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环保大师-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汉东省省委省政府对外宣布,将青南县设置为计划单列县、县级市,赋予市级的自主管理权限。

    作为云州市管辖范围内的计划单列县,青南市书记直接进入云州市市委常委,为副市级。

    随着青南的华丽升格,一众青南市领导干部也等同于在无形中升了半档。

    而经过此番连跳,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南水县农业局副局长宋书清,也一跃而起,成为青南市最炙手可热的领导之一……

第295章 打地基

    要想富,先修路。

    作为基建狂魔的华夏,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如果没有优秀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华夏不可能有今天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催生出世界最发达的快递系统,以及独步全球的电商行业。

    本质上,“修路”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高效的地缘改造手段。

    而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缘因素的限制,所以自然而然地,修路也正是地方致富的重要途径。

    如今的青南市,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几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很快,汉东省政府就表示,将会与云州市政府联合制定相应的交通建设计划,其中就包括一个新的大型机场的建设。

    毕竟云州原本的机场实在是太小了,旅客吞吐量还不到一百万人次,而且机场位置也并不算适宜。

    如今云州市重心转移,又有上级的鼎力支持,准备大干一场,一个全新的大型机场自然也就要提上日程。

    作为青南市一家独大的领袖企业,万象科技也参与到了机场修建计划的制定,并专门为此成立了一家航空公司。

    经过几番讨论,最终汉东省将青南机场定为省内的枢纽国际机场之一,并列入省“重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机场的第一期投入为五十亿元,由政府与万象航空公司联合承担,预计在三年内投入运营,并实现年五百万的客运吞吐量。

    除此之外,与机场修建计划一同出台的,还有地铁、高速公路、铁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造计划。

    这些计划涉及云州市的方方面,制定的时候,则都是在京州一个大型会议厅进行的。

    彼时会议厅里灯火辉煌,主席台上的屏幕显示着大幅的云州市地图。

    每有人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云州地图上已经布满一片五颜六色的灯光……

    ……

    空旷的平地上,停着一辆外表普通的黑色轿车,此时此刻,林寒正坐在车里,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仿佛入定一般。

    与此同时,在无人可察觉的地下空间之中,浩漫混乱的土石赫然正在缓缓蠕动,有序地沉降,结构随之逐渐清晰分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林寒已经可以凭借中级大地权限的能力,对地下空间的结构进行调整,让其更利于建筑的工程建设。

    从日国洗劫来的几百亿美元,尽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肆意挥霍,却依然还剩下许多。

    这些钱要是全拿来建楼,至少能建起三座千米大厦了,谭建峰的“十次方计划”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了,现金虽然绰绰有余,但林寒是肯定不会全用现金去建大厦的。毕竟现金用处甚多,为了建楼占去几百亿,实在不值得。

    如今他与官方联系紧密,贷款实在易如反掌。尤其对于收入动辄几千上万亿的“宇宙第一大行”工行而言,几百亿简直就是洒洒水,以万象的关系以及庞大的贷款量,利息也绝对不会多高。

    空出来的现金拿来进行投资,收益不光能抵消银行利息,还能有许多盈余。

    这就好比买东西用花贝免息,现金放到余额鸨涨利一样,只要按时还账,算下来绝对是更划算的。

    靠着银行贷款实现崛起的企业不在少数,要不怎么说银行是现代金融商业体系的枢纽呢。

    有时传言说阿里宝和银行竞争对抗什么的,但实际上,阿里宝和银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看上去像是对抗,但银行真要想打压阿里宝,其实就和爸爸教育孩子差不多。

    而且银行和阿里宝之间就好比五星级大酒店和小饭馆的关系一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业务冲突,央行出台的限制政策纯粹是出于行业规范的考虑。

    早在青南开发区成立之前,林寒就已经在青南买下大片的未开发土地,像眼前的这片空地,就是面积相对较大的一处。

    考虑到千米大厦建造时间太长,最快也要五年时间,所以林寒对原本的计划做出了调整。

    原本他是打算按照谭建峰的设计,以装配式建筑的思路,从“十次方”的四角开始建造,等资金充裕之后再建造完整的十次方,这样在建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一部分大厦,以便让资金流动更灵活一些。

    现在资金的问题不存在了,计划难免要做出变动。

    林寒的设想,是同时开建“八次方”和“十次方”,眼下这片空地正是准备建造“八次方”的用地。

    八次方大厦只有256米高,经过林寒事先的“打地基”,工期和成本都可以节省不少,预计在一年之内就可以投入使用。

    八次方使用几年之后,十次方正好就能建成。那个时候,应该正好在国家领导换届前后……

    对这片空地的地下结构进行调整之后,林寒又跑到另一处面积更广的未开发空地,如法炮制地对地下土石的结构形态进行相应调整,使之更适应接下来的施工。

    如此大范围地使用中级大地权限,对体能消耗不小,前后花了一个星期才总算将两块地的“地基”搞定。

    谭建峰之前跑到有锡市的超算中心,租用了超级计算机0。1%的计算能力,借以优化他的“十次方”设计。

    几个月下来,谭建峰告诉林寒,千米大厦的设计已经被极大地优化,工期、成本进一步缩短,安全性则有所提升。

    林寒当即便让他带人到两处工地勘探,准备开始施工,建造“八次方”与“十次方”。

    因千米大厦着魔已久的谭建峰,得到消息后自然雄心万丈,跑到工地之后,忙得比工人都累。

    刚开始勘探没多久,他就震惊了,跑到林寒那激动无比地说:“这两块地简直就是专门为摩天大厦演化的……地基都不怎么用搞了!”

    林寒半开玩笑地说道:“估计是你的执着把老天感动了吧。”

第296章 小高考

    办公室门没关,宋书清此时正站在门口,敲过门的手刚刚放下。

    林寒拍了拍谭建峰的肩膀:“我有点事情,你先忙。”

    等谭建峰离开,宋书清才关上门,走到林寒身前坐下。他扶了下眼镜,似乎欲言又止。

    林寒看着他:“找我有什么事?”

    “这段时间,我能接连升职两次,应该是多亏你的帮助吧……”宋书清说了句,然后就忽然没了下文。

    林寒沉默稍许,随即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你是靠了关系才升的职,而非自己的能力。心里有些失落,也是人之常情。”

    宋书清微微叹了口气,似乎默认。

    “不过我想你也明白,只凭你一个人,势单力薄,这辈子很难在仕途上有什么大作为。除非赶上历史进程,否则至多也就到厅长一级为止,再无寸进。”林寒说道。

    “能力出众的人不少,但是能力出众到能够打破既有规则的人……可能陆老师算一个,你觉得,你比陆老师如何?”

    “远远不如。”宋书清摇了摇头。

    林寒提到的陆老师,是两人高中时的政治老师,也正是那位前后执教过三科,科科制霸全市,然后一言不合就去支教的老师。

    虽然其人不喜交际,生活中颇为木讷,但凭着神挡杀神的教学能力,当时的青林县中上下,无不对他佩服到五体投地,堪称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

    想当年,陆老师执意出走支教的消息传出,连县教育局局长都亲自过去挽留,好说歹说就差叫一声亲哥了,结果还是没能留住任性的陆老师。

    “况且,宦海之事比教学又要复杂许多,打破规则更为不易。”林寒接着说道,“像李荣赋资历深厚,政绩也不错,但最终连青南市一、二把手的边都没碰到。”

    宋书清沉默了一阵,问道:“据说青南领导班子的成员,来历许多都不一般,你对此了解多少?”

    林寒微微一笑:“来历当然都有,但算得上不一般的,其实也就那个宋修铭还有陈晓生而已。他们两个的祖辈,都曾是国柱一级的人物……具体的,你以后接触很快就会知道。”

    “当然,我觉得你的底子也不差。”末了他又补充一句说道。

    “我?我父母都是普通教师,哪有什么家庭背景。”

    林寒说:“你爷爷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你又是北大出身,有青团干部履历,同时还是部队下来的尉官。这些条件虽然不算显赫,但论‘根正苗红’,也很少有人能胜过你了。”

    “尤其是你身上的军队色彩,在某些关键时候,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助力作用。把握好机会的话,前途未尝不是一片光明。”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再者你是我的老同桌,相比于其他人,我当然也乐意你能走得更高一些。”

    听了这番话,宋书清的心境仿佛也有了变化,目中微闪,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半晌他忽然有些犹豫地说道:“你之前在首都,到底做了什么事?”

    ……

    两人在办公室里谈了小半天,一直到临近中午的时候,林寒才像是想起了什么,饶有兴致地说道:“我记得今年的小高考成绩已经出了,听说县中又创纪录,中午要举行个什么活动,要不咱们一起去看看?”

    宋书清也露出意动之色,微微一笑:“正好,也顺便去学校食堂吃顿饭,听说这些年学校食堂发明了不少新菜。”

    随后,两人便径直下了办公楼,坐上车向着青林县高级中学赶去……

    汉东省的高考制度素来奇葩,高考计分只计语数外三科,余下所有科目则都是abcd四等。

    小高考也即学业水平测试,共考四科,有d者失去高考资格必须次年补考,有a者高考成绩加一分,4a者加五分。

    所以每逢小高考之时,汉东省各大高中都会打出“有a无d”之类的口号,所有的高二学子都会在这个时候疯学小科,主修科目则近乎停滞。

    像林寒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天天十套八套卷子,当堂做当堂讲。

    为了小高考复习,数学课都照挤不误。他们的数学老师为此常常怨气冲天,不止一次地说“只要丢一道数学填空题,你们拼命拿到4a就没了”。

    近些年来,汉东省也渐渐意识到自家的高考制度确实有些另类,而且名校录取率逐年下降,前景堪忧。

    所以有关汉东高考改革的消息不断传出,直到这两年才大致确定。

    随着高考改革消息的确认,这两年的小高考形势也变得诡异起来,仿佛垂死挣扎一般,题目、难度、阅卷都变得相当离奇。

    像前年的小高考就忽然变得简单到爆,4a遍地走,有a不如狗。正当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时候,第二年的小高考却又忽然难到空前绝后,哀鸿遍野。

    据说今年的小高考大体还算正常,各地成绩也中规中矩,而作为云州市首屈一指的名校青林县中,当然也是“又添佳绩,再创辉煌。”

    一如既往地,小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学校都要举行一个活动,宣个誓,喊喊口号,说什么再接再厉、决胜高考之类的。

    当然,林寒对这种仪式的意义十分存疑。毕竟就他的感觉而言,自己当年是从来都没有因宣誓、口号而感到激励或者振奋。

    顶多在某些时候情绪上来,喊得气势大了些,但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

    林寒和宋书清两人来到母校,校门口就看到电子屏幕上的红闪闪的小高考成绩,还有一个横在校门上的红底黄字的超大横幅,迎风飘扬。

    从门口往外望去,已经可以看到有学生正拎着凳子,向操场聚集,声音有些热闹,喇叭时不时还跟着响几声“喂喂”。

    刚一下车,已经事先知会的吴项副校长便乐颠颠地从校门出来,满脸笑容:“杰出校友回访母校啦。”

    “吴老师。”

    “老师,咱们学校这次在全省排第几啊?”

    两人问候了一声,便与吴项一阵闲聊,谈笑风生。

    ___

    ps:

    “教育大省”的高考制度,说多都是泪……

第297章 语文课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