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金属可以诱发基因突变,而生命力则可以让受精卵不死,并保证突变只往正面进行,直至受精卵几乎完全适应了环境,不再死亡。
如此循环多次,几经生死的蓝鲸受精卵,基因已发生了数次转变,并逐渐适应周围极度恶劣的环境。
开始的时候,只须几秒钟,这颗受精卵就会死亡。然后再到坚持十几秒,几十秒,几分钟,乃至数个小时都安然无恙。
几天之后,蓝鲸受精卵似乎已经对所处的环境完全无感了。
理论上,它已经变成受精卵中的战斗卵了。
但是,虽然此时的蓝鲸受精卵肯定比最初的状态强了很多,但到底是不是完成了“金属化”,林寒也不太确定。
由于只是一个细胞,累计耗费的生命力极少,区区几十而已。所以林寒想了想,便决定继续给它加料伽玛射线。
反正有生命力保驾护航,变异也是增益性的,多来几次也无妨。
作为船上的移动实验室,东西不多,伽玛射线发生器只有一台,不过对于一个细胞来说绰绰有余。
于是又过了几天,阿拉伯半岛的第二轮降雨已经完成,罗萱都想早点回国的时候,林寒才总算完成了实验的第一步。
耗费了几百的生命力,这颗蓝鲸受精卵,终于变无可变,几乎可以耐受任何恶劣环境。
将其注入人造子宫,开启孕育程序。
说是人造子宫,其实技术远远不够成熟,尤其体积还这么大。但好在林寒有生命力,人造子宫差不多就行了。
而且这颗蓝鲸受精卵,本身就非比寻常,千挑万选,天赋异禀,又经过多次增益性突变,适应力极强。
将受精卵放入人造子宫,林寒接着注入了数百的生命力。
之前用狗做实验的时候,将狗的受精卵注入人造子宫,几百的生命力,直接就让受精卵达到怀胎两月的水平,顺利生产。
这次的结果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几百的生命力注入之后,受精卵却并没有表现出预期中的分裂分化速度,发育出的胚胎还没半个巴掌大。
林寒想了想,随即再次注入了两千的生命力。
这次胚胎的动静终于大了些,半分钟之内,从半个巴掌成长到头颅大小,形状也能隐隐看出是头鲸鱼。
但林寒还是忍不住吸了口冷气:“这么费生命力!”
他看着显示屏中,正蜷缩着的蓝鲸胚胎,脸上一阵犹豫,最终一咬牙,再次注入了足足十千的生命力。
十千啊,美国总统都没这个福气。
在十千生命力的作用下,同时人造子宫也输送大量营养物质,蓝鲸胚胎得以迅速发育,只一分钟左右,就发育至一头牛大小。
这个结果好了一点,但蓝鲸得发育到成年象般大小才能正常降生,现在这点体格,还是远远不够。
“算了,先放这里慢慢长吧。”林寒索性不管了。
人造子宫虽然还不成熟,但看样子,这头身经百战的幼鲸,在里面似乎也没感到什么不适,生命体征一切正常。
……
云州市,万象第二实验室下属的某研究所。
“林总,按照目前的资料,这颗小天体直径为200米,大约呈扁平状,在掠过火星附近的时候,速度发生微小偏离,预计在两个月后撞击地球。”原北航副教授,现万象实验室研究员、天体物理学家李文俊缓缓说道。
“根据计算,它大概率会坠入太平洋中心略偏西的位置,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所以之前白宫消息称,美国暂时已经放弃动用核武器摧毁。”
“两个月……”林寒手指敲着桌面,一脸沉吟,然后问道,“按照之前美国所说,用核武器拦截,你觉得成功率有多大?”
李文俊想了下:“成功率较高。”
“它的速度并不快,而且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地球,只要发射核导弹,就可以较早将之摧毁。”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不过一颗核导弹很可能不够,万一炸得不够碎,大气层烧不干净,到处乱掉的话,威胁反而会变大。所以拦截确实要花不少钱,保守估计,二十亿人民币吧。稳妥一点,五十亿也说不定。”
几十亿人民币不算小数目了,如果是在自家头顶,几个核大国肯定愿意掏钱。但落在太平洋这种地方,除非是毁灭性的,否则谁愿意去管。
林寒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李教授,你来组织,制定一个拦截计划,预算50亿。制定完之后,提交到万象环境委员会,以维护地球生态为由,请各国协力拦截这颗小行星,有钱出钱,有核武出核武。”
“另外,我以我个人名义,捐25亿人民币,用于该项拦截计划。”
第484章 捍卫者A1
几天之后,万象环境委员会发文件指出,大概率上,小行星虽然不会直接伤及人类,但对海洋的生态环境来说,依然是不容忽视的破坏。
而且也不能百分之百确认,撞击完全不会直接伤及人类,所以委员会希望各国能够同心协力,拦截该小行星,阻止撞击事件的发生。
除了对小行星问题以及拦截方案的阐述,文件当然也提到了林寒捐的那25亿人民币。
总共50亿的预算,林寒一个人就担了一半,这自是让各国政府一阵汗颜。
剩下25亿人民币,也就相当于四亿美元左右,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人有份,其实也没多大负担。
于是在媒体的起哄中,各国政府陆续表态,支持万象环境委员会的提议,助力拦截小行星,维护世界安定。
因为最初的预测撞击点在北美,所以美国此前已经准备好了用来发射核武的特殊运载火箭“捍卫者a1”,但由于后来预测撞击点偏移至太平洋,所以又暂时放弃发射。
现在有万象环境委员会组织,钱也迅速到位,所以方案很快敲定,由美国发射核弹摧毁该小行星。
发射过程会有一次引力弹弓,借助月球引力为火箭加速,最终在距离地球大约三百万公里的位置,通过捍卫者a1携带的数枚核弹实施摧毁。
这个计划由万象环境委员会组织,五常带头,世界各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
一时间,全世界都洋溢着精诚团结、人定胜天的热烈气氛。借此,万象环境委员会的权威地位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捍卫者a1的发射地点位于哥伦比亚南部的赤道线上,赤道线速度最大,通过赤道的惯性力,火箭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从而节省燃料,提高成功率。
不得不说,在危机遍布的宇宙面前,人类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比如,大型恒星在毁灭时会爆发出巨量的伽马射线,其威力之强,倘若正面击中地球,场景便和火焰喷射器击中苹果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因为伽玛射线的传播速度即光速,所以这种灾难是完全不可预测的,且以人类目前的科技,也完全无法抵御。
说不定,只下一秒钟,地球就会被巨量的伽马射线烤焦,浑然不觉的人类,更是瞬间就被蒸发……
这种超小概率事件不提,便是相对常见的小行星撞地球,人类对付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
小行星隔得太远,一来是打不到、打不准,二来即便命中,在真空环境中,由于无法产生冲击波,核弹的威力也会大打折扣。
小行星靠近地球了,人类倒是能打准,核弹威力也够大,但同时却也容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只有不远不近,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顺利拦截并摧毁小行星。
条件苛刻,各种技术门槛极高。而且那么多小行星在天外游荡,人类观察到的只是少数,预测也颇为困难。
眼下这颗小行星,直径三百米,速度不快,总体来说威胁不大,但如果没有提前观测到,万一砸到陆地上,小国直接就可以亡国灭种。
……
巨大的捍卫者a1火箭,与发射架并肩矗立,下方如同蚂蚁般到处乱窜的是一众工作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当然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媒体记者什么的。
林寒和哥伦比亚总统在发射架附近随意地聊了一会,又专程慰问了一些万象实验室的研究员,便坐上车,往附近的一家酒店去了。
酒店其实不远,但他必须坐车,不然多半会引起大量围观。
车也是由万象工业旗下的万象汽车公司生产,内部豪华,性能强悍,配备军用级防护,但外观却中规中矩。
而且价格低廉,只要几百万人民币,林寒一个人就买了好几辆,还送给员工十几辆。
司机开着车,林寒坐在后面小憩。
“对了盖亚,恐龙灭绝真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吗?”
“还有环境变化,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虽然因为生态系统遭受重创,我当时沉睡了很久,但大约还记得……就在现在的墨西哥湾,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撞了过来。”盖亚说道。
“沉睡?”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比直接死掉好一点,应该类似于一般生物的重伤昏迷吧。”
林寒笑了下:“那这么说,几次大灭绝,你都要‘住院’一段时间才行?”
“是啊。所以我攒了好多的生命力,这样如果发生意外,才能有点保障……”
听着这番话,林寒不由觉得,盖亚其实也挺可怜的,日子过得跟小农似的,尤其热衷攒钱存粮,塞床底的那种。
“……”盖亚感应到他的想法。
林寒咳了两声:“看样子,嗯,盘古计划得尽早实施才行。”
相比于后两项,获取碳、氢元素无疑才是盘古计划的重中之重。
只要能够获得大量的碳、氢元素,地球的生态系统就能迅速扩张,最终演变为星际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大增强,再不用担心寻常的威胁了……
来到酒店休息,当天晚些时候,捍卫者a1便点火发射,众多媒体现场直播,举世瞩目。
“……3,2,1,点火!”
只听一阵轰隆隆的巨响,白气滚滚冲天,炽烈的火光之中,巨大的捍卫者火箭直冲天际,不多时便化为一道白线,飞向天外。
冲出地球,捍卫者先是奔向月球,借助月球引力加速,获得足够动能之后再次脱离轨道,飞向更遥远的外太空,直指距离地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某处。
在那里,正有一个直径300米,大约呈扁平状的不规则小行星“缓缓飞行”。
说缓缓,只是就天文尺度而言,实际也不慢了,接近十倍音速。
第485章 拦截小行星
发射顺利,引力弹弓也没出问题,剩下的就是慢慢飞了。
尽管速度高达几十马赫,但捍卫者a1火箭还是需要经历大约四天的时间,才能从南美洲飞至外太空的预定引爆点。
……
四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还有不到半个小时,捍卫者a1就要与小行星发生接触,全世界媒体都在对此进行直播报道。
美国华盛顿,美国航空航天局总部。
众多工作人员坐在各自的控制台前,墙上的大屏幕一边显示着捍卫者与小行星接近的示意图,另一边则是空间望远镜传来的图像空荡荡的预定引爆点。
“怎么样了,杰拉德?”局长查尔斯波尔登走过来问道,林寒此时正站在他身旁,抬头望向大屏幕。
负责此次行动的nasa工程师奥尔德里奇杰拉德扶了下窄边眼镜:“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再过十分钟,捍卫者就会与小行星在预定引爆点相遇。”
“十分钟。”波尔登点点头,“都打起精神来吧,最关键的时候到了。”
大屏幕的示意图中,两个闪烁光点正在迅速靠近,左边光点的速度尤其快,大约是右边光点的五倍。
随着两者的靠近,示意图也在不断放大,大厅内的气氛随之愈发紧张,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
“还有三分钟……”
杰拉德话音未落,大屏幕的另一侧,空间望远镜传来的图像也终于有了变化,空荡荡一片的太空背景中,两侧同时进入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一个为白色,另一个则颜色偏暗。
“还有三十秒。”
“最后一次检查无异常,按正常程序引爆。”
“十……秒……钟。”杰拉德一字一顿地说道,下意识地握了握拳头。
众工作人员都停下手头的工作,抬头看向大屏幕。
预定引爆点与地球相距三百万公里,信号需要十秒左右才能送达。
所以此时,捍卫者其实已经引爆了,只是人们还要再等十秒钟才能获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