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如今中国工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中国政府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全面推动教育的发展,不断的提高中国人的素质,适应工业时代的要求,只要在劳动力的素质之上追平主要的列强,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就会展现出来,就能够爆发出数倍乃至十倍的产能优势,轻易碾碎任何一个对手,就好像后世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一般!
教育的问题不比工业,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而且涉及到了学界,必须要慎重对待,乔宇将自己的主要助手张澜,章太炎,黄远庸等人全部召集到了一起,仔细研究这个问题,身为教育部长的张澜早就着手在制定一份教育计划。
“总理,教育部认为要在未来十年之内普及义务教育,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适龄儿童能够入学,将全国的文盲率降低到三成以下,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和列强的国民素质差距就会极大的缩小。”
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乔宇是很赞同的,义务教育必须要加强,但是这个时间并不让乔宇很满意,“十年时间看似不长,但是我认为还要再快一些,最好在五年之内就把义务教育普及起来,政府已经拿出了百分之十五的预算投入到了教育上面,十年恐怕说不过去吧,义务教育普及的越快就能够尽早让那些孩子拥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延缓五年,就要浪费掉多少孩子的青春,我们等不起啊!”
张澜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乔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有了指责之意,财政对教育的支持的确是竭尽全力,不过教育部也有自己的考虑。
“总理,教育部聘请了大量的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投资的重点应该向高等教育倾斜,尤其是要多建立一些综合性大学,挖掘学生的素质,全面培养各方面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科学技术上面追赶上列强,才能够实现民族的复兴,义务教育阶段也要效仿国外加入实践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投资自然就要庞大一些!”
乔宇听到这里眉头彻底皱了起来,这套素质教育的论调乔宇前世就听过很多,说的也是十分有道理,但是现在站得高度不一样,看待这个问题也就完全不同,素质教育的确没错,但是必须在国家真正富强起来之后,过早的提倡这种东西,只会误国!
“张部长,我有一个问题,你认为大学是应该培养大师,还是应该培养工程师?”
张澜顿时一愣,他也感到了乔宇的不满,这可是一大帮专家探究出来的东西,句句在理,怎么完全不合总理的心思啊!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自然是大师!大学之大不在于面积,而在于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于思想文化的传承,在于培养出合格的公民,自然要培养高端人才!”…;
“张部长或许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并不适用,我早就反复强调工业时代的竞争就是生产能力的竞争,就是工程师数量的竞争,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文化科技人才,但是我们在这个方面已经落后于列强,如果还是在这个方向苦苦追赶,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我们要做的是从产能上面超过对手,发挥出中国人口数量的优势!
培养大师是很不错,但是成本太高了,而且成材率太低了,一个大师或许会抵上几十个工程师,但是成本却是数百个工程师,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真正的劳动者,是积累财富的实干家,列强能够开发出新技术固然值得羡慕,不过我们实力没有达到的时候没有必要去争着做这个领头羊,大不了模仿就是了,英国人第一个建造了无畏舰,而德国不也是紧随其后么,而且质量还超过了英国,列强开发出来什么,我们抄过来就是了!”
乔宇说着说着心中就了然了,原来这就是山寨精神的精髓所在啊!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山寨的确是一条进步的捷径,后发国家没有那么庞大的资本积累,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积淀,要想一下子在技术上超越人家,付出的努力一定十分巨大,还不如索性就跟在列强的后面,你弄出什么来,我们山寨过来!
然后再凭借着数量充足的工程师队伍,将山寨货变得比正品还好,直接抢夺列强利润,这条路子已经在后世显示除了庞大的威力,不过现在的条件和后世还有所差距,不过总体思路还是一样的,山寨强国!
当然在一些关键的领域,核心技术方面还是要靠着自己去进行攻关,有些东西是无法靠着山寨弄到手的!
“总理,这样不好吧,知识产权还是保护的!”
“没什么不好的,现在列强满世界的控制着殖民地,那才叫明火执仗的抢劫呢,我们模仿他们的技术有什么不可以的!”黄远庸非常赞同乔宇的观点。
“张部长,我觉得总理所言才是正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我们自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教育更是要面向所有人,追求最小投入,最大的收益,因此我建议全面控制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多建专业学校和技校,义务教育阶段也主要以扫盲和应试教育为主,只要这样才能够从小就引导培养合格的工人!”
或许说起来有些人不愿意接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中国的没有必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和列强的长处去硬拼,当然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一定会出现种种后遗症,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中国连享受后遗症的机会都没有,只会被世界淘汰!
“张部长,教育部必须进行改革,那些满脑子旧士大夫习气的人必须踢出去,这些人只会成为干扰正常的国家建设,而且教育也绝对不能走精英路线,我们承受不起!”乔宇坚定的说道。(。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和平发展(三)
第三百七十九章和平发展(三)
“张部长,如果按照教育部的计划,如果在教育问题上一味的模仿列强,以我们现在的财力只能够变成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这是绝对不行的,教育资源必须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公民,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底线!”
现在和后世不同,列强的大学入学率也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凭借着中国的底子,恐怕能达到千分之一就不错了,当然这些人可能都是少有的精英,也会出现不少所谓的大师,但是这种数量根本支撑不了中国的工业化,因此乔宇是坚决反对,应试教育很不好,可以说非常不好,被骂的体无完肤,但是至少还能保证一个基本的公平,另外看起来让人厌倦到了极点的写写算算的东西,恰恰是培养优秀工人的基础,生产领域里面没有那么多的花团锦簇,只有一遍一遍的重复,在这种重复之中,技能越发的熟练,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总理的苦心我清楚,只是我还是认为应该着力培养一批有着独立精神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前一段时间四川的几位豪商联合给我写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准许他们出资创办私人大学,我看不如对这些私人资本放开限制,让他们进入教育领域,日后政府主管基础教育和普通大学,私人资本培养高端的人才,如此一来岂不是两不耽误么!”张澜说话之间将一份建议书交给了乔宇。
乔宇将建议书拿了过来,仔细看了一看,提出这个建议的就是王贵,汪东城,张福祥这些人,其中还有自己的岳父大人卢鼐,乔宇的脸色越发的难看,狠狠的将建议书摔在了桌面之上。
“教育是国家的事情,私人资本绝对不能进入,任何人都不行!”
一旁的章太炎等人也有些吃惊,乔宇的反应怎么会这么大,这个建议不是挺好的么,各司其职,政府和大的资本势力分担教育,不是正好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么!
“总理,我看这个建议还不错,您为何要反对啊?”
“太炎先生,你难道看不懂么,这是资本势力向我们要权呢,您熟读史书,一定知道明朝的晋党是怎么回事吧,他们这是不满足现在的地位,要掌控政府啊!”
乔宇一提到山西晋党,章太炎顿时脸上有些羞惭,自己果真还是太老实了,历史不是清清楚楚摆在那里么,怎么没有想到啊!
“总理,实在是惭愧啊,当年晋党就是靠着大把的银子四处办学,资助读书人,而这些人一旦考中了科举之后,就反过头来给晋党保驾护航,如此一来晋党势力越发的膨胀,这些人公然向满清鞑虏走私武器粮食,而明朝皇帝却根本无法对付他们,最后大明王朝大厦倾覆,社稷灭亡,现在这些人想要办学或许也是这个打算,要编织自己的势力!”
任何现世发生的事情都能在中国漫长的古代之中找到差不多的事件,现在欧美各国纷纷被资本绑架,政府成了摆设,民众只能被资本予取予求,而中国早在明朝就上演过这种悲剧,资本自然是以逐利为目的,对国家和民族没有任何的忠诚,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整个民族,晋商的走私让明朝越来越削弱,满清越来越强,最终华夏沉沦三百年,资本的本性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德行!…;
“总理,明朝的时候读书人可以通过读书直接考取官员,晋党的谋划才能够得逞,现在中国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公务员的队伍也越来越大,就算这些私人资本控制一些也不会影响大局吧?”
章太炎的心中还有一些疑惑,毕竟现在和历史上的情况已经不尽相同,还能够照搬历史么?
“太炎先生,你还是没有想透啊,如果私人资本进入了教育行业,他们首先通过强大的资金招揽最好的教师,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这样一来就会把社会上最优秀的师资力量都集中在他们的手中。然后他们再将入学的费用提到一个十足的高度,因为他们是私人所有,政府根本无法干涉,如此一来自然就将贫困家庭的人排斥在外,简言之私人学校就变成了有钱人的工具,这些人或许会故作大方,给一些贫家子弟提供一些入学的机会,但是根本改变不了富人乐园的本质!
这还只是危害的开始,在这些学校之中的子弟受到最好的教育,而且还有出众的人脉关系,他们进入社会之后更容易取得成绩,甚至直接接管家族的事业,然后凭着他们出众的能力将事业做大,这些学校还会出现大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谁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向着谁,通过这些优秀的人才,掌控社会话语权,进而改变国家的政策,为资本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如此循环下去,他们就彻底成为了上流社会,直指将整个国民经济都纳入他们的掌控之中,这种情况正在西方国家上演!
普通民众对于这些全然无知,他们或许只看到了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力将后代送到这些私立学校之中,但是他们不会明白这是从一开始就是用资本决定前程的骗人游戏而已,资本力量通过教育培养自己的代言人,然后腐蚀整个国家,而政府的公立学校只会沦为贫家子弟和问题学生的集中营,越来越堕落下去,没有任何的出头之日,我们统一民主党绝对不能变成资本集团的玩偶,我们要为所有的民众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这种遗祸无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乔宇的话让张澜和章太炎等人浑身直冒冷汗,他们的确没有想到一个看起来不算太大的事情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可怕的谋算,或许那些提出倡议的资本家也没有想的这么长远,但是经过乔宇的解释,他们敢肯定这一定是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情况正在西方世界上演!
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中国要不要也走西方的道路?像黄远庸在美国呆过一段时间的人,对于乔宇描述的情况感触更加深刻,原本还以为自由民主的世界,现在戳穿了面目之后,竟是如此的可怕,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学府全部都是私立大学,他们究竟在替谁培养人才再清楚不过了。
“总理一语道破天机啊,差一点我们这些人就成了国家的罪人了,中国的确不能走西方的老路,一定要誓死保证教育的公平,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
“嗯,不过也不能否定有些人是真心想要支持教育的发展,对于这样的资本我们还是要支持的,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吸纳社会资本帮助发展教育,但是必须将所有的学校都纳入政府的管控之中,这是保证公平的基础,只有教育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公平,民众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不然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基本决定了未来!”…;
而此时乔宇也更加更大了肩头上的压力,自己作为这个国家制度的奠基之人,任何一项决策都要仔细思考,如果稍微有点疏漏,就会危害到百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