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是觉得倭寇到底如何难缠难对付,而是朝鲜人猪队友实在是太稀烂了。原州的城防本是不错的,可一听闻倭寇来犯,上下竟然都拿不出个注意来,就连民众逃难,也是放任发展,既不封锁城门,也不组织百姓守城,

    这样的情况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是对守住原州感觉悲观。

    更何况,一路伴随着灾民逃难,越来越多的消息也传入耳中。听闻倭寇席卷而来,一路裹挟百姓数万,弥漫开来,犹如一只吞天巨兽。数万的人马,似乎光是踩都能踩死原州。

    “我已经传消息回去了,战乱这等事情不可预料。这点损失,想必总部会理解的。不管如何,人比起区区财货更加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司里的骨肉,一旦有事,以保全性命为要。不拘小节,都可以随他。相信老魏吉人自有天相。”说完,胡文轩又看了一眼官道之上熙熙攘攘的队伍,担忧地道:“我们快些走,先到样杨平郡,尽快抵达汉城,到了汉城我们就安全了。这一路不仅队伍太大,目标太大。更是堵塞交通,也不便其他百姓逃难……”

    “对,加速到汉城!”

    “到了汉城,就能见到皇帝陛下喽。”

    “皇帝陛下也在汉城,咱们去的汉城交易会更有陛下的墨宝呢。若是赶着有空再去一趟成均馆,更能目睹陛下真颜……”

    众人说着,胡文轩也点点头,只是他刚想跑,却见马前忽然间冒出一个小男孩,深唿吸地喘着粗气:“叔叔,我也要见皇帝陛下!”

    “小家伙,你怎么跑出来了?”胡文轩看着洪文贤拦在了马前,心中有些不耐烦,但又不得不沉住气,安慰起了小朋友。

    “我想见大皇帝。”洪文贤一脸坚定。

    胡文轩却是摇头失笑:“就是连我都未必有把握能见到陛下一面。更何况还带你去……况且,我说的见,也就是旁边目睹天颜的见,可不是能让你开口乱讲话的地方。行了,你们要是担心入籍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心。就算大明去不得,我们远征公司在台湾,在济州岛,都有地方可以居住。”

    洪七娘惶恐不安地跑了过来,洪文贤一听见不到皇帝,心中跟着一慌,茫然地被洪七娘撤了过去。

    “我……我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得和明人的大官说。娘……你相信我。这关系到恩人们的……性命!”洪文贤看着洪七娘,无比认真。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回到汉城以后,被神兴寺的人重新打上门的场景。尤其那句涉及大明皇帝的事情,更是让他感觉不妙。

    洪七娘被儿子这么异常坚定的目光一看,心中一下子动摇了起来,尤其听到那恩人性命相关的时候,更是不由自主地放松了手。

    只是,不管洪七娘怎么问,洪文贤都不再开口。知晓儿子已经拿定注意的洪七娘第一回不再拿他当小孩子,摸了摸洪文贤的脑袋,轻轻地点了点头。

    若是能报恩,神兴寺的事情便是说了,洪七娘也不在乎了。

    ……

    车队一行人紧赶慢赶地到了汉城。

    不必原州的一片慌乱,一进汉城,所有人都感觉仿佛是换了一个世界。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拥挤的道路里行人往来如织,似乎比起盛典之事都要显得热闹。

    只一打听,洪七娘这才晓得原来明天就是汉城交易会正式开办的日子了。所谓汉城交易会,其实也就是一处任由各方洽谈贸易合作的大型展览会。各家将自己的商品陈设展览,随后任由彼此洽谈交易,当场就可以签订契约,一式三份为凭,到时候若是各家谁要反悔,都可以来汉城交易会评理甚至主持公道。

    虽然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司法主权这种东西存在,但吴三桂的确不是奔着来这点事来的。事实证明,远征公司以及众多华商的信誉是很足够的。这个规矩定下来,原本就火爆的交易会便更加热闹了,原本还担心太过空旷的场地一下子反而需要增加展位。

    汉城交易会开办的地方是德寿宫,这是远征公司花了真金白银租下来的场地。虽然出租自己的宫殿看起来既是不合礼法又显得有些穷酸,但的确是穷怕了的李亻宗听闻了租赁的条件以后很快就果断地答应了下来。

    吴三桂不仅承诺了租金,更承诺了税金。在仁川尝到了争取地方官员支持的甜头以后,用税收这等法子拉拢朝鲜官员又发扬到了李亻宗的身上。

    李亻宗的确很吃这一套,商税本是一头痛的问题,本来就因为要设立关卡收税成本高昂收不起来多少税,故而李亻宗并不感兴趣国内贸易。

    但是,此刻一听汉城交易会还有这等方便收税的好处,立刻就改变了态度支持。

    德寿宫原本并非王宫,原来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的宅邸,因1592年壬辰倭乱时宫殿几乎全毁,于是从1593年开始将当时的德寿宫做为行宫使用。逃难至义州的宣祖回到汉阳后就居住于德寿宫,宣祖后的光海君于1608年在这个行宫里即位,1611年把行宫更名为庆运宫,而后7年内都将这里当作王宫使用。1615年移至昌德宫后,便把宣祖的继妃仁穆大妃幽禁于此。1618年废止仁穆大妃的尊号,并将庆运宫贬称为西宫。

    1623年李亻宗政变夺权成功,于是在德寿宫即位。至此,这里也就成了一处别宫。

    德寿宫地方广大,屋舍众多,摆开厅堂,更是方便设立展览点。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国王殿下的宫殿里召开交易会,自然是一等一的高格调,引得四方瞩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胡文轩也正是在这里,见到了久违的李岩。

    “将东西都交给你,我的差事也算是办完了。这一趟差事,可真是惊心动魄。一路上连倭寇的事情都碰上了。”胡文轩感叹地说着。

    李岩拍了拍胡文轩的肩膀:“能平安回来就好。嗯?你身后这是……是你们啊。”

    “恩人,正是妾身。”洪七娘躬身一礼:“谢恩人大恩。妾身做牛做马,也愿报答恩情。”

    “救人也不是为了图报答的。不必如此。”李岩不以为意。

    洪七娘摸了摸洪文贤的脑袋,在此开腔的时候,就是洪文贤了,只听他将在寺庙里偷听观察到的一切异常冷静清晰地说出,一开始李岩还只是颇为赞赏这小孩子聪慧。

    但当听到事情涉及皇帝陛下的时候,面色一下子僵硬了起来,这事不简单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中华的意识形态

    德寿宫里,正是一天里最炎热的正午。李岩听了洪文贤的话,却感觉仿佛是一下子调换了个季节,像是在辽东的冰雪天里一样,心里一下子凉了起来。

    他意识到,这是一桩大事。

    作为曾经的顺军大将,哪怕是进了一趟劳改营,李岩也依旧认得许多人,人脉广阔,交游四方。

    而这,也是李岩此前能够在朝鲜远征公司里做事的缘故。这些人脉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李岩当年在顺军里积攒下来的。不少人都记挂李岩的恩情与名望。

    这些顺军士卒,大部分甄别以后没有作恶事迹的一般管教一顿以后也就放了,运气不好一些的,也就是拉去做了几个月徭役干了工程再放。其中许多都是跟着辽东修筑军用铁路散落在了辽东,也有许多直接就散落到了朝鲜。

    军中徭役结束以后,他们大部分都被放了。许多人寻不到职司,就在朝鲜转悠着打算寻一口饭吃。

    有些做起了生意,也有流落得给人当了打手。更有甚者,加入了各种帮派、教派。这神兴寺的名头,旁人说起来估计只当是佛教圣地。可李岩却明白,此处地方早已鸠占鹊巢,成了地下宗教天理教的山头。

    这一切,盖因许多流落的顺军士卒就是去了那神兴寺给人当家丁护院。名义上是家丁护院,可实际上战斗力却是比朝鲜官军还要厉害。

    “天理教攻打……汉城?奔着陛下去的?如果这么说,恐怕就有些说得通了。这神兴寺,恐怕不简单……”李岩说着,深唿吸一口气:“不行,我得去寻头儿!他是从前的朝廷大将,定然能寻到陛下!”

    ……

    景福宫里,朱慈正在准备着最后的稿件:《这个世界的未来》。

    朱慈很多时候都忍不住想要感叹,超人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那就是疯子了。世界上有很多只有多活几年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例子。无数天资绝伦的英才发现了伟大的科研成果,却因为世俗的压力被视为异端。

    故而,想要改变这个世界,拥有足够聪慧的脑袋并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足够的力量。

    毫无疑问,朱慈已经到了那个拥有足够强大力量的时候。

    这个时候,哪怕朱慈的言辞再如何疯狂,也依旧可以坚定地推行自己的计划,改变着这个世界,印证着自己的伟大。

    这就是权力的美妙,这就是身为强者的骄傲。

    可以无视非议,甚至因为足够强大的力量而让非议变成赞美。

    毫无疑问,朱慈折腾够了国内,也要折腾起国外了。毕竟,这个世界很大,那海外的天空更需要中华儿郎去征服。

    这样想得入神,朱慈便开始不断地反复读起了自己的演讲稿。检查着期间的每一个字句,不断地修改着,默默地背诵着。

    这并非是一个仪式性的活动需要朱慈完成任务,这是在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要将朝鲜这个国家彻底地绑在中华扩张的战车上,成为大明登上文明世界魁首的第一个喝彩的盟友。

    但同样,想要做到这一点,光是依靠武力,依靠政策,依靠朝贡体系之下三百年来的维系都是不够的。

    依靠利益的捆绑也并非是那样的稳固。

    朱慈想要做的,是改变所有人的精神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意识形态。就如同后世分辨世界国家格局简单二维区分一样,一想到美帝就是富强、民主、强大、一切都是好的。但一想到土工,便说这是毒菜、落后,一切都是带有原罪。

    就如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沟壑。朱慈一样也要构建出属于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作为扩张世界的理论支撑。

    朱慈默默地准备好了底稿,又默诵了几遍,很快一切文字都已经烂俗于心。朱慈掌权五年,对这样的活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可以说得上是驾轻就熟了。

    这时,锦衣卫镇抚使魏云山到了朱慈的身边见礼。

    朱慈见魏云山来,便猜到那个调查有了眉目。

    果不其然,就听魏云山道:“柳英彩的根底非常清白,亦是一片空白,就好似一坛子清水一样,待字闺中,喜好游玩,精于女工,除此外什么消息都查不出。但正是如此……微臣猜到定然有问题。依据微臣的观察,若是真有如此清白,那绝不会是陛下见到的这个柳英彩。”

    “也就是说,都有伪装。”朱慈来了兴趣。

    魏云山继续说:“陛下英明,这个身份有大量的掩饰痕迹。最终,属下追查到……柳英彩上次曾经去过神兴寺。可能……可能与神兴寺主持有染。”

    “有染……”朱慈嘴角抽了抽:“行了,还有什么没说的,一应说了吧,别吞吞吐吐的,朕没那么重口味。”

    魏云山松了口气,继续说:“神兴寺可能窝藏了大量的天理教教徒。根据微臣的调查,朝鲜许多官员都事涉其中。这柳英彩与天理教有关。”

    “不会是什么圣女吧……”朱慈忍不住咂舌,他明白魏云山的担忧。

    这年头,圣女虽然在各种文学作品上十分闪亮高大上。但在现实里可就没这么美好了,可以说是异常的骨感。比如印度教的圣女其实就是寺庙的圈养的职业庙妓,是寺庙僧侣用以发泄生理**的人……

    这样的圣女,可实在是扯不上什么神圣高大上。

    至于天理教,锦衣卫搜集的情报比较浅,可很快也总结出来了特征,这就是一个组织颇为严密的地下宗教。约莫就是大明境内白莲教一类。只不过,大明境内的白莲教是职业造反家,天理教打算做什么,锦衣卫便没有查出什么名堂,只知道这宗教打得是天下大乱,末日升天来临,唯有天理可救信徒的幌子。

    朱慈倒是想起了后世韩国的邪教。后世,韩国邪教格外众多,五花八门,更是能够干涉国政。如崔顺势一样,让一国总统言听计从。

    这个时候送一个女人进来,估计也是美人计的打算。(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情报

    朱慈这样放飞了一下思绪,便很快摆了摆手:“不用管了,临时再换人也不便利。只要能将通译的事情做好,朕也不管那么多,总之这一场结束以后,朝鲜之行也就圆满完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