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什么时候教我鉴宝?”
“教你,我为什么要教你?你给我交学费了没有?”
林逸一愣:“没有。”
“行拜师之礼了没?”
“没有。”
“我有责任有义务要教你吗?”
林逸:“……”
“所以,你还是扫地去!”德叔直接把林逸打发走。
回过头,德叔冲那个喝茶的老头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浮躁?啥也没做,就想学技能,咱们那时候可都是三叩九拜,还给师傅封了红包的……”
喝茶老头………康叔:“时代不同了,你还以为是以前的当铺啊。”
“你别挤兑我,咱们还是再来赌一赌。”
“好啊,和从前一样,就赌你这个新徒弟能坚持几天。”
德叔冷冷一笑,“我让他十天都坚持不到。”
康叔:“我赌他能坚持半个月。”
“赌注呢?”
“老样子,一斤极品铁观音。”
“成交!”
……
连续三天,调到营业部的林逸一共学会了做两件事:扫地和拖地。
作为师傅,德叔也“毫不藏私”告诉了他很多技巧………
扫地的时候要把空调关掉,然后再扫,免得灰尘乱飞。
拖地的时候要是当地加一些洗洁精,便于杀菌消毒,清洁地面。
至于如何鉴宝,他一句没教。
不过幸好林逸还有一双眼睛,可以在旁边看。营业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差不多是为客人,来到这里的客人大多数都是经济有困难,想要抵押自己值钱的东西,有抵押房产,汽车,还有抵押店铺,首饰,当然,也有抵押一些古玩文物,这些少见的收藏品。
往往这时候,变身学徒的林逸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德叔和康叔鉴别那么宝贝,在一旁偷学一招半式。
期中,康叔是金石专家,擅长鉴别古玩玉器,德叔则是书画专家,擅长鉴别各个时期的书画作品。
林逸之所以要来这典当行,为的就是这一天,遇到鉴宝当然不会错过。
可是往往当林逸聚精会神看得津津有味时,德叔就会突然中断鉴宝,吩咐林逸道:“去,给我倒杯茶过来。”
当林逸匆匆忙忙把茶水倒好端过来时,这边的鉴宝已经完毕。
对此,林逸心有怨言,却又说不出口。德叔只是一副冷冷样子,似乎从未把林逸当成是自己的徒弟。
德叔对待林逸的态度,康叔全都看在眼力,心里着急啊,倒不是因为爱才,心疼林逸这个后生,而是心疼自己快要打赌输了,估计要赔给德叔一斤极品铁观音。这种铁观音是徐浩明徐大佬不远千里从外地带来,送给他们的礼物,据说一两就要好几千块钱,两人每人分得三斤,都藏在家里舍不得喝。上次打赌,康叔赢了一斤,足足高兴了好几天,可不愿意再输回去。
于是康叔眼珠子骨碌一转,就计上心头。
这天,林逸刚刚打扫完营业部的地面,又把桌椅板凳,柜台什么的擦拭一遍,刚收拾齐毕准备回家,就见康叔咬着小嘴壶,慢悠悠地踱步过来,问道:“林逸啊,你来这里几天了?”
林逸就说:“差不多四五天了。”
“还习惯吗?”
“还可以吧。”林逸不太明白这个康叔怎么突然间关心起自己来。
“年轻人,要老实一些……不习惯就是不习惯,说什么还可以。”然后压低嗓子,把嘴巴从壶嘴里拔出来说,鬼祟道:“你不用说我都知道,德老头虐待你……我看着都过意不去。”
林逸直愣愣地看着康叔,晕,老头这么好心?
眼看林逸发愣,康叔还以为被自己给说动了,就又恢复一本正经模样,说:“小林子啊,我看你也算是个难得的人才,年轻人喜欢学习是好事儿,鉴宝这一行就需要像你这样热血沸腾的后生……”用眼瞄啊瞄林逸。
林逸还在懵逼,这老头是不是吃错药了?
眼看林逸这么不开窍,康叔就直截了当:“所以,你做我徒弟吧!”
你做我徒弟吧!
对于康叔这个“破天荒”的请求,林逸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子。
“咳咳,康叔,您老人家不是开玩笑吗?”林逸问道。
康叔表情有些不自然,抢徒弟这种事儿他绝对是头一遭来做,难免不专业,脸皮也不够厚,“我只是随口说说,你愿意我就教你,不愿意就拉倒。”倒耍起了小孩脾气。
林逸嘻嘻一笑,“怎么会不愿意呢,我来这营业部本身就是为了向您二老学习的。”
“算你识趣。”康叔松了一口气,不过马上又叮嘱林逸,“这事儿可不能对德叔说。”
“为什么?”
“我顾及他面子啊,谁让咱心底善良呢!”康叔杞人忧天,一声叹息。
……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就暗地里跟着康叔开始学习如何鉴别金石古玩的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德叔只是为了让林逸不至于被德叔赶走,随便搪塞他教他一点东西;可是林逸竟然天赋异禀,一点就通,这就让康叔大感稀奇古怪了,自己学习鉴宝的时候也没这么聪慧过,难道碰到了一个天才?顿时,康叔对林逸好奇心大起,无意中,把一些更加深奥的鉴宝知识也都传授给了林逸。
再说林逸,他哪里是天才,主要是他喜欢看书,也喜欢看一些涉及金石古玩书画之类的书籍,看得多了,难免肚子里有些存货,康老头再这么一点燃,就把他的存货给烧着了,以至于他在金石鉴定方面的功力一日千里,看得康老头都拍着胸口大叫“不可思议”!(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手抄本的收藏
就这样,林逸在典当行营业部上班,表面上是德叔的学徒,德叔却对他啥也不教;暗地里却是康叔的徒弟,康叔对他是越看越爱悉心教导。
这种情况坚持了一周,眼睛不瞎的德叔就看出了点猫腻,尤其康叔和林逸两人在公开场合当着他的面儿“眉来眼去”,这也太显眼了吧。
德叔嘴巴上不说,暗地里却在等着抓小辫。
这天,天气忽冷,德叔和康叔年纪大了,连羽绒服都先穿上了。林逸却依旧一袭单衫,显得特别利索。大中午,也没啥顾客,俩老头揣着手打瞌睡,林逸则正要翻开康叔介绍给他的金石鉴定书籍………《古今印章鉴定大全》研究一下,这时柜台有人。
往往这时候林逸是要先上前打招唿的,等搞清楚了状况,然后两位老将才慢吞吞出来。不过大家闲的没事儿,瞌睡也醒了,就都凑到了柜台前。
前来抵押物品的是个中年男子,脸蛋子黑黢黢的,被油烟熏得油黑,一脸的老实巴交吃苦耐劳像,林逸看见他就觉得面熟。
那人犹犹豫豫地正不知道该不该把东西拿出来抵押,却见林逸盯着他看,就看了看林逸,也觉得面熟。
随即,林逸就认出来了,“你不是那个烤串的袁大哥吗?”
那人也认出了林逸,张口就是:“大兄弟,你可害苦我了!”
林逸不明所以,那烤串大哥就道:“你还记得上次你和朋友出手教训那俩小混混吗?就是他们害苦了我!”
原来,上次黄教头一招打跑了两个索要“保护费”的小混混,原以为帮了这位烤串大哥。谁知道他们走后,那两小混混就被一帮人抬了过来,说人被打断了肋骨,非要烤串大哥赔钱不可,三万块,没得商量。烤串大哥掏不出那么多钱,他们就把摊子给砸了。
接下来连续几天他们都来摊上捣乱,烤串大哥报了警,警察来了,就说这属于“医疗纠纷”,不是刑事事件,他们不好插手。
烤串大哥苦逼啊,生意眼看是做不成了,就直接收了摊子回家,可是那帮人还不放过他们,又把两个被打伤的混混抬到他家大门口堵着,又是放鞭炮,又是扯横幅,闹得街坊四邻都不得安宁。
没办法,烤串大哥只有收拾家当准备跑路,反正他也不是这里的人,回老家打拼才是正理。收拾家当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件老东西,烤串大哥觉得很值钱,拿到古玩市场,人家却给很低的价,他就觉得那些人不地道,还是来这里抵押试试,毕竟大公司,信誉口碑都不错。
听完烤串袁大哥的话,林逸不禁自责,当时只顾着自己痛快,却没想到连累人家,心中就觉得很歉然。
烤串大哥见林逸如此,就爽快一笑道:“那些事儿都过去了,你也别放心上,现在还是帮忙看一下我的宝贝吧!”说话间,就见他从怀里摸出一件东西来,用毛巾包裹的严严实实,也不知是啥宝贝。
把东西放在柜台上,打开包裹着的毛巾,一看,赫然是一本书。
如果是别的古玩宝贝,也就算了,林逸会直接招唿德叔和康叔过来鉴定,可是关于书的话,那他就忍不住好奇了。
好奇心一起,林逸就把那本书拿了起来,仔细查看。
这是一本线装书,大约有小8开大小,蓝色的锦面,毛笔手写书名………《金刚经》。
下面还有落款,安阳野老手抄,戊申年元月。
原来是手抄本,也不知是谁写的。
林逸忍不住翻开那手抄本,却见漂亮的楷书《金刚经》经文立马跃然纸上。
……
要说“手抄本”,以前不被人重视,很多人收藏手抄本只是因为字迹好看,不过渐渐地,人们发现,收藏本是很难得的艺术品,秘笈,还有收藏品。
为什么这样说?
字迹漂亮,尤其飘逸的毛笔字,一整本都是,那不是艺术品是什么?
手抄了单方,武术绝技,甚至炼丹修道的方法,这不是秘笈是什么?
几百年的手抄本,尤其是那些名家的手抄本,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收藏品是什么?
实际上,作为旧书行业的玩家,林逸对“手抄本”这种藏品并不陌生,准确地来说,还很熟悉。
林逸起初买手抄本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字好。只要字好,不管什么内容都行。
他最初买到家的是一本一寸厚的对联手抄本,全是密密麻麻的小楷字写成,每个字都写得很工整,很好看。大约五分之一的纸已经被翻得磨烂了,也就是说这本书由于看的人太多,把翻书时需要用手翻的那块地方的纸全翻烂了。这是林逸一生看到的“最有奉献精神”的一本书。买回家以后,他找了浆煳和纸,一点一点地把那些破损的地方全补起来,费了好几天时间。而实际上,不应该这样做,应该保持它的原样。在这本书的背后写着:“这是祖父留下的书,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
林逸还有幸买到一些医书手抄本,很精致。不过有一回,他淘到一块写在上好白布上的毛笔字作品,只有一平尺。那布经过时代的洗礼,已变得颇有沧桑感了。说不来是什么颜色,但绝对让人心动。这是三个青年男子结为“金兰”弟兄的契约,一开始便是“古有刘关张”如何如何,最后是他们自愿结为弟兄,并以手印画押。读罢,不禁感慨良多。
……
此刻,面对这本手抄《金刚经》,林逸脑海中则是一连串的疑问。这是谁抄的?为什么要抄?干嘛要抄《金刚经》?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逸对手抄本的认识还不是很够,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手抄《金刚经》都是很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首选!
别的不说,史载康熙皇帝一生共抄过两次《金刚经》,一次是他十五岁习字时抄写,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二年,当时其祖母孝庄太后身染重病,为了给孝庄太后祈福,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他又精心抄写一遍《金刚经》,而这部《金刚经》则展示了康熙高深的书**力。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干隆皇帝,以及嘉庆皇帝等,都有手抄过《金刚经》,可以说,从手抄《金刚经》来看,这乃是清皇子学习佛经的必备功课,也可看作是皇家教育之一面。
除了这些清代皇帝,再远一点的宋朝大学士苏轼苏东坡,他也手抄过《金刚经》,并且留下墨宝被人珍藏至今。
回过头来,为什么多人都喜欢用手抄写《金刚经》?原因很简单,《金刚经》被誉为佛家经典之作,拥有神奇的魔力,据说你只要认真抄写《金刚经》,就会潜移默化地接触到高深的佛法,从而受到点化。
话说不久前有一本摹版《金刚经》流传出去,辗转有幸得到此殊胜机缘的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佛法的19岁姑娘,前天深夜奋力抄写完毕睡觉,第二天早上睡得正香,忽觉得有人在摇晃她喊她“快起床,你要迟到了”,她爬起来看看没人叫她呀,就又倒头睡去。一会儿就梦见一个金光闪闪像天那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