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辉琢磨了一下笑道:“马团长,你真的就那么想上战场杀鬼子。”“刘长官,如果你让我再去剿共,我也许会拒绝。因为从参加中原大战开始,我打了那么多年的内战,已经感觉到愧对国家和百姓。我们身为军人对付自己的同胞算什么本事。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不在是内战,不是为了某一党派或某一人去打仗,是上战场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好男儿生在天地间,杀敌保国才不算白穿这一回军装。是不是弟兄们。”马驰最后的几句话转过头来对着操场上整齐列队的部下大声的喊道。
“好男儿杀敌报国,方为大丈夫。”操场上这些衣着褴褛的士兵用整齐的口号回答了他们团长的问话。仅仅不到千把人的队伍却喊出相当的气势。
刘家辉听见这山崩海啸般的回答有些激动的对着马驰道:“好,别人不要你们我要。我部队正要扩编,我去和军政部说,将你们这个保安团成建制的调到11军。”
听到刘家辉这么说,马驰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次想要杀敌报国却无门可入的经历,让他的心已经渐渐的冷却了。这次眼前这个年轻的抗战名将不仅愿意帮他达成这个心愿,还要将他们直接调进11军这个现在在国人眼中已经成为抗战旗帜的部队,这怎么不让他激动。
终于得尝所愿的马驰看着刘家辉一脸的真挚,激动的抓住刘家辉的手直道:”谢谢长官,谢谢长官。以后只要刘长官一句话,兄弟们血里来火里去决不邹一下眉头。”
刘家辉看着这个激动的连话都说不流利的中校道:“你们先等我几天,我去遵义办点事情。等我回来的时候,估计你的调令也就差不多到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回衡阳。”
好不容易安抚好情绪激动的马驰,刘家辉谢绝了马驰在这里住一天让他表达一下心意明天在上路的邀请后,直接上路了。临行前刘家辉对马驰道:”马团长,我就不在你这里打搅了。我们这些人弄不好会把你给吃穷的。你耐心等我几天,在这期间你在招一些兵,我让衡阳方面派人来协助你。好了我早走一天,你的调令也就早下来一天。”
说完看了看马驰道:‘马团长,我的一个团的兵可比你这里多多了。你这点兵到我那里也就是一个营长。你要是到我那里还想干团长的话,你至少还要将你的部队在扩大一倍。”说完不理会听完他这话后惊呆了马驰告辞而去。
等刘家辉的汽车开走后,马驰才反应过来明白刘家辉话里的意思。刘家辉话里面的意思很明显,他在调到11军后,至少也会给他一个团带。明白过来的马驰在看到刘家辉车队远去的背影,口中喃喃的说道:“刘长官,感谢您的器重我马驰在这里发誓,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在刘家辉上车后,本来一直骑马带着骑兵护送他的刘青山死皮懒脸的专进他的吉普车道:“军座你怎么这么轻易的就将他收下了,难道你没有看出来这个什么保安团长在演戏吗。他是故意和咱们吵架的,就是想要惹起您的注意。这个小子的心眼太多,您就不怕他有什么企图?”
刘家辉听完刘青山的话后笑道:“行呀,你这个一根筋的傻小子也知道动脑子琢磨事情了不错有长进。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咱们从衡阳出发的时候,因为怕土匪报复您和湘西一代情况复杂,战区长官早就通知沿途各地驻军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您的安全。在到这里以前的各地驻军和保安团都接到报告了,我就不信这个保安团团长就没有接到通知?再说咱们这么些人一起行动,他就是傻子也知道是来了大官了,没错,咱们是有几个弟兄讥笑了他们两句,但是兄弟们并没有做的太过分,毕竟咱们有纪律在。我虽然也说了两句相对较重的话,但是绝对不至于引起他在长官面前如此失态。但是一般只要长脑子的人在看到咱们这又是小轿车又是吉普车还有重兵护卫的,就是算没有接到通知也不会这么大胆的和咱们吵架的。”
“所以”说到这里刘青山小心的看了一下刘家辉的脸色,在看见刘家辉的脸色如常后才敢继续说下去。“所以,我认为他故意和咱们弟兄争吵,就是为了将您从车上引下来以便引起您的注意。咱们11军前一阶段在湘北打一个大胜仗早就传开了,姑且不论战果的真实性与否,稍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咱们军的伤亡绝对不会小。正是需要大量补充兵员的时候。这补充兵员吗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是最好的了。“
“所以他才要故意和我们吵架,并摆出一付动枪的架势,就是要引起您的注意。如果能被成建制的调往11军最好,实在不行也要给您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听完刘青山的分析刘家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分析的不错,这马团长抱的正是这种想法。不过可惜的是他并不是一个好演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蹩脚的演员,我下车后的第一眼就看出破绽来了。”
说到这里刘家辉看了一眼被他的话给惊呆了的刘青山道:“你真的认为我被他骗了。我告诉你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他的那支老掉牙钢口都没有的二把盒子里面根本就是空枪,压根就没有装子弹。这是第一破绽。第二个破绽就是他见到我之后,虽然竭力表现的象是一付满不在乎甚至不屑一故的样子,但是我在他眼睛里却发现了一抹激动。而这种激动绝对不是那种别有用心的激动。你没有发现他在我下车的时候,左脚因为过于激动而略微有些颤抖吗?”
“不过他当时虽然认为有可能是我,但是毕竟没有最后确定,等最终确定我身份后表现出的那种激动到是从内心发出的。”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人我听萧明说过他。而在我身上就有萧明给他写的一封信,萧明和我说过他有一个西北军中的老熟人,作战勇猛足智多谋,但是因为性格耿直在江西得罪了上司被发配到这里当保安团团长,求我如果有机会见到他的时候,拉他一把。否则这个人要是真的一直在贵州这个地方当保安团团长就真的荒废了。我还在车上就听出来这个人一嘴的陕西口音了。我在来之前就已经向贵州保安司令部了解过,在贵州的所有保安团团长中,只有这里的保安团团长不是贵州本地人,是西北军下来的。“
“如果没有这几点,我敢下车还拉着他手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吗。你以为老子就真的不怕死吗。告诉你死在敌我交锋的战场上老子可以不在乎,要是在这条阴沟里面翻船窝窝囊囊的死了,老子到那边怎么和关师长以及阵亡的弟兄们交代。”
刘青山听完这些话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他那支枪里面没有装子弹我是发现了,否则我也不会让他那么的*近您,不过您说的第二点我真的是没有发现。”
刘家辉笑笑道:“等咱们到遵义后,你拿着我的名贴去一趟贵阳,去贵州保安司令部查一下子这个人底。没有什么问题我直接向陈部长要人。从今天来看这个人是一个人才,虽然他耍的那点小聪明我不太欣赏,但是从他那些兵来看这个人练兵的确有一套。一个保定军校九期毕业的人,留在这里当一个保安团长的确有些屈才了。别人不要我要,我要看看这个大名鼎鼎的保定军校最后一批学员究竟有什么本事?”
()
ap。
( )
第一百七十六章遵义之行(2)
在风景秀丽的遵义下属的小县湄潭,刘家辉足足等了三天才见到了去贵阳领取经费的才归的那个让他真正久仰的以治学严谨出名的国立浙江大学的校长。刘家辉在后世虽然与这位中国科学界的巨人无缘相见,但是却仰慕已久。在刘家辉的内心中真正让他当成英雄的不是那些所谓的政客和杀戮的猛将,而是这些站在人类发展历史顶峰上的科学巨将们。
特别是这些放弃了国外优越生活而回到贫穷落后战乱频生苦难深重祖国的归国科学家们一直是他的心中偶像。刘家辉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他绝对认同那位后世的小个子巨人曾经说过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话。
刘家辉是怀着近似崇拜的心情拜见这位中国科学界的伟人的。这位自1936年就担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并带着浙江大学的师生们走完了被称为文学长征的浙江大学西迁之路的科学伟人也对刘家辉这个年纪轻轻便成为中国抗战旗帜的年轻人感觉到很好奇。
一个科学家一个纯粹的军人原本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就在湄潭浙江大学简陋的校舍中更加简陋的校长办公室内相见了。
在得知刘家辉的来意后,这位一生不轻易称赞人的老先生却对刘家辉的想法大加赞赏。并满口答应协助刘家辉挑选教师的工作。至于刘家辉两个老婆复学的事情更加是没有问题,他两个老婆本来就是浙江大学的学生,当初只是因为怀孕而休学而已,又没有退学。要想要复学可以说容易的紧。
在安排人领着刘家辉的两个老婆去办手续后,刘家辉和这位科学界的巨匠关起门来谈了很久。两个人畅谈了一番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刘家辉虽然不是学气象的甚至不是一个科学家,但是作为一个后世来人,他对今后的科学的发展还是比较清楚的。刘家辉对今后科学的发展的让人吃惊的预测征服了这位老科学家,让这位投身科学几十年的老科学家不禁起了爱才之心。他那里知道在后世刘家辉如果不是因为家变,恐怕早就是清华或北大的高材生了。
看着眼前这个滔滔不决讲述科学发展的思路的年纪轻轻就是**中将的年轻人,这位在自然科学界打拼了半辈子的老人对刘家辉生出浓浓的喜爱之情,如果不是刘家辉现在的身份有些敏感,恐怕他打破他自己设立的规定。破例免试让刘家辉进入现在在国际上声明远播的浙江大学学习的,甚至会亲自收刘家辉为徒。
可惜依照刘家辉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可能到他这里当一名大学生。这位老人看着刘家辉道:“你不从事科学是科学界的损失,但是以你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要是从事科学研究那就是中国抗战的损失了。”
他这话一说完,刘家辉也有同感的道:“是呀,不能在老先生身边时时聆听教诲,仲德是实感遗憾。如果等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那天,如果老先生不嫌弃仲德愚笨,仲德一定找机会在听老先生的教导。”
老先生闻言大笑道:“求之不得,你这个抗战名将要是真的投入到我的门下,可是为我做了一个相当大的广告。”说完老少两人相对大笑。虽然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就象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相当谈的来。
不长时间这位大了刘家辉二十多岁已经年近五旬的老科学家便将刘家辉称之为我的小友,而在刘家辉口中的老先生也改为老哥。等刘家辉两个老婆在教务长的陪同下办完复学手续回到这里来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她们心中那个一贯严肃的校长此刻正和她们的老公谈的眉飞色舞。
看着谈性正浓的这一老一少,陪着他们的教务长感叹道:“今天还是自七七事变爆发以来,第一次见到校长这么开心。”两个小姐妹也是一付很好奇的样子,她们不知道在她们出去办手续的时候,她们这位老公和校长谈了些什么,让校长怎么的开心。
中午这位对刘家辉发自内心喜爱的老先生,破例在家中设了一桌并不丰盛的家宴款待了刘家辉这个让他相当满意的年轻人。看着桌子上几盘简单的小菜,被拉来陪同的那个个性有些怪异的训导长道:“小子借你的光,今天又可以吃到校长夫人亲手做的美味了。”
“*你可是真有面子,一般人想在校长家吃顿饭,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从进入浙江大学至今天也不过才吃过两顿。你不知道如果只要是校长看不上眼的人,别说你一个中将,就是咱们那位最高当局来了一样不给面子。”
刘家辉看着这位丝毫不把他这个堂堂**中将放在眼里的训导长,苦笑的摇了摇头。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他不仅是全国第一个不是国民党员的大学训导长,也是在国内大学推行导师制度的第一人。为人清高梗直的很,现在国民政府的官僚们,除了那个被最高当局依为文胆的畏垒先生外,没有几个能入得了这位先生的法眼。
对这个人在后世刘家辉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此人性格清高,别说他这个原本就被他看不起的国民政府大员,就是现在唯一被他倾佩的今天的东道主在刚接手浙江大学的时候,也没有少吃苦头。如果今天不是老先生的语气里对刘家辉在科学上的才华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