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会如此?”万历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问道。

    杨震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因为那些将领不希望自己的亲信人马留在外头,那才是我大明边军中的精锐——无论是平常操练还是武器配备,都是第一流的——但他们,却是这些边军将领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他们是不肯将之送到外面去冒险的!”

    “哈……哈哈……”万历突然扬起头来,浑身打着颤地笑了。但看他的神情,却是扭曲到了极点,也是怒到了极点。

    确实,无论是谁,在知道自己拿出的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时,都会气得发抖的。何况这还关系到江山社稷,他还是皇帝时,这事就更加严重了。

    要是换了其他臣子,见天子如此模样,恐怕早吓得跪倒在地上,说不出话来了。但杨震却坦然地站在那儿,在见到皇帝止住了颤抖后才道:“另外就臣所知,其实宣府这次的兵力折损也没有那奏疏里写得那么大,宣府守军是可以挡下蒙人攻击的。”

    “那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掩盖之前的猫腻了?”万历眯起了眼睛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嘛,还是出于保存自身实力的打算。他们是想让朝廷尽快派遣足够多的援军过去与敌周旋,如此被他们视作私产的边军的折损就能大量减少了。”

    “可恶!该死!”万历终于忍不住地骂出声来,眼中更透出了浓浓的杀意。

    但一想到这局面已是整个北方都是如此了,他又是一阵茫然,哪怕真有心杀了这些乱臣贼子,只怕这北边也将彻底空虚,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加可怕的兵变……

    在压制住心头的杀意之后,万历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如你所言,若一切都是真的,那为何不见朝臣有对此进行上奏呢?”

    “因为他们早已勾结在了一处,盘根错节地,一损俱损了。”杨震毫不避讳地说道:“在这些卷宗的最后,臣还罗列了不少朝中要员的亲人子侄被他们安排到边地领功的细节,这些其实在兵部或吏部的文案里都是有据可查的。

    “正因为之前那些官员从边军将领那儿得了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好处,在投鼠忌器之下,便不好告对方的状了。另外,也有一些大人是担心如此一来会导致边镇不宁,引发动乱,才不得不违心瞒下了这些情况……”

    当杨震说这些的时候,万历已迅速把手上的卷宗翻到了最后,果然看到了那一个个扎眼的名字,上面有他们在边军的职位以及所立功劳,最后则标注了他们与朝中高官权贵之间的关系。这一切自然不可能有假,因为只要去查,是一下就能查出来的。

    “好好好,朕的这些臣子还真是忠心为国哪……”听着杨震的禀述,看着手上的这些证据,万历反倒笑得很是开怀,但其眼底深处的怒火,却已越来越是猛烈。

    他这才知道,自己被这些臣子欺瞒到了何种地步,什么叫孤家寡人,他总算是彻底明白其中的滋味儿了。

    但随即万历又有些不解地皱起了眉头来:“那些部堂高官因此受制也就罢了,那朝中的那些言官呢?他们不是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么?为何他们也没有向朕检举这些?难道连他们也被收买了?”要真是这样就太可怕了,恐怕他这个皇位都坐不稳当了。

    其实即便天子不问,杨震也不会放过这一事的,现在他问了,更是便利,于是便把自己查到的关于吏部尚书严清如何借着手中职权堵塞言路的事情给详细地道了出来。

    这一番话说下来,更是听得皇帝目瞪口呆,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良久之后,才用极其平静的声音道:“好,当真是好得很哪。朕所信赖的将领,在边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我大明的军队视作私兵;朕所倚重的重臣,一个个只知以权谋私;甚至连部堂高官,都只一心为自己考虑而不断欺瞒于朕,试问有这样的臣子,我大明江山如何能安?如何能定哪?”

    “陛下还请息怒。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并已被我们查出来,就总有解决的办法。”杨震忙劝慰道。

    “解决?却拿什么解决?这朝中群臣朕还能信几个?难道朕能把他们都罢免了不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想要解决如此问题,也不是旦夕可就的。”杨震拱手道:“臣今日所以冒死进言,也不是想让陛下就此将所有相关官员尽皆拿捕,那只会让天下彻底混乱。”

    “那你说说,却该如何是好?”皇帝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杨震在来此之前就已有了对策,当即开口道:“以臣愚见,若要解开此局面,必须循序渐进,先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然后再徐徐图之。”

    “最迫切的问题?那是什么?”在万历看来,哪都是大问题,都是迫切要解决的。

    “其一便是如今宣府的危局了,其二,则是关系百官升降的吏部尚书!”杨震伸出两个指头来如是说道。

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

    “你……当真是这么和陛下说的?”杨晨颇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兄弟。

    在从皇宫出来之后,杨震便去了工部见自己兄长,并把情况都说了出来。因为如今杨晨已是工部侍郎,有了自己独立的公厅,把门一关,倒不虞被人听了去。

    在看到杨震郑重点头表示承认之后,杨晨便忍不住一阵发愣,良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二郎,你这也太大胆,太草率了!你这么做,可就是彻底站在百官的对立面了,如此你还能在朝中立足么?”

    确实,把一直潜藏在水面以下的那些污糟事全部在天子面前抖出来,如此行为就是当初的冯保、刘瑾都干不出来哪,因为那打击面实在太广了。

    面对兄长的叹息和担忧,杨震只是淡然一笑:“大哥你觉着我不这么做,就能与那些朝臣和睦共处了么?”

    “这个……”杨晨不觉有些语塞了,锦衣卫一向就是和朝臣对立,为百官所鄙夷的存在,说句实话,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他杨震照样不会为群臣认可。但随即,他还是摇头道:“即便如此,你这次也得罪人太多太狠,恐怕会遭到相关官员的报复哪。而且,兹事体大,这么做怕是对朝局很是不利……”

    “报复?”杨震不屑地哼了一声:“如今事情为陛下所知,他们自顾尚且不暇,还能抽出手来报复我?我敢断言,这些与此相关的朝臣里,将有许多会因此离开朝堂,我又何必惧怕他们的报复呢?”

    顿了一下后,他又继续道:“至于大哥你所说的兹事体大,如此做有些欠妥,我也是无法苟同的。边地军事糜烂若斯,就是因为许多知道内情的官员瞻前顾后,不肯及时指出错误才累积出来的!说句诛心的话,正是因为他们的姑息养奸,才导致了如今边事和朝局的种种问题!我杨震既然已查出了这些,就断没有和他们一样,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

    听着他正气凌然的一番话,杨晨的脸不觉一烫,心下更是一阵惕然。自己在官场日久,居然也已沾染了那些官员们中庸的习气了,遇事再没有果断进取之心,反而当兄弟当真做出为国之事时,还以为不妥,想来真是叫人汗颜了。

    “大哥,我知道你考虑的是什么局势,是什么边地的平靖。但你想过没有,这些不过是粉饰太平的借口而已。难道我们不提出来,这些藏在暗处的问题就会自己解决了么?不,它不但不会自己解决,反而会越来越严重,直至因此让大明王朝就这样走向毁灭!

    “如今的大明朝早已病入膏肓,若不施以猛药,想救它已是千年万难!治重病沉疴当以虎狼之药,这其中的道理想必大哥你也是明白的!”

    “治重病沉疴当以虎狼之药……”杨晨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这话,面上神色便是一阵激烈的变幻,显然内心在做着剧烈的斗争。

    杨震再踏前一步:“大哥,为人臣者,当官做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国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我们知道朝廷有病,为什么就不能大胆的说出来呢?像那些蝇营狗苟的官员般,只为了一己之私而活,就对得起这天下的百姓和所得的俸禄与身份了么?”

    这话更如洪钟大吕,当头棒喝,直冲杨晨的心底,让他半晌都回不过神来。同时,他心里也在不知觉里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那些官员所以对此隐瞒,除了自身可能是涉事者外,更多是觉着此事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而促使他们有如此念头的,是因为国人一贯而来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理念。

    哪怕大明朝真个因此而亡,只怕他们被后人指摘,认为该负责任的言论也不会太多,而更多的非议只会全部倾泄在这个王朝的代表人物皇帝的头上。

    所以,在后来的史书里,大明中后期的天子的评价都很低,许多人都言之凿凿地认定他们才是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似乎只要换了某些更勤政的人坐上这个位置,大明就可保无忧一般。

    但事实,显然不是那么回事。一个王朝的兴亡,绝不是某一两个人所能控制的,哪怕他是天子也是一般。何况,其实大明天子在历史长河里也是受制约严重的代表了,内阁、六科、都察院,那都是套在天子头上的枷锁,使他发布的每一个政令都要符合仕人阶层的利益。

    所以,当后世——无论是辫子朝还是以后的人——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嘉靖万历等天子身上,认为是他们葬送的大明王朝两百年基业,那就实在是太高看他们的本事了。

    而熟读青史的官员们,显然正是认准了这一点,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只求在自己手中有权时谋求更多的好处,不出什么乱子。至于这会酿成多么可怕的后果?他们可就未必会在乎了,因为那时自己早已不在其位了。

    “我死之后,哪怕他洪水滔天……”史书里记下了嘉靖帝晚年所说的这句话,用以证明他是多么的自私昏聩,该为大明的败亡负责。但其实,那些朝臣所作所为只比他更加的自私,但是因为这只是一个群体,所以便被人刻意忽略了……

    想着这些,杨晨的身上竟不觉生出了一层的冷汗,最后更是打了个寒颤,这里面的事情实在不能深思细想哪。

    杨震见兄长面色凝重而多变地模样,就知道他已大有感触,联想到了什么,便只是静静地在旁等候着,看他最终能想通多少。

    终于,在一番挣扎后,杨晨苦笑了起来:“真是惭愧哪,本以为我们这些臣子所做都没什么大错,现在看来,却是我们在姑息养奸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大哥,你毕竟才刚真正踏入朝事没多久嘛。何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杨震似是安慰地道了这么一句。

    “那你到底打算怎么应付这个局面?真有把握改变这一切么?”杨晨此话一说,就证明他已被自己兄弟说服了。

    杨震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来:“朝廷之内弊病丛生,尤其是作为中原的北地边军内,更是极其严重。我也知道,如此之多的问题不是短时间里就能解决的,但眼下这个可以整顿的机会却绝不可放过了。而天子也认为,抓住如今北边边患的机会着手把一些人从边地拿掉,会对朝廷,对边镇更好一些。

    “另外,朝中也将有所动作,虽然这满朝官员几乎是动不得的,但也必须先挑些出来杀鸡儆猴了。”

    杨晨静静地听着,他看得出来,这一切无论是眼前的兄弟,还是宫内的天子都已完全打定主意了。所以在一愣之后便问道:“那你打算这次先拿什么人开刀?”

    “吏部天官,严清!”杨震的回答很是果决干脆。

    “啊……”杨晨却是大惊失色,差点都要认为自己听错了。这吏部尚书可是朝臣中仅次于内阁成员,甚至只在首辅之下的存在,他们居然要拿这么个大人物开刀,这实在太也大胆,太过出人意料了。

    “怎么,大哥也觉着这么做很不可思议么?这就对了,我们要的就是如此效果,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杨震嘿笑一声:“到时候,还希望大哥你能帮着配合一二,只要将此人拿下,朝中局面便会清晰明朗不少了。”

    “你已有计划了?”杨晨愣了半晌后,终于明白了什么,问道。

    “正是。”杨震说着,便简略地说了一下自己之前与天子一起制定的策略。

    听完之后,杨晨再次沉默,随后有些担忧地道:“这么做会不会太过冒险,你想过失败的结果么?”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能成功的,更没有不用担风险的事情。既然我们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有些险还是需要冒一冒的。”

    “那要是群臣反对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