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些书是自己女婿从他们柴油机厂图书馆买来的,都是崭新的旧书,除了图书馆的馆藏章,啥也没有,干净的很。

    那些人看去,果然,这些藏书蛮新的,只是里面夹着书袋,记录着每本书借出去的时间,以及借看人的姓名,倒不是像老汉所说的那样“崭新”的很,从没翻阅过。

    其中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秃顶男子,顺手拿起了一本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瓦尔登湖》,翻看了几眼,然后装模作样地问老汉:“这本书多少钱?”

    老汉看了看那书,说:“这本是精装的,精装的书要贵一些,你就给35吧。”

    秃头就嘟囔一句:“靠,35!比新书还贵!”随手就把那本书丢回到了书摊上。

    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轻轻地将那本书取在手里,说:“这本书,我要了。”

    那秃头扭头一看,却是一个模样俊逸的年轻人,心说,又一个傻瓜,掏这么多钱买本旧书。

    可是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就围拢过来,惊叫道:“他出手了!‘捡漏大神’林逸出手了!”

    每个人脸上露出惊喜表情,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是呀,自从林逸成名之后,就很少在这种旧书市场上淘宝买书了,一是因为他眼界偏高,不是古籍善本的基本上看不上,二是这种地方好书太少,能超过百儿八十的都很少。三是林逸不好意思轻易动手,往往自己一动手,那些摊主就会顺势加价,不是好书也能当成宝贝来卖。有一次,就因为自己随便摸了摸一本书,没有买,随后那本书就价格狂翻,超出网上十多倍,被一个傻瓜买走。

    正因为以上因素,林逸现在淘书是不轻易出手的,可是这次,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

    就在刚才,那秃头男翻看那本书的时候,林逸习惯性地揩了揩鼻子,然后一缕书香就从这本书飘到了他的鼻翼。

    林逸微微诧异,随着现今他体内强大的灵气,脑海中立马幻化出一幅幅画面来。就像放电影似得,清晰无比。

    ……

    在印刷厂里,经过最后一道关的时候,是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傅,把这本书给装进纸壳箱子中的。

    继而这本书被装上货车,一路颠簸地运送到了某座城市的新华书店里了。到了地儿,还没等歇歇脚,便被直接调配到了市内某酱菜厂的工会图书室中。一到那里,就被一位胖女人拿去,在这本书的扉页,盖上了图书室的公章,并用钢笔写上了编号。

    《瓦尔登湖》就此成了“国营柴油机厂”图书馆的正式藏书。

    ……

    这是一位中专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很腼腆,一说话就脸红,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他在众多书籍中取出这本崭新的《瓦尔登湖》,小心地拿在手中,递上借书证。

    下班了,小伙子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就带上这本书,来到工厂附近的花园中,等候别人给自己介绍的那个对象。

    没用一颗烟的工夫,那个脸如朝霞,柳眉下一双丹凤眼的女孩子,便快步地走了过来。看见女孩现身在那里,他急忙地迈步向前,对着她说了声:“你好。”那女孩好像比他还紧张,还面矮。红着脸儿,只是冲着他娇羞地点了一下头,就没有了下文。

    他们俩,便这样默默地坐在凉亭的木头凳子上,任光阴静静地从他们的身边儿悄悄地熘走。

    最后分手的时候,小伙子把手中的这本《瓦尔登湖》递给了她,说这本书很好的,你可以看看。女孩就羞涩地说了声:“谢谢。”

    ……

    小伙子翘首盼望着再次约会的时间,终于,他又见到了女孩,女孩什么话也没说,羞涩地把那本《瓦尔登湖》还给了小伙子。

    小伙子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到底愿意,还是不愿意,他又不好意思询问。

    两人分手前,小伙子鼓足勇气给女孩买了一根冰棍,女孩吃了一口说,“很甜。”

    ……

    没了女孩的音讯,小伙子知道她也许没看上自己,他唉声叹气地把那本没怎么翻看的《瓦尔登湖》还回了图书馆。

    《瓦尔登湖》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无人问津。

    再后来,小伙子结了婚,可是他脑海中只有那个女孩的容颜。女孩也结了婚。两人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后来听说女孩很不幸,老公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留下一个六岁的孩子,孩子后来又得了白癜风,生活很是困难。

    ……

    国营柴油机厂要改制了,图书馆的旧书将要被清理,那本只借出去过一回的《瓦尔登湖》也被收书人装进了麻袋,就在它落入麻袋的时候,一张雪白的纸片从书中飘出,上面是一行钢笔字:明晚,我在人民电影院门口等你,雯。

    雯,是她的名字。

    ……

    收回自己的思绪,林逸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这种能够读懂每本“书籍”背后故事的异能,到底是好,还是坏。

    就在林逸感慨的时候,那卖书老汉问道:“年轻人,这本书你到底买不买啊?”

    秃头男就讥笑道:“他怕吃亏了,不敢买了吧。”

    林逸莞尔,直接递给老汉五十块,并且说:“不用找了。”

    秃头男就又嘲笑道:“哎呦,还充大款。”

    林逸摇了摇头,拿了书,排开众人就要离去。

    秃头男还在罗里吧嗦:“看你样子蛮有名气的,咋就买了这破书。”

    林逸笑了笑,就对他说了一句:“嗯,也许你不怎么玩书,不过我建议你去查一查,这种书叫做‘网格本’。”说完,径直离开。

    身后,那帮粉丝们忙拿出手机狂搜索………

    网格本,《瓦尔登湖》,还是精装本………

    然后,他们傻住了。

    售价………1800元!(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

    林逸无意中露的这一手,引起了众人的齐声喝彩。尤其那些慕名而来,前来财神庙朝圣的粉丝们,更是欣喜不已。

    对于他们来说,听闻林逸在洛阳古玩大会,在金陵树林大会上的种种英雄壮举,什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点石洛阳,震撼金陵,全都让人心神向往。

    掌声中,一位从远处前来财神庙摆摊的书摊老板,就主动来到林逸面前,手中捧着一本书对林逸说道:“久仰先生淘书大名,我这里有一本手抄本,在这摊上已经摆放很长时间,却无人问津,不知能不能让先生您帮忙掌掌眼,看看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免得被一些无知之人笑话我拿了赝品来卖高价。”

    原来这书摊老板是从浙江来的,听说这南都财神庙古玩市场十分的红火,于是就把自己压箱底的藏书带来了一本,本想靠着市场红火,卖个大价钱;谁曾想,这里的很多人竟然都不识货,硬是说自己这本书是假的,是赝品,就这种书还想卖上三万块,做梦去吧。

    这位书摊老板很是委屈,如果说价格高,没人出得起价码也就算了,可是说自己这书是假的,那就不中听了。因此,他也顾不得脸面,见林逸这个藏书界的大名人出现,就忙不迭站出来,请求他帮自己正名。

    林逸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见那书摊老板红着眼圈,都快哭出来了,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见真的是受了委屈。

    所以他就拿眼去看了看那本书,一看不禁莞尔,怪不得人们会说这是个赝品书,是坑爹的货,只见那是一本手抄本,线装,16开本左右,书名上面赫然写着:《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

    ……

    如果路上有位乞丐跟你说,维护世界和平这个任务就交给你,“这本《如来神掌》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收你十块钱,传授给你吧”,你会不会心动?林逸和很多人一样,看过电影之后,就多次期待这种周星驰《功夫》式的桥段,砸到自己面前。天晓得眼前那位拿着《如来神掌》的人不是洪七公,自己不是第二个郭靖呢。

    当然这都是美好的yy。《如来神掌》未见得是真货,但武术“秘籍”史上是有的,并且是有很多。

    林逸自从爱上古籍以后,就仔细地翻看过,因此他清楚地知道,在大明朝,最厉害的武林高手不是学会了《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而是大明武学第一人………戚继光。

    戚继光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但同时,他更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古典武学家。通俗地来讲,他不仅个人有功夫,懂武术懂练兵,还通晓排兵布阵,临阵应变,是中国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星。

    戚继光早年总结浙西练兵与抗倭成功的经验,写出十八卷《纪效新书》。最初版本里讲述了带兵打仗从选拔将兵到武器选择及阵法运用各个方面的内容,属于典型的军事书籍。但其中的第十四篇《拳经捷要篇》,是篇经典的明代武艺精品。

    说它经典,首先是图文并举。此前的武术文献当然也有文字存世的,单独表武术动作的图像也有过……前辈西北武术学者已经尝试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内容,还原出“敦煌拳”的形式,但配套图谱却一直没有出现。古人没有视频记录,所以于武艺而言,准确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戚继光虽然个人很懂功夫的品类,但他心中对个人武艺并不是太看重。如同他在《拳经捷要篇》篇首讲的:个人拳法只是活动筋骨用的,“似无预于大战之技”,对战争不起决定作用。这个见解,比当日的天下武术家都要清醒和客观。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世界,所谓个人武功高强、以一挡百,那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怎么可能“挡百”呢!在奉调长城抵御蒙古后,戚继光对《纪效新书》做出了修订,又留下了个十四卷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篇武学名篇《拳经捷要篇》给删了,就是因为那篇文字对军事战守,帮助不大。这就是大军事家的眼光。

    而紧随着戚继光成为大明武林第一人的,则是晚明时期的徽州人程宗猷了。

    程晚于戚继光,也曾经遍访名师。他将自己四种武学着作《少林棍法阐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合起来,出版时取名《耕余剩技》,大意是这些功夫都是种田之余的本事,一股云淡风轻的味道。到了近代,浙江吴兴人周由廑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国术四书》。

    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取法的就是日本的单刀,刀约长三尺八寸,刀柄也有一尺二寸,是今天普通人看来不怎么趁手的兵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战法。不过刀太长确实有问题,所以程宗猷《单刀法选》第一式,就是“你我拔刀式”,意思就是你拔我刀,我拔你的,虽然合乎情理,却有莫名的喜感。

    此本刀法秘籍经典刀法招式并不繁多,却是影响了很多习武之人,甚至连现代的玄幻小说,大师黄易的《寻秦记》中,项少龙利用打造的双手握刀,大战管中邪那一幕,就借鉴了程宗猷的“单刀刀法”的实战理论。

    ……

    此刻,林逸看着这部手抄本《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买书者会说这是“假货”。

    看起来人们受电影影响太大了,凡是听到“武林秘籍”,“功夫秘笈”之类的字眼,第一反应就是假的,却不知道“程宗猷”的单刀刀法在史上是确实存在的,不像那些武侠功夫电影上,什么《葵花宝典》,什么《九阴真经》全都是虚幻的。

    别的不说,就在近代,民国20年,大东书局就曾经出版过马公愚提书名,程宗猷编,《单刀法图说》。此书如今市场价大概在1600元左右,也属于武术类的珍本了。

    再看眼前的手抄本,没有明确的抄写日期,但从纸张和字迹上面来看,却应该属于清朝康熙后期的。

    为什么?因为有“玄”字避讳。

    只要看过金庸的《鹿鼎记》,很多人就会知道,康熙叫玄烨,韦小宝唤他做“小玄子”,因此在清朝康熙之后那几代,为了避讳康熙爷的“玄”字,就用缺笔少划,或者直接谐音,通假字来代替。而这也成了鉴别清朝和明朝书籍年代的常用方法。

    既然大致判断出了这本书的抄写年代,林逸再看了看具体内容,与民国版本《单刀法图说》做了比较,然后就得出来这本书大致的价格。

    林逸回头对那书摊老板说,你这书没错,是手抄的老书,不过三万块的价码有些偏高,第一不是名人抄写,没有签章留名,第二抄写字迹不属于清朝最流行的馆阁体,字迹有些凌乱,可见不是大家风范,第三此类秘笈最珍贵的要达到图文并茂,里面的绘图有些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