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林寒暗中送了个“虚弱光环”过去,让安倍的整场演讲都显得有气无力,台上台下都是漠不关心的面孔,仿佛投降的场景一般,死气沉沉……
当天晚上,林寒来到东急凯比德大酒店,和一众员工开了个会,并做出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
会议过后,时候已经颇晚,他就直接在酒店订了个房间住下来。
站在房间的阳台前,林寒双手插在兜里,透过玻璃窗外的霓虹与夜幕,看向与大酒店紧挨着的首相官邸,默然不语。
在首相官邸的某个角落,昏暗的灯光之下,那里正有一个沉默的男人无言地坐在台阶上,低头看着脚下,仿佛一个外人。
他就这么静静地坐在台阶上,时而侧过头,意兴阑珊地打量着夜幕下飞舞的小虫,还有被风吹动的树叶,脸上却都没有神色的变化。
这个男人在首相官邸的台阶上坐了很久,直到林寒伸手,拉上了窗帘……
……
众议院大选很快出炉,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却又在一些人的意料之中。
日国第一大政党自民党,输了。
以自民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终于再次失去了众议院多数席位。而与此同时,希望之党、维新党等反安倍势力则一举翻盘,拿下多数席位,并组成执政联盟,共同推举新任内阁总理大臣。
消息传出,日元再次上涨,股市则一片凄凉,出口大幅萎缩,安倍经济学就落幕……
(有些内容不宜多做展开,现实中安倍已第四次就任首相)
第275章 收购
众议院大选结束之后,正如外界预料中的那样,以希望之党为首的反安倍阵营最终结成执政联盟,占据国会多数席位。
随后经过联盟内部协商,希望之党总裁小池百合子成功就任日国的下一任内阁总理大臣,走上权力巅峰。
至于原本的日国第一大政党自民党,则由于此前的种种“意外”而元气大伤,声望跌入几十年未有的低谷。
外界甚至传闻,自民党也将像其它党派一样,可能在落败之后自行解散,或者融入其它政党。
对此,自民党总裁、前首相安倍发表公开声明,表示自民党永远不会解散,永远会为了日国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二天,安倍辞去自民党总裁一职,同时宣布退出政坛。
消息传出,外界媒体顿时不胜唏嘘,一片感叹惆怅,诸如“枭雄迟幕”之类的论调更是大行其道。
一些出了偏差也不负责任的报道,甚至已经开始宣扬安倍凄凉惨淡的晚年生活了。
配上几幅驼背老人的背影照片,手里拄着拐杖的那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此情此景,就连华夏的一些吃瓜群众看了,都感到几分心有戚戚焉。
但实际上,安倍的家族十分显赫,江户时代就已是当地的一流富商,祖父声名在外有“大津圣人”之称,外祖父、外叔祖父都当过首相,父亲也当过外相,位高权重。
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两位当过首相的祖辈,外祖父是二战时的甲级战犯,外叔祖父却拿神奇地了个诺贝尔和平奖……
所以虽然失了首相大权,但家族无比煊赫的安倍,晚年生活一点也不凄凉,住在东京的别墅里,无忧无虑,天天就是游山玩水。
小池百合子当选首相之后,针对此前日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小池政府决定进一步降低外汇杠杆上限,由原来25倍降至10倍。
同时,小池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政策,让刚刚走过一波过山车的外汇、股市迅速稳定下来。
地震、大选等一系列热潮也仿佛随着日国金融市场恢复正常,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
虽然也有些人怀疑熊本大地震的惊人巧合是否与宫城县地震一事有关,但毕竟空口无凭,而今又大局已定,所以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小池百合子当选之后,最大的外国受益者,自然就是林寒无疑了。
有一位首相在政府内部打辅助,林寒感觉整个日国都变得友好了,办什么事都方便了许多。
经过在日国金融市场的几番洗劫行动,他手中的资金已经达到470亿美元之巨,真正站到了世界顶级富人之流。
470亿美元到手,林寒甚至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先把神钢商事给收购了再说。
当初神钢造假事件爆发,偌大的集团公司顿时陷入困境,不少企业都有意收购其一部分业务,看上神钢商事的也不在少数。
万象资本的团队此前已经与神户制钢有过多次接触,但因为两次地震的缘故,谈判不得不中断两次,收购计划也被搁置。
如今万象手中资金大为富裕,底气当然了足了不少。于是没过多久,双方就谈妥收购计划,展开交割。
只是这神钢商事着实便宜了些,前后收购也不过花了1。3亿美元左右,还不到470亿的零头。
于是,饥渴难耐的万象资本再一次展开狩猎活动,瞄准多家日国企业,强势出手。
全资收购或者实现控股的公司倒也不多,除神钢商事之外,也就只有北海道的一家银行,东京的一家报社,还有几家生物医药技术相关的公司,以及两家生产集成电路的电子厂。
其中,北海道的那家银行,在收购之后被改名为蓝鲸银行,其它公司则基本保持原貌。
林寒收购的这些公司,多少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其中一些还打了《瓦森纳协定》的擦边球,如果小池百合子不是首相,还真不好谈。
擦边球其实好说,一旦明确进入《瓦森纳协定》禁运的范围,就不好办了,哪怕政府关系深厚,处理起来也并不容易。
比如林寒十分中意的尼康公司,虽然他很想花几十亿美元买下来,但却始终没有进展,小池百合子也暗示他最好不要直接收购尼康。
原因无它,尼康这个日国著名的相机生产商,实际上还掌握着高端光刻机的生产技术,而这正是《瓦森纳协定》命令禁止的东西。
掌握着高端光刻机生产技术的尼康,就算林寒再有钱,也不好直接拿下。
当然了,虽然不能直接收购公司,但光刻机还是可以谋划谋划的。
等过段时间,日国政坛稳定下来之后,让千川保安公司中间前线,找机会偷偷弄过来一两台高端光刻机,应该不成问题。
林寒已经打定主意,回国之后就往实验室狠狠砸钱,除了原本就是大头的生物技术之外,信息工业也要加大投入。
毕竟一两台高端光刻机,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起点了,以此为基础,打造全套的芯片生产技术,没人比万象更有优势。
除全资收购以及实现控股的公司之外,林寒还多少收了一些大企业的股票,比如软银、三菱电机、尼康、野村等等。
这些都是他十分看好的公司,虽然持股比例不高,但价值却非比寻常。
尤其是软银,近来可谓风头正盛,将arm、东芝、波士顿动力公司等企业一一拿下,手笔极大。
其中的arm公司,更是掌握着几乎所有手机处理器技术的根基,最终被软银以近半的溢价收购,有人甚至声称孙正义很可能因此抓住了未来世界的入场券。
林寒能够拿到软银的少许股份,还多亏了阿里的帮忙。
毕竟阿里这次也因地震赚了极多,马等人还借此机会,进一步降低了软银在阿里的持股比例。
在万象资本忙着狩猎日国企业界的时候,林寒已经开始准备返程。
临回国前几天,雷钧却忽然有些郑重地打来电话,说是有些意外的事情想要和他当面谈谈……
第276章 不如开航空公司
两人约在东京的一家寻常的饭店见面,简单吃了点东西,一边闲聊了半晌。
闲聊期间,林寒也总算见证了这位雷总对可乐非同一般的热爱。
最开始点菜的时候,雷钧第一个问的就是“有没有可乐”,然后还如数家珍地说了几个牌子,最终在服务员诡异的眼神中才又接着点了几样菜品。
“我这有一样东西要给你……就是这个,你看看。”雷钧放下可乐,随即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林寒。
林寒有些好奇地接过文件,随口问了句:“这是什么?”
“托你的福,大米这次的收购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现在已经基本谈妥了……”
顿了顿,雷钧又说道:“除此之外,在收购那家半导体公司的时候,我们还十分意外地发现了一起很可能存在的国内走私案。”
“有人长期从日国几家电子厂进购大量的ic,具体包括集成电路、二极管、低端手机处理器,以及一些其它的电子元件,然后销往国内。”雷钧缓缓说道。
“我让人稍微调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国的海关好像并没有这方面记录。所以我怀疑,这很可能是一起走私案。而且看样子似乎规模颇大,应该有企业在背后操纵……”
林寒一边听着,一边翻看手中的文件,随即忽然目光一凝:“云州?”
雷钧点头:“不错,收获地点就是汉东省云州市。你是云州人,所以我就想先跟你说一下,看看你的意见如何。”
看着手里的文件,林寒不由陷入沉思。
据他所知,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走私产品就是各种电子元件,如低端手机处理器、储存芯片之类的,需求大利润高,各地海关时不时地就会破获几起这样的走私案。
前不久还有个大新闻,说是深震海关破获一起涉案规模四十多亿的走私大案,走私产品也正是各种电子元件。
云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这种事肯定也少不了,只是他以前没怎么关注而已。
这份资料上虽然没有什么具体信息,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十有**正如雷钧所说,这是一起走私大案,而且很可能和云州的企业有所关联……
林寒的心中隐隐有了几分猜测,随即一笑说道:“雷总,这件事就交给我这个云州人来处理吧,你看怎么样?”
雷钧也笑了一下,而后十分干脆地点头:“当然可以。”
两人很快便不再提起此事,过了一会,他问道:“小林,你们万象有没有兴趣在大米投一投?”
“我是你们的忠实用户,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愿意在大米投资。”林寒笑着说道。
他这么说,倒也不全是出于个人情怀和喜好,毕竟大米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国内优势十分巨。
手机方面,大米也是迅猛发展,进境神速。现在不止是高性价比,在高端技术领域,它也不断提高。
如近来最热潮的全面屏概念,就是从大米开始发扬光大都。最新一代的大米手机,与最新一代的苹果手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接近。
不到十年前,手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今天的龙头老大苹果那时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
区区几年的时间,手机行业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昔日的诺基亚已经只在砸核桃或者挡子弹的传说中若隐若现,而当初无人待见的苹果、三星、大米、华伟等,如今却得以强势崛起。
再过几年的情景,又有谁知道呢。
“对了雷总,我现在挺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
雷钧沉吟一会,随即缓缓说道:“真正的全面屏,恐怕还要等几年,甚至可能更久也说不定。”
“苹果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领先了,但距离全面屏还是有差距。屏幕透明度控制的问题,一直都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只能说前路很长。”
林寒想了想说道:“万象实验室近期会在信息工业领域加大投入,如果可以的话,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合作……”
“另外,我准备出25亿美元投资大米,具体的方案可以回国之后再细谈,您觉得怎么样?”
他虽然看好大米,但也知道雷钧肯定要保持自己的控股地位,不可能给别人太多股份。
毕竟雷钧本人也不缺钱,手中资源甚多,尤其经过宫城县、熊本县两次地震,他现在根本无须找人融资。
之所以会向万象抛出橄榄枝,倒主要是为了人情,林寒当然也知道分寸。25亿美元说多不多,但占个5%的股份还是没问题的。
雷钧笑着点头:“可以。”
两人又聊了一会,林寒似是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雷总你对私人飞机了解多少?”
“不怎么了解。”雷钧摇了摇头,“我感觉私人飞机没什么实用,而且买也很麻烦,以前跟朋友问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怎么,你想买一架?”
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