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对于书画作品,现在的林逸也算是大行家了,不说他本身在这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书画双绝”;只说他在字画方面的鉴定功力,也是高人一筹。

    林逸清楚地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荣宝斋、朵云轩及文物商店,其经营的大多是民国以前的旧字画,价格极低,像民国时期价格最高的张大千作品,那时只有数十元一幅,其精品也在百元左右,像张大千《沧浪渔笛》当时只有百元(此作在2002年苏富比拍卖会上获价552。79万港元)。吴昌硕的画作只有30至50元;金农书法对联为60至80元;任伯年花鸟扇画为2至5元之间;蒲华墨竹四屏条为8至15元;齐白石的作品数元一幅。即使如此低的价格,也没有引起国内百姓的兴趣,只有像夏衍、邓拓、邓永清等层次很高的人来玩赏。那时,夏衍和邓拓都是用稿费来购买名人字画;邓永清是六机部副部长,尽管工资收入比一般人高一点,但也属于“惨淡经营”一类。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社会环境、政治气候对书画不提倡所致,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红色或革命的,在“文…革”期间,名人字画更是被列入“封资修”的范围。另外,当时普通百姓生活比较拮据,普通人的收入只有数十元,若是收入百元以上已是高工资了。因此,当时只要购进徐悲鸿、傅抱石、王雪涛、齐白石等名家之作,如今身价已千倍或万倍。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吴冠中和范曾,上世纪80年代初,吴冠中的作品也只有数百元。1984年北京荣宝斋售卖的范曾四尺整张“人物”精品,其挂牌价只有8000元,且这一价格无人问津。然而,10多年后,吴冠中和范曾的作品在市场上动辄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可以说这些书画作品的身价短短几十年就翻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不过林逸也清楚地知道,如果那时买进吴冠中或范曾的画作并立马转手,恐怕很难赚钱。同样,现在市场上买进字画要转手赢利也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拿到拍卖场上运作,其成本相当高,因为拍卖行对买卖双方都要收取10%的佣金,还要向提供货源的物主收取1%的保管费和图录费等,这样,各种费用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少的数字。至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收取的各种费用则更高。所以,艺术品这东西不太适合短线操作,它的价格上涨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以海派名家陆俨少的作品为例,改革开放后,国家对陆俨少的作品收购价为15元一平方尺,到上世纪80年代初涨至100元一平方尺,以后又升至1000元一平方尺,到1990年陆俨少的作品在海内外销路极好。由于那时陆俨少年事已高,难以应付各种应酬,故自列润格,山水画每平方尺高达1500美元,那时确实吓退了不少人,可是到2000年,陆俨少的作品价格在海内外市场上大幅攀升,精品每平方尺从3万元跃升至5万元乃至10万元以上。

    正是因为林逸对这些字画作品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用异能察觉了这些护封所有的裁纸竟然是张大千装裱后字画剪裁而成,那种惊喜,绝对是难以名状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秘密

    虽然认定这些人工制作的书籍护封,是用以前装裱好的张大千作品剪裁成的,不过林逸还是很小心谨慎地释放出一丝灵气,去感受这些护封上面的能量。

    很快,他释放出去的灵气和这些护封就有了唿应。那些护封在林逸灵气的激发下,再次散发出淡淡的书香气息。而这缕书香,则萦绕在林逸的鼻翼上,让他的脑海中立马呈现出一幕幕画面来。

    画案前面,一个大胡子老人用手握起一小壶酒,痛快地痛饮一番,然后把那酒壶放在一旁,再欣然提起毛笔泼墨作画。

    在他神笔运转之下,很快一副巨峰呈现在了宣纸上,他再次给这幅画作添上色彩,当添完最后一笔的时候,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只见这幅书画宏伟壮观,一座晴日巨峰巍然屹立在画面上,像是一座真的山峰,呈现在你的面前。

    逼真,真到整座山峰像是有了生命力,活了过来!

    紧接着,这位老人再次提笔,在巨幅画作旁边做了题记:“再做巨然晴峰图”“蜀郡张爰临”“飞阁晓迎云作幕,危亭夜回水为阑。千林万壑商量遍,坐我奇峰澈骨寒。”

    ……

    难道这幅画作就是大名鼎鼎《巨然晴峰图》的第二次创作?!

    林逸不禁大吃一惊。

    要知道,很多大画家在一生中会重复地画上一些字画,而先前那些字画不是因为某些愿意受到破坏,就是丢失了,要么就是送人,没在身边。因此那些画家就会凭借记忆,再次把那幅画作创作出来,称之为“二次创作”。

    显然,从上面这段题记可以看出,这幅字画应该就属于张大千大师的“二次创作”,因为林逸清楚地记得,张大师所创作的第一幅《巨然晴峰图》已经公开拍卖了,并且在2010年拍出了七千多万的天价。

    该作品绘于上世纪40年代,是张大千盛年时期,画作以山水为主体。用鉴定师的话来说,该作品“堪称1940年代张大千进入艺术成熟期后,极其稀见的铭心极品”。

    据资料显示,该作品约12。9平尺,高168。5厘米、宽85厘米。钤印包括“张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大千”、“张季”、“笑白云多事等闲为雨”。

    作品还题有“巨然晴峰图”“蜀郡张爰临”“飞阁晓迎云作幕,危亭夜回水为阑。千林万壑商量遍,坐我奇峰澈骨寒。丙戌(1946年)重阳后一日题,大千居士爰,沱水居。”“此康熙内府花边罗纹,下宋楮一等,纸墨相发,心手俱畅,亦乡居数年不可多得之一乐也。爰又记。”

    此外,鉴定家谢稚柳曾在该作品题有“此故人张大千四十九岁之笔,临巨然笔极少见,为其平生杰作,殊难得也。己巳(1989年)夏初,谢稚柳观因题”并有钤印“谢稚”、“稚柳”。

    当晚,《巨然晴峰图》以3000万元起拍,随后电话委托直接出价5000万,经过十余轮、持续超过10分钟的竞价,该拍品由场内买家出价竞得,最终以7280万元落槌。

    如果刚才脑海中看到的都是真的,那么这幅被剪裁过的张大千《巨然晴峰图》,最少也能价值千万!

    想到这里,林逸就觉得心脏砰砰乱跳起来,不过他更加好奇的是,这幅画作为什么会被剪裁掉,并且变成了这套旧书的“护封”?!

    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林逸的脑海中再次轰地一下,出现了新的幻境。

    ……

    那位大胡子老人将重新创作好的画作细心地装裱起来,封存在了自己的书柜里面。

    时代变迁,大胡子老人要离开老家,却别的地方,行李捎带不及,只好忍痛将自己的一些画作留在了家中。

    空荡荡的房屋,很快再次换了新的主人,这是一家干部家庭。主人以前是农民,打仗的时候立了战功,退伍复员后就被安排了工作,分到了这套房子。

    旧房子中的一些没人要的东西都被上级分出去,发给了劳苦大众。新主人的妻子是个文化人,识书认字,不像丈夫一样是个大老粗,她看这幅画乃是张大千的作品,认为是很好的宝贝,于是就截留了下来。

    很快,国内搞运动,砸锅大炼钢铁,能够烧的全都拿来当柴火烧了,以便众人拾材火焰高。眼看这幅画作也要被拿去烧掉,却再次被妻子截留,说要用来做鞋底子。

    很快又是三年过去,妻子用心护着这幅画作,把它当成宝贝看待,只有男人不明所以,还时不时地问,怎么还没做鞋底?

    新的文化运动开始了,她男人因为和资产阶级走资派走得近,也成了被清查的重点。得知这个消息后,妻子连夜把家中可能被清查的物品全都丢了出去,只有这幅画,她实在舍不得,于是就灵机一动,把它剪裁成了护封,然后包裹在这套书上面。

    没多久,革命小将破门而入。

    清一色的绿色军装。清一色的雄赳赳气昂昂。

    进屋,抄家!

    凡是和走资主义挂钩的,统统清查出来!

    一个名革命小将发现了这套书,随便看了看,正准备踏上千只脚,妻子护住了它们。

    那革命小将楞了一下,因为那位妻子曾经是她的老师。因此,这套书和那特殊的护封,逃过一劫。

    时代变迁………

    眨眼又是四十年。

    妻子老了,她的记忆力在衰退,已经记不得很多事情。当然也记不得这套特殊的《太平广记》,记不得那些特殊的护封。

    终于,她走了。

    带着失去的回忆,带着残缺不全的记忆。

    因为害怕睹物思人,她的很多书籍被捐赠出去,其中就包括这套《太平广记》。

    可惜在捐赠的过程中,出了岔子,一些旧书被直接丢弃到了废品站。

    一个大晴天,买卖旧书的李钢板发现了它们,并且用低廉的价格把它们买了回来,女人秦三喜见是好东西,往网上查了价格,惊喜若狂,非要卖足6000块。

    就这样,现在林逸又发现了它,并且发现了它包含着的“秘密”!

    ……

    林逸深吸一口气,尽量将脑海中的那些幻象抛开,让自己重新清醒过来。

    那李钢板和秦三喜见他看着这些书使劲儿发呆,不禁诧异。

    互相看了看,秦三喜催促林逸道:“到底你想好没有,买是不买?不买的话就别看了,免得把我这书弄脏!”

    林逸莞尔,这女的也太急了吧,就说:“我很想要,不过身上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只有3000!”

    “那就放下!别看了!”秦三喜发威道。

    林逸当然舍不得,于是就说道:“不如这样,我给你们转账吧,你们说给我个帐号,我用手机给你们转账………”

    “这也行?”秦三喜狐疑。

    他男人李钢板来劲儿了,说道:“行的,我竟然见人家这样干!把咱银行卡的号码给他。”

    “万一他诈骗怎么办?”女人还是不放心。

    林逸笑了:“我至于吗?那么现在只有这样了,你们要么相信我,我给你们直接转账,要么,这些书你们留着再卖……”

    继续留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掉!当然不留了!想到这里,女人秦三喜就果断地说:“好吧,我相信你………!”

    有时候林逸还真是蛮感谢现在这些高科技的,虽然有人说手机汇款转账,购物付款什么的,容易泄漏个人**,像台湾和香港那些地方就都不用,在大陆却是越来越时兴。但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真的很方便。

    在确认汇款转账以后,林逸就准备打包这套《太平广记》,就在这时,忽然那秦三喜说:“慢着!”随即脸上充满一脸狡猾的笑意。

    林逸的心咯噔一下,心说,难道她发现了这书的秘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大赢家

    眼看林逸付了钱,要打包走人,那女摊主秦三喜忽然拦住他道:“慢点,我们的事儿还没结束。”

    “啊,你什么意思?”林逸觉得不对劲儿,觉得这女人似乎知道些什么。难道说她知道那些护封……

    就在林逸思忖着的时候,就见秦三喜说,“还是先把这些书拿出来吧,如果记得不错,刚才你掏的钱是买这些书的,可不包括其它东西哦。”

    林逸的心“咯噔”一下,果然,要悬!

    林逸没想到这女人这么狡猾,原来深藏不漏,什么都知道。

    就见女人把林逸的买书重新拿了出来,就在林逸等着她把那些护封取出来的时候,却见女人拿起第三本《太平广记》,很是麻利地把里面夹着的那张民国“梅兰芳”烟标取了出来。

    表情非常得意地在林逸面前扬了扬,秦三喜说道:“怎么样,你买的东西可不包括这张烟标吧!”

    林逸愣住了。

    摆了乌龙,原来对方指得是这玩意。

    见林逸一副发呆的模样,秦三喜更是得意,说道:“这张民国烟标可是宝贝,别看就这么薄薄一张,却老值钱了………值多少呢,3000多!”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猾。

    林逸再看女人,显然,做过功课呀。

    很快,林逸就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说有一个去乡下收购古玩的老手,一次在村头看到一只小花狗狗吃食的碗竟然是明朝的青花瓷,是好东西。他灵机一动,就对那家的老太太说,自己相中了她家的那只小花狗,想要买走。老太太就出了一个很高的价格。那收古玩的,犹豫再三,最后忍不住自己的贪念,就出价买了下来。临走的时候,收古玩的就对那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