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宣大忠低应一声,随后便转到那些军队中间作起了最后的动员和安排。
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快就来到午时三刻,也就是一日里阳气最盛的时候。
根据古老的说法,被斩首的犯人往往怨气最重,极容易化作厉鬼报复害死他的人。所以为了让这犯人做了鬼也不得超生,所以便把行刑的时间定在午时三刻这个阳气最重的时间点,以天地之力将之彻底消灭!
当日头移到最正中时,便有人大声喝了一声:“午时三刻已到,准备行刑!”
这一声低喝,让正等得有些心焦的百姓们一阵激动,也让侯昌一个激灵,他下意识地就把目光往前方扫动起来,但还是失望地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随即,他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把手伸到桌案上的签筒之中,拿起一支竹签狠狠地丢向地面,同时喝道:“用刑!”
伴随着这一动作和命令,人群再次骚动起来。而木台之上,几名刽子手已麻利地把这几个锦衣卫都给踹倒了,然后一脚踩住了他们的身子,高高扬起了手中的钢刀。
在齐声低喝之后,七把钢刀齐刷刷地挥落,一下就把七颗大好头颅给斩了下来,有两颗头还咕噜噜地朝前滚动了好远,差点掉下台去,这再次引来了百姓们的一阵惊呼。
看到这次的行刑如此顺利,侯昌不但没有感到松了口气,反倒有更深的不安了:“怎么会这样?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救人么?那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同样感到困惑的还有宣大忠,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别说劫法场了,连个冲撞队伍的人都没有,现在摆出这番阵仗还真有些白费了。
“不对……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他们的目标既然不是这里,那就只能是粮仓了。不好,粮仓那儿的守备可不算森严,我们的注意力又都在这儿,自然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想到这儿,侯昌赶紧抬头就要吩咐宣大忠收束兵马,即刻赶去粮仓。但只一抬头,这话却又被他重新咽了回去……
第八百五十章 刺杀(上)
刚把七名锦衣卫当场处决,周围百姓正争前恐后地不断往前凑着呢,此刻刑场周围乱糟糟的一团,让那些维持现场秩序的兵卒都显得有些茫然无措,只能靠着人墙抵挡住不断涌上来的看客。
而之前为了提防杨震他们在行刑之前或是过程中出手救人或是捣乱,侯昌让宣大忠把人几乎都安排在了紧靠高台的那一圈,如此,这些兵卒现在就完全被看客们包围得严严实实,这时候若是向他们下令集结,同时立刻赶去粮仓救援的话,只怕这儿就会更加的乱作一团,甚至不少百姓都可能因此出什么差错。
而且即便他冒着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行让军队离开,以此地狭窄的地形,和众百姓依然兴奋的样子来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抽身。所以这个念头只在侯昌的脑中一闪,就被他放弃了。
但粮仓那边若生变故,他也吃罪不起啊,所以只有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从城内其他地方先调人过去预防和支援,然后自己再带这里的人过去。
拿定主意,侯昌便立刻挥手叫过身边两名心腹,拿出自己的令牌交到了他们的手中,然后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两人连忙答应,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迁延,赶忙就带了令牌急匆匆就往外钻去。
虽然这儿聚集了数千人,要想调动军队离开有些困难,但只是两三人从空隙里穿行出去却不是什么难事。
在做出相应安排之后,侯昌才稍稍安心,然后肃容站起了身来,冲还在议论纷纷,好不热闹的百姓伸手往下一按,开口道:“诸位且听我一言……”
以往时候斩首人犯可不光只是杀人了事,让人瞧个热闹而已,还有着教化百姓的寓意在里头。所以一般来说,监斩官员在人头落地后总要开口对此事评述几句,以劝导治下百姓莫要再犯同样的罪过,起到警恶惩奸的作用。
虽然播州城里杀的人犯并不在此列,可侯昌也有借题发挥的意思,便板着长脸开始劝告,或是说警告起城里百姓来。
而就在他说这番叫城里百姓一定要忠于杨应龙,莫要帮着某些锦衣卫与自家对抗,不然眼前几人就是榜样的话的时候,位于看客人群最外围的一名年轻人的目标却已定在了两名正钻出人群的汉子身上。
虽然现场有数千人之多,和那边的监斩台又有不短的距离,但侯昌和这两人的接触却并未逃过这个年轻人的双眼。因为他正是杨震,而为了这一刻,他也早已筹划多时了。
为了计划能成,杨震甚至都眼睁睁看着七名锦衣卫兄弟在眼前被人所杀,听着周围百姓中传出的轰然叫好声,他的心里自然更不是滋味了。但他还是忍了下来,既没有在之前动手救人,也没有在随后伤人发泄,他只是冷眼盯着侯昌那边的动静,直到那两人慢慢地挤出来,他才跟着动了起来,跟在了这两人的身后,慢慢地离开了十字街头!
在离开人群之后,两名汉子的脚步就不觉加快起来,他们毕竟有要事在身,自然不敢耽搁。而本来还算拥挤的十字街这时候也显得空荡了不少,尤其是往左边一拐,前往城门处的路上,更是看不到什么人影——这边的人都跑去那里看处决人犯了。
可就在这时,两人突然神色一动,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身后居然一直跟随有人!刚才从人群里出来时,便发现有人不远不近地缀着自己,当时还不在意,只道是觉着无趣的百姓凑巧离开罢了。但现在,这背后之人都跟到这儿了,事情可就不简单了,心生警惕的他们立刻就转身,同时唰地抽出了腰间的佩刀。
只可惜这两人的动作还是慢了些,就在他们转身的同时,与他们本还保持了一定距离的杨震突然就一个箭步蹿了上来,同时抬手一撞,两只手肘便在两人尚未来得及作出反应之前正撞在了他们的咽喉处。
只听两声闷哼,这两个被侯昌委以重任的心腹便已同时倒地。而杨震没有半点停留,立刻又一弯腰,便迅速拖起这两具已然断气的尸体就往一侧的小巷而去。
适才看到七名锦衣卫的兄弟被人当场宰杀,杨震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现在与这些敌人动手他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怜悯,一个照面就杀了两人,都不带眨眼的。
而这时,又有几人迅速赶了过来,正是蔡鹰扬、竹空岩他们几个也到了。一见杨震轻易就解决了对手,三人都面露喜色,但在看到只有两个人时,却又皱起了眉头:“大人,这人数可不对哪。”
“那就让空岩随我过去办事吧,你们两个则在外面接应。”杨震一面说着,已把那两人身上的衣裳迅速解了下来,同时拿下的还有他们身上的其他物件,比如证明自己身份的腰牌,还有刚刚侯昌交给他们的令牌。
虽然蔡鹰扬颇有些不服,但既然是杨震的意思,他也不好不从,只能瓮声瓮气地答应了一声。
片刻之后,杨震和竹空岩二人已换上了那两人的服饰,在给蔡鹰扬他们打了个眼色后,便疾步朝着杨应龙的宅邸赶了过去,而蔡鹰扬他们两个,则随后面,与之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杨应龙府门前依然是一片肃穆。
虽然不远处正在处决人犯,而且还很可能因此惹来什么大乱,但守在门前的那几十名精锐兵士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只有少数几人有些悠然神往地朝着前方街道的尽头看去,想着那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而这时,他们就看到了两名兵卒急匆匆地朝着这边而来,看他们的表情,似乎很是焦急和不安。这让守卫们的心里便是一紧,有人赶紧凑了上去,一边拦住他们的去路,一边问道:“出了什么事?”
其中那个年纪较轻的喘了口气才从怀里掏出了那块侯昌随身的令牌在那些守卫面前一晃:“是侯管事差我们前来向土司禀报大事的,那些锦衣卫……”说到这儿,却是一顿,就往里闯。
照道理来说,门前的守卫确实有职责挡下他,但看到其亮出的令牌,口里又提到那些叫土司老爷心神不宁了有一阵的锦衣卫,他们的动作便是一缓,下意识地就让开了道路。
如此一来,这两人便得以迅速从门里进去,随后还冲其他那些府中有些愣怔的下人问道:“土司老爷现在何处?”
这些下人的身份在此可着实太低了,自然不敢不答,赶忙为他们指明了道路。
这两名兵士也不见外,当即甩开了步子就直往里闯,完全是一副火烧眉毛的架势。这让外面的守卫更是心里发慌,不知事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莫非法场那边真有人救人了?
“这两个家伙还真是急疯了,这么闯进去一定会叫土司大为不满,只希望咱们别连带着吃苦头哪。”有人小声地嘀咕了起来。
这些土司家毕竟不同于真正的豪门达官,有时候规矩要松懈得多了,这显然是个极大的漏洞!
三重院落之内的书房之中,杨应龙正在翻看着前方送来的战报。
虽然城里出了这么档子的事情,但这毕竟只是小事,对他来说,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前方的战事,也就是广西的这场战斗。
也不知那些广西的官员和官兵都是从哪来的信心,居然在面对自己派出的数倍敌人时,依然稳稳地守在几处要紧的城池之中,作着无谓的挣扎和抵抗,这都两个多月了,战事居然一直就这么拖着,不得寸进。
这让杨应龙很有些不快和忧虑,若继续这么下去,等朝廷真个调出人马来,自己可就有些被动了。
“泗城州、桂林……这两处乃是抵抗最激烈的所在,看来必须再增添些兵力,务必赶在年前把它拿下。”杨应龙暗暗做着决定。
这时,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这让他的眉头便是一皱,出声呵斥道:“什么事如此吵闹?”
正说话间,书房半掩的门就被人推了开来,随后两人就先后闯来,后面则还跟了几名心腹的下属,一脸忐忑地看着杨应龙。
“怎么回事?你们是什么人?”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直闯到自己跟前,这让杨应龙明显有些糊涂了。
“老爷,我们是奉侯管事之命前来禀报要事的。”其中一人说着,已自怀里取出了那面令牌。
见到信物,又听他这么说来,本来还有些警戒的杨应龙才稍微松了口气,但同时又有些恼怒,就是侯昌也从未敢如此闯到自己面前哪。不过看这两个家伙那愣头愣脑的模样,在他们把事说明白之前也不好追究,便没好气地道:“有什么便说吧。”
“侯管事说,那锦衣卫并没有在法场闹事,显然他们另有目标。只怕……”
见对方说到要紧处突然声音一低,这让杨应龙眉头再皱,下意识地就往前一探,问道:“只怕什么?”
“只怕他们会要你的命!”这句话说得飞快,与此同时,其中一名兵卒已突然扑上,手中已多了把匕首,直奔杨应龙的心口要害而来……
第八百五十一章 刺杀(下)
这是一场由杨震精心策划的刺杀!
当他从吴佑的口中得知杨应龙他们要处决那些锦衣卫时,就已酝酿出了这么个计划。想要改变整个西南的乱局,光是放火烧掉某些粮草辎重显然是不够,而杨应龙这个目前西南无论名声还是实力都最大,也是此次叛乱的核心人物的生死却足以影响整个大局了。
不过杨震也很清楚,想要刺杀杨应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之前那些锦衣卫的前车可鉴,若是贸然行刺,即便是杨震这一身的武艺也很难成功,这便需要有所设计了。
很快地,他就想到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不过这一回他却将此计进行了改变,来了一招声东击东,反其道而行,从而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那份扬言要杀杨应龙的揭帖就是为了让他们相信杨震的目标并不是杨应龙的,毕竟谁也不会相信一个正常人会在行刺杨应龙之前还发出警告,他们一定会在随后认定这不过是杨震声东击西所放的烟雾,为的只是掩盖其真实的意图。
而如此一来,他们便很容易把更多的防范之心投放到其他地方,比如那些锦衣卫人犯,又或是比较要紧的粮仓之上。
为了让他们确实是往这两方面想,杨震还看似画蛇添足,或是露出破绽地做了两点——在揭帖上刻意提到那些被捉的锦衣卫,以及把一名粮仓的管事给杀死藏了起来。如此一来,杨应龙他们的思维就很自然跟着他走了,只会认为杨震的目标在这两边,而把之前明摆在前头的目的给选择性忽略了。
接下来,杨震要做的就只是等待,等到处决之日,当所有人的注意都投放在这两边时,他就可在一边静候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