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七年-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败了,该赏还是得赏。方才本官已经许下了赏格,首登首登城墙者,赏银五十两,封哨总!首破城门者,赏银百两,封部总!”

    潘泗顿了顿,继续道:“这一次破城的没有,但登城的有,本官说出的话,岂会食言?”

    他目光在人群中扫了扫,高声道:“武天成,你出来。”

    “是!”

    一声洪亮的应答,方才在城头上大杀四方的赤膊大汉大步走了出来。

    “你干的不错,给我长脸了。”潘泗拍拍他的肩膀,淡淡道。

    他说的倒是心里话,武天成方才在城墙上那一番表现,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在打仗的时候,这等强横的个人勇武,总是格外的引人关注。若是军中有一员猛将,表现的很出彩,那么对军心士气,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提升。

    “来人,拿银子来!”

    潘泗回头招呼道。

    立刻有亲兵提着钱袋过来递给他,潘泗将口袋打开,从里面抓了一把,然后缓缓松开手。

    在阳光下,银子反射着迷人的光芒。

    “五十两银子。”潘泗笑笑,把钱袋递给了武天成,而后又是回头吩咐道:“看看哪个哨官战死了,让武天成递补上去。”

    武天成脸色涨红,本来有些憋闷的心情现在也变成了激动,他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大声道:“多谢将军。”

    潘泗摆摆手,把他扶起来,而后又是对其它的伤兵一番闻言安慰。

    败退回来的士卒们不但没有被责罚,反而是被安慰了一通,都是心中感激,却是淡忘了之前也是潘泗逼着他们去送死了。

    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潘泗这一营方才回到了自家的营地。没多久,郭汝磐着人送来了几大车粮食,多少也算是对今日他们这一番拼命的补偿。

    城外,就此安静了下来。生怕城头的官兵再射箭,甚至闯军都没有派人来收拾尸体。

    董策站在城头,看着下面那一片狼藉的尸体,眉头拧了起来。

    现在天气逐渐变热,这些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置的话,很容易就出现瘟疫,到时候可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了。不过此时,城内没人顾得上这个,所有人都是忙忙碌碌的,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闯军撤退之后,刘若宰便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打完了这一仗,只是开始而已,需要忙活的反而更多。受伤的士卒需要照顾,战死的士卒需要处置后事,需要安排抚恤。城头上需要打扫,消耗的物资需要补充,战功需要统计……林林总总,不知凡几,便是刘若宰这等素来知兵管军的文官,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章承是完全指望不上的,这位袖手谈心事没问题,吟诗作赋也没问题,甚至耍耍官威压制武将都没问题,但真让他做事的话,那铁定会坏事儿。还好还有李可受在旁边帮衬,这位澄城县主薄在闯军方一撤退,便是带着不少民夫上了城墙,指挥他们清理打扫。而城下的那些民妇,也是已经烧好了热水热饭,甚至他连药物都准备好了。

    有他打下手,刘若宰顿感压力小了不少。

    “当真是一员干吏。”瞧着正在指挥民夫把受伤的士卒抬下去的李可受,刘若宰心中暗暗道。

    这边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董策也带着人回到了自家的地盘。西门下面的一片房屋,已经成了他和家丁们及五十名调拨过来的士卒的营地,这里的百姓被李可受半软半硬的给劝走了,空了出来。这里住的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不过三四个院子打通了,也足以容纳百余人在此驻扎。

    城头上大约只有二十余名士卒值守,现在毕竟是白天,也不用太多小心,闯军若是来攻打的话,隔着大老远就能瞧见了。再说了,今日闯军在南门碰了一个硬钉子,应该是不会再进攻了。

    昨晚上折腾了一宿,无论是董策的家丁还是调拨过来士卒,都是困倦不堪,王通负责给大伙儿安排了房屋。方才南城那边打仗的时候,大伙儿都是严加戒备,闯军撤兵,董策回来之后,分派了值守的,便是让剩下的人都各自去休息。

    家丁们哪怕是要睡觉了,也不忘了先伺弄伺弄战马,喂了马,将其在院子里拴好之后方才睡觉。

    就在董策回到自家驻地的时候,朱东也把城头的事务托给夏侯平,带着一身血腥和疲惫,回到了营中。比之之前,营中要热闹了许多,伤兵们都被安置在这里,而照顾他们的,则是李可受调拨过来的民夫。一进来,就能听见一阵阵伤兵的惨叫和痛苦呻吟,让朱东听了,也是不由得脸色一黯。这一次城墙攻防战,闯军固然是损失惨重,但守军也不是没有战损的。大约战死三十个上下,重伤者十几个,轻伤的那就多了,少说三四十是有的。重伤的,基本上活下来的几率不是很大,哪怕是能够活下来,估计以后也再上不了战场了。再加上战死的人数,这一站,朱东麾下的士卒就去了一成多。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554章 七一三 细作

    营中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儿和药材味儿混合的味道,让人感觉很怪异。院子里头起了大锅,下面柴火烧得正旺,里面煮的是白布——这还是刘大人手下的董将军提的建议,他说给士兵们包扎用的布料,最好在沸水中煮过,这样士卒们的伤情不容易恶化。

    李可受自然是欣然接受。这个法子到底有没有用,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沸水煮过晾干之后的白布包扎起来,伤兵们确实都觉得挺舒服。

    朱东一进营门,就见到李可受正在指挥着民夫们干这干那。

    在澄城县驻扎了有不短的日子了,朱东自然和李可受打过交道,不过两人也就是见面点点头的交情罢了。毕竟章承对朱东这些人很是厌憎,作为他属下的官员,李可受也不敢和朱东他们走的太近。

    两人淡淡的说了几句话,朱东便去了伤兵们安置的房间。

    一进去,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便是传来,不过朱东却是毫不在意,他早就习惯了这等味道。屋子不小,一张大通铺上躺了十几个伤兵,身上一些部位包了纱布,有的还有红色透出来,显然是在往外渗血,

    总体来说,还算宽敞,十来个人在这里面,并不拥挤。毕竟他们营地的营房,向来是颇为宽绰的。

    见到朱东进来,士卒们纷纷都要挣扎着起来。

    “都给老子躺好了!”朱东吼了一声,扫视了一圈而,声音低沉:“弟兄们,俺来看看你们,缺啥短啥,都跟俺说,俺肯定给你们弄的妥当了。”

    一听这话,有的士卒的眼圈儿都红了,有人挤出一丝笑容,道:“大人,俺们挺好,也有药,也有吃的喝的,还有人伺候。”

    还有人嘿嘿笑道:“俺知道那些民夫瞧不上俺,俺就非让他搀着俺拉屎拉尿,嘿,瞧着他捏着鼻子一脸难看,俺心里就舒坦。”

    伤兵们发出一阵哄笑,朱东嘴角也是露出一丝笑容,朝着这说俏皮话的伤兵点了点:“就你贼精。”

    他挨个儿和伤兵们说话,也说不几句,也没说啥别的,就是说说家常话,安慰安慰。朱东是真把他们当兄弟看,这种感情,从言语之间,神色之间,都能看出来。士卒们也不是傻子,也能分得清谁对他们是真好,谁只是面子上对他们好,他们自然是对朱东极为的感激。

    朱东这四百来人在这般艰难的环境下还能一直没有散掉,甚至从未有过逃兵,也是得益于他的这种性格带来的一种特殊凝聚力。

    跟伤兵们说完话,朱东正要走,却见几个民夫进来,把门帘子撩了起来,把窗户也打开。朱东一怔,道:“你们这是作甚?”

    几个民夫讷讷的却是说不上来,李可受从门外走进来,先拱拱手,而后道:“是这样的,今日和董将军闲谈的时候,他说过,伤兵们呆的地方,血腥凝聚,污浊聚集,最好是通风好一些,对伤兵恢复有好处。在下想了想,着实是有道理的。”

    对这个,朱东是不懂的,他也不会瞎说,便点点头,自是离去。

    从里面转了一圈儿出来,朱东脸色更难看了,伤心,沮丧,愧疚等等情绪交杂在一起,让他心情极差。

    这就是伤兵营通常和军营分开的原因。

    伤兵营如果在军营之中,让士卒们整日价都能看见这些伤兵,听到他们的惨叫声,那么对士气会有相当程度的打击。所以历朝历代,无论是宋或是大明,在军中,伤兵营通常是单独划出来,专门有人负责的,一般和军营会尽量不在一个地方。

    在宋朝,甚至一场仗打完,伤兵们直接就不归他们的将官管了,而是有专门的文官来负责。若是个有良心的还好些,若是个没良心的,直接把伤兵们往破败肮脏的营地里一扔,几十个人挤在一张大炕上,别说是药材和大夫了,就连热水热饭都不能保证。碰上这等情况,轻伤给拖成重伤,重伤直接就给拖死,但凡是送进伤兵营的,就没几个能活着出来的。是以有的士卒哪怕是受伤了,也坚持要接着打仗,就是为了不进伤兵营。

    到了明朝,这等情况也未有多大程度的改观,主要还是得是谁来管。

    这一次,本来李可受想要把伤兵们单独安置的,但朱东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强烈要求把伤兵营设在军营之中,说是可以就近照顾受伤的弟兄。打仗的时候,他的话语权比平时就要重一些,最后还是依了他的要求。

    朱东进了自己房间,立刻便是把门死死的关上,一瞬间屋里有阳光透出来,但接着就被挡在门外,屋里重新变得昏暗。别说是关门了,若不是生怕别人起疑心,朱东还想把窗子都拿帘子遮起来——毕竟屋里实在是藏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一旦此事暴露,他还有他手底下的几百兵,不但都要死无葬身之地,甚至还会连累家人。

    朱东一进门,屋里俩人便是站起身来。其中一人喊了一声大哥,正是吕助。而另外一人,身量不高,样貌寻常,属于那种扔到人堆儿里就很难找出来的类型,他大约三十岁上下,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上面还打了好几个补丁,瞧着就跟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有有谁能够想到,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汉子,孤身入城,隐藏多日,暗中勾连吕助朱东,欲要一举翻转战局!

    这也是相当了不得的一位人物了。

    “都坐,都坐。”

    朱东双手压了压,示意两人都坐下。他把头盔摘下来,走到炕沿儿上一屁股坐下来,端起茶碗咕登咕登灌了几大口凉了的茶水,而后舒服的叹了口气。

    吕助和那汉子对视一眼,那汉子先挑起话头,笑道:“朱将军,您今日这一仗,可是打得好!”

    “哦?”朱东对他的态度,显然不是多好,他歪着眼看了一眼这汉子,淡淡道:“老谢啊,你这人就不实在,你是闯军的人,还是潘泗的手下。可是今日跟俺打的这些,俺瞧着旗号,也是潘泗的人,让俺们宰了没有八百也有六百。你咋还能说打得好?”

    “小的可没说瞎话。”

    那老谢低低一笑,轻轻一拍手:“甭管杀的是不是潘总权的手下,只要是杀的闯军,那就杀得好!”

    他说到杀闯军的时候,情绪没有丝毫的变化,就像是在说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词。

    “哦?”朱东身子往前探了探,道:“那还真是愿闻其详。”

    “您是杀了不少人,也都是潘总权的手下,但您杀的人越多,越说明您有本事,这没错儿吧?”

    老谢问道。朱东觉得这话听得有点儿别扭,但还是点点头。“朱将军,您可能还不知道,咱们闯军里头啊,不大看重出身,出身干啥的都有,有老实巴交的穷苦老百姓出身,也有盐贩子出身,还有山贼土匪出身,甚至还有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儿带着家丁佃户来投的。”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555章 七一四 死人自然不会泄露消息

    “只是……”朱东迟疑道:“毕竟死的是潘泗手下的人,让他有这般大的损失,他会不会?”

    “嗨,您多虑了!”

    老谢笑道:“您也知道,朝廷管咱们闯军叫流寇,小的窃以为,这流寇二字,说得是有些道理的。咱们四处流窜,不在一个地方长待,而每到一地,总有穷苦百姓前来投奔。喝,您是没见着啊,年初咱们在河南安徽打仗的时候,每日都有几百几千的人来投奔。咱们,是从来不缺人的。这些人,在咱们闯军里头过得日子也不好,顶多就是饿不死。上官们也瞧不上,也就打仗的时候驱使他们送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