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别高的标价至1000元,也有稍低的在60到80元左右,真可以说价格相差太离奇。
但像这种精装一册本的,林逸却是第一次见到。寻思着,既然在澳门见到这样的书,那大抵不会是盗版书了吧,翻看里页细看,只见里面字迹小如米粒,有崇祯版本中的金瓶梅插图,试着阅读了几段,基本上没有什么错别字,纸张和装帧方面倒也挺不错,至少比那些普通的盗版书强上很多。
林逸经手旧书虽多,却也不敢下定论这书到底是原版还是盗版,但不管怎样,他心动了,很想把这部书据为己有。
没办法,作为喜欢淘旧书的书虫,只要是看见自己喜欢的书,就难免心痒痒,尤其当那本书拿在手里,就更舍不得放下。
此时林逸拿着书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心中起伏不定,原因很简单,这本书是那位瘦老头藏着的,就说明人家先发现的这本书,并且也很喜欢这本书。
林逸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辛苦苦地找了一本书,因为老板没在,就藏好了,第二天过来却发现那本书没了,已经被其他人卖走,那种失落非常难受,就像是有人拿刀子割掉了自己的心头肉,以至于一连几天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总是惦念着那本失去的书。
一想到这里,林逸就犹豫不决了,爱书如命的人,当然也能懂得别人丢失书后伤心沮丧心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了这么多书,这一点道理,林逸还是懂的。
于是咬着牙,忍着心中割肉的感觉,林逸就勉强将那本《金瓶梅》有塞回到了原先藏着的地点。
……
就在林逸刚把这本书放回原地藏好的时候,只见一阵笑声传来,却是这家书店的老板阿水伯回来了。
阿水伯今年六十三岁,精神矍铄,戴着一顶太阳帽,帽子上写着“欢迎澳门一日游”,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红旗,看起来是临时客串去做导游了。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澳门书店生意难做,阿水伯以前开书店出租书籍,什么武侠,言情,漫画书,公仔书都很好租售……可是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租书看的越来越少,到了最后直接没人。于是阿水伯就心思一动,把“租书店”改成了“旧书店”,靠贩卖一些前的存货为生。
一开始倒也赚了一点钱,可是旧书品相好的,有价值的毕竟不多,卖完就没有了,再加上那时候澳门经济不景气,于是他旧书店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为了生计,阿水伯就出去找零工做,恰好这时内地扶持澳门经济发展,开发澳门的旅游业,内地来澳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导游人手不够,阿水伯又是这一带的“老人家”,各个景点熟的不能再熟,于是就很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业余导游”,每天只要带上一两个团队就能赚足七八百澳门元,比卖书可强太多了。
阿水伯今天的心情很高兴,一进门就是一串爽朗的笑,对正在做刺绣的老婆说:“今日赚大发,我接一个旅游团,俾我好多小费,宜家内地人真个系越越有钱。(今天赚大发了,我接了一个旅游团,给了我很多小费,现在内地人真的是越来越有钱了。)”
“睇你得戚样子,有人客哦,咪制像个老细路一样。(看你得意的样子,有客人在哦,不要像个老小孩一样。)”女人提醒他。
阿水伯这才像是刚看见林逸,不禁笑道:“你是从大陆来的?”
林逸诧异了,因为对方这次说的却是普通话。(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连环图《狄青演义》
林逸可以肯定,自己绝对不认识对方,那么阿水伯怎么会知道自己是从大陆来的,并且用普通话询问自己。难道说,他还会看相。
眼看林逸一脸懵逼装,阿水伯就一脸精明地笑了笑,说:“我这家店做的是门口生意,来买书淘书的大多数都是澳门街的熟客,你很陌生,显然不在这里住。至于那些香港过来的,又有几个喜欢买旧书,尤其像你这样的后生仔,都忙着发财买股票,要么就是赚钱买楼……何况你身材很高,长得又白白净净,和这边的人都不一样,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从大陆来的……我接待过很多大陆游客,很多人像你一样,没香港人和澳门人那种浮躁的气息。”
阿水伯一番话算是解开了林逸的疑问,在香港有句俗话叫做“人老精,鬼老灵”,看起来是真的,岁数大了经的多了,什么事儿都能看得穿。
见林逸笑笑不说话,算是默认了,阿水伯兴头更足,就说道:“我刚才见你把什么东西塞进去,是不是藏了好书?别这样看我,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做的,搞得我这个老板很多时候都找不到书在哪里。”
林逸笑了,于是就把胖瘦老头藏书的趣事儿说了,阿水伯一听就哈哈大笑,“是他们呀,老主顾了,就喜欢来这一招。你是个好人,很多时候他们藏的书被一回头就被别人买走,他们找到我就哭鼻子瞪眼,好像是我害了他们……”
林逸摇摇头,“我刚才也差点没忍住啊……”一想到把那本《金瓶梅》塞回去那种揪心的疼,林逸心里就又是一阵心酸。
“呵呵,听你这么一说,必定也是爱书之人,只可惜我这旧书店现在不怎么打理了,基本上没有进什么好书,好的也都被人捡走了,你就辛苦点看看有没有其它钟意的……”
“唉,现在生意不好做啦,以前可以赚几个仙巴,现在谁还看书,都高科技啦……”阿水伯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鸡毛掸子,把书架最上方的浮灰给清扫一下。可见,真的很久没人看书了。
林逸知道他说的都是真心话,再看那书架上的书,虽然万把本,却没几个品相好的,更别说都是以前用来租赁的旧书,林逸对这些书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说起来,旧书按照出处来说,可分为“馆藏”和“私藏”。私藏就是私人藏书,一般读书人都懂得爱惜书籍,有的甚至用牛皮纸包了书皮,在书籍上面偶尔会有一些勾画,或者藏书者的签名和印章,大致来说,这些书的品相都很不错。馆藏书就是图书馆里的书,虽然这些书经过翻阅,不过由于管理比较到位,大部分书的品相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在书本的后页往往粘有书袋,书袋里有“借书卡”,以前人们很讨要这种东西,可是逐渐地竟然兴起了一种“借书卡”收藏,能够从借书卡上看到谁谁谁在哪一天借阅过这本书,仔细研究倒也很有意思。
相比这两种旧书,租书店的旧书就显得有些“太烂”了,首先在保存上不如那些正规的图书馆,没那么严密,借书登记也往往直接写在扉页上,画了又画,最让人讨厌的是,有一些借书者会把鼻屎等饭粒等恶心东西粘在书页上,让人翻看到就直接反胃……
也正因为如此,林逸对种租书店存留的旧书一向都不怎么感冒。
阿水伯也是老江湖了,一看林逸翻看旧书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怎么钟意这些旧书,就笑嘻嘻地用鸡毛掸子打扫着书架,说道:“我看你手里还提着东西,也是书吗?”
林逸就举了举手中的袋子,“是连环画,你们叫做公仔书。”
“在前面公仔阿婆那里买的吧。”
“咦,你怎么知道?”
“呵呵,这里除了我就她一个人还在卖书,我们两个可以说是澳门街卖书界的独孤二老。”阿水伯开玩笑道。
“那位阿婆说你这里也有公仔书的。”林逸提了一句。
“有倒是有,不过也是以前租赁的剩货,品相都不怎么好,不是封面破旧,就是内容缺胳膊短腿儿……不过倒是有一套我自己珍藏的,你要是感兴趣我拿来给你看看……”阿水伯显得很热情,眼珠子却骨碌乱转。
“那怎么好意思……”一听见有好东西看,林逸冷却的心就热了起来,嘴里说着不好意思,眼睛中却露出希冀渴望的表情。
阿水伯卖书大半辈子了,哪里会不懂他的意思,就让林逸稍等一下,他晃进里屋去了。
须臾,就见他捧着一盒连环图出来,笑眯眯地对林逸说:“你瞧瞧看,这盒连环图还满意吗?”
林逸接过那连环图,拿眼看去,却见是四四方方50开本大小,港版六十年代24册的《狄青演义》。
《狄青演义》是一部史人物的演义小说,在民间很受欢迎。故事叙述北宋名将狄青抵抗西夏,捍卫宋室江山的事迹。《狄青演义》一面依据史实,一面加入小说的想像,描写狄青的奋斗程,再加上神怪传奇,更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话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汇聚了一大批艺术水平高超的连环画家。成为国内连环画出版的龙头。当时在香港出版的许多连环画都是描摹抄袭内地的连环画,香港本土创作的连环画的绘画水平还不高。当时香港美丽出版社打算出版一套《狄青演义》连环画,慕名联系到上海人美社,想请一些名画家担纲。卢汶、严绍唐、徐宏达、朱光玉、盛焕文、蔡人燕、徐余兴等一共十余位沪美社内部及社会上的着名连环画家参与了这套作品的创作。
由于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画家们与香港出版方达成协议:作品不具名,稿费一次性支付。正因为如此,关于这套作品,每位作者只知道自己分工完成的那部分,而不清楚别人画得怎么样。据参与该套书创作的老画家徐余兴回忆,当年画这套稿子因为算是“私活”,都是下班回家后用晚上休息时间画,自己画了一本共88幅,稿费记得是每幅8元,而当时沪美社给连环画外稿支付的稿酬标准一般为每幅5元。由于这套书只在香港出版发行,内地读者大多未见过这套书。
这套连环画全套24册,从第一册《狄青出世》,第二册《大闹万花楼》,第三册《刀噼王天化》一直到后面的《包公访狄青》,《救雄关》,以及《夏王选将》可以说把整个狄青传统演义的故事全部都说了个遍,内容不仅包含清代李雨堂《狄青初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的故事,还有《狄青全传》(五虎平西平南)的故事在里面,而且占的比例很大。
实际上,香港除了这套60年代版本的外,还有1979年香港海鸥出版社出版的32开版本的《狄青演义》连环图,这套书也是24本,九品品相的在网上售价高达2500元人民币。另外200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了该套书,新书售价300元到450元左右。
正是因为这套书的稀缺性,再加上是六十年代的老连环画,还是名家集体创作,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收藏性。
林逸虽然不怎么玩连环画,却也知道连环画收藏的要点无非就三点,“年代够老”,“品相够好”,“作者够吊”。
很显然,眼前这套60年代港版《狄青演义》三个条件全都符合。
六十年代的连环画,距今差不多50多年,比林逸的岁数还要大一半,九品以上的品相,崭新如故,基本上可以看出收藏者没怎么翻看过,名家卢汶、严绍唐、徐宏达等………
“这套连环画多少钱?”林逸直接问了重点。
阿水伯呵呵一笑,露出被烟熏黑的牙齿,说:“你给个价吧,我不太懂。”
“不太懂?”林逸分明看出了对方眼神中流露出来的那丝精明。
买书最怕的就是这样,卖主不给你个明价,却让你自己递价。你如果递的太低,他就会直接告诉你这书他还准备自己留着玩,连砍价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因为你伤害了人家的尊严,把他当成了傻子。如果递价太高,那么你无疑就掉进了他的陷阱,自己把自己搞成傻子,不过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他把你当成傻子以后,就会陆续不断地把更好的宝贝拿出来给你过眼。而你,很可能从中捡到真的宝贝。
林逸看着阿水伯笑眯眯的表情,还有隐藏着的那丝精明,准备赌一把,赌阿水伯屋子里还有存货,至少不止只有这么一套连环画。原因很简单,这是个做旧书生意的老江湖,老江湖最喜欢做的就是私藏一些宝贝,待价而沽。这种人,林逸见得多了。
“嗯,不如我给你递个价你听一下,像这种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在内地一本大约上百,你这24本,又是成套的,再加上品相这么好,那就5000吧!”林逸很豪爽地说。
“5000是人民币,还是港元?”阿水伯随即问道。
“在这里当然是港元了。”林逸笑道。
阿水伯嘿嘿一笑,“那可不成,你刚才不是说了嘛,这书在你们内地一本就上百,你们那可是用人民币计算的,到了我这里当然也要用人民币来算才对。”
“可你这是港版书啊,港版的用港币支付比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