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蓉道:“不行不行,细想还是不行,你虽然身体不错,可惜没当过兵,又长得不够煞气,要不然可以去当保安或者做夜间巡防员!”
保安?林逸勐然一笑,这个职业似乎是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是呀!保安!我也算认识不少医院的人,要你当过兵,这点忙还是能帮的,不过算了,让你去也是害你!以后缺胳膊少腿儿的又来埋怨我!”
林逸微微一笑,道:“你就这么肯定我会去送死?”黄蓉嘿嘿一笑,道:“怎么,还心动了是不?真想试一试?”
林逸揩揩鼻子,模棱两可道:“看机缘吧,主要是我有没有空………最近,我很忙。”
黄蓉,鄙夷之。
懒人就是懒人!
……
淘书的日子是快乐的,对于林逸来说也是充实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林逸几乎走遍了整个南京所有大街小巷的旧书店,自己旧书地图上的书店也被一一划去。
这天,他从朝天宫向南,过了建邺路就进入了传说中另外一个旧书圣地………仓巷。
与朝天宫的恢弘气势相比,仓巷显得破旧而萧条,惟有街道两侧一家家旧书店和古玩店,显示着这里的人文与厚重。
出现在林逸眼中的,除了旧书店主们清理库存外,砖墙上一个个大红的“拆”字很是扎眼。林逸在仓巷走了一圈后发现,还在坚持营业的古旧书店只剩下六家。
林逸在多位爱书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仓巷33号“聚益书屋”。
林逸走进书屋,只见里面人还不是很多,琳琅满目,却都是旧书。
整个书屋弥漫着喜人的书香味道。见林逸背着挎包,在书店里面四处打量,模样与一般的淘书者迥异,那书屋的老板就留意上了他。
林逸不料自己被人当贼给防着了,还在啧啧有声地打量着书架上塞得满满的旧书。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咳嗽声,林逸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
“你好,有需要帮忙的吗?”那人很和气地问林逸。
林逸看他眼神不对,就知道对方误会了,于是就急忙解释了一下,说自己是从远地而来,慕名前来淘书的,又说自己造了一份南京的“淘书地图”,拿出来让那老板看了,对方这次释疑,反而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这家店的老板,名字叫胡荣贵,很高兴能够见到从中原不远千里而来的“书友”。
既然大家都是爱书之人,难免会有共同语言,很快就熟络起来。
林逸递给胡荣贵一根香烟,两人坐在收银台旁边,唠起嗑来。
“我是第一个到仓巷开店的人,可以说是见证了这个旧书一条街的史。”店老板胡荣贵告诉林逸。当时,仓巷还没有一家旧书店,仓巷只有现在的1/3宽,摆摊的胡荣贵很快就发现身边多了朋友,仅一年多,这里聚集了100多个旧书摊。“后来有人说地摊影响城市环境,不给摆了,我们租了民房,把书摊搬进店铺。最多时,整条仓巷有50多家旧书店,成了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旧书市场。”
胡荣贵说,他这里来过太多名人,黄裳、王蒙、陈子善等人都是这里的常客。还有那个扮演“和”出名的影视明星,也非常喜欢旧书、喜欢摄影,“他经常蹲在我的摊子前淘书,也常还还价,看得出来是爱书的人。”
如今旧书一条街即将拆迁,胡荣贵无奈中也只有感慨,“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悠悠地吐了一口香烟。
林逸不禁感叹,确实如此。在很多喜欢淘书人的心目中,买旧书一般不叫买,而叫“淘”,读书人享受的就是走进一家家旧书店,一本本“淘”的感觉。仓巷就是这么一个旧书店扎堆的好地方。
一般人以为,喜欢旧书的多是老年人,其实不然。胡荣贵告诉林逸,如今爱好古籍的人,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而且不见得是学中文、史专业的。有个做监理的读者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文史方面的造诣却比一些研究生还要高。
这些读者因淘旧书而结缘。“店里过一段时间就放出一批旧书,我们不出通知,老顾客看到后马上打电话通知圈子里的人,很快人就到了,可见这些人对旧书的痴迷程度。”胡荣贵说。
林逸在这家旧书店遇上几位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他们说,这家店常有一些世面上少见的好书,回头客很多。老板在经营方面很灵活,时常让些利、打点折,多数情况下都能成交。如果你和老板混熟了,买书之余还可以和老板聊聊天,旧书店的吸引人之处也正在于此。
“不说你不知道,说了吓你一跳,其实我店里的顾客还有许多南大学中文的外国留学生,”胡荣贵说,“一开始我也很怀疑这些外国人懂不懂中国文化,可一交流发现,他们对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林逸放眼看去,果然,不远处书架旁,竟然有一位黑人,他正在静静地翻看书。林逸运足眼力仔细看去,靠,竟然还是一本非常深奥的影印版《道德经》。
林逸不由得汗颜,如此高深的经典国粹,自己都不敢轻易阅读,人家一个老外却看得津津有味,这真是院内开花,院外香,自愧不如啊。
就在林逸感慨万千的时候,忽然那黑人老外似乎有什么问题难住了他,就皱着眉头,非常陈恳地走到店老板胡荣贵面前,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向老板讨教里面的含义。也许对于他这个老外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都懂得这本书的,毕竟这本书那么的有名。
奈何胡荣贵虽然拥书万千,又是老板,却对《道德经》了解不深,为了免得出丑,就随便在店里头找了几个熟知的老主顾,让他们来替自己解释给这位老外书友听。在胡荣贵看来,这些老主顾都饱读诗书,一向又都喜欢买古籍书本,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让这黑人书友知道中国人博学多才的厉害。
可是,没想到这为黑人书友竟然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犹如“诸葛亮舌战群儒“般,把这帮老主顾驳斥的哑口无言。
顿时,整个书店的人都傻住了,谁也没想到这位“黑人诸葛亮”这么厉害,怎么办呢?难道说在自己的地盘上,又是在一家中国旧书店内,让一位老外拿着中国的国粹扬武扬威?
那黑人似乎很不满意这么多人竟然没一个能够完美解释这本书的,忍不住操着中文说:“难道你们中国人就没人看过这本书吗?连自己先辈写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
晕倒啊,竟然被藐视了,还是被集体藐视!
可是面对那本高深莫测,连许多大学教授都不一定敢夸口融会贯通全部吃透的《道德经》,所有人又不敢轻易地站出来。
站出来万一答不好怎么办?那岂不要出丑?!
就在整个场子安静得有点诡异的时候,一个声音道:“不如让我来为这位朋友解惑!”
再看那说话之人,年纪轻轻,笑容可掬,不是林逸是谁。(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灭威风
林逸之所以这时候站出来,倒不是为了出风头,更不是为了灭一灭这位黑人老兄的威风。
他站出来纯粹是无奈啊。
因为就在刚才那位黑人老兄拿着一本《道德经》冲着书店众人叫嚣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手贱的家伙,推了他一把,于是他就出来了,太显眼了,反正已经不好意思再缩回去,为了掩人耳目,林逸就哈哈一笑,做出是自己主动站出来的姿态,寻思着怎么解释给这位黑人兄弟听,让他明白拿着《道德经》问这样的问题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儿。
那黑人倒也是个实心眼,见有人出来了,几叽里咕噜要求林逸立马解释一下自己的困惑。
林逸揩了揩鼻子,将黑人兄弟手中的那本《道德经》接过手里,看了看,哎呦,竟然还是一本民国时期珂罗版的古籍善本,于是就问:“你是南开的学生?”
“是的,我是从美国来的留学生,学的就是古汉语。”黑人兄弟很深沉地说。
“古汉语啊,古汉语很深奥的。”
“这个我知道,可是我很喜欢中国文化,而我的美国老师说了,想要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中国学习那里的古汉语,因为你只要学会了古汉语,就能够看懂很多的中国古籍,那样,你就会了解更深的中国文化。”黑人兄弟非常陈恳地说。
林逸不得不佩服他这种精神,想一想真够可怜的,本国人把自己的文化当垃圾,随意丢弃,别国人却当成宝贝,食之有味,甘之如饴。
林逸叹口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本《道德经》博大精深,我就算给你解释三天三夜也解释不完,如果非要说这本书最精辟的一句话,那么我倒是可以告诉你………道德经实际上就说了一句话,道之自然,德之修行。也就是自然与修行,这就是《道德经》所要说的主要内容。”
黑人兄弟听完就说:“这些我都知道,可是什么是自然?什么又是修行?你说的都太笼统了,能不能再清晰直观地解释给我听。”
尼玛,还真是够执着,够钻牛角尖的,这种连得道高人都解释不了的事儿,让我如何解释?
可是看看周围那些人,全都眼巴巴看着自己呢,就盼着自己给这位黑人来个下马威,让他知道一下中国人不好欺负。
唉,林逸感觉自己怎么就变成了和俄国大力士打擂台的霍元甲,骑虎难下了。
无奈,林逸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解释,什么是道。
首先,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而自然有包括天、地、人。也就是人所说的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合一,合到哪里呢?就是人道,因为人是整个道的主体,也是道的载体。
人道:对于人来说,能让这个世界不断的强大,不断的完美的是人不满足的**。你看一下大街小巷,不是不是到处都有突破极限的书籍。是,那就对了。然而人的身体、精神是不能长久的支持这一状态的。时间越久,离崩溃的边缘就越近。所以,让人们中和,也就是大家口头上常说的和谐的是爱。爱,是水,是生命的真谛。所以**使人进步,爱使人幸福。
三道合一:这个涉及很广泛也很复杂。首先“天之道、损不足已补有余。人之道,损有余已补不足。”大家可以不是全才,但是只要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出来就可以功成名就了。你可以不伟大,但是你可以富足。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在追求错误的东西。“知足常乐”只有明白这一点,你才会明白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最后,善德为水,水就是一样无形的状态。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任何形态。只要他需要,那么他就是那种形态;并且水中有沙石般地制度、有洪水的大势、有水的无所不包。道,机缘。机缘就是储势,达到一定的标准,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
一通阐述下来,林逸不知道这位黑人兄弟听懂没有,周围所有人有的点头,有的疑惑,有的若有所思………
林逸觉得自己已经把想要说的全都说出来了,不管对方听懂没听懂,已经没什么遗憾了。
就在林逸以为自己可以安然回营,下了台阶时,那黑人兄弟却又问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你说善德为水,道为机缘,那么这东西我看不到摸不着,又怎么能信呢?”
林逸晕,我又不是神仙,这个怎么跟你解释?
看起来这位黑人兄弟除了执着外,还是一根筋儿,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啊。
林逸揩揩鼻子,看一眼周围众人,大家都还等着他有所反应呢。
那位黑人兄弟似乎也问得有些口干舌燥了,于是就拿了一瓶矿泉水,打开瓶盖,喝了一口。
见此,林逸忽然说道:“借你的水一用………”
黑人兄弟不明所以,就把这矿泉水递给了他。
众目睽睽之下,就见林逸笑着晃动了一下那瓶水,说:“这瓶水就是所谓的‘善德’,善德如水嘛!”
人们依旧看着他,眼睛也不眨一下。
林逸就又拿过那本线装影印的《道德经》………这本书全名是《赵集贤书道德经真迹》,民国1911年,文明书局影印,是非常珍贵的珂罗版,样式为折叠式的,看起来美轮美奂,在这家旧书店标价2800元,价码却也不低。
林逸一手拿着那本珂罗版的《道德经》,一手拿着矿泉水,说:“水是善德,这本书就是机缘,当机缘遇到善德的时候,就会……”
哗啦啦!
林逸竟然直接把一瓶矿泉水都朝着那本《道德经》倒了下去。
“要死!”
“他在干什么?”
“这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