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王侯-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因为,这份名单中为数不多的九个人中,有两个人身在朝廷中枢极为关键位置,反而是最好解决的,直接将其拿下都不算什么。可是另外七个人身份地位特别是在一定领域内的威望或者民心都非同小可。

    第三更了,今天写这近一万字真不容易,整整一天啊!只求兄弟们给个捧场和月票,给些后面继续保持每日三更的鼓励和动力————————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的决定

    (晚上发现‘那年那天的我’一口气捧场了两万币,捧场月票和寻常月票加起来一次性投了近百张,真的好激动好开心,顿时感觉打了鸡血一般,所以为感谢‘那年那天的我’的慷慨大捧场,我决定今天就算如拼了我这条小命,至少也要四更。)

    这七个人中,除了河南郡公————西北大营统帅慕容延钊之外,其余六个人都是地方大员,身份最低的都是一个大州的从四品知府,而另外五人是一路的经略安抚使或者一路判官甚至转运副使,这些都相当于后世一省的常委,甚至其中官位最高的是河北西路转运使于江月,这已经相当于后世一省省委书记,而大宋为了杜绝五代乱世时武将拥兵自重的隐患,给地方文官极大的权力以压制地方上带兵的武将,所以于江月手中权力之大远不是后世一省的一把手所能够相比的。赵匡胤刚才对于去年攻打北汉时契丹五千骑兵竟然能够潜入大宋境内后方截断粮草一事感到恍然大悟,便是因为这份名单中有于江月。

    “这些人华夏卫府已经派人将他们盯住了吧?”赵匡胤问道。

    叶尘点头称是,然后说道:“陛下,臣已经让监察司和情报司开始收集他们所做一切不法之事证据,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将他们一一拿下。”

    赵匡胤微微颔首,表示对华夏卫府未雨绸缪的满意,然后说道:“除慕容延钊之外,其他八个人这些年都是朕极为看重的能臣,官声民望都是上上之选。不过他们虽然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但以如今华夏卫府的手段,即使是于江月,朕也并不是很担心他们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只是慕容延钊这老匹夫执掌西北大营多年,就拿昨天你在城外遇刺一事可以看出,他在西北大营党羽必定不少。朕在这个时候若是直接找个借口下旨让他回京一趟,西北一地定会出现一些情况,他也定会以此为借口不来。而朕若是直接下令让你们华夏卫府将他捉拿,这老匹夫很有可能直接带着一些人反了,甚至与刚刚表示臣服的党项诸部联手让西北发生动乱。所以,对慕容延钊的处理才是重中之重,你们华夏卫府就此事好好筹划一下,确保万无一失,你也要做好亲自前往西北处理此事的准备。”

    对于赵匡胤最后所做出的决定,叶尘并不是很意外,甚至全部在他的预料之中,此时自然恭敬称是。

    …………

    …………

    叶尘遇刺的消息早已震动京都,所有人都逐渐知道了事情地细节。也猜到了一定有军方的得力人物参与到此事之中,每每想到皇帝陛下控制最严的军队都出现了问题,文武百官们都默然的同时,心中生出莫名的警惕,不敢多言多语一句。而他们要是能够看见叶尘手中那份名单,然后再看见皇帝陛下看见这份名单时的神色反应,或许能够明白皇帝陛下比他们想像中的还要阴沉,还要愤怒得多。

    接着几日的小朝会上,除了一应政事之外。谈论最多的便是叶尘遇刺之事,调查由华夏卫府领头,协同大理寺与枢密院早已展开了。只是那五百个人头几经画图索对,却是找不出来一丝线索。

    除了那五座守城弩与衣饰之类的线索外,叶尘遇刺一案的调查竟是没有半点进展。

    皇帝陛下的脸色虽然依然平静,但有幸参与朝会的大臣们,都能感受到陛下双眼隐着地怒火越来越盛,只是不知道这火什么时候会喷将出来。将一些人烧成灰烬。而知道一些事情真相人更知道,陛下的怒火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是因为叶尘遇刺,比如叶尘、曹彬、赵普和赵光义。

    …………

    …………

    半年前,叶尘以送亲永庆公主的名义前往吴越国,送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为了将自己属下误杀当时吴越国大使一事的屁股擦干净。

    但谁也没有想到,叶尘一下江南,到了吴越国,竟是做了那么多事情,不到一个月时间,翻手**间,竟然直接将吴越国收服,并入宋国。当时这件事情传到开封之后,可谓是震惊整个朝野乃至天下。

    后来,传来叶尘被南唐和弥勒教为报复吴越一事而刺杀,无数人为之惋惜,朝廷和陛下也以叶尘的功绩封了其为郡王,给了谥号,算是对叶尘吴越之事的最大的奖励。

    然而,前日皇帝陛下突然昭告天下说叶尘还活着,只是为了一些重要之事假死潜入南唐,如今事成就要回来,并且回来时候,顺手从南唐卷来两百万两银子,将困扰宋国半年的国库空虚,无钱救灾问题轻易解决了。

    此事让朝廷上下,乃至整个开封城所有人当时都为之瞠目结舌,感觉此事太过悬疑。但有了叶尘带回来的两百万两银子,朝廷终于有底气开始继续大修水库,赈灾减税,再加上收服吴越一国这泼天大功,这一笔笔都是叶尘对宋国朝廷的功绩。皇帝陛下让朝廷上下包括晋王、魏王和宰相在内所有官员和勋贵去南门迎接,如此殊荣自大宋建国以来都未曾有过,但以叶尘的功绩的确拥有这个资格。

    但谁都想不到,就在当天,叶尘在回京路上,距离开封城四十多里山谷中竟会遭到狙杀!而且刺杀叶尘的人不是大宋的敌人南唐或者弥勒教和圣堂,而是大宋的一支军队,最主要的是还携带有守城巨弩。

    这不仅仅是对一名大功臣或者天子最为信任宠信权臣的狙杀,而是这件事情已经触碰到了朝廷和天子的底线,如果这次事情不能查清楚,那只能说明皇帝陛下对于宋国的控制力,特别是对宋**队的控制力,已经远远不如当年。

    而在大宋继承大统之争逐渐浮上水面的今天,这种信号,无疑就像是海水里庞大鲸鱼伤口里透出的一抹血红,足以引得无数条鲨鱼前来贪婪地夺食!

    可是案子却始终如同一团迷雾般,久久看不真切内里的模样,如果再拖些时日,只怕皇帝陛下震怒之下,会不计后果,施下天雷严惩。

    而朝中那些持重之臣,即使包括想趁机做一些事情的赵普在内,最害怕的也是这种局面,他们担心皇帝陛下因为爱惜颜面,而在没有证据地情况下,无线性攻击,无底限惩处,而将此事扩展到了一个宋国所承受不住的地步。

    “请陛下三思!”

    一位站在文官队列靠前的老臣,出列跪于龙椅之下,沉痛说道。

    “三思什么?”

    宋国皇帝抬起有些沉重的眼帘,最近这几天,江淮雪灾之迹渐现,江淮两路及各州的奏章竟是比这满天的雪花飘来的更多,不是伸手向朝廷要银子,就是要征夫,要不就是叫苦连连,说来年要减赋免征。

    减便减吧,他最近与叶尘几次谈话之后,暗中也让三司的户部司进行了一些调查对比,发现靠从土地里刨银子,就算刮地三尺也刮不出多少银屑儿,叶尘说得对,银子这种事情,还是得靠商业。

    只是…………几乎江淮各州都发来告急,难道今年江淮的雪真的有这么大?

    皇帝皱了皱眉头,前年秋天在叶尘已经提前说出黄河会决堤的情况下,朝廷做了那么多准备,最后虽然开封府近没有决堤,但黄河终究还是在其它地方决堤了,不知淹死了多少自己的子民,冲毁了多少民舍良田。今年春天川蜀旱灾初现,征伐南汉大军已经出发之后,便在弥勒教妖人的密谋下发生暴乱,差点动摇了国本,好不容易叶尘带领两千人马夜袭八万流寇,一举扭转乾坤,算是平稳了半年。可是到了秋天河东之地又遇上旱灾加上蝗灾致使颗粒无收,好不容易用叶尘抢来的两百万两银子朝廷缓过劲儿来,积蓄了一些气力,哪里料到到了年底又突然来了一场大雪。

    这老天爷,还真是不给自己这个天子面子。

    还好,华夏卫府这大半年来对江淮富庶之地贪官污吏梳理了一遍,继续在位的和重新上任的要不都是能官干吏,要不都是较为清廉能做实事之辈,大雪初期,便做了不少准备,赈起灾来也是要比往年官府碰见类似的事情动作要迅速些。每每想到此事,赵匡胤便感觉华夏卫府监察司的建立实在是今年最为明智的一件事情之一。

    想到这里,他猛然惊醒,这才思及自己走神,可哪怕是走神里所想的事儿,也和…………叶尘有关系,于是微怔之后,又笑了起来,重复问了一遍。

    “三思什么?”

    殿中跪着的是政事堂两位副相之一,叶尘在朝廷中死仇参知政事吕馀庆。

    吕馀庆先是在去年秋天因为修建黄河堤坝与叶尘当朝打赌输了,损失了颜面之后,且因为当时输了一万贯钱让他有把柄落于赵光义之手,不得不在朝堂上暗中倾向于晋王赵光义,这让他一直视为奇耻大辱,所以便与叶尘结了仇。

    半年前南汉降帝刘鋹进京时,他听了叶尘另外两个仇人王悦风和陶谷的建议唆使,利用自己负责安排刘鋹的机会威胁诱骗刘鋹就南汉皇宫中的财富消失一事栽赃叶尘,结果被叶尘当场戳破,以致于吕馀庆颜面尽丧,当时便直接晕了过去。

第四百八十六章 吕馀庆的表演

    (非常感谢‘光火了’、‘书友威风小小’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此事传出之后,吕馀庆已经沦为天下笑柄,至此也恨死了叶尘,这对他这样示名誉胜过生命的文人来说,实在比杀父杀母之仇还要重。

    但因为赵匡胤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最终还是将其继续留任参知政事。吕馀庆也知道自己名声已经被叶尘彻底毁了,这大年半来便一直是以一位诤臣的面目行走于朝廷之中,所以先前议论调查钦差遇刺一事时,只有他敢站出来,反驳皇帝陛下的意见。

    只是大臣们都以为陛下此时心中一定震怒,所以都有些畏怯,即便是敢于直言的吕馀庆,也没有如往常那般只是一揖为礼,而是直接跪了下去。

    可是他没有想到,端坐于龙椅之上的陛下,竟是没有听清楚自己说什么,竟似是走神了!

    而皇帝先前走神里唇角带着的一丝笑容,也落在了众臣子的眼中,大臣们心中犯着嘀咕,心想陛下是想到什么事竟如此高兴?难道他心里并不如文武百官们所猜想的那般震怒?

    不可能,大臣们在心里摇着头,这些自以为精明已成天性的大臣心中,感觉皇帝陛下这抹笑容就多了一丝神秘莫测的意味,不由群心颤栗。

    “请陛下三思,那城弩编号虽属晋阳,只是………这个线索未免也太过………”吕馀庆思考了会儿,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太过明显,总觉着应该是真正的奸人刻意栽赃,还请陛下三思,收回先前那道旨意。”

    皇帝笑了笑,这才明白吕馀庆惊惧的是什么,挥挥手说道:“起来回话,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不要动不动就学人跪着进谏。”

    这话显得很温和,而皇帝的温和却透露着一股自信与稳定,似乎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众大臣先前还在担心陛下对于朝廷的控制,此时看着这一幕,却忍不住咋舌自责,心想自己怎么可以这么糊涂,龙椅上这位是谁?可是大宋国已经快要统一天下的开国大帝。

    “朕在军中设立监军一职,可不只是针对北大营,而是要在我大宋军队中所有军指挥使以上军队中都要设立监军,并且监军人选是从宫中内廷中挑选,不会对朝廷运转有任何影响。”皇帝微笑着轻轻捋了捋颌下的短须,说道:“另外,李继勋那里,你们不用担心他会有什么想法,既然叶尘遇刺一事牵连到他,他当然要解释一下,朕相信他,让他驻守边疆,北防契丹,功在天下,朕当然不会心疑,只是此事总要有个决断,总要说清楚。”

    吕馀庆抹抹额上的汗,感觉自己今天的表现不说恰到好处,也差不多了便有些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归入列中,他这大半年虽然看似是一名诤臣,实际上却是在揣摩皇帝的心思,在大多时候配合皇帝将一些事情做得更漂亮完美而已。

    …………

    …………

    赵匡胤因为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所以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事儿,他也没有如臣子们想像中的那般愤火,身为帝王,保持必要的神秘感以及亘古不为的平静,以显示自己的不动如山、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