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牧让一枯老和尚、佛林禅师分别站在了泰鼓大阵上空的东北、西北方向,他自己则站在了正南方向。然后赵牧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点。开始敲响手中的泰鼓。
鼓声隆隆而起,出让人热血沸腾的声音。众和尚、尼姑们纷纷围在泰鼓大阵地周围,等待着泰鼓大阵被启封地那一刻。
随着鼓声的敲响,让在场的所有人终生难忘的一幕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三十六块阵山石好像是被安装上了橡胶绳一样,开始上下跳动起来,这么多的阵山石一块跳动,给人一种极为震撼的印象。事先谁也想不到,仅仅依靠四面泰鼓出的声音,就可以让跟山一样重地阵山石跳动起来,而且还跳的这么灵活。这么轻巧。宛若精灵一般。
没人知道,这全都赵牧的功劳。无论是已经进入到了阵中的佛木禅师。还是留在阵外的一枯老和尚、佛林禅师,他们三个都不重要,他们本人和他们敲击出来的鼓声,只不过都是陪衬,都是赵牧折腾出来掩人耳目的东西。启封泰鼓大阵的关键还是在赵牧这里。
赵牧手中的泰鼓和一枯他们手中的泰鼓,存在着很大地差别,赵牧敲击起来地泰鼓节奏,暗合泰鼓大阵的节拍,再加上他又是用神弈力敲击地泰鼓,此外赵牧还不时的搞一些小动作。所有的因素全部加在一块,赵牧才营造出了如此奇妙的场景,一下子就震慑住了佛宗的诸位光头大师们。
鼓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激昂,阵山石的跳动幅度也是越来越大,等到了后面,每一次阵山石甚至都来不及落在地面上,就已经再次跳跃了起来。
赵牧拿出来一枚储物戒指,然后对准所有的阵山石,心神一动间,三十六块阵山石已经争先恐后的飞到了储物戒指中。
阵山石其实也是一种法宝,是布置泰鼓大阵的关键道具之一。它们本身的大小、重量其实都是可变的,轻时宛若鸿毛,重时,逾于高山。赵牧一向有雁过拔毛的优良习惯,又怎么可能放过这套阵山石呢。
诸位和尚、尼姑却都不知道这一点,都不知道阵山石离开了泰鼓大阵之后,就会产生那么大的变化,他们还是下意识的认为每一个阵山石都比山还要重,见到赵牧居然可以这么轻松地就把三十六座阵山石全部收走了,顿时佩服的不得了。
阵山石一去,泰鼓大阵差不多就可以宣告成功启封了。不过为了保险期间,赵牧并没有急着宣布这个消息,他示意一枯大师和佛林禅师可以停止敲击泰鼓了。然后自己飞到了泰鼓大阵的上空,面色慎重的盯着地面上的大鼓图案。
赵牧双手连挥,不断的打出灵诀。闪烁着金光的灵诀落在大鼓图案上,不大的工夫,就见突然居然缓缓地从地面上升了起来,然后一面真正的大鼓出现在了地面之上。赵牧悬浮着落在了大鼓上,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扬起手掌,重重落下。只听嘣的一声响,大鼓应声而碎,化成无数七彩的灵光消融在空气之中。
众人凝神望去,之间原本是泰鼓大阵的中间位置,四个锃光瓦亮的光头肩并着肩站在了一起,他们的脸上有茫然、有不信、有解脱、有欣慰,种种心思尽数糅合在了一起。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
“师傅。”佛林禅师惊呼一声,飘到四个光头身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师傅。不孝徒弟佛林拜见恩师。”
一枯也走了过来,他双手合什,双眼朦胧,“大师兄,你风采依旧,贫僧却是老了。”
中间一个长相一场俊俏地年轻和尚,眼含着热泪。把佛林禅师拉了起来。“师弟,佛林,事隔九千多年,咱们师兄弟、师徒五个人总算是又凑到了一起。真是佛祖保佑呀,贫僧原本还以为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你们了。”
赵牧笑着走了过来,“恭喜各位大师合家团圆了。咱们现在是不是先找个安静点、灵气足一点的地方,先让不枯大师恢复一下。他老人家一困就是近万年。现在是该好好恢复一下的时候了。”
不枯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赵牧看了一眼,“你就是赵牧赵神使?这次救了贫僧地人,就是你?”
赵牧谦逊道:“大师,这次能成功启封泰鼓大阵,把诸位救出来,赵某是出了一点力气,但是其中出力大的还是老贼秃、佛林禅师,尤其是佛木禅师出力最大,要不是他自告奋勇进入泰鼓大阵配合我们,我们也不可能一次性成功。”
不枯笑了笑。“不。贫僧虽然被困在阵中九千多年,但是眼不花、耳不聋。事情的本相,贫僧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赵神使,贫僧多谢了。”不枯双手合什,对着赵牧深深的躬身一礼。
赵牧侧身躲开,“不枯大师,赵某可不敢受你这一礼,你是五台三禅的恩师,辈分高的出奇,赵某要是不知死活,坦然受之,那可是要夭寿地。”
不枯自有一番气度,“也好,既然赵神使如此谦逊,贫僧就不让赵神使为难了。赵神使,贫僧想邀请你到西山顶做客,不知你是否能够赏贫僧这个面子?”
赵牧笑道:“西山顶乃是五台星佛宗地圣地,赵某早就想着到西山顶游耍一番,如今正好赶上不枯大师相邀,赵某要是不去,岂不是太矫情了吗?”
不枯含笑点头,“赵神使性情直爽,贫僧钦佩。佛林,你头前带路。诸位佛友,感谢你们这次出这么大的力气,来拯救贫僧。贫僧也没有什么好表示的,就请各位一块到西山顶做客吧。正好赵神使也在,咱们不妨利用这次机会,开一个莲华胜会,彼此交流一番。不知诸位佛友意下如何?”
不枯的话真是说到所有人的心坎了。赵牧这一段时间的表现,已经让这些修炼到了巅峰状态的和尚、尼姑们生出了不少的好奇心,都希望能够寻找到合适地机会,和赵牧好好的探讨一番,以便寻求个人修炼史上新的突破。
众人一起离开了麒麟山无底洞,没用多少时间,就赶到了西山顶。不枯找了一间静室,静修去了,赵牧和慧云尊则被佛林禅师安排在了最好的客房之中。
不枯在闭关之前,说他大概会潜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赵牧也正好利用这一段时间,修炼一下。自从他成功的修炼了霁宸心经之后,还从来没有好好的修炼过。
如果换在渡劫之前,赵牧绝对不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专门用在修炼上,那时候,赵牧急于赚钱,为渡劫做准备,而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和时间赛跑,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赵牧做很多事情,赚很多晶石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赵牧身家甚丰,而且他目前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赚不赚钱,对他而言,并不是特别需要地。更重要地是,赵牧现在已经不稀罕去赚小钱了。他更希望能够做成大生意,就是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生意。
一个月转瞬即过,赵牧准时地结束了修炼。这次修炼,赵牧的修为并没有增长太多,大概也就是一线之间的差距,不过他地底子深厚,一丝的增长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不枯大师早在几天之间。就结束了潜修,他的精神变得更加的旺盛,整个人的气色也好了许多,不过让佛林禅师等人感觉到遗憾的就是他们的师傅。在被困在阵中地这一万年时间中,修为并没有增长多少,仅仅是从大乘期往上上升了一个台阶,修炼到了比丘初期阶段,别说比不上佛林禅师,就算是妙音大士,这种辈分比他低了好几层的后辈。他也远有不如。
对不枯。赵牧还是挺佩服的。佛宗弟子选择留在这一界,其实就是选择了一条极为艰辛的修炼之路,其中最艰难地一关,就是修为增长极为不易,要比在佛界难上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万倍。不过再难,也不可能难到一万年的时间,仅仅晋升了最简单的一个台阶。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泰鼓大阵之中绝对不是什么天堂。而是实实在在的地狱一般的存在,不枯大师能够在那里一困就是万年,忍受着寂寞孤独、无人作陪、无人说话的生活,他的精神没有崩溃,这简直就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
不枯再次见到赵牧,非常地客气。他本是一个极为骄傲、自负地人,但是困在一个不大的空间近万年的时间,让他改变了很多。“来,赵神使,请坐。”
不枯站了起来。执意要把自己的做为让给赵牧。赵牧就算是再没有眼力,也不可能去抢不枯的座位。要知道一枯、佛林禅师他们全都坐在了不枯的下手,如果坐在他们的上,就太扎眼了,赵牧可从来没有当出头鸟的打算。
一番退让之后,赵牧坐在了一枯老和尚地对面,对此一枯没有什么意见,佛林禅师他们就算是有意见,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赵牧是他们的救师恩人,而且赵牧的实力已经获得了他们的认同,佛林禅师自然并没有十全的把握可以打赢赵牧。
不枯又让人把其他的在西山顶做客的各寺庙的方丈、庵主、长老等和尚、尼姑们全部请了过来。等人到齐之后,不枯大师长叹了一口气,“赵神使,诸位佛友,贫僧知道你们的心中一定很好奇,都很想知道,贫僧为什么会被困在泰鼓大阵之中,而且一困就是九千多年的时间?贫僧出关地这几天时间,贫僧地师弟一枯,还有三个徒弟,好几次见到贫僧的时候,都是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样,贫僧知道他们想问什么,不过因为时间未到,就没有跟他们讲。现在好了,赵神使也出关了,诸位佛友也都空闲下来,正是对诸位公布原因的时刻。如果各位不嫌弃贫僧唠叨的话,贫僧就跟你们说说,也好让诸位多长一个心眼。”
不枯大师缓缓的向赵牧讲起了近万年前的往事。“那时候,贫僧刚刚成功渡劫,成为了一个大乘期的和尚。因为贫僧算是有点天赋,从受戒开始,到成功渡劫为止,也就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算是咱们五台星佛宗有史以来,修炼最快的人之一了,故而贫僧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实际上心里面还是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说句实在话,当时贫僧的眼界有点飘,也有点高,觉得芸芸众生,不过是刍狗而已,是远远比不上贫僧的,当时贫僧不屑于和任何人结交,谁也入不了贫僧的法眼。
贫僧成功渡劫之后,回到了师门。当时,贫僧的恩师希望贫僧能够留在西山顶,一方面巩固一下修为,另一方面,就是多和本门弟子,还有前来拜访的诸位佛友多多交流一番。按照恩师的话讲,就是这样做,对我很有好处,可以让贫僧早日脱去尘世之心,早登极乐佛界。
可惜呀,贫僧那时候心气儿太高,不懂得恩师的苦心,执意要离开西山顶,到外面游历。恩师苦劝一番,见不能让贫僧改变主意,就准许贫僧离开了师门。不过作为交换条件,就是贫僧只能一个人上路。一枯师弟,还有佛森、佛林、佛木他们,必须得留在师门,代贫僧为门派效力。
贫僧一心想着早日离开师门,到外面游历,见识天下群雄,所以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如今回头想一想。恩师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正确,要不然一枯师弟,还有佛森他们,估计都得陪着我一块封印在泰鼓大阵之中。
贫僧在外游历的时候。五台星还不是专门的佛宗星球,上面还杂居着不少修真界的朋友,因为种种原因,咱们佛宗和修真界地朋友没有少生冲突。贫僧觉得自己已经修炼到了大乘期,算是非常不错的高手了,修真应该没有几个惹得起了,所以就想着为佛宗做点事情。所以贫僧就找了不少修真切磋。几乎每一次切磋。都是贫僧获胜。于是贫僧的心气儿就更高了,更是觉得贫僧就是佛宗的大救星,如果贫僧要是听恩师的话,留在西山顶的话,说不定佛宗就会因为贫僧这样做,而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出路。
当时,贫僧混出了不小的名声,名声大了。好处有不少,坏处则更多。贫僧再想找人切磋地时候,绝大部分的时候,对方都会想出诸多的借口,不肯和贫僧交手。时间一长,贫僧就不耐烦起来,开始把目光转到山野之中,希望能够碰到一些有真本事的隐士,可以尽兴地切磋。
中间的过程,贫僧就不说了。只说后来。终于有一年的时间,贫僧在麒麟山遇到了一位真正的高手。此人并没有瞒我,曾经坦白的跟贫僧讲,他既不是修真,也不是佛宗之人,更不是什么仙人,而是修神,他是从仙界溜出来,到五台星上避难的。
这些话,是那位修神后来告诉贫僧的,我们两个初次见面地时候,孤风简直就是个哑巴一样。当时,他就坐在一块麒麟山山头地一块石头上,然后用**力,在空中纵横交错的画着各种线条。
孤风后来跟贫僧讲,他对阵法相当的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