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彩霞就说,你真会说话,话说的也好,让人听了舒服。又赞林逸心肠好,年轻有为,直夸海棠眼光好,找到这么个优秀的人。
海棠在一旁只是窃笑,一双美眸充满了脉脉情意。
最后离开的时候,林逸向李校长承诺,最短会在一个星期内为学校图书馆捐献一万册学生读物,请学校监督。
李校长忙摆手,嘴里说用不着,只要有那份心就好了,时间也不必强求,只要孩子们有书读,那就比啥都强。
客套的话也不多说了,林逸与李为民夫妇分别。双方分开的时候,海棠来到王彩霞身边,塞给她一手袋,说算是晚辈送长辈的礼物。
王彩霞就唠叨,哪有这样的道理,应该是长辈送礼物给晚辈才对。李为民心情好,就说人家海小姐送的你就收下吧。王彩霞这才把那手袋收了。
等离开了百货公司,王彩霞毕竟是女人,好奇那海丫头送啥给自己了,于是就把那手袋打开,取出来一看,却是之前自己看中的那条黑色碎花丝巾。
看着这条自己老喜欢却舍不得买的丝巾,王彩霞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只觉得不管是林逸,还是那个漂亮的海棠,都是心细如丝的好人,热心人。
“但愿好人有好报。”她默默地道。
……
林逸绝对不是那种随便说说,信口开河的人。
既然答应了李为民校长,那么在第二天,他就开始行动起来。
对于周围买卖旧书的,林逸熟悉的不能再熟,比如说董眼镜,王黑子,刘三两,以及何仙姑等人。不过林逸也清楚地知道,现在这些人把自己当神一样地崇拜。如果亲自上去收书,一定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还是找个“代言人”为好。
找谁呢?
林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一刀。
老曹这厮心黑脸皮厚,最主要的是够市侩,完全是一个旧书的二道贩子,办起事情来也像模像样,这事儿交给他来办最合适不过。
有了人选,林逸就准备打电话过去,找老曹商量此事。不过没等林逸打电话,老曹竟然先一步找了过来。
“林逸啊,快点帮我看看,这书到底是真是假?”老曹连门都不敲,直接闯进来,扯着破锣嗓子就冲林逸喊道。
再看他急匆匆的模样,手里拿着一函宝贝,似乎拿来让林逸帮忙鉴定。
见此,林逸不禁莞尔,寻思着,什么时候这厮也玩起了高档次的旧书?要知道,单看那函套就不简单,不是清朝也是民国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旧书二道贩子,老曹的眼界一向着眼于“快狠准”………进手快出手快,卖价狠,买价准。说白了就是花不多的钱,赚很多的钱。这样以来就等于限制了他的收购价,不敢玩太大的,接手的都是一些林逸不怎么关注的货色,可是这次,看模样有些不简单……
这次老曹分明是豁出去了,不说别的,单单那个函套,墨绿色,古色古香,不是清朝也是民国,像这样的老旧函套,很受一些藏家欢迎,如果状况好的话,可以卖到一百块左右,甚至两三百。
老曹的野心明显没在这函套上面,而是在这套书籍上面,林逸接过来一看,愣住了。
只见老曹带来的那一函书,一套五本,竟然是清末大收藏家叶德辉的《双梅景丛书》!
说起这个叶德辉,绝对是中国旧社会的典型的土豪劣绅,但这位“土豪”颇具才情,胡适二十年代曾感慨:“现今的中国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内中章炳麟是在学术上已半僵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此语话虽不多,却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个叶德辉是个人才。只可惜,这个人才有个特点,好书又好色,其好书,“所藏几二十万卷,本重本插架累累,四库应读之书既已遍读,四库未见之书亦随见随读”;其好色,则逛青楼,捧旦角,粉头断臂,男女通杀。其好书亦如好色,故有“老婆不借书不借”的规条,又有诗云“买书如买妾,美色看不厌。妾衰爱渐弛,书旧芳益烈。……买书胜买妾,书淫过渔色”;其好色而及于书,故又不辞诲淫之讥,汇辑房中、香艳诸书为《双梅景丛书》。则比之为学林浪子,岂不相宜?
说白了,这就是个爱书爱美人的人物,因为思想守旧,虽然继承了传统文化,却最终被大革命绞杀的一个封建才子。
但他编辑的书却非常有价值的,尤其这套《双梅景丛书》,更是他人生**时期的写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撞到宝
林逸第一次听说“叶德辉”这个名字,是在与朋友闲聊时,对方告诉林逸,长沙曾经有个叫叶德辉的人,编过一部《双梅景暗丛书》,属于**之列。朋友的这番话,引起了林逸的兴趣。要知道,林逸一向对“**”情有独钟,恨不得收藏完天下所有的**版本。
后来,林逸在旧书摊上花费20元钱,购得1992年广东出版社出版的荷兰人“高罗佩”先生着作《秘戏图考》,发现这位荷兰的大汉学家,对叶德辉的治学,有很高的评价。他大概不是很清楚叶德辉在中国声名狼藉,是因为他的为人。老高在书中说,叶德辉是因为在《双梅景暗丛书》中收了五部房中术的文献,并加以出版,才使他“自己的学者声望立刻扫地以尽”。
从那时开始,林逸便知道《双梅景暗丛书》包含中国古代的五种性学文献,即《**经》、《**方》、《玉房秘诀》、《玉房指要》和《洞玄子》。
这套《双梅景暗丛书》有清末木刻版本,民国影印版本,以及五十年代,台湾和日本的影印版本,再后来,1995年海南出版社才在内地出版了《双梅景暗丛书》的影印本,并附有简体横排标点本。如今这本原价才65元的精装本,售价已经高达250元左右。
说来遗憾,林逸收藏旧书这么久,却没有得到过一本《双梅景暗丛书》。但林逸在其他出版物中,读过其中的一些文章。林逸也知道,这套丛书的五种性文献,都是隋唐以前的古籍。《隋书…艺文志》曾有着录,但后来失传了。幸而有一个日本人,在北宋雍熙元年,写成一部《医心方》,将这五种文献列入其中。叶德辉用自己的刻书,同日本学者交换,并从中辑录出来这五种古籍,使湮没失传一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性学文献得见天日。
叶德辉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如今西方国家所谓的卫生学,无非对饮食男女进行仔细的研究,而有些无知的中国人,却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在四千年以前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性学的妙处,哪里是后世那些迂腐的儒生所能明白的!
这段话,既表明了叶德辉对古代性学文献的重视,同时按照高罗佩的意见也表明他的守旧,表明他对近代科学的蔑视。
但不管怎样,在林逸看来,这一套五本的《双梅景暗丛书》,绝对是奇书。
……
老曹曹一刀跟了林逸这么长时间,简直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看林逸翻看这套书的眼神,就知道自己拿来让他鉴定的这套书一定很“了不起”,心中不禁得意起来。
原来这书是昨天他在旧书摊上遇到的。昨天刚好星期六,财神庙聚会买卖古玩旧书的扎成堆。老曹就习惯性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连胡辣汤都没顾上喝,就跑到财神庙来淘宝。
转悠了一圈,啥也没发现,正以为自己要空手而归的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老头,提着大麻袋,面生的很。老曹就留了心,为啥,这财神庙就是个江湖,最不起眼的人,往往就是卖老货的高手。尤其像这种提着麻袋的,指不定麻袋里就都是宝贝。这种事儿老曹遇见的多了。
可是老曹知道这些,其他老玩家也都知道,因此当那个陌生老头一进财神庙,就发觉情况不对,自己像是羊进了狼群,一群人都盯着自己,眼睛里冒绿光,老曹等人还主动问他,“麻袋里有啥东西呀?”
老头就紧紧地抱着麻袋,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木有啥东西,都是一些旧书……”
一听这话,老曹的眼睛就更亮了,直接像搀扶亲爹一样搀扶着糟老头,说:“能让我先看看吗,有好的就给你高价。”
老头狐疑地看了看老曹那明亮的大光头,觉得脑袋刮光瓢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老曹就用很和煦的笑容,慢慢融化老头的疑神疑鬼,说自己是多么好的人,看人不要看表面,自己还是信佛之人,为啥这么早来这财神庙,就是为了烧香拜佛。
一通话下来,老曹的不要脸彻底征服了老头,老头也一辈子信佛,觉得遇到了知音,于是就把麻袋解开了先给老曹过目。
老曹眼毒,一下子就把这一函五本的《双梅景暗丛书》挑了出来,问老头多钱肯卖。老头眨巴小眼,就说既然咱们都是信佛之人,咱就开个实价………1000块。当场没把老曹吓尿。原以为糟老头是个业余人士,自己能够捡个漏,没想到人家是老手啊,这价码开的,想要讨价还价都不好意思开口了,总不能说你给我打个折,优惠900块吧。
老曹的心理价位也就100拿下,现在人家死活要1000块,老曹正蘑菇着呢,旁边有眼尖的,有识货的,已经认出这是本好书,就撺掇老曹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不买我们还等着呢。
老曹是什么人,蹲着坑不拉也急死你们,在扯唿了一阵子,见老头雷打不动,死活不肯降价,旁边那帮人又如狼似虎,老曹心一狠,1000就1000,老子买了!
买了以后,老曹就有点心虚,怕自己掉坑里了,对于这种古籍版本他不懂,幸好他有靠山,林逸可是上过《书话》节目,讲解过古籍版本是怎么鉴定的,所以他一大早就拿了书跑来让林逸过目,帮忙鉴定。
……
此刻林逸眼中尽是诧异,因为眼前这套丛书,竟然是光绪癸卯嘉平月长沙叶氏刊线装初版本。
封面天蓝色,略显陈旧,书口和天头撒有碎金花,显得古色典雅,封面书名是手写的宋体字………双梅景暗丛书。再看扉页,着名是“观古堂”刊印,叶德辉刊本并序言……至于整体品相,一套五本,外带函套,最起码也能上九品左右。
如此好品相,老曹是捡到宝了,不过让林逸更加诧异的却是,在第一本扉页竟然还有一枚大红印章……
乖乖不得了,依照林逸现在对金石印章的造诣,一眼就看出来,这印章竟然就是叶德辉的,印章四字“直山之印”,而“直山”恰好就是叶德辉的号。
如果这印章是真的话,那么这本书可就立马价值百倍了。虽然叶德辉这人不咋的,可是藏书却是真真的值钱。
看起来老曹这次真的是撞到了宝………!(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贪心
看到如此宝贝,林逸就动了心思,于是就不声不响地问老曹,“老曹啊,你对这本书的作者叶德辉,认识有多少?”先探探口风再说。
在林逸的眼中,老曹一向都是不学无术,对于版本的认识一向很贫乏,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哪些书值钱,哪些书不值钱,哪些书在啥时候容易出手。
可是这一次他错了,低估了老曹的学习能力,也低估了老曹对这本书的认识。
一听林逸考校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早已做好了“功课”的老曹就卖弄起来,大刺刺地说,据闻叶德辉这厮是湖南湘潭人,近代史中,这人道德品质败坏,政治立场反动,但他在学术上又确实有不小的建树。因此,有人说他“似乎被史遗忘,又似乎阴魂不散”。
这些词儿都是老曹从资料中抄来的,此刻背着手,摇着头,倒有几分专家学者的模样。见林逸听得仔细,就继续卖弄道,叶德辉其人,首先长相就不敢恭维。面容清癯,眼睛近视,脸上长满了麻子,外号“叶麻子”。
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里,他的角色是个大劣绅、大恶霸。
叶德辉的劣行,可以列数出很多条。一是傲视乡贤,二是贪爱女色,三是爱财如命,四是为富不仁,五是反对维新,六是对抗革命,七是生性残忍,信手杀人。有了这七条,足够进入江湖“四大恶人”的行列了。至于态度横蛮,动手打人,都只算得是小儿科。
叶德辉背负这些罪名,决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结果。每一条罪名,都有确凿的事实摆在那里。例如为富不仁这一条,就是无法开脱的。
叶德辉善于经商,开着好几家店铺,当过好多年的长沙商会会长。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