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枝头俏-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于阳终于摇了头。

    穆时风将她的双手握在手间,她的手有些微凉,还带着一丝丝的颤抖。她不想找到父母,想了这么久……她不会是知道自己的父母如今在哪里,却不想找到吧。那时候她跟自己说,她是同父母走失,流落在京城,不是真的……还有隐情……

    “这下怎么好?高堂没人了。”穆时风发出轻轻的笑声。

    于阳面色这才缓了一些,没有方才那么紧张,颤抖的手也渐渐地得到了平复。

    “你说什么?”她记得穆时风方才好像问了她话,可究竟是什么,她并没听的太清。

    穆时风笑了笑:“拜高堂的时候可没人了。早上敬茶也没人给红包了。”

    于阳面上红了红,放开了,要抬手捶他,这才发现自己双手背穆时风握住,还握的那样的紧,他紧紧的抓住自己的双手,好像只要放松一点点,她便会消失了。

    “你怎么了?”于阳有些担心的问道,怎么突然这么紧张。

    “我要去外地办些事,要过两个多月才能回来,怕是赶不及你开笄礼了。”

    于阳不由的又绷紧了身子:“危险么?什么时候走?要去那么久?”

    穆时风松开了手:“明日就要走,你不要担心,只是些寻常的事宜。只是地方远了些,若是行程顺当的话,说不定还能赶的上。”他的目光落在于阳的发髻上,他从怀中掏出一只细小的匣子,打开。

    那里面是一只银簪。夜太黑,凑在月光下,所能看到的只有簪头的大概样式,是花朵样式,银簪并不长,大概只有一扎长。

    “虽然赶不上,但是我想亲自给你插簪。”穆时风已经将银簪取了出来。

    “可是……我现在……”她现在梳的还是双鬟,不是成年少女该梳的发髻,而且,她方才还躺在床上,发髻也没打理,想到这里,于阳捂住脸颊,实在是太丢人了,她怎么能以这么一副样子出现在穆时风的面前。自己以最邋遢的样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还同他说了那么久的话。于阳摇着头,怎么会这样,太丢人了。

    穆时风已经抬起手将银簪插入于阳的双鬟中。小小的花朵,如点缀一般镶嵌在于阳乌黑的秀发之中,月光照耀下,还能反射着点点光芒。

    “你……”这么乱的头发,他怎么还插上去了。于阳抬手就要将簪子取下来,被穆时风制止了。

    “我想第一个给你上簪。”他若是来不及回来,便是别人帮她上簪,他想做第一个为自己妻子上簪的人。

    于阳红了脸,她放下手,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想做出一副安娴的样子,可是身却不能随心所动,她总是想着自己那乱糟糟的发髻,这样的发髻就算是戴了再好看的簪子,也不会好看的。

    “那日用这个簪子可好?”穆时风再次开了口。

    于阳只有点头的份,可是心里却想着那日要如何提出使用这样的簪子。她冒然拿出一支簪子来,肯定是要被人发现的,就说明日紫芝若是发现她突然出现的簪子,也一定会向她问起的,她到时候要怎么说。

    又坐了一会儿,穆时风提出要离开:“不早了,你快些歇息吧。”明日她还有那么多的事要做,不好好休息的话哪里能支持到最后。

    于阳点了头,却是拉着穆时风的袖子:“你要小心一些。”

    穆时风点着头,于阳又道:“你早些回来。”

    穆时风突然一笑,握住她的手:“我一定早些回来。你自己也多加注意,可不许再不吃饭了。”穆时风的交待让于阳暖暖的,满口应承着,以后一定好好的吃饭。

    临到窗口,于阳拉住了他:“怎么又从这走?又不是梁上君子?”

    “你的丫头就睡在那边。”穆时风弯起嘴角,“你想让她们都晓得我从你这出去?”玩味的笑容在他嘴边出现。

    于阳睡得并不久,便听到紫芝叫自己起床,却是今日有人过来请她试衣裳。

    “是姑娘开笄那日要穿的衣裳。”紫芝为于阳梳着头发,一面笑嘻嘻的道,只是奇怪于阳怎么又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大约昨日开始睡了,半夜又睡不着,估计方才才睡下。

    因为早上还要有旁的事,所以,只能让裁缝早些过来,所以也只能起早一些。于阳点了头,揉了揉眼睛:“不是试过了么?”她前些日子才试过一次,怎么又让她去试?

    “姑娘穿着不是不合适么。我也觉得裙摆,腰身都不大合意。也只有姑娘,那么好说话,差点就那些个裁缝糊弄了。”紫芝说着,为于阳梳了双鬟,看着自己手中的头发,紫芝不由赞道,“姑娘这么密的头发,梳发髻多好看,连假髻都不用。再戴上太太给的首饰,还有新衣裳,最好看不过。”

    开笄那天有三套衣裳,一套是开笄时的衣裳,另外一套是开笄后出来见客,这一套是最为华丽的衣裳,大红色的衣裳还用了金线;最后一套是留在家宴时穿的,相对的也淡雅一些。这其中的最麻烦的就是第二套,已经修改了无数次,可是好像怎么都让紫芝满意。她不住的跟那裁缝交涉着,讲着哪里不满意。

    “姑娘,张先生来了。”

    终于小丫头的回话,让于阳结束了难以忍耐的过程。

    张先生是洛氏请来教于阳礼仪的人,说是先生,真正的称呼应该是张嬷嬷。她原是宫女,离开宫廷做起了教导功勋世家女子礼仪的事情。这种事是很多年老出宫的宫女能选择又体面又能赚钱的活了。

    她今日教的是开笄礼一系列的礼仪。张先生没经历过这些,她只是将在旁人家所见到的同于阳述说一遍,再指点了她一些。

    让于阳觉得奇怪的是,今日的课程很快,张先生也没多的话,讲解后,看了于阳的行礼后便提出今日可以早些结束。

    “我能教的都已经教给姑娘了,剩下的姑娘多练练便好。”张先生的解释让于阳有些无法接受。怎么突然就说能交自己的都交了,还说自己平日都做的很好,只要多练练便好。前日还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对自己哪里都瞧不顺眼的人,今日就跟变了一样,这里面有什么事?或者是认为自己是朽木?余下的只愿意应付自己不成?

    于阳挥了手,向紫芝使了个眼色,紫芝也是明白,张先生告辞离去,是要送些东西的。她想了想,想着太太待会还会再给的。她便做主取了两匹料子、两个荷包送过去。

    “这荷包是我亲手做的,还请先生不要嫌弃才是。”

    荷包并不是单一地荷包,里面还放着几枚金锭子。

    张先生看了眼紫芝送过来的荷包,面上到缓和了些,伸手取过荷包,眯眼瞧了瞧那上面的花样:“我瞧着这有些像宫里头的花样?”

    于阳腼腆的低头应了:“是。韩师傅来教的。”张先生不喜欢表演旁人,又喜欢谦虚的人。她若是说你好,你也不能说自己就是好,只能说自己还不好。若是实在不会说,就表现的腼腆些,让她觉得你是被表扬后感觉羞涩。

    于阳的回应让张先生比较满意,仰头想了想:“韩?莫非是以前尚衣局的韩金莲?”

    于阳摇了头:“我并不晓得韩师傅叫什么?”

    张先生表现出一丝失望,她觉得于阳这样的姑娘实在……学了那么久竟然连教自己的人都不晓得姓什么,叫什么,甚至连在什么地方做事都不晓得。这样的人……也难怪是……黔国公夫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回来的丫头,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从上到下看去,怎么都是个乡下丫头。

    于阳哪里晓得张先生在想什么,只是含笑的坐着,尽量的让自己表现的大方得体,不管如何,最后一面总要让旁人留个好印象。

    紫芝却是道:“想来不是先生认识的那位韩师傅。这位韩师傅大约三十多岁,并未听过她以前在宫中待过。到是听说,她有位姑母,以前是宫中出来的。”

    张先生点了头问了那位韩师傅什么时候回来,便起身告辞。

    “这人,只跟姑娘说,却不直接跟太太说,明显是看姑娘好说话。怕到了太太那,会说,是姑娘不想学之类的。”紫芝冲着那位张先生的背影道。

    “谁不想学了?”洛氏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紫芝顿时一惊,忙转过身:“太太。”又看了大门口,张先生的背影一惊消失了。紫芝忙上前搀扶住她,“太太,您怎么过来了?”

    洛氏笑着伸手向于阳:“我听说你这里没事了,便过来瞧瞧。”洛氏很自豪的道,“都说我外甥女聪明,这些日子便学好了。”

    于阳被洛氏夸的有些心虚,这次她是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那些人都是打着宫里头的名号想多混些钱,总是说姑娘们这不好那不好的。想我这才说,宣城伯家的两位姑娘也要请人教礼仪,她便急着辞了去。”

    于阳不解地看着洛氏,宣城伯不过是个伯,难道去那家比黔国公府给的还要多么?

    洛氏笑了笑:“果然是什么都不晓得。明日我要来同你说说这些,不晓得这些,日后可怎么办?宣城伯家的两位姑娘如今才七岁,小孩儿学的慢,她至少能教个两三年,你如今多大了?”

    于阳不由地笑了,还以为这宫里出来的老嬷嬷多厉害,其实也是掉到钱眼里了。

    洛氏笑着坐下,命丫头拿过一只匣子:“这是给你开笄用的。虽说是银簪,但却是我娘家母亲留给我,说是要留给我女儿用的。如今就留给你吧。”

    于阳开了那匣子,那银簪,居然同穆时风给自己的一样。可是,穆时风给自己的簪子被她贴身收了,这……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二十七章 一拍定案

    第四卷 子嗣 第二十七章 一拍定案

    于阳从怀中摸出穆时风送于自己的银簪,送到洛氏的手中:“这是……”

    洛氏见了于阳手中的银簪“咦”了一声:“这……”洛氏忙接了过来,两下一并,居然成了一枝。是一枝并蒂海棠样式的簪子。

    洛氏双手颤抖着碰着银簪,恍然间那好像是她最珍贵的东西:“这……这……”

    于阳也看出了簪子的不一样,这是一枝能合在一处的簪子。

    洛氏望着于阳,她的双眼中没有于阳平日里所看见的慈爱,只有浓浓的审视,慢慢的她的双眼中居然闪耀着困惑。于阳还以为洛氏要开问自己,却不想她却向自己抱怨着。

    “你这孩子怎么早不拿出来?”洛氏抹着眼泪,含笑着问道。

    她怎么拿出来,这是昨天她才从穆时风手中拿到的,她也不知道这支簪子只是一半,若不是看着洛氏拿出这个来,她还不晓得要怎么将这支簪子自然的拿出来。

    洛氏说道:“这是我娘家母亲留给我的,说是当年她的母亲,也就是我外祖母留下来的。你这一枝就是外祖母当年留给姨**。”洛氏深情地回忆着当年的事情,“我只有一半,一直以为再也看到另一半了。只有一半,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仿制,可是怎么都做不出来,就算是能吻合,可是在我眼中却不是那一半。”

    洛氏絮絮叨叨的述说着,自己对这簪子的感情。

    于阳很是疑惑,洛氏只是反反复复的说着她对这支簪子的情感,既然是洛氏手中有一半,为何另一半是在穆时风的手中?既然这簪子这么贵重,洛氏为什么还要给自己?

    紫芝在一旁盯着洛氏手掌中的银簪,不由的泛起疑惑,真是奇怪,她从来就没在于阳跟前看过这样的银簪,瞧于阳的样子是贴身收起的,但是从于阳一进府,就是她伺候的,于阳身上带了什么东西,她都看过的。这支银簪她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再看看洛氏,她虽然在哭,可这是喜极而泣的表情。这支簪子对太太是那么的重要。

    洛氏哭了一会儿,看着手中的银簪,有些念念不舍地交给于阳:“开笄那日,就用这个,再也没比这个更珍贵的东西了。”

    看着洛氏复杂地目光,于阳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

    洛氏反而笑了,不好意思的抹了眼泪:“人老了,一想起以前的事就爱掉眼泪。”她招来人,“把许四娘子请来。”

    许四娘子是京中有名的梳头娘子,她的手艺格外的话,会梳数十种发髻,又因为她会配着每人的脸型服饰再梳头,平添了三分姿色,京中官宦家的女子开笄或出嫁这样的大事,都会请其来梳头。

    许四娘子是个二十多岁的****,高挑的个子,微黑的肌肤,只有那一双甚是灵动的眼睛瞧出着是个甚是精明的女子。

    她一进来,洛氏便指着她对于阳道:“先让她帮你梳个头,再看看送来的首饰合不合适。”

    许四娘子笑嘻嘻地走上前上下打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