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守业夫妻私下提及起来,心里嘘唏不已,那样一对同甘共苦的夫妻,竟然在晚年成了陌路人。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夫妻更加没有空闲去思绪万千。季守业在这一年成为熟州城知州从五品的官职,这对季守业来说是意外之喜。他在六品通判位置上稳坐多年,早已对提升失去信心,只想一心守稳现在的职位。

    季家为此刚刚欢喜几天,随之而来季守家竟然在职上犯了错,直接给发落边远小城为知县。季守业怒极直接招来季守家问话,听他的一番话后,他不得不接受现实,他还觉得感恩季守家上面的人,的确是端正的君子,才没有把他踩到底。季守家在公职上面,的确是犯了疏忽的错误,按平时这般情况,事后赶紧弥补,上头的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季守家真正让上面人不高兴的事情,是他酒后失言,说的话得罪了上头人。季守业是对这个弟弟很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不是不知事的人,却总是在小节上出错,以至于官职一时高一时低。季守业叹息着说:“既然去了那里,你好好做,往上提升的机会反而更多。”

    季守业留下季守家商量跟随的人,两人一致认为那地方太过偏远,不利于季树立学业,而对季安宁来说,路太远,她年纪太小,担心她夭折在路上。季守业夫妻愿意留下他们兄妹在身边,季守家自然是乐意不已。只是田氏有心想陪着儿女留下来,季守业却做主她随同去任人,好好的守好季守家,遇事赶紧书信回来。

    季守家在临行前,他把身边的那群女人人打发出去,只留下两个懂事的人,跟随在身边服侍。田氏面对儿女千万般的不舍,可她心里更加明白,季守家对儿女的重要性。她把儿女身边人清理一番后,又把儿女的事情,全盘托付给季守业妻子布氏。

    季守家夫妻临行前一日,他们把季树立和季安宁兄妹两人打包送进了一园里面。季树立安排住在紧挨着季守业外院书房的小书房里面,季安宁住在布氏的侧房。季守业专门给季树立调了两个年约十岁的小厮贴身服侍,而季安宁身边安排了两个十四五岁的大丫头。

    等到送别之时,田氏拉着儿女的手,一遍又一遍的跟季树立招呼着,一定要照顾好妹子。她又跟季安宁招呼着要听从兄长的话,遇事要跟大伯母说话。总而言之,田氏是被季守家扯着上的马车,她还从车窗口探出头来张望一对儿女。马车渐渐的远去,布氏陪着一对小儿女立在院子门口,她一左一右拉住季树立和季安宁兄妹的手,说:“你们别怕,你们父亲母亲不在家,你们有大伯和大伯母在。”

第八章 事

    春分时节的午时,布氏和大儿媳妇邵氏两人悄悄的来瞧过午睡的季安宁,见到她睡得小脸红润润的格外招人喜爱,邵氏颇有些羡慕的神情瞧着她胖乎乎的小脸,她们婆媳两人在房里静静的站了片刻后,便悄悄的出了房。

    邵氏出了房后,她的心思便浮动起来,她的女儿季洁悦只比季安宁少半岁,可她和季安宁两人站在一处,季洁悦个子矮小身子单薄得如同风吹柳一样,瞧上去反倒象是季安宁比她大了一岁半岁一样。邵氏自认为待女儿比两个儿子还来得用心,可是女儿却不如两个兄长好养,她面对食物时,总有一种如同对待天敌一样的食欲不振。

    邵氏在心里轻轻的叹了好几声,她有心想把女儿托付过来,转眼想到婆婆当着这样一个大家,现在祖父在家里,比以往的事情还要多起来,本来小姑季安玉的年纪不大,如今再加一个年纪更加小的季安宁需要她照顾,还有在外书院的季树立,一样是不得疏忽。邵氏到嘴边的盘算话,又重新的咽了回去。

    布氏偏头过来瞧见邵氏面上的神色,她心里多少明白她的担心,她对孙女的现状,是一样的担心紧张,季家有这么多的孩子,现在只有季洁悦算是最难养的孩子。从前还有季安宁这样的一个例子,可她也只有刚出生的那几月,让人着急不已,可那孩子虽说显得不对劲,可是在该吃时就会吃,该喝时一样的会喝,长得白胖胖的,让人只是担心她神志,却从来不曾担心过她的身体。

    布氏瞧着邵氏的神色,想一想说:“悦儿如今也大了,你们夫妻还年青,也许再添一个孩子,对悦儿这个孩子有好处。”邵氏的脸红了起来,她低声说:“母亲,我前几日回娘家时,我母亲为我请过大夫,他说,不用急,顺其自然子嗣就会来。”

    布氏听她的话,面上笑容更加的欢喜起来,说:“大夫说得对,孩子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你这些日子一日三餐,你让悦儿过来吃用,我这里日日有玉儿和宁儿热闹着,孩子跟孩子在一处,也许会多吃一些多喝一些。”邵氏一脸喜出望外的神情望着布氏,转而她轻轻摇头说:“还是我把两个妹妹接到我们那里用餐吧。”

    布氏听着大儿媳妇的话,她明白儿媳妇为她着想的心思,她沉吟过后摇头说:“你们祖父在家里,他一向守规矩,你是长孙媳妇,他对你会要求得更加严厉。你把孩子送我这里吧,玉儿现在大了一些,懂得照顾年纪小的人。”

    布氏对季老太爷所作所为是相当的无语,他一向严厉待人,宽大待己。他前不久生了一场病,看病的大夫是常来往的人,他在背地里提醒季守业,季老太爷如果继续在女色方面放肆下去,只怕寿辰有限。季守业当时听大夫说过实情,面对大夫那种尴尬的心情无人可说,只能过手和布氏隐晦的说一说。

    季守业一直不明白季老太爷为何人到中年之后,会变成这样一个他都快不认识的人。他的记忆里面,父亲虽说一直不管家事,可是他待母亲和儿女还是有几分心思,在外面一向严守规矩行事,从来不招惹那些女人,私下里,更加不屑于与作风方面乱来的人交往。

    布氏自然不会和季守业讨论自家公公私德的问题,季老太太都早早放弃了季老太爷,她一个做儿媳妇的人,在此时只能沉默倾听季守业的牢骚满腹的话。季守业心里也明白季老太爷的要当家做主的心思,跟布氏招呼说:“父亲在侧院住不久,他要是有心搬回老园去,就由着他去,母亲那里由我去说。”

    布氏只觉得季守业是太有先见之明,头一天夫妻两人说了这事情,第二天季老太爷就让人来通知布氏,他还是喜欢老园,已经叫人动手把家业搬去老园。布氏听说之后,赶紧过去老园,瞧见老园里来往搬物件的人,瞧见季老太太紧闭着房门。她伸手拍门之后,老太太身边老人打开房门,瞧见她便安心的轻舒一口气。

    老妇人笑着说:“大奶奶,老太太说你只要知道动静之后,一定会赶过来瞧她。”布氏瞧老妇人的神情,在心里暗松一口气,这一关瞧着就平顺度过了。她有一个最好最体贴的婆婆,却同样有一个世上最难服侍的公公。

    季老太太招呼长子媳妇安稳坐下来,笑着安抚她说:“人老,名堂多,你又是儿媳妇,就不用凑上去,留下来陪着我说说话吧。”布氏安心的留下来和她说话,把季树立兄妹的情况交待一番,她满脸笑意说:“三弟夫妻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我原本一直担心会照应得不细致,可这些日子下来,两个孩子格外的懂事好养。”

    季老太太瞧着布氏的神色,她轻轻点头说:“他们懂事知事,将来大了之后,一样会孝顺你们两人。”布氏窘红一张脸,摇头说:“我们可没有这么想过,只是大爷担心三爷去的地方太过偏远,担心孩子们跟着去受累,想着帮他们带几年,等到他们有机会换到好地方时,就把两个孩子送过去。”

    季老太太担心的问:“老大有没有跟你说,老三是不是把人得罪得太狠了?那人这几年都不肯放过他?”布氏有些犯愁起来,有些实话太过伤人心。她瞧着季老太太的神色,想了想说:“母亲,三爷这一次犯的事情,虽说算不了太大的事,可大爷说,德亏是遇见那么一位君子人品的上头人,才会重提轻放下去。

    大爷说三爷才智远胜过两位兄长,就是为人行事太过由心来。他在外面打磨几年,再回来前程一定远大。”季老太太听她的话,苦笑的瞧着她说:“你又说好话来哄我宽心,他们兄弟三人的性情,老大最让人放心,可也是最让我心疼不已。

    上有父亲临老反而事情多起来,事事要他张罗压制下去。而两个弟弟都需要他扶持,没有一人能多帮他几分。老三的事情,我管不了,只盼着他不拖累两个兄长就好。我眼下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想着你们夫妻心善,下面的人,能识得你们的好。”

    布氏很感动的瞧着季老太太,她一直觉得季老太太是有大智慧的人,她私下里猜想着季老太爷人到中年时,要是还能象从前一样尊重季老太太,他的官运不至于这么差,临退下来也只是一个未入流县典吏,而这个官职在他和季老太太闹翻之前,刚刚给上面人提拔。

第九章 机会

    布氏这边明示儿媳妇要尊重季老太爷,那边老园就传来喧哗叫骂的声音。布氏的脸一下子黑下来,她立时跟邵氏说:“你回去守着悦儿,别让她受伤神惊。我去让玉儿过来守着宁儿,一会我赶去陪陪你祖母,她老人家可受不住这样的吵吵闹闹。”

    布氏和邵氏匆匆忙忙的分开行事,两人脚步快速,面上的神情都明显的不悦。季家原本没有这么的事情,可自从季老太爷回来后,家里天天就热闹起来。布氏赶到老园时,她瞧见东厢房门敞开着,季老太爷的妾室和庶子女在房里挤在一团争先恐后吵闹着,她在远处略停一停,转头就往西厢房行去。

    季老太太的西厢房紧闭着房门,布氏轻拍几下房门,里面人知晓是布氏后,立时打开房门迎她进房去。布氏进内室后,瞧见在季老太太一脸安适坐在内室窗下,她轻舒一口气,面上笑意诚然可人。季老太太瞧见她,笑着招手说:“来,坐一坐。”布氏顺从的走过去坐下来,依旧能听见东厢房那里的热闹。

    她皱眉头说:“母亲,你搬去我们一园住,家里的孩子们多,你住在一园里面,也用不着贪东边的那份热闹。”季老太太听她的话,很是舒心的笑了起来,说:“我住这里住久了,习惯了这边的事,我也舍不得后边院子里菜地。东边那里日日热闹着,我闲着无事,就当听个趣味。你别操心我这边的事情,有老大把持着,那边的人事,还不敢直接闹上门来。”

    布氏瞧着季老太太面上的神情,那果然是一脸听戏的神色。季老太太笑对着她说:“你是当家人,家里的事情,要多盯着一些。我看那个宝花小女子的姨娘,只怕不是一般的人,那边每次吵架都没有她的份,做好人她是独一份。她现在是没有儿子,她要有儿子,只怕那折腾劲抵不住,你们夫妻还是要防着一些,别一心想着孝道的理,亏了下面的孩子们。”

    布氏听季老太太的话,就知季守业没有把季老太爷身体实情告诉她,季老太爷已经失了生育孩子的本事。布氏转而明白季守业的心思,季老太太终是一个心善的人,知道得多,东边的人,如果寻了过来,只怕她还会帮着出头一二。

    布氏赞同季守业的想法,季老太爷收用的女子多,不管她们有没有儿女,他从来不曾打发一人出去。早几年前,季守业暗示过他,说后院早就是满满的人,让他放一些不曾生育儿女的女子出去,却被季老太爷以心肠狠毒狠狠的骂了出去。从那以后季守业也不去管那份闲事,反正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出一份米粮,再多的他也供不起。

    布氏是晚辈,自然更是不会去插手公公房中人的事情,只能由着后院人口越来越多,是非越来越纠结不清去。季老太爷的年岁上来了,那些女子总有一天会明白她们已经没有盼头,她们不会不心生异志另谋出路。

    布氏一样静静的等着要瞧季老太爷的热闹,他总有一日,能瞧见那些女子的真面目,只是等到那一天,他悔之晚矣。布氏心里其实对季老太爷也是怨意深重,他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季家的名声良好,家业不至于只能走到这一地步,而季守业的仕途也不会止步现在的位置。

    季守业跟布氏说得明白,季家名义上几代官家,其实是季老太爷为了面子好看,自个在外面宣扬的虚名而已。几代之前,季家就是实打实的农家,一家人从土里谋生计。一直到季老太爷的父亲这一辈,因为老人家憨厚为人被人推荐做了临时官差,借着他为人厚道的光,又因为季老太爷读了几天的书,谋到一份公门抄写的差事。

    季家那位老人家在时,季老太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