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为黄淮百姓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深重灾难。也许之于时人百姓看来,所谓母亲河,在他们的眼里不啻于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人常言洪水猛兽,或出于此吧!

    “自流贼之祸波及山东月余时间,下官麾下聚集士卒近万。”说到此处,于马上的何腾蛟竟赧然一笑,“下官自满之心日起,生怕朝廷在临清准备不足,而吃了大亏,便率部北上,哪成想刚过莘县就遭遇了贺锦所部流贼,一战而失去大半部众,幸而平素约束甚严,这才有了今日一战。”

    看不出来这看似有几分古板的何腾蛟居然以区区县令的身份,便能组织其上万大军,守住了阳谷,吓退贼兵不说,竟然还有着敏锐的战略直觉,实在不能让人小视。

    “不知何县令今日后做何打算?”

    看来山东河南局势之复杂超出李信想象,看来中原剿贼的局面绝对不似报与朝廷的情形那般简单。李信深感这滩水浑的难以见底,其实浅显的道理谁都看的明白,流贼之所以十数年来屡剿不绝,乃是因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其根本原因并未解决。

    流贼之所以为祸,其赖以根本乃是广大遭受各种灾害无家可归的平民百姓,百姓们没了活路岂有不反之理?其中,亦有流贼主动为之,裹挟万众呼啸来去,久而久之变成了恶性循环,屡剿不绝也在情理之中了。

    何腾蛟目光竟罕有的露出些许茫然之色,“下官掌军毕竟名不副实,打算回阳谷去,尽守土之责!”

    李信只觉得以何腾蛟之能,让他做个鸟不拉屎的阳谷县令,着实有些屈才,回去寻个机会,让张方严保举此人出任个合适的官职,正可人尽其用。

    临到东昌府时,李信与何腾蛟就此作别,两军亦分路而行。李信携牛金松等人一路向东,却正遇到顾十四带着主力由南往北而来。

    牛金松眼睛尖,一眼便瞅见了顾十四的将旗,“大将军你看,那不是顾平虏吗!”

    牛金松自打被皇帝赐名以后,便决口不提从前贱命,无论场合都直呼其名。提及顾十四,李信已经有些怒不可遏,此人平日里性子有些偏狭,却没料到今日竟能干出如此不靠谱的事来!

    但是,好在牛金松后知后觉,并未觉得顾十四今日的不妥行为,李信便不好主动公开此事,否则挑起部下间的矛盾反为不美。

    直到回了府城之后,顾十四给李信的解释仍旧不能平息他的怒火。

    原来,顾十四在半路上竟遭遇了革左五营贺锦部,眼看对方不过七八千人,却打着主帅大纛旗,顾十四以为遇到了大鱼,便一路追打下去,最后生擒了对方的主将,只可惜并非贺锦,而是他的部下贺一本。只是经过这一番耽搁后,救援牛金松的事却被彻底耽搁了。

    李信质问他,心里究竟置兄弟于何地。顾十四却从容答道:“牛蛋生死未卜,可当下贼兵大纛旗却是切切实实的,试问大将军临机亦当如此决断吧!”

    李信又问他,置军令于何地。顾十四依旧从容答道:“一路主将领军在外,自可临机决断,否则战场瞬息万变,不知又当贻误战机多少……”

    当天,李信颁布军令,顾平虏不听主将职务,其职由第一炮营营官海森堡暂代。为了这件事,不少人来为顾十四求情,李信一概不见。到了晚间,城外忽然有人叫城,自称有重要军机求见城中守将。

    军卒们不敢怠慢,在检查了他的通关文凭之后,将他引到了新任主将海森堡处,海森堡为人刻板,没几句话便惹的那人大怒,直呼要见城中官职最高的人。海森堡见状,干脆便拂袖而去,不再理会此人。

    李信得知此事时已经是晚上,觉得此人行为蹊跷,便令人将其带来见他。哪成想此人张口便让人目瞪口呆。

    “周阁老所命,请将军移步往徐州护卫阁老北上!”

    李信让他慢点说,又细问所言周阁老究竟是谁。那人又一字一顿的说道:“周阁老还能有几个,我家阁老名讳上延下儒!奉天子敕命入京!”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举荐人才

    大明京师紫禁城,山东的军报自张方严与李信南下以后,便一封封的飞到了京师,其中所言令朱由检大为震怒,亦是忧心不已。如果按照大运河沿岸的地方官所言,此时的大运河已经被流贼截断了南北通路。虽然,各地的官员不敢明言,但这个结论早在一张张的军报里呼之欲出。

    大运河南北交通断绝的结论,让大明天子朱由检的面色在一瞬间变的惨白,京师钱粮大半依赖江南苏松等地,时人甚至有言“苏松二府半天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身为大明朝皇帝的朱由检,对此自然是知之甚详。一旦南北交通断绝,算时间内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时间若长了,便有京师不稳的隐忧,而这隐忧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了明忧。

    至此,朱由检对杨嗣昌在中原五省剿贼的成效几至彻底失望,再联想到此前他在辽西之败,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只是国事到了眼下这般的窘境,竟然拿不出一个可坐镇地方的总督干吏来,心里盘算着各种得失,一时间面色阴晴不定,心里边也犹疑不决。

    良久长叹一声之后,才轻轻说了句:“传旨,令人着即追回三卫军,令其南下由镇虏侯李信统御,靖山东流贼!”

    王承恩赶紧将朱由检的圣旨一一记了下来,又迅即着宦官送往内阁票拟,只是他心里却在想着,内阁的老头子本就看李信不顺眼,好不容易夺了他的兵权,此时又岂会轻易的又双手送了回去?他也在心里暗叹一声,只怕皇帝的旨意又要被内阁封驳了。

    对于内阁封驳皇帝的旨意,王承恩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皇帝会因此而大动肝火。最近皇帝经常会有间歇性的头疼,且疼了起来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任何药石均无缓解之效。症状的消失亦是毫无征兆,陡然间便迅即好转。他只怕,皇帝又被气的犯了这等恶疾。

    可出乎王承恩预料的是,内阁居然仅仅对皇帝的旨意稍作改动便票拟了。其中大概意思是,三卫军可由镇虏侯李信暂领,却须由张方严一体节制提调,待镇虏侯与新乐郡主完婚后,必须上缴印信,由朝廷另择人选,统带其军。

    王承恩长长舒了一口气,虽然有所改动,但他可以确定,皇帝一定会接受内阁那帮老头子的改动,只要三卫军可以南下,不管由谁统领,只要能打通南北河运,余者便皆可退让。

    想来内阁的老头子们也意识到了大运河南北交通断绝的严重后果,否则他们又岂能如此轻易的便让三卫军转向南下?

    刘宇亮似笑非笑,面带讥讽的看着范复粹那张满是沟壑的面部,眼睛里充满了嘲讽。

    “范相日前不惜与圣上撕破脸来力争,不想成果今日一朝尽丧,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自打张四知请辞,灰头土脸的返乡以后,范复粹便以次辅之资格,隐隐有首辅的架势,更是联合了其他几名阁臣将刘宇亮排挤在外。是以刘宇亮这内阁大学士比起去岁入阁时却是天上地下。

    况且刘宇亮早知道皇帝已经下旨召周延儒入京,迟早要启用此人为首辅,到时候他第一个要打压的便是这以耿介闻名的范复粹。所以啊,别看他现在蹦跶的欢腾,却只如那秋后的蚂蚱,没几天好过了。他这才肆无忌惮的对范复粹冷嘲热讽,以宣泄被排挤的怨愤。

    内阁大堂里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几位堂官凝神静气,生怕被两位阁老的火气所波及。岂料范复粹却正色道:“老夫所为皆出自公心,何谓针对镇虏侯一人?若对朝廷有利,可保我大明无虞,便将老夫这个次辅让与他来做又又何妨?”

    这一番辞严义正出口后,刘宇亮面色稍显尴尬,打了个哈哈便转了话题,倒是几位小心翼翼的堂官纷纷在私下里叫好。只是,他们瞬间之后又有些同情起来这位脾气又臭又硬的范阁老,因为只要周阁老到京之后,他的好日子也就该结束了,闹不好连善终都要成了奢望。

    帝国两位枢臣怄气的同时,李信正在忍受着来人的无礼与颐指气使。

    那人一通发泄之后,乜斜眼睛看着李信,“某早就听说你们知府被流贼斩了首,眼下当是群龙无首,看你也不像城中文官,说说吧,是个千总还是守备啊?我家阁老若是看好了你,将来荣华富贵还不是指日可待!”

    说到此处,那人卖关子一样顿了顿,以吸引李信的注意力,而后又一字一顿的说道:“不过却要看你的表现,请速速点兵随某南下吧!”

    一番说辞表演后,那人便好整以暇的看着李信的反应,只是预想中的诚惶诚恐并没有出现,李信反而还淡淡的向他提出了问题。

    “敢问足下官居几品,任何要职,姓甚名谁?”

    那人经此一问却愣住了,半晌之后才提高了音量回道:“某姓周名福,阁老家的二管家,你可听清了?”最后还指着李信,补上一句问话!

    陪在李信一旁的书办实在看不下眼去,出言道:“这位周老爷,您面前的可是咱大明朝镇虏侯,太子太保,征虏副将军,李将军,单讳信!”

    镇虏侯贵为侯爵,已经是超品,书办称周福一句周老爷实在已经是抬举至极了,就算宰相门前六品官毕竟还是家奴一个,以他这等做派,在李信这超品侯爷面前如此无状,按制打一顿板子都是轻的了。

    只见周福好似硬生生的被噎住了一般,他看李信着装随意一身布衣,想来是个千总守备就顶天了,万想不到竟然是个超频的侯爷。而且,这侯爷的名字又早在老爷身边如雷贯耳。随即,周福脸色数次变幻,身子已经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跟在周延儒身边多年,朝廷体制他是了解的,身为家奴冲撞了身份如此贵重之人,所面临的惩处是极为严厉的,眼下又在人家的地盘,万一,万一……

    周福不敢再想下去,冷汗已经大颗大颗的从鬓角滚落,本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身子,起也不是,不起也不是,尴尬极了。他的这副德行落入书办的眼睛里,差点笑出声来。

    “原来是周管家,失敬失敬,且端坐吧!待李信与张阁老商议后,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话毕,李信站起身来便要出门而去。周福的身子赶紧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紧紧跟在后面,毕恭毕敬的道:“但凭侯爷吩咐,但凭侯爷吩咐!”眼看着李信消失在门外,又陪着转而陪着笑脸,问那书办,“这,这当真是镇虏侯,大将军?”

    “如假包换!”书办如实答道。

    周福抹了把脸上的汗珠,暗暗叫娘,哪里冲胖子不好,偏偏撞到这阎罗王手里。

    李信离开周福暂住的厢房后,便转而去了张方严居住的院落。张方严本是生活极为规律之人,若条件许可便遵循着日落而息的习惯。此时,他竟已经睡下了。

    “老爷已经睡下了,侯爷但有事,明日再来!”

    被张方严的家丁挡驾之后,李信略有些着恼,刚刚被周延儒的看门狗发落了一通,那货狗眼不识人也就罢了。可眼前这奴才却是知道自己身份的,连夜拜访张方严岂能是闲谈,竟敢私自挡驾,看来不仅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的狗也一般的不识好歹。

    李信当即怒斥道:“军国大事!别说你这奴才耽搁不起!就算你家老爷也担不起!”

    那家丁被吓的一缩脖子,再不敢多言,只好低头疾走去通报自家老爷。过了半晌,张方严竟穿戴整齐迎了出来,一番虚应之后,将李信让了进去。

    李信开门见山,“阁老不觉得奇怪吗?”

    “奇怪?”

    “山东遭受流贼祸害已经近月,但京师却近日才得了警报,难道阁老不觉得奇怪吗?”

    张方严沉默不语,只唔了一声,算是回应,旋即又低声道:“你当老夫看不出来?之所以报警迟迟到不了京师,只怕有人暗中作梗!”

    李信嘿嘿笑了两声,“阁老慧眼如炬,这等龌龊之事果真瞒不过去!”

    “镇虏侯连夜来访,只为说这几句闲话?”

    李信转而冷笑:“如何是闲话?难道阁老以为默不作声便能置身事外了?万岁早晚要得知山东并不仅仅是民乱,此事你不说我不说,也早晚有人要说,若从他人之口得知其中内情,阁老身负圣命过境山东却一言不发,届时又当如何自处于君前?”

    陡然间,张方严面色入土,当即便对李信郑重一礼,“多谢镇虏侯提醒!”

    “其二,此番击贼,阳谷县令何腾蛟……”李信又将奇遇阳谷县令何腾蛟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张方严手捋颌下须髯,看着李信缓缓道:“难道镇虏侯有意保举此人?”

    “确有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