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对手下吩咐一声,“我们走!”
十几名大汉撕下大牌子上的字,转身推开人群就走。
白时中气得胸膛都要爆炸了,他身体晃了晃,忽然一口血喷了出来,顿时晕厥过去。
“老爷!”
“白相公!”
。。。。。。。。。
白府大门前发生之事,很快便传得满城风云,各种版本都有,有说白家人人品恶劣,倚强凌弱,买东西不给钱;也有传言说白时中的儿子强抢民女,逼死人命;还有传言说白时中儿子欺男霸女,强占民宅。。。。。。。足足有十几个版本,没有一个版本是好话,白时中的名声在京城算是彻底毁了。
但朝廷百官却看得透彻,这是李延庆在报复白时中,朝官们纷纷议论李延庆还是太年轻气盛了,做事情冲动,一点城府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李延庆被罢官赋闲就是白时中的安排,李延庆对白时中有怒气大家都能理解,只这报复来得太快,太直白,一点技巧都没有,足可见这个李延庆骨子里的莽夫之气太重,成不了大事。
御书房内,赵桓听完徐秉哲的汇报,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他很了解李延庆,李延庆是那种恩怨分明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前天白时中对李延庆使了绊子,只给官不给事,让他彻底闲居家中,这种断人前途的事情,如果李延庆忍了,赵桓才会真正担心,说明李延庆心中还有更大的图谋。
今天李延庆反手一棒打回来,彻底毁了白时中的名声,虽然做得很过份,但这恰恰说明李延庆还暂时没有图谋,这却让赵桓一颗心放下了,否则他还真不放心李延庆,这小子,太扎手了,磨他几年也不错,赵桓终于下定决心,五年之内绝不用李延庆,要好好磨掉他的棱角。
“这件事你处理得不错!”
赵桓缓缓对徐秉哲道:“虽然还是出现大量聚集,但你能把事情大事化小,朕这次就不追究你的过失了。”
徐秉哲心中大喜,连忙跪下谢恩,其实他心中还是有点疑惑,这件事并没有大事化小,相反,白时中还吐血晕厥了,官家居然不追究自己,自己真是走了狗屎运。
其实徐秉哲并不知道,赵桓说得大事化小,是指矛盾没有激化,李延庆及时收手,如果徐秉哲过于偏袒白时中,以李延庆眼睛揉不了沙子的性格,还真会再出大事,这因为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徐秉哲保住了自己的官帽。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诱饵
白府聚集事件后,白时中足足在家里躺了十天才去上朝,整个精神面貌都萎靡了,至少老了十岁,这也难怪,对这些文人而言,名声比什么都重要,在京城的名声坏了,比杀了他还难受,白时中和李延庆的仇怨算是结下了。
而李延庆在这件事便彻底沉默了,基本上不怎么出门,也让人抓不到他的把柄。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月,到了三月上旬,黄河水彻底解冻,黄河北岸的船只受到了金兵最严密的保护,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河北各地收罗船只,又搞到了几千艘中型货船,使金兵有一支庞大的运力。
而宋金之间关于归还太原的谈判也终于有了结果,金国之前答应归还太原只是指太原城,其他所占河东之地一概与之无关,这就等于归还一座空中楼阁,就算归还了宋军也过不去。
双方又经过一个月的拉锯谈判,最终达成了妥协,宋朝以三百万银子的代价赎回太原城以南的土地,包括太原城在内,但前提是宋朝不允许在太原城内驻军,一兵一卒都不允许,衙役也不准超过百人,这就被李延庆说中了,宋朝得了面子,却丢了里子,太原城没有驻军,金兵随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重新夺回去。
双方签署协议后,以宋朝交割白银时间为准,一旦白银交给,金兵就将撤出太原城,由宋朝重新派遣官员进行治理。
第一步走出去成功,赵桓的心更大了,他立刻下旨令张邦昌着手下一轮的谈判,收回太原以北以及河北两路,不过赵桓这次没有时间限制,他知道收回河北要付出大价钱,朝廷目前根本负担不起,只有等南方银坑多上缴一点白银,那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其实赵桓还有一个心思,在漫长的谈判期间,双方偃旗息鼓,自己就有精力重新任命南方各州的官员,彻底巩固自己的皇位,东南那位老爷子,还虎视眈眈不肯罢休呢!
谈判依旧是在大名府进行,张邦昌等人已经住习惯了,除了没有自由外,其他都很滋润,吃得好,住得好,有女人服侍,还有大量的书籍,几个谈判使者倒也安安心心住下来了。
这天上午,完颜斜也再一次来到了黎阳县黄河边,此时河面上已经看不见一块浮冰了,黄河之水滔滔东去,异常壮观,远处河面上,一艘大船正缓缓向北岸驶来,黄河在黎阳县这一带水流平缓,适合行船,河面也不算宽阔,两岸都是平原,非常适合做黄河渡口,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就是在这里爆发。
不多时,大船靠岸,完颜宗望快步从船上走下,来到完颜斜也面前单膝跪下抱拳道:“参见都元帅!”
“渡河怎么样?”完颜斜也关心地问道,他关注每一个细节,包括金兵能否适应渡黄河。
“回禀都元帅,卑职已经亲自渡河三次,完全没有问题!”
完颜斜也点点头,最担心的一件事也落下了,他又吩咐道:“接下来要演练几艘船南下,当心一点,不要让宋人起疑心了。”
“请都元帅放心,卑职会处理得当!”
完颜斜也又吩咐了几句,这才返回黎阳县,完颜斜也的压力很大,狼主已经表态他不愿意久呆燕山府,这就是在催促完颜斜也了。
完颜斜也心里明白,他原本准备在今年十月实施的计划已经无法拖下去了,他必须在三个月内给狼主一个交代,这也是完颜晟给出的期限,完颜晟打算回黄龙府过夏天。
完颜斜也策划已久的方案必须立刻实施。
下午时分,二十几名‘宋军’打扮的骑兵护卫着一名文官从黎阳县出来,他们在黎阳码头上了船,完颜宗望亲自送他们过了黄河。
。。。。。。。。。
赵佶南下后并没有去杭州,而是驻停在江宁府,宋军灭南唐后,拆毁了南唐大部分违禁宫殿,但因为南唐李氏早在后周时代就去除了帝号,向北方俯首称臣,宋军也就没有完全摧毁宫殿,留下了一座宫殿作为宋帝南巡时的别宫。
这座别宫一百多年来一直有人修缮打理,使赵佶在江宁府也有了落脚之处。
赵佶这次退位当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没有办法,金兵来势太凶猛,大宋有灭国之忧,万一大宋灭国,他赵佶就成了末代皇帝,他承担不起这样的罪责,只能选择退位,把皇位交给儿子,让儿子去承担这份灭国的罪责。
但最后的形势却出乎赵佶的意料,李延庆率领宋军居然顶住了二十五万金兵的疯狂进攻,守住了东京汴梁,金兵被迫北撤,赵佶当然不会认为金兵北撤是谈判的结果,他心里有数,完全是李延守城庆的功劳,是李延庆派出手下大将烧毁黎阳仓促使金兵不得不北撤。
既然暂时没有了灭国之忧,赵佶便又开始考虑如何复国,南面直接称帝复位的方案他已经否定了,虽然最简单,但政治上的后果他承担不起,毕竟宗庙还在京城,他最终还是决定重回开封府,走正统之路复位。
只是他儿子太狠,自己刚刚和王黼等旧臣联系上,便被他下手宰了,无奈,赵佶的目光便落到了军方,这是另一个有效的办法。
李延庆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军方和民间都威望极高,偏偏又被愚蠢的儿子贬黜,这个时候赵佶当然要极力拉拢李延庆。
李延庆的父亲李大器,赵佶早已经派人去秘密联系过了,李大器虽然无法给他明确的答复,但至少表态中立,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还曹家,曹老爷子也明确表态中立。
但这两人表态还不够,关键是李延庆本人,就在昨天,李延庆派来的心腹终于抵达了江宁府。
书房内,赵佶亲手写下了一份正式的太上皇旨意,这是李延庆支持他的条件之一,旨意中明确答应册封李延庆为郡王,同时允许李延庆娶一名帝姬为次妻,这也是李延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当然是为谋取政治上的筹码,赵佶完全理解李延庆的心思。
只是让帝姬下嫁臣子为次妻,似乎没有这个先例,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皇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为了能复位,赵佶已决定豁出去了。
写完了圣旨,赵佶亲自取玺在圣旨下面盖下了自己的宝印,等墨迹和印泥稍干,他将旨意装进一只朱漆竹筒中,交给了一名心腹侍卫,让他转给李延庆派来的人,这就是李延庆支持他复位的条件之一,一个是地位,一个是身份,当然,李延庆还有别的条件,但那些条件都不大,完全可以以后再协商。
送走了圣旨,赵佶稍稍松了口气,这时,一名宦官在旁边低声道:“陛下,蔡相公有紧急之求见!”
蔡相公便是蔡京长子蔡攸,是赵佶的心腹重臣,虽然蔡攸已被新帝赵桓罢免的相位,但赵佶并不承认,就像他不承认自己已经退位一样,依旧要求宦官侍卫们保持旧有的称呼。
赵佶点点头,“宣他进来!”
不多时,蔡攸便匆匆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蔡爱卿请坐!”
赵佶笑眯眯请他坐下,“爱卿有什么紧急之事要找朕?”
蔡攸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宦官,赵佶会意,向两名宦官摆摆手,宦官退了下去,书房内就只剩下赵佶和蔡攸两人。
“说吧!什么要紧之事?”
蔡攸压低声音道:“金国派使者来了!”
“什么?”
赵佶大吃一惊,金国居然派使者来找自己,这。。。。这是什么缘故?
“他们有什么事情?”
“陛下,使者先找到了微臣,他有金国皇帝的信物,是代表金国皇帝来见陛下,他的意思是说,金国愿意支持陛下复位。”
赵佶愣住了,金国居然表态支持自己复位?这倒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压根就没有想到金国也居然参与进了宋朝的帝位之争。
愣了半响,赵佶又问道:“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金国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支持自己,一定是提出了比较苛刻的条件。
“他们条件很简单,就是把太原、真定、河间三镇划给金国,并提出了每年两百万银子的岁币。”
居然是要自己分裂疆土,这个条件可难办,蔡攸又小心翼翼道:“陛下,其实现在河东、河北都在金人手上,就算他们不提疆土之事,我们也同样拿不回来,其实放弃三镇,换回河东、河北大部,我们也并不亏。”
赵佶想了想,便点头道:“好吧!你先带使者来见朕,朕再和他好好谈一谈!”
第七百七十章 条件成熟
蔡攸走了,赵佶负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在考虑金国支持自己复位究竟有没有可行性,还有,和金国达成某种割让土地协议,会不会给自己身后留下污点。
但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说,达成割让三镇的协议也不是不可能,金兵第一次南下时,自己就和金兵达成了割让真定府的协议,当时也并没有引起太大争议,现在再增加太原、河间两镇,如果河东、河北因此回归,那自己还是功大于过。
最关键一点,现在河北、河东就在金人手上,北方三镇已经事实上被金兵夺走了,自己割让三镇只不过是承认这个现实罢了。
金国的秘密使者是萧仲恭,他其实是完颜斜也派出的特使,只是因为完颜斜也的方案得到了金国皇帝完颜晟的支持,所以萧仲恭便以金国特使的身份来秘密拜访赵佶。
萧仲恭出身契丹贵族,容貌清瘦,书卷气很重,极为温文尔雅,他由出面,首先他的气质和形象就极容易得到宋朝官员的认可,他抛出的方案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大半个时辰后,萧仲恭跟随蔡攸走进了行宫,蔡攸低声对萧仲恭道:“只要萧先生拿出诚意来,陛下愿意和贵国合作的意向就非常高!”
三千两黄澄澄的黄金不是白给的,蔡攸早已向萧仲恭表态,他会全力促成这次合作。
萧仲恭微微一笑,“蔡相公说的诚意是指什么?”
“具体、可行的方案,这才是说服官家的关键。”
蔡攸毕竟是做过相国,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定位更多是佞臣,但他本身也有相当的能力,只是他的能力不是表现在治国,而是表现在对上位的心思揣测上,他堪称个中高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