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四十一章:贼兵漫山遍野

    每当看着自己付诸心血的操已然成军,虽然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王承恩总认为有了成就感。

    他每一次来视察时都要训话,激励操军刻苦训练,这一次也不例外。

    他尖着嗓子大声道:“内军袍泽们,咱家见到你们每天都在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咱们都是皇宫大内之人,圣天子是咱们的唯一依靠,咱们要如岳武穆般精忠报国。”

    这些优选的太监还不错,一起高声呐喊:“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十八个女教官看着这些阉人一脸热诚,心里也觉得没有枉费工夫。

    本来王承恩计划训练出八千到一万操,可惜内帑告罄,维持这一千五百内军的伙食、装备、饷银和训练耗用每年就需要不低于八万银币,扩军的银子实在没有。

    王承恩经过实践终于知道练精兵是个太费钱的工作,理解了为什么许多明军根本没有战斗力,更加对动辄发动几万、几十万人马大战的南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拿下洛阳意气风发,可是收获远远达不到预期,强盗们抢得嫌少都觉得不爽。

    闯贼部头头们坐下来商议下一把抢哪里?

    贼骨头们都认为河南各州县的土豪乡绅应该大都携带财宝逃亡开封,接下来就要把这座大城拿下才会有好收成。

    长得跟侏儒差不离的宋献策摇头晃脑给闯贼部诸多文盲头目讲了讲开封的历史,贼骨头们终于知道了那里曾经是北宋的京师东京汴梁城,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头目们开始发动宣传,蛊惑喽们去东京汴梁抢金银财宝、睡娇滴滴的美人,运气好说不定睡上香喷喷的王妃、郡主也大有可能。

    许多张着嘴露出满口黄板牙,身上散发出骚臭味道的积年老匪留下了哈喇子,睡到王妃、郡主这样美娇娘的诱惑使得他们下体发热。

    很快处于亢奋状态的贼兵漫山遍野往开封而去,他们如蝗虫般蔓延,所过之处所有的家庭都失去了生存能力,失去口粮的老百姓唯有跟着流寇劫掠才有活路。

    以周王为首的达官贵人和地主豪绅当然和擅长抢劫的闯贼势不两立,开封不仅是周王藩邸所在地,而且是河南仅存为数不多的重城巨镇之一,开封的取舍得失关系着中州大势。

    周王知道朝廷无钱粮下拨,自己出资来加筑开封城,以防御流寇夺城。

    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率军包围开封,号称人马十万,围城七天七夜。事实上,贼兵精锐仅仅约两万人马,其余多是被裹挟的老百姓。

    开封守城巡抚李仙风手里有一支能打的边军,主将山西总兵官虎大威也是个猛人,麾下有几千榆林籍子弟兵。

    李自成采用宋献策声东击西的诡计引出李仙风的抚标营、总兵官虎大威的正兵营一万余人马,他率军急行挥戈北上攻打开封西关。

    可是开封坚城难攻,闯贼部激战七天七夜没有讨到半点便宜,城中守军无比顽强但仍然凭借火力猛轰流寇。

    开封城守军副将陈永福发现李自成亲自带兵冲杀,带领子侄和亲兵队集中强弓放箭远射。

    运气不好的闯贼左眼被流矢射伤,还好距离太远,箭矢力道已经衰竭,闯贼仅仅丢了一只眼成为独眼李,并无大碍。

    攻击受挫的独眼李得到探报,熊文灿带领三路总兵共有援军两万余人马将至,得知上当的李仙风、虎大威部也开始迅速回防,已经离开封城不远,闯贼知道事不可为,担心被明军反包围果断弃围而去。

    贼心不死的独眼李一直惦记着开封,他在中原攻城略地几个月后人马再次膨胀一倍。

    闯贼认为实力够了,在同年十二月再次包围开封,这一次的人数双倍,达到二十万。

    经历了一年半载的流寇生涯,许多朴实的农民逐渐往积年老匪转变,闯贼的精锐又多了不少,现在有四五万。

    李独眼吸取上次围城的教训,加强了兵力、火力配合。

    也是由于他打下诸多中原地区州府县城、消灭了许多妄图结寨自保的地方武装得到了许多火炮、火铳、火药。

    闯贼部抓来不少明军和地主武装的炮手、铳手,炮击城池以火铳三段击掩护裹挟的老百姓蚁附攻城成为可能。

    开封守军拼死抵抗,文武官员紧急动员城中青壮男子上城参加战斗,周王拿出钱粮驱使城中老幼抢修城墙缺口,昼夜不休。

    这一次死守开封的主将是李中正,他为了激励军民万死不降,效仿战国时田单坚守即墨的办法,编造流寇传单在开封军民中广泛传播。

    很快流言四起,守城军民得知闯贼凶残,准备“攻的开封破,不留人一个,就是答帚头,也得刀三剁。”

    得知城破所有人都会死于非命,军民们奋不顾身,还算贤德的周王朱恭枵不是守财奴,亲自拿出库金二十万两银子给守军将士发饷,并且开出赏格,杀一贼给白银十两。

    闯贼部攻城属于人海战,器械和兵力调度都不成章法,火炮也是瞎打一气,火铳质量太差,射程、准头都不靠谱。

    守城军民用猛火油柜喷射猛火油然后投以火把,贼兵被烧死者不可胜计,没辙,李独眼在城外折腾了接近一个月再次灰溜溜放弃开封找软柿子捏去了。

    闯贼二打开封宣告失败,可是开封城虽然解围,但已经伤筋动骨。

    不是银子等等贵金属没有了,这些东西始终存在,只不过不停换主人而已。

    而是粮食短缺,为了躲兵灾逃入城中的人太多有几十万,正值隆冬,老百姓饥寒交迫苦不堪言。

    李中正和张修身等等文武学习“战神”做派配给供应粮食,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和军民一起吃糠咽菜,才勉强不让老百姓饿死。

    翌年正月,开封没有等来朝廷的救济粮,等来了崇祯下诏褒奖周王。

    如“……此高皇帝神灵悯宗室子孙维城莫固,启王心而降之福也。……。”这样的语句已经是很高评价。

    但此时老百姓不需要漂亮话,只需要一碗热粥……。

第七百四十二章:挂马头卖人肉

    可惜在这青黄不接的早春,开封城内几十万军民连得到一碗香喷喷的粥都是奢望。

    周王朱恭枵已经基本散尽钱粮,此时他也无能为力。

    开封屡屡被围,而朝廷人马的增援越来越无力,恰恰相反,流寇的人马总是倍增,李中正认为此消彼长必然难以持久,不能选择在此死地和流寇拼消耗。

    就在这时,李中正见到了南王派来的老熟人“南明”正三品武官河南军情处主官左守权。

    跟随左守权前来的只有一个百总河南籍骑兵,还有宣传队正六品百总军官陆文华带着二十几位宣传队辅兵。

    这一支一百几十人的组合没有打“战神”旗帜,也没有打“南明”旗号,而是以“华夏大钱庄”警卫的名义来到中原。

    左守权见到李中正直言不讳,告知他如果想要保全军队杀敌建功唯有守卫沿江城池才会有保障,因为“南明”会在紧要关头派出内河战船沿江增援。

    毫无疑问左守权要求李中正放弃开封,这是数千里之外的黄胜通过军情司传回的情报得知,历史上出现的李自成三打开封已经打了两回。

    鞭长莫及的黄胜在集结兵力去辽东,崇祯皇帝已经在邸报上要求大明文武齐心协力消灭流寇,要大家不等不靠不要奢求外**队入援。

    大明情报“南明”基本上掌握,邸报传递的意思连普通军情处特工都看明白了,大明这是阐明态度,也亮出了底线,不许“南明”军队染指中原。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左守权被派来河南公干,为了不引起大明误会,他身边只有百十号以“华夏大钱庄”警卫的名义跟随的人马。

    左守权要做的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

    因为闯贼第三次围攻开封志在必得,他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意图让开封数十万军民饿死。

    被围后,开封城里的粮食在三个月后告罄,饥饿之困到了“人人相食”的绝境,敲人骨吸骨髓之事已经不足为奇。

    弱民不能杀人食肉只能吃一切能够获得的东西,如水草、观音土、皮革、中药等等,甚至吃马粪。

    最后军中开始杀马,竟然有兵丁将马肉人肉混起来出售,每斤卖价三四两银子,“挂马头卖人肉”该是何等景象?现代人无法想象。

    开封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饿死,可是即便如此,顽强的开封军民依旧选择死战到底。

    独眼李没想到开封人如此倔强,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闯贼丧心病狂掘断黄河大堤水淹开封城。

    北宋画家张泽端画作“清明上河图”上繁华的汴梁“满城俱成河汉”,只存钟、鼓两楼及周王府紫金城屋脊、相国寺顶、延庆观、土街等高阜处。

    历史上的那一次人为决口导致黄泛区绵延几百里,导致开封被泥沙掩埋达二十米。

    造孽啊!老百姓损失数百万之多,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变成了一贫如洗,祖祖辈辈耕种的熟地变成了荒滩盐碱地。

    先知黄胜不能判断李自成是否还是如此疯狂,为了防患于未然下达命令给左守权,不许“大明”军民死守开封,免得老百姓成为枯骨、古都成为废墟、麦田变成盐碱地。

    李中正不迂腐,他何尝不知河南已经被流寇打烂了,如今千里无粮,现在还无法进行生产自救,因为流寇随时都会出现,老百姓种麦子得不到收获还要搭上劳力和种子。

    军民得不到粮食补充无论多么坚固的城池也不可能久守,到了再次被团团包围之时,期盼效率低下的朝廷救援,肯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七八年前,李中正被流寇包围在河南伊阳县城就是这个状况,有了前车之鉴,他必须为满城几十万军民官吏负责。

    左守权表态可以提供军粮但是只能选择供给沿江城池,因为这些城池能够确保不失的可能性极大,否则不远万里海陆联运到大明的粮食就有可能便宜了流寇。

    如今的大明粮价奇高,而“华夏粮行”始终执行限价配给销售,每石精米最高上限两个半银币。

    大明太多有良知的文官武将知道黄家十年如一日平抑粮价多么不容易,几千里江海联运难道不要成本吗?仓储损耗、搬运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黄胜运粮食进大明是为了救活更多汉民,不是让流寇能够吃饱肚子有力气祸害地方。

    李中正认为这样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带领军民来到江边就近吃粮成本小了安全性高了,可行!

    明目张胆把大军带去江边城池不可能,但是李中正可以巧立名目驻军光州,这里还是河南辖区,虽然不靠长江但是有淮河可凭,一样可以水运粮食。

    光州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李中正移师以这里作为大本营无可厚非。

    况且他仅仅是在这里虚张声势设立名义上的大本营,只留三千人马守城,发现贼兵大举进犯立刻转进汉口新城。

    李中正知道贼兵发展迅猛,官兵渐渐地处于劣势,保存实力尤为重要,万万不能分散兵力让闯贼各个击破。

    汉口是南王设立的屯粮城,背靠长江探险,大军转进汉口,军民选择留下协助守城又或者逃难出海都不是问题,流寇不管来多少人也无法围死那里。

    因此他把真正的大本营设立在汉口,进可攻退可守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双方都是本着尽可能解救老百姓的思维做事,当然不会患得患失,当天就开始撤离贫民,副将张修身带领麾下三千骑兵又和左守权合作了。

    老百姓大撤退,周王也不会留下,他动身南迁之时写了折子请皇帝恩准暂避光州,等局势好转后再回藩。

    几十万老百姓撤离,开封城留给升职为开封总兵官的陈永福带领一万人马守卫,需要吃饭的人少了,粮食问题基本解决。

    况且他也没有必要死守,发现贼兵势大,可以选择往南撤退到光州,贼兵围攻光州也给他们,官军接着往汉口转进即可。

第七百四十三章:掩护军民撤退

    左守权再次来中原腹地的主要任务还是竭尽所能往沿海、沿江转移汉人。

    即便他们中大多数人不愿意渡海南下,也要让更多人能够摆脱成为炮灰的宿命活下来。

    左守权成功劝得李中正弃守开封南下后又去了南阳府,狠滑头的南阳知府回乡丁忧去了,现在是同知高智勇主事。

    高家知道河南灾害连年流寇不绝,担心二公子的安危,把家里的心腹家丁都派来保护高智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