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逸不断地在各个书摊前浏览,这时就见一个操着四川口音的大姐把一三轮车的旧书哗啦全部倒在地上,大声吆喝:“图书馆收来的旧书………2元一本全部处理!想要捡漏的快来!”

    一听图书馆藏书处理,立马就吸引了很多淘客,只见手电筒乱晃,很多人像黑夜中的鲨鱼一样,游弋过去。

    林逸也凑了过去,只见一个老大爷已经抓了一大堆的书,紧紧抱在怀里挑选,不要的就丢下,要的就夹在胳肢窝下面,动作麻利熟练。

    林逸见他夹着的大都是养生的、健康的书,收藏价值不大。另外一个汉子,穿着破了的棉大衣,也在地上扒捡,林逸看去,他挑选的全部都是“文…革”时期有精美封面的书籍,看起来是个行家,因为这些书大多数不会再版,现在都是白菜价,日后定会升值。

    让林逸诧异的是,在这旧书摊上抢书的竟然还有一位老外,看他模样挑拣的书籍全都是俄文版本的旧书,有文学方面的,还有建筑科学方面的;林逸猜测,也许这位是俄罗斯人,毕竟能看懂这类书籍的人不多。而这位老外也算是林逸在潘家园“鬼市”见到的第一只“鬼”!(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九章。收获

    见人家冲着这旧书摊疯抢,林逸就斯文许多,站在一旁,别人抱在怀里不要的,丢在地上的,他才拿起来看几眼。只见那些旧书大多数都是馆藏的“大路货”,比如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郭沫若先生的《郭沫若文集》,而最为常见当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文学版的上下卷《鲁迅日记》,装帧七分朴素,三分考究,这种书几乎每个摊位都有,价格在20到40元之间,不过这个摊上两块钱出售,却是一个小漏,被那位淘书技术精湛的老大爷死死抱在怀里………看起来他并不是只要健康养生之类的旧书。

    这个摊子的女老板虽然嘴里喊着所有馆藏书“二块钱”一本,但有一些摆在她脚跟处的却不是。那些都是比较珍贵一点可能还得算文…革前的各种画册、杂志、连环画,以及各种旧邮票、旧信封和旧明信片等。偶尔有红彤彤《**语录》和**像章,这可能是最为特殊的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不用说,女摊主那“两块钱”只是噱头,主要卖的还是这些“珍品”。

    林逸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主要是那女摊主索要价格太高,想要一本吃个饱。怎么可能吗?作为大名鼎鼎的捡漏大神,林逸才不会花太多的冤枉钱,所以只是询问了两句就放弃了。

    再看向旁边一个摊子,这次林逸来了兴趣,因为这个摊主所售卖的书籍不多,可全都是精品和珍品。细眼看去,其中竟然还有一些民国期间出版的稀有画册,那也是一般人不敢问津的旧书。比如有珂罗版精印《大涤子山水册》、《耦香馆写生册》等等,售价一般都在1000元之上;而当年故宫最为有名的,八开本不足百页《故宫丛刊》,虽然零零散散可见,一册也1500………1800元之间。

    这些书是林逸喜欢的,都说潘家园鬼市的书籍便宜,可是这些书摊老板索要的价码也都不低呀。耐不住对这些画册的钟意,林逸最后和那老板讨价还价,用3000元买了这三本,老板大声说,给你优惠了1000块,让林逸下次继续光顾他的鬼市书摊。林逸心说,来一次就不容易了,更别提黑灯瞎火到哪儿找你。

    有了三本画册,林逸心中踏实许多,看起来这鬼市的卖家都猴精的很,想要在他们手中捡漏太难了。也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旧书的售卖价格几乎透明,不像林逸刚入行的三年前,很多摊主还不知道价格和网上挂钩,这就给了很多淘书客捡漏的机会。但是现在人人手机上网,遇到好书第一时间就是上网差价格,因此有些好书甚至比网上卖的还贵。

    没来潘家园鬼市之前,林逸充满了对鬼市捡漏的幻想,可是现在,则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凑着鬼火般的灯光,林逸再次朝其它书摊看去。如果说之前所看的书都比较贵,那么接下来都是一些很便宜的旧书了。其中很多都是今年的一些流行杂志,比如《读者》、《读书》、《时尚》,还有与字画有关的如《中国书法》、《收藏》、《中国篆刻》等等。而就某些特别的读者而言,值得收集的《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最有城市味的杂志《城市画报》常常一元可以买到一本;假如一次买得很多,几毛钱就可以搞定。这就看各位淘书者的砍价水平了。

    对于这些杂志之类的,林逸更是兴趣乏乏,所以他只是看了看,就又转到了书画摊上,其中一些油画还是很漂亮的,跟真的俄罗斯油画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林逸是懂画的,从色彩和画面上看,与家居市场的油画价格做比较,非常便宜。当然不是真的,真的有海关证明,有画家授权书,一幅真正的俄罗斯油画至少也要几千元左右。好的都是上万的,特别是女画家库金,听说是俄罗斯着名女画家之一,要价两三万以上。

    相比这些油画,林逸喜欢的还是国画,特别是水粉画。林逸觉得油画的色彩就像五彩的云,让人感到有些浮夸和艳丽,适合挂在那种很小资的客厅里,能够显得明媚和阳光。而中国画,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尤其那种彩色水墨的国画,这是西方绘画却欠缺的精神内核。

    浏览过这些画摊,林逸没有购买一幅画,却有一位看起来打扮很时尚的年轻人,买了几副很抽象的油画。其中有一副叫做《乡村的法拉利》,听摊主说这幅画是一位农民画家的作品,很有些乡土气息。林逸觉得那幅作品是所有油画中最好的。

    所谓的“乡村法拉利”其实就是乡下的老式“手扶拖拉机”。画面上是乡村结婚时的盛况,新娘坐在颠簸的拖拉机上面,后面吹着唢呐,飘扬的大红花和喜字,整个画作扭曲夸张立体,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让人感觉到了紧张和压抑。

    林逸甚至觉得,如果那位年轻人不买走这幅画的话,林逸就会掏钱买走。作为一位农村出身的孩子,林逸对这种画作,还是很喜欢的。不过让林逸诧异的是,那幅画作才卖了200块钱,在林逸看来就算是2000也不贵。

    不过鬼市就是这样,别人拿到手里的东西,你不能开口争抢,更不能不懂规矩的随便提价,那样会被人骂死的。

    ……

    抱着一丝遗憾,林逸离开了那些书画摊,随便在一摊位下瞧了瞧,发现有一本《丁聪老漫画》。丁聪是一位老漫画家,生于1916年。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闻名于世。这本书出版于2004年,荟萃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数百幅。是研究老先生不同时期作品风格的史料。经过与摊主交涉,以十元价格收入囊中,这是这次鬼市之行买的最便宜的一本书。

    就在林逸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个鬼市摊主忽然开口问林逸道:“朋友,我这里还有些小人书没拿出来,你要不要?”

    林逸一向不怎么收藏小人书………虽然他小时候喜欢看这些东西,不过一直都觉得小人物这方面水太深,所以不轻易涉足。奈何身处鬼市,摊主又这么热情主动,林逸是个不太会轻易拒绝别人的人,所以犹豫了一下,就说:“拿出来看看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走宝

    事实上那摊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叫住人买书的,他的小人书可都是新收来的,品相不错,种类也挺多,可惜他以前不怎么卖这些,也不知道这些小人书好不好卖………听说现在玩小人书的人少了,很多书都是有价无市,所以在他看来,最好能快些把这些书出手为好。所以当他见林逸是外地口音,身后跟着人,还拉着小车,就认定他是个批发旧书的大主顾,这才主动打招唿。

    林逸重新蹲下身子,头上的探灯照耀下,就见那摊主从身后的一个水果箱里掏出来一沓沓的小人书来。

    林逸刚开始还没怎么地,可是看见那些封面漂亮的小人书,就有些挪不开脚步了。

    那些小人书太熟悉了,《闪闪的红星》、《雁鸿岭下》、《牛郎织女》、《南征北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真是恍如隔世。

    见林逸似乎对这些小人书真的很感兴趣,那摊主就很高兴地给林逸递了一个小椅子,说你慢慢瞧,他有的是货。

    好多小人书都很要意思,扉页上都写着拥有者的名字,字迹是歪歪扭扭的,有班级,有姓名,还有一个,画了一个小人儿,戴着红领巾。让林逸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来。

    记得有一次,可能是**岁吧,林逸给母亲要钱买《新华字典》。母亲给了他十块钱。林逸高兴地走路到离家十五里的镇子上,那时候是夏天,镇子的戏院子唱戏,好在不要钱。听着锣鼓喧天,他真想去看,但还是说服自己先去买字典。

    可是到了那家书店,却没有字典,这时林逸就看到了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一块钱一本,他一口气买了五本。买完了,才想起回家是没法跟母亲交代的。为了免得挨打,林逸就在那镇子上转悠,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旧的新华词典,凑个数,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可是他转了半天,集市上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有炸得喷香的油糕,有让人流口水的冰棒、水果糖,有一吹就叫的彩色鸡,还有花花绿绿的红皮球……

    一条街林逸转了两遍,最后找到了一个旧书摊,花两毛钱就可以租一本小人书看。林逸就坐到尘土满地的小人书摊旁,一口气把身上所有的钱全花完,看完十几本小人书。这时太阳已经到西边了,肚子叫得他都能听见。回到家,母亲知道他没有买字典却买了小人书,不让他吃饭。于是林逸就坐到家门前的楸树下,继续看新买的小人书,现在只能想起有一本叫《南北大侠》,好像讲的是一代武林宗师杜心五的故事。

    后来,林逸又多次跑到县城去看小人书,现在想起来,好像先喜欢武打的,像什么《鹰拳》,《偷拳》,《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

    然后又迷上了那些打仗的,像《闪闪的红星》、《红日》、《南征北战》、《岳家将》、《两个小八路》等,看得林逸如痴如醉。

    后来林逸又喜欢看谈恋爱的,那时候村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放戏剧时人最多,什么《铡美案》、《红焰驹》、《梁山伯与祝英台》、《游龟山》、《西厢记》、《审妻》,《花墙会》等,大多讲的是秀才落难,小姐花园赠金,日后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之类的。电视电影放完了,可是小人书却把它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于是就再读,再想那些让人感动的男男女女。

    最后就是看一些根据小说电影改遍的,比如《霍元甲》、《陈真》、《少林寺》等。还有一本小人书《苔丝》,林逸想一定是年龄大点后,还知道《德伯家的苔丝》这本世界名着,否则自己怎么会知道看这么一本外国的小人书呢?

    只是可惜,随着日本漫画的冲击,林逸那些看小人书的岁月就结束了,他开始跑去看《乱马》,看《七龙珠》,看《圣斗士星矢》,看《孔雀王》等等。

    相比咱们国产的小人书,这些日本漫画更具有冲击力,血腥,**,都让很多孩子不能自拔。现在想起来,林逸真不知道那时候自己到底是看漫画多,还是小人书多。

    ……

    就在林逸翻看这些小人书,充满遐想的时候,那摊主忍不住咳嗽一声,问道:“朋友,你看了这么久,到底要不要啊?”

    林逸这才发现,原来旁边又来人了,正盯着他手中那些小人书。看那人表情和模样,应该是专玩小人书的老手,因为他所盯着的正是林逸手中的一套《山海经》。

    这套书是宝文堂1985年出版的《山海经连环画丛书》,13册全套,据林逸所知,缺本多,成套不易。九品以上在藏家手中价格可高达1500元。

    林逸笑了笑,就问那摊主:“这套书多少钱?”

    那摊主就说:“你再挑一些,我给你便宜一些,一本5元!”

    林逸心说窃喜,于是就说声“好”,又在那一沓的小人书中找寻起来。

    旁边那人没想到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急的抓耳挠腮,死盯着林逸,希望他快点放手,最好什么都不要买。

    林逸和老郭是死党,虽然他不怎么玩小人书,奈何老郭却是这方面的行家。聚在一起多了,林逸多少也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又从其中选出了《李四光》,《毕升》,《小桔灯》,以及《九色鹿》,《蚕神的故事》,《琴台的故事》六本书。

    林逸知道这些书都是小人书的缺本,像那《李四光》是1979年陕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