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经过之前的几番较量后,群臣对杨震已是颇为忌惮。这家伙不但手段了得,而且深得天子信重,又能言善辩,不按常理出牌,总是让与之为敌的官员吃足苦头。
所以一般来说,朝中官员还真不想招惹他,与之为敌。但这次的事情明显已触犯了这些人的底线,而且杨震如今又远在北疆,根本不可能在他们发难的时候出现在朝堂上与自己打擂台,这就大大增加了官员们的信心。
背地里,甚至有人还说,倘若连这样都不能把杨震入罪扳倒,那么今后这大明朝堂就再没有人是这位的对手了。当然,对此大家还是不认为有可能发生的,哪怕天子再维护这个宠臣,在群臣的一致攻讦之下,也不可能固执己见。
于是当时间来到六月十一这一天,所有人都做足了准备,一场针对杨震的弹劾批判大会便已悄然拉开。
对此,或许身在九重宫阙之内的天子并不是太清楚,但同为朝臣之一的杨晨却早已有所耳闻。这让他心里更感到沉甸甸的,知道今日的朝会一定是一场唇枪舌剑,血雨腥风了。而自己,却显然是要站在群臣的对立面,去与这些人好一番交战了。
随着钟鼓声响起,紫禁城宫门次第而开,群臣按着身份排着整齐的队伍缓步踏进宫,并迅速汇聚到了太和门前,今日是逢一三五的大朝会,京城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都会齐聚一堂。
当看到那些同僚那杀气腾腾的模样时,杨晨不觉拿手按了按胸口,那儿正是用来应对这些人的终极武器!
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的打赏月票支持。。。。。。
第九百七十七章 声讨杨震
国人,尤其是当官的,似乎一直都对开会什么的很是看重,无论古今,他们总有开不完的会,而早朝,便是其中的表表者。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朝会上所商议的事情都是早在之前就定下来的,大清早地赶去皇宫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但千百年来,依然有无数人对此趋之若鹜,兴致勃勃,甚至将是否参与和召开朝会当成评断一个天子是否称职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方面,大明的诸多天子显然是吃了大亏的,不提历史上后来深居后宫近三十年的万历以及他的孙子木匠皇帝天启,光是他的祖先中,就有不少逃避早朝为人诟病的存在。
比如和他一样几十年不早朝的祖父嘉靖,比如同样以宅男身份为后世所笑的成化帝,以及留下了无数传说故事,被人黑得体无完肤的顽童天子正德……在史书上,大明朝的历代天子都是那么的不靠谱,连早朝都在不断想法荒废。
但事实上,早朝的作用真那么大么?一个过场似的聚会,就真能让国家昌盛,体现一个君王是否合格了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然后面那个一向以勤政自诩的辫子朝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虽然如今当了十多年天子,也不停参与了十多年早朝的万历已对此很有些看法,但规矩终究是规矩,即便他是皇帝也不敢随着自己性子来,只能强自忍耐。
今日万历的心情与往日早朝时也没有什么两样,有些恹恹地听着下面的臣子说着那些他早就知道,甚至是早已做出决定的提议,演戏似地跟群臣做着互动,以表现大明如今的君臣相得。但他的心,早就飞到了另一件自己所关心的事情上去了。
朝中最近对杨震的批判弹劾万历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对此,他是相当不屑的。这不光是因为他对杨震的信任,相信他所做的这一切一定都是为了大明朝廷和边地的安全,更因为年轻气盛的天子本来就对一直犯大明边境的蒙人怀有深深的敌意,现在能有人在草原纵横杀戮,自然是一件很解气的事情。
不过这种话他身为天子却也不便说出口。作为一国之君,自当有泱泱之风,仁恕之心,岂能把对无辜百姓的杀戮当成一件乐事呢,如此他与历史上的暴君还有何区别——虽然那些被杀的并非其治下之民,但上天终有好生之德!
对此,万历也很是无奈。他无法为杨震说话,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事情大事化小,压下群臣的弹章。想到这个,他就不觉感到有些憋屈,虽然张居正早被自己赶走,但身为天子的自己依然无法真正放开手脚,种种规矩依然如大山般沉沉地压在他的身上,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当又是一名官员把该陈奏的事情讲完,万历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熬到头了,今日的朝会也该终结了吧。可就在他跟身边的孙海打了个眼色,欲要后者宣布退朝时,突然就发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变故。
“臣兵部郎中张文显有本奏!”说话的同时,一名中年官员迈步走了出来。因为今日是大朝会,是在空旷的太和门前举行的,所以此人开口必须大声说话,才能叫周围众人都听清其声音,这让他的模样显得有些急切了。
万历见此却不觉来了些兴趣与精神。他记得很清楚,今日朝会并没有兵部的什么事,难道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么?这总比每天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要强些吧。
可是很快地,万历却笑不出来了,而且眉头也随之皱了起来。因为这位张郎中所提到的,赫然是他最不希望听到的事情——弹劾杨震在北地的决策以及滥杀无辜。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杨震身为钦差,在九边各镇整肃军纪,处死了不少相关将领与官员,对此一点臣倒无甚异议。虽然这其中也难免会有所偏颇,但在事情查明之前,臣不敢妄下评断。可他越俎代庖,指派边军兵出草原,对那里的百姓展开屠戮,就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了。
“兵马调动,一向权在朝廷,可这一回,我们兵部却连半点消息都没有收到,如此擅作主张,杨大人之心不得不叫人感到不安哪。”这位张郎中显然是做足了准备的,开始的弹劾还拉扯上了这么条很有些敏感的罪名。
确实,自大明立国之后,就对军权看得很紧,哪怕是再得宠的将领,其实也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这调兵权,一直都在朝廷,在兵部手中,所以任何一次的主动出击,那都是要得到天子内阁及六部的首肯的,不然就是有图谋不轨的可能。
听他上来就往杨震头上扣了这么大一项罪名,这让杨晨心中不觉一阵紧张。这可不是说笑的,一旦真让天子起了什么不好的想法,自己兄弟可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二郎哪二郎,你还是太过急切了些,也小看了这些朝臣罗织罪名的能力了……”
万历也明显有些发怔,但很快地,他就笑了起来:“张卿此言实在太也言重了些,不过是几千人马的调动,杨震乃是奉旨钦差,朕也许了他便宜行事之权,这算不得有错。”
“陛下,纵然是钦差,但他也没有调兵的权力,如此乃是对朝廷法度的破坏,倘若今后其他人争相效仿,只怕会酿成大难哪。”张文显却不依不饶地道。
这下,万历还真不好为杨震辩护了,毕竟对方已经把话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身为天子,他自然是不希望其他臣子也如杨震般自行其是的。但很快地,万历又道:“其实杨卿他也不能算是私自调兵,在此之前,他早已派人送了奏疏给朕,是朕准许他这么做的。”
“这……”不但是张文显,其他想看杨震好戏的官员都是一愣,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如此为杨震背书,这也让不少人心里对杨震更生出了嫉妒之意来。
看到张文显愣怔的模样,万历总算是松了口气,当即以进为退地道:“怎么,张卿你不信朕的话?是否要让朕把杨卿的奏疏给你取来一观哪?”
“臣不敢。既然调兵一事是出于陛下圣意,臣自然不敢再以此罪弹劾杨震。”张文显说着深吸了一口气:“不过,杨震在北地之种种作为,却还是让臣,以及朝中诸多大人所不能忍。他居然明目张胆地号令那些兵卒去草原抢掠屠杀无辜的蒙人牧民,如此行径,实在非我泱泱大明所该做的。”
“臣以为张郎中所言甚是。”他话音才刚一落,就又有官员踏出一步,附和了起来。万历扫目一看,正是兵部的侍郎崔钧,只见他朝自己一拜之后,继续道:“我大明与蒙人虽多有争端摩擦,然这不过是两国之间的战事而已,与寻常百姓何干?而杨震他却把报复的手段全数落到那些蒙人牧民身上,如此做法,着实让人不齿,也与我大明一贯以来的仁义之行大相径庭。”
“崔大人说的是,古语有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百姓就更不该随意屠戮,不然与那山寇贼匪又有何区别?陛下,若此事一旦传了出去,我大明底下的藩国会如何看待?恐怕在他们看来,我大明与那些只知杀戮的蛮夷之国没什么两样了……”
“我大明向以仁孝治天下,孔孟之道,更讲究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岂能因为蒙人与我有隙而残杀那些无辜的百姓呢?更别提这其中还有许多的妇孺老弱了。杨震此行,几欲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下子,群臣就被点燃了,就跟约好了一般,纷纷站出来,大讲什么仁义道德,同时把杨震给批判成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魔鬼,是该被天下人所唾弃的对象。
面对如此汹汹而来的弹劾,万历顿时就有些傻眼了。倘若只是张文显那么几个人针对杨震进行弹劾,他或许还会帮着说几句话,但现在,除了内阁成员和六部九卿等重臣自恃身份外,其他官员全都一个个站出来大说杨震的不是了,这让天子都不知道该怎么维护杨震才好了。
倘若他们只是上奏疏弹章弹劾,万历可以用留中应对,来个冷处理。但现在,当着满朝官员的面,在如此大朝会上,这么多人同时攻讦杨震,这就让他很难再不作声表态了。
下面的群臣显然是看出了天子此刻的虚弱,顿时便有无数官员再次上前:“陛下,臣等请陛下以我大明将来计,以天下臣民计,速定杨震之罪!”
这是在挟众人之力逼宫了!
万历感受到了这一点,心里便是一阵恼怒。可这气,他一时间却又撒不出来,即便他是皇帝,在面对如此汹汹的民意时,也是无法与之对着干的。可让他就这么妥协,并给杨震定罪,年轻的万历又实在做不出来,这让他顿时就陷入了纠结之中,只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与这些人辩驳一番,以解自己之围……
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报怨仇(上)
太和门广场上,站在群臣位列之中的杨晨见到这许多官员一个接着一个,源源不断地弹劾数说着杨震的罪过,让他的心里也是一阵跟着一阵的发紧,生怕天子真个采纳了他们的谏言,就这么当众给定罪了呢。
杨晨当然知道自己兄弟与天子的关系,更清楚天子一向对杨震有多么信重。但眼前的一切的杀伤力却实在太大,毕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如此多人有备而来的攻讦,势必会让天子无可回避,那他真会为了一个臣子而宁愿开罪这许多的朝中官员么?
这一抉择,万历心里确实感到很是犹豫。他的内心里自然是不想被群臣左右,真个定杨震之罪的,但在如此汹涌的民意之下,他也实在坚持不了太久了。唯一指望的,只有有人站出来与这些臣子辩驳一番,有理无理都好,至少能化解一下眼前的难题。
但这满朝文武,当真会有人肯为了杨震站出来说话么?这可是一举得罪上百名,甚至更多同僚的事情哪,对于那些官场老油条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
这也正是这些官员敢于在今日突然出手的原因所在了,没有人会冒着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来为杨震分辩,而他自己也不可能在此时出现在现场,如此集体围攻一个连还口能力都没有的人,他们若还不能成功,那就不用在朝堂上立足了。
当这站出来的官员齐声向皇帝再次点出要严惩杨震时,万历的心里更是咯噔一下,他知道,若再没有人为自己解围,今天就真要如这些家伙之愿了。虽然他对此很是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带着复杂的神情,万历的目光从面前的群臣脸上一扫而过,但他们的表现却再次让他失望了。那些六部主官,以及内阁成员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但其实他也清楚,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不断跳出来,一定是有这些人在背后指使和撑腰的,可即便知道了内情又如何呢?
就在他心灰意懒,决定遂了这些家伙之意,待杨震归来后再徐图反击时,一人却在这个时候施施然地走了出来,弯腰拜见道:“臣工部侍郎杨晨有话启奏!”
“对啊,朕怎么把他给忘了,他可是杨卿的兄长哪,岂肯坐视自己的兄弟被人如此攻讦定罪?”听到这话,让万历的精神陡然就是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