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堆肥厂之外,还要建几个小型转运站,还要雇佣至少500个环卫工人,还有几十辆垃圾车,几十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还有堆肥厂员工。。。。。。
林林总总算下来,想把堆肥厂的架子搭起来,怎么说也要一两千万元的投资,俨然不是个小数目。
林寒和宋书清、姜瑞洋三个人,一起讨论了半晌,最终决定,将堆肥厂的地址选在距离田湖村不远的地方。
只要顺着田湖村的主干水泥路,几乎不用拐弯,就可以直接抵达堆肥厂,并且附近还有一条公路,交通便利,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计划很快就被定下来。
田湖村成为南水第一村之后,宋书清跟县委县政府官员混得颇为熟络,当即由他出面,联系了县里的一些官员,准备商谈一下建厂的事宜。
宋书清大侃特侃,又是生物高新科技、向发达国家看齐,又是千万级投资、反哺农业等等,还跟国家产业结构转型、一带一路战略、华夏梦扯上了关系。
这一通说,听得李书记都无比热心起来,决定亲自带几个人过去。
最终,两方约定时间,在一个消费水平较低的饭店,进行商谈。
饭局上,众人推杯换盏。
交谈了一阵,李书记忽然说道:“姜瑞洋博士也是北大的?”
姜瑞洋笑了笑:“北大生物系,平时主要跟着导师在微生物研究所。”
李书记又问:“你的导师是?”
“陈哲聿教授。”
农业局副局长董肖不由讶道:“就是那位36岁就当选为长江学者的陈哲聿教授?没想到,姜博士竟然是他的学生。”
姜瑞洋谦虚道:“我成为陈教授的博士生,主要是运气好。”
“话不能这么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姜博士肯定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李书记说道。
姜瑞洋有点不好意思:“那我可能是体重过人吧。”
众人不由都笑起来,气氛活跃。
“林老板,万象打算建的堆肥厂,是个什么情况?”周局长这时问了句。
林寒想了想:“这个计划,主要是针对南水县农村较多的情况来设计的。”
“一来是农村垃圾有机含量较高,适合进行堆肥处理,生产的肥料,也正好可以出售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
“二来也是现在农村的垃圾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大量的垃圾被乱扔、堆积,急需进行处理。”
董肖扶了一下眼镜:“林老板,我对堆肥厂也做过一定了解。据我所知,堆肥厂生产的肥料,质量似乎都有一些问题。。。。。。”
“我们的堆肥厂,由万象实验室负责提供处理技术,并且还有北大微生物研究所的帮助,处理效率非常之高,肥料的质量可以超过绝大多数化肥,并且价格相对实惠。”林寒解释道。
李书记有些惊讶:“北大微生物研究所也参与其中吗?”
姜瑞洋点了点头:“万象从北大微生物研究所,进购了价值一百万元的先进菌种,我也是由导师推荐才过来的。”
宋书清微笑着插了一句:“这个堆肥厂,应该是南水县唯一和北大有合作的企业了。”
万象实验室,北大微生物研究所。。。。。。这名头,高大上的感觉扑面而来,几个政府官员,都不由露出意动之色。
周局长忙问:“林老板,你们打算投资多少钱?”
“保守估计,一千五百万元。”
林寒说道:“另外,堆肥厂生产出来的肥料,会优先提供给田湖村的农民。这样,田湖村就能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万象酒业也可以获得更快地发展。”
宋书清补充道:“前不久,田湖村的村委会已经全票通过决议,为酒厂提供扩建的场地,酒厂的第一期扩建计划,马上就要开始。”
李书记忍不住说道:“这么说,万象酒业和万象堆肥厂,是相辅相成的了?”
林寒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万象垃圾处理公司,负责解决农村的垃圾问题,解决垃圾的同时,也会裨益农业生产活动,间接推动酒业发展。”
宋书清对县里的经济建设,一向有许多看法,跟着说起来:“南水县农村多,现在未尝不是一个优势。只要把农业做好,把环境治理好,大力发展酒产业之后,将来还可以发展餐饮业、旅游业。。。。。。”
“再将来甚至可以把南水县,打造成为全国的特色示范区!”
第103章 建厂
听着林寒三人的描述,几个县政府官员愈发意动,李书记当即问道:“林老板,堆肥厂的具体地址,你们打算选在哪里?”
林寒拿出一份尚阳镇地图,工厂的选址早已在上面标好:“就在这里。”
“这里有一块大约五十亩的闲置地,交通也相对便利一些,厂子建起来之后,只要达到最大产能,将至少可以消化附近三个县产出的农村垃圾。”
李书记接过地图,端详地看了一阵,随即点头:“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我还有个问题就是,农村垃圾可以用你们的堆肥技术处理,对于城市垃圾,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城市垃圾的处理要复杂一些,我们暂时不会涉足。不过计划倒是有,主要是垃圾发电和生物冶金。”
董肖听得一怔:“垃圾发电我们见得多了,这生物冶金,没怎么听过啊。”
林寒笑了笑:“利用生物技术,提取废金属,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和污染,而且市场非常之广阔。”
“华夏每年有4000万吨废弃钢铁,和整个德国的钢铁产量也差不多,只要我们能收集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是数以亿计的产值。”
钢铁的回收率还是比较高的,即便如此,华夏国内没有被回收利用的那部分废弃钢铁,仍然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目,甚至足以撑起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工业脊梁。
如果万象真能拿下,又何止是数以亿计的产值那么简单。
李书记点点头,随即说道:“万象这样的环保科技企业,我们肯定是鼓励和支持的。”
“而且,万象在南水县的战略布局,对我们政府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发展举措。”
说着,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下属:“各位同志,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挺不错。”
“坚决支持李书记。”
“我们政府部门,确实应该为万象提供一定的支持。。。。。。”
眼看几位县政府官员纷纷表示赞同,林寒三人也不禁露出笑容。
李书记缓缓说道:“这样,万象的垃圾处理公司建起来之后,政府将给予三年的免税政策支持,以及一定的财政补贴。。。。。。”
停顿了一会,他又斟酌道:“除此之外,那块五十亩的工厂用地,也一并算在财政补贴里面吧。”
拿下这五十亩地,少说也要花个两百万,现在直接从财政补贴扣除,无疑大大降低了堆肥厂的早期投入。
林寒敬了杯酒:“那真是多谢李书记了。”
李书记哈哈一笑,摆摆手:“责任所在,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说完了正事,众人便继续推杯换盏,边吃边聊,谈笑风生,直到半个多钟头过去,才逐渐散去。
离开饭店,林寒刚要开车,忽然想起来:“差点忘了,我刚才喝酒了!书清,你喝没?”
宋书清一愣:“喝了点。”
姜瑞洋这时说道:“我没喝酒,我来开吧。”
林寒当即和姜瑞洋换了个位置,姜瑞洋做到驾驶座,林寒到后面和宋书清坐到一起。
车子稳稳开动,路上,宋书清说了句:“林寒,你说你现在也身家过亿了,连个司机佣人也没有,是不是掉价了点。”
“佣人什么的,不太习惯。”
宋书清笑道:“你以前也不习惯开车,现在有了迈巴赫,开得也挺顺溜。”
“上层建筑还要适应经济基础,你还是有点排场比较好。别的不说,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难道要打车回去?”
听了这番话,林寒心想,自己确实应该去雇个司机什么的,至少出行办公也方便一些。
“过段时间看看吧。”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姜瑞洋作为万象垃圾处理公司计划的主要执行人,开始组织建厂、招工等事宜。
五十亩的场地,建起来的堆肥厂,日处理能力将可以达到千吨以上。但暂时还用不了那么多,一边开拓业务,一边提高处理能力就绰绰有余。
由于地址就在尚阳镇内,所以万象垃圾处理公司的第一个业务计划,就是拿下尚阳镇农村的全部垃圾。
业务模式,即公司与村委会合作,在当地或者附近招募环卫工人,每村几个环卫工人,负责清理、收集垃圾。
垃圾采用收费清理,具体的价格主要根据各个村子的情况而定,支付当地环卫工人薪水的同时,还会有一部分利润产生。
由环卫工人们收集起来的垃圾,每过一段时间,公司会派出大型垃圾车,到各个村子进行收集。
因为目前只有尚阳镇一地,所以公司暂时不准备设转运站,等堆肥厂建好,直接运往堆肥厂进行处理。
相应的手续完成之后,工厂便开始施工建设,整个万象垃圾处理公司,框架迅速完善。
。。。。。。
转眼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堆肥厂的施工已经完成大半,再过不久就可以开始处理第一批垃圾。
而就在这时,俞伟那边,经万象实验室“生物技术”改造过后的香菇种植,也终于收获了第一批产品。
这一批香菇,除了产出更快之外,由于其它不相关的菌类都被移除,养分全被香菇吸收,所以长出来的香菇还要比一般的香菇大上不少,而且相当圆润饱满,揉捏起来手感绝佳。
“怎么样,老杜。”
杜泉端详了一会手里的香菇,随即点点头:“不错,这香菇质量上佳,可以酿出更高的香菇酒。”
随即他看向林寒,问道:“林总,你打算怎么做?”
林寒想了想:“这一批香菇,你先找人来挑一挑,把长得最好的一部分选出来,然后准备酿酒。”
“酿多少?”
“一百来瓶就行。”林寒说道,“另外,再去定制一些奢华精致的酒瓶,要求是手工制作。”
杜泉微微皱眉:“手工制作的酒瓶?这可不便宜啊。”
林寒笑了笑:“这款酒品,一定要突出‘手工’、‘自然’、‘奢华’等特点,酒瓶不光要手工制作。而且每个瓶子都要有不同的地方,以及独一无二的编号。。。。。。”
“总之,越高端越好,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去拍卖行拍几瓶。”
杜泉瞪大了眼睛:“拍卖!”
_____
ps:
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时间的风景》,还有里面的配乐。
第104章 植入广告
很快,杜泉就在村里雇了一群心灵手巧的大妈,对这些香菇进行手工分拣,将其中长得最饱满圆润的挑出来,然后再手工清洗。
酒瓶已经联系相关厂家开始制作,酒的名字,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被确定为“金樽精酿”。
林寒则去找到刘语风,准备让电视台等当地媒体对此做一个报道,搞个大新闻,表扬一番万象。
得知情况之后,刘语风显得有些诧异:“金樽精酿?最顶级酒品?”
“金樽精酿的目标,大概就是82年拉菲的那个水平。等精酿的名气做起来之后,普通的金樽酒产量就会逐步放宽。”
刘语风不由啧啧叹道:“你这是要赚钱、口碑两全啊。”
林寒笑着反问:“难道不应该两全吗?”
刘语风不置可否,随即说道:“那你这是打算来电视台打广告了?”
“没错,过一段时间金樽精酿就要开始销售,想先在你这打个广告。”
刘语风摸着下巴想了一会:“这个当然没问题,到时候在新闻前后投个广告,一个月也花不了太多钱。”
“除此之外,再在网上、小报发一些文章,就说华夏人思想又空虚了,又缺工匠精神了什么的,然后反过头夸一夸万象酒业。这种套路虽然烂了点,但屡试不爽。”
林寒沉吟稍许:“云州电视台的广告,效果怎么样?”
刘语风摇了摇头:“毕竟地方电视台,在云州当地还可以,远一些的话,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林寒微微皱眉:“汉东卫视呢?”
“汉东卫视是大台,效果当然是不错的。不过价格也贵,最便宜的,一个月也得几十万。如果是在某诚勿扰插广告,一秒钟都能要上万块。”
由某著名光头主持的某诚勿扰,是汉东卫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