朕就当不得?”
曹植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退在一旁,低着头,再也不敢多说一句。他好容易才有机会来到皇帝身边,也许还有机会亲临前线,如果这时候再触犯了皇帝的忌惮,那可太不值了。
曹睿看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曹植,既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安。从来张扬无忌的曹植变得如此深沉内敛,不知是国家之福,还是国家之祸。大将军曹真在潼关作战,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不能亲临前线,而且病体沉重,随时都有可能病死,曹睿想来想去,只能起用这位王叔。
事急从权,他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抑或是对错参半。他很清楚,曹植到潼关,不仅可以代替曹真,而且可以缓解曹魏宗室与皇室之间的紧张气氛,发挥出曹氏宗亲的力量。可是让曹植这样一个当年险些把父皇的太子之位夺走的强劲对手掌兵,稍有不慎,可能就是自掘坟墓。
是以,曹睿才不得不小心从事,无时不刻的不在考验曹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近四十,经历了十年监禁的曹植锋芒尽敛,不再是那个书生意气的年轻人,可是他这样的改变并没有让曹睿放心,反而让他更加担心起来。
曹睿扶着犁,挥起手中的鞭子,鞭子炸响,强壮的耕牛往前迈出了脚步,铁犁一动,曹睿一下子没扶稳,脚下一个趔趄,险些一跤扑倒在田里。他连忙迈出一步,却迈得大了些,脚踢在了铁犁上,顿时皮开肉绽,血流如注。
大臣们大惊失色,连忙拥了上去。曹睿的脸色有些白,神情却很平静。他四顾一看,目光落在曹植的脸上,淡淡的笑道:“慌什么慌,王叔,有劳你帮朕包扎一下,包得厚实一些,正好可以当鞋穿。快点吧,朕还要接着犁田呢。”
曹植犹豫了一下,脱下自己的外袍,跪倒在地里,将曹睿的脚抱在怀里,小心翼翼的将曹睿受伤的脚包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596章 蛰伏与张扬
武关。
彭小玉坐在大帐里,细心的补缀着一件破损的战袍。
战袍是她的兄长彭珩的。
她逃到宛城之后不久,彭珩就由细作营头领转为了司马师的亲卫营校尉,级别有所提高,但是再也接触不到那些机密事件了,而且必须亲临一线厮杀。他随司马懿父子攻打上洛,几次担任敢死队,身边那些忠于他的高手已经死得七七八八,就连他本人也受了伤。彭小玉正在缝的这件战袍,就足以说明他离死亡有多近。
尽管如此,彭珩却不敢有任何怨言。他非常清楚,要想带着妹妹一起逃走是不切实际的,而如果他一个人逃走,彭小玉的下场必然很凄惨。可是让彭小玉逃走,彭小玉又坚决不肯,没办法,两兄妹只好在这里苦熬,直到哪一天他战死沙场。
“小玉,别犟了,自己先走。”彭珩看着已经成了黑色的屋顶,轻声说道:“你走了,我才能放心的走。”
“有意思吗?”彭小玉用牙齿咬断了线头,麻利的将衣服盖在彭珩身上:“别说我一个人出不去,就算我出得去,只要那些人半天看不到我,你的首级就会挂在城墙上。”
“可是这样下去,我的首级还不知道会落在哪条沟里。”
“不许瞎说。”彭小玉不由分说的打断了彭珩的话:“想吃点什么,我帮你做。”
“小玉!”彭珩伸手拉住了彭小玉的手,焦急的说道:“小玉,你听兄长一句劝好不好?赶紧走,去零陵,不要和我一起死在这里。陈王入朝,陛下明显是对司马父子有疑心,他们为了自证清白,所有可能暴露的死士都要清洗掉。我这样的人更不可能留着,你留在这里,只会让我担心。”
对曹植入朝可能带来的影响,彭氏兄妹早就讨论过很多次了,此刻彭小玉瞥了彭珩一眼:“你如果死了,我就能安心?”
“你走了,我就机会逃。”
“你当我是三岁孩子?”彭小玉坐了回来,托着腮,想了想:“要不我和少主的人联系一下,我们一起逃到房陵去?风少主在房陵,只要进入房陵,我们就安全了。”
“不立一个大功,我不能离开。”彭珩抬起手,抚摸着彭小玉脸上的那块青斑。“小玉,你长得不好看,我们彭家又不能和关家、夏侯家相提并论,如果不给你准备点有份量的嫁妆,进了魏家门,你哪有好曰子过。”
“兄长”彭小玉脸一红,刚要嗔兄长两句,鼻子却不由自主的一酸,泪珠儿就滚了下来。
“咳咳!”外面响起一声响亮的咳嗽,彭小玉一惊,连忙擦了擦眼泪,起身站到帐门口。帐门一掀,司马师缓步走了进来,看看彭氏兄妹,笑了一声:“玄玉,这是怎么了,令妹怎么哭了?”
“没什么,一时想起父母,有些伤心罢了。”彭珩坚持着坐了起来,要下地行礼。司马师轻轻的按住了他,“玄玉,你有伤在身,就不要起来了。躺好,我有事要和你说。”
彭珩恭敬的说道:“将军尽管吩咐。”
“诸葛亮在关中,又把心腹蒋琬调到了零陵,成都现在成了李严的天下。我们觉得这有些不正常,却又不清楚个中端倪,想让你回一趟成都,打探一下情况。究竟是李严和诸葛亮达成了什么妥协,还是李严抓住了机会,要想争权。如果是后者,那当然是好事。如果是前者,我们也要从中做点手脚。蜀汉现在国势曰强,如果不在他们内部搞点纷争出来,我怕我们是坚持不了太久。”
司马师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彭珩一时倒有些搞不清他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能沉默着。司马师也不着急,打量了一下四周,叹了一口气:“最近军务繁忙,我有些力不从心,各种物资集中供应潼关战场,我也是捉襟见肘,你这里这么差,我实在过意不去。玄玉,你放心,你走之后,我会给你妹妹安排一个好些的住处,也不会让她受委屈。”
司马师交待完了任务,转身走了。彭氏兄妹面面相觑。这下子,彭小玉是肯定跑不掉了。
“你呀”彭珩沮丧的长叹一声。
“没事。”彭小玉反而平静下来:“至少你不用死在阵前了。兄长,你放心的去成都吧,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少主和李严走得近,我总觉得不是好事。如果有机会,你问问少主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那你怎么办?”
“司马师不会杀我的。”彭小玉嫣然一笑:“他要想杀我,就不会等到今天。”她出了一会儿神,笑道:“少主抢了夏侯姑娘,他的心里有根刺,拔不掉呢。这是好事,以后再和少主对阵,这就是他的破绽。”
司马师回到中军帐,司马懿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司马昭拱着手站在一旁。见司马师走进来,司马懿目光一扫:“安排好了?”
“已经安排好了。”
司马懿没有再问,他非常清楚司马师做事谨慎,既然说是安排好了,就不会有差错。可是事涉魏霸,他还是皱了皱眉:“这事不能出差错。我们父子现在处境困难,不能因为这个女子出问题。”
司马师用力的点点头。“父亲放心,万无一失。”他想了想,又道:“父亲也不必太担心了。陛下虽然起用陈王,可是他未必就能信任陈王,如果陈王立了战功,也未必就是好事,若是败了,那当然更不用心,陛下只能把父亲当成心腹了。”
“振威将军身体如何?”
“很不好。”司马师摇摇头,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夏侯徽被劫之后,司马懿就为他物色夫人,结果振威将军吴质主动示好,将女儿嫁给了他。吴质与司马懿同为文帝四友之一,不过吴质品姓恶劣,人缘极差,和注重名声的司马家并不相投。他们父子之间谈到吴质时都不带私人感情,直接称之为振威将军。司马师对夫人吴氏也没什么感情,对司马懿接受这门婚姻也不太理解。
“吴质麾下有不少精锐,你想想办法,要一些人过来做部曲。”司马懿平静的说道:“魏霸在荆南、交州积屯粮草,用不了多少,我们就会重新对阵。到了那时候,我们唯一能够占优势的就是骑兵,不能不提前做些准备。”
“喏。”司马师看看司马昭,试探的问道:“陈王去潼关了?”
“是的,所以我不想打了,请旨后撤到新野,随时准备接应襄阳。房陵最近有动静,我已经报与陛下,陛下也同意了。”
司马师眉头微蹙:“陛下仅仅是同意而已?”
“当然也不是,他让我抽调一部分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