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梭时空的商人-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被歼灭的内应们。还有能够在夜袭之中保存下或是完整,或是残缺尸首的牛辅私军们都被掩埋进了大地之中。至于那些处在火焰中心,已然化为灰烬的残骸的,这些打扫战场的军士们也只能是无能无力了。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的一切在死后全都将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一丝痕迹。

    。。。。。。

    “启禀盟主,各营巡查清点都已完毕。昨夜并无大队兵马离营外出。”一名军校神色恭敬的向着端坐军台的袁绍回报着军情。

    “嗯。”袁绍半眯着眼睛。随意的挥了挥手,让军校退下。抬起手轻揉着眉心,一言不发,默默的思索着些什么。

    “本初。”片刻之后,坐在下首的曹操出言打破了军帐之中的沉寂,神色严肃的说道“昨夜袭营的事情不是咱们做的。在这虎牢关周围能够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死伤如此惨烈,数量至少数千的兵马袭营。也就是只剩下虎牢关上的守军才能做到了。”

    袁绍的手猛然一顿,眼神之中闪过一抹不宜察觉的冷冽光芒,开口说道“他们内讧了?不是引诱咱们的圈套?那高阳武艺心智绝非常人可比。”

    曹操心中暗自轻叹口气。认识袁绍这么多年,他自然是知道这位天之骄子最大的一个毛病,那就是疑心太重!

    曹操说别人疑心病重,这在现代人看来或许真是一个好笑的笑话。可是在此时此刻,实力弱小的曹操胸怀大志,对人才极度渴望。说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点都不为过。爽朗大气,结交天下豪杰,声望极高。

    现在的曹孟德还不是日后权倾天下的曹丞相!

    “昨夜那场滔天烈焰至少葬送了数千兵马。而且极大的破坏了那座戒备森严军营的防御。那高子厚除非是得了失心疯,否则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苦肉计来。”曹操微微沉吟之后,出声说道。

    “哼。”袁绍目光之中闪过一抹亮芒,冷冷的看了曹操一眼,冷哼一声,没有多说些什么。

    袁绍一代人杰,自然是明白曹操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之前只是习惯性的去怀疑而已。但是被曹操这样直接说出来,反倒是显的自己气度不够似的。

    曹操和袁绍相识多年,自然明白袁绍的脾气。笑了笑,一点都没有将袁绍的不满放在心里。

    心中腹诽一句之后。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虎牢关的守将此刻是牛辅。既然他与高阳已经闹到了如此程度,想必那董卓与西凉大军此刻还未来到虎牢关。那此刻自然就是我们攻打虎牢关的大好时机。若是能够一战而下虎牢关,那可就是大势已定了。从虎牢关去洛阳城,那可是一马平川啊。”

    曹操的意思很简单,虎牢关的守军在昨天夜里在内讧之中损失惨重。能够参与夜袭作战的必然都是精锐之师,他们全军覆灭在了滔天烈焰之中后,对于虎牢关的守军来说必然是一场沉痛至极的打击。趁着他们士气低落,和城外高阳军营翻脸的大好时机一股而下,几乎就可以彻底决定战局。

    袁绍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天生谨慎的他并不知道此时虎牢关内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而且虎牢关距离洛阳城并不遥远,董卓麾下数十万大军什么到这里谁也不知道。想要下定决心总攻的话,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真正想要做的并不是将董卓彻底打倒!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将自己的主力全都留在河北了。

    “此事容后再议。”袁绍思虑半响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曹操这个略显激进的提议。

    “唉~~~”曹操轻叹口气,微微摇头。

    他此刻的身份地位并不高。在袁绍否决之后,他就知道这个略带冒险,但是却能够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提议再也没有通过的可能。

    十八路诸侯会盟,每个人都心怀自己的想法,互相之间敌视防备,笑里藏刀的多了。想要将所有人的力量集结起来,之后确认这种大规模投入的攻城作战。除了袁绍之外,没有任何人有这种威望和号召力。要是曹操想去说服诸侯,必然是没有任何作用。不会有谁给他这个面子。现在这个乱世之中,终究还是要用实力来说话的。

    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没有提及借着这次高阳军营混乱,防御工事损毁严重的大好时机去攻打军营。从而彻底将高阳这个巨大的隐患给清除掉。原因很简单,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那滔天烈焰!

    派出大军去攻打营寨,人家再来一次烈火焚野怎么办?昨夜那场声势惊人的大火可是全都被他们给看在了眼里!谁会愿意让自家兵马去冒这种巨大的风险?(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七章 战虎牢 (二十)

    知道事不可为之后,曹操便起身向袁绍行礼告辞。

    离开了袁绍的大帐之后,曹操微微沉吟片刻,便向着公孙瓒的营地行去。他此刻对于拉拢关羽非常上心,或者说,只要是人才他都非常上心。

    同样的,那员能够在高阳手下逃出生天的白马小将也已经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

    “哼。”看着曹操离开的背影,袁绍微微眯起眼睛,冷哼一声,心中满是不屑之意。

    诸侯之中,从会盟开始打到现在,袁绍和曹操几乎都没有出过什么力。无论是斗兵还是斗将,他们一直都是在打酱油。尤其是袁绍,所作所为更是让诸侯全都齿冷不已。

    盟主都这样了,谁还能指望别的人去卖死力?没看到主动出头的孙坚都被涮了一道?现在低调老实多了。

    袁绍自然是知道曹操和他打的是同样的主意。只是,实力强悍的袁绍并没有将这个自己儿时的玩伴放在眼里。因为曹操此刻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

    曹操出身世家大族,曹家和夏侯家实力都不弱,在陈留当地也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

    只是,他们毕竟只是大汉帝国之中最为普通的地方豪强而已。哪怕是变卖家产的全力支援曹操,又能有多么大的实力?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家族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曹操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之后!在吞并了数十万之众的青壮之后,曹操手中才握有了真正意义上逐鹿天下的筹码,从而得以坐上以天下为赌注的赌台上!

    普天之下的世家豪门数不胜数,曹操此刻的实力根本就排不上号,也入不了那些豪门的法眼。这也是袁绍并不在乎他的主要重要原因。没有豪门大族的支持,逐鹿天下?别做梦了!

    在袁绍的眼中,曹操此刻只不过是一个有野心。有能力,却没有强硬背景和强悍实力的可悲,可怜的小人物罢了。他此时的眼光一直都放在了冀州刺史韩馥的身上。那可是富饶至极的冀州啊。

    所谓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拯救汉室,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笑话。实际上的原因是这些人不满实力强悍的董卓一个人吃独食,想要分上一杯羹。单个人的力量远远不是董卓的对手,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一起下手抢!

    汉室的威望早就已经被几位末代皇帝毫无节操的给折腾光了。现在汉失其鹿,天下豪杰竞相追逐。谁也不会在这种乱世刚刚开启的时候就将自己手中的力量消耗殆尽。

    这些力量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这些诸侯的身后谁没有数不清的豪门大族在鼎力支持?粮秣、军械、马匹、物资、军饷等等。当数量上升到了军队级别之后,那需求量完全就是天文数字!刚刚起步的人谁能自己掏的出来?必须要有强大实力的人入股才行。

    袁绍的身后就是几乎所有的河北门阀大族。

    这些掌握着这个国家最为强大实力的大族们之所以选择袁绍,除去袁绍本身的崇高威望、人人夸耀的才能、高贵的出身(袁绍虽然是袁家庶出的儿子。但是他的父亲眼光卓绝。知道袁绍有大才干,所以对外宣称的却是嫡出长子!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却没有谁会在这个上面去找袁绍的麻烦,这种拉人**的仇恨和杀父之仇一样深。这个年代可是极为看重出身,刘备一个没有谱的中山靖王之后就能做皇叔,无论到哪里都有数不清的豪门鼎力支持,这就足以说明一个人的出身在这个时代格外重要。)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是保守势力的代言人。

    一个国家刚刚创建的时候必然是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保守势力自然而然的就会逐渐占据绝对的主动地位。

    因为保守势力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只希望一切照旧,这样可以维持住他们的利益。

    汉朝从刘邦开始已经绵延了数百年之久,地方豪门大族势力煊赫滔天。他们想要在这个乱世之中维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出身于名门贵族的袁绍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双方一拍即合。

    这些隐形掌控天下的世家门阀的力量有多大,单单只要看看袁绍从洛阳城逃往河北不足一年,就已经拉出了一支河北之地最为强大的军队就可见一斑。

    数不清的粮秣器械,说不清的财货供给。数不清的人才投效!

    这是一场最大规模的投资。而投资回报率之高天下再无其它货物能够出其左右。因为这场投资的目标是整个天下!

    至于曹操,他在然后那不论出身,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提拔出身寒微人才的主张。彻底的打破了千年以来世家门阀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妥妥的站在了世间所有读书人的对面。足足被天下间的读书人们黑了近两千年!

    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一旦功成名就,成为了发迹之前所羡慕的人。那他们立刻就会改变立场,妥妥的站到既得利益一方去。因为他们此刻也是既得利益的一方!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的背后蕴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其实曹操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提拔出身低微的人才。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得不到世家门阀的支持。所有的门阀们都将目光投向了袁绍,他们选择的人是威望崇高,才干过人的袁绍!

    不甘心就此失败的曹操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只能是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却没想到因祸得福,获得了基数庞大的贫寒人士的鼎力支持,最终得以借助庞大基数的支持,雄霸天下。

    官渡之战过后,曹操在河北之地大开杀戒,杀的那叫一个血流成河,赤地千里。

    这件事情被读书人传了千余年,说曹操是嗜血屠夫,无恶不作。可是谁都没有提当时曹操杀的绝大部分都是一直在支持袁绍与他作对的豪门大族!

    在曹操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些人依旧全力的抵抗曹操。不就是因为曹操提拔人才不论出身吗?曹操的这种做法就是断了这些世家门阀的活路!

    豪门大族之所以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着知识吗?曹操提拔出身低微的人,打破他们对于官位的垄断,这就是绝了他们的活路,怎么可能不和曹操拼到死?!

    看看三国鼎立的另外两个国家。号称自己是皇叔的刘备无论到哪里,投靠他的全都是当地名声显赫的豪门大族。

    徐州的糜家、陈家。荆州的司马微一系,马良马谡兄弟的马家。哪一个不是当地的顶级豪门?

    益州就更不用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难道数百万人口之中就真的拉不出优秀的人才了?还不是因为豪门大族们把持了所有的权益,出身贫寒的人没有出头的机会而已。

    孙家的吴国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个国家完完全全就是世家门阀的联合体。他们更像是一个联合执政的团体,孙家只是出头做老大的。

    所以说,现在这个时候,身后拥有着强大支持力量的袁绍哪怕是早已经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却完全不会将曹操的野心放在眼里!没有相应实力支持的野心,不过是妄想而已。

    大家身后的力量差距太大了。大到根本就是一种碾压似的差距。

    对于袁绍来说,他现在想做的只是提升自己的威望而已。至于打败董卓,重振汉室什么的全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甚至,他还巴不得董卓就此将汉室灭掉,少了名义上的压制之后做起事来更加的方便,更加的名正言顺。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都没怎么出过力的主要原因。

    盟主都一心想着扯后腿了,这个所谓的联盟哪里还会有什么前途?

    历史上董卓火烧洛阳,强行迁徙百万民众去长安,一路上哀嚎遍野,尸骨累累。而号称解救天下的数十万之众的关东联军就在边上眼睁睁的看着!看着一幕幕的人间惨剧,看着华夏文明巅峰的洛阳城被付之一炬!

    在这么多冷眼旁观的诸侯之中,唯有曹操一个人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