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井-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云秋也没在意,“镇馆之宝?你说这个?”楚云秋指着中央的大青铜鼎,他虽然对古玩一窍不通,但是也明白“镇馆之宝”的含义,这个青铜巨鼎的来历,绝对不一般。

    “不错,就是这个,你们这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啊,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大禹九鼎中的兖、州鼎······”

    “什么,大禹九鼎”,楚云秋直接惊呆了,大禹九鼎的名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华夏重器,九州重宝!

    华夏最为著名的三大神器:九州鼎,轩辕剑,和氏璧。现在全部失传。

    不说这最为著名的三样,就说随侯珠,永乐大典,翡翠白菜等等国宝,现在也已经失传,不知道流落在何方。

    华夏丢失的重宝太多太多了,有的是因为一些利益熏心的商人而流落到海外,还有的是和楚云秋一样,得宝而不知,使宝物蒙尘,不过大多数,都在历代帝王的皇陵之中,埋没。

    “你先别激动,我只是说可能,我的水平不行,还鉴定不出来这种重器,所以我只能向我爷爷求助,你不会怪我吧”,梁乾志比谁都激动,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大禹九鼎的含义。

    这是国之瑰宝,华夏重器,是九州一统的含义,更代表着国运和正统地位。

    可以说,他的代表意义,已经超过了他的历史价值,绝对是无价之宝,不可估量!

    而作为他的发现者,梁乾志想想都不禁乐出声来!

    以后人们在介绍九鼎的时候会这么介绍:华夏九鼎之一的兖、州鼎重现天日,其发现者楚云秋、梁乾志二人历经了多日的艰难险阻,才将兖、州鼎发掘而出,二人为中华文物的历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兖、州鼎的出世,意味着其他八鼎的存在,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即将腾飞······

    “你笑什么呢?”看到梁乾志那猥琐的笑容,楚云秋直接一巴掌打了上去。

    “没事,没事”,梁乾志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这鼎怎么办,就这么放在这里?”知道是大禹九鼎之后,楚云秋感觉放哪里都不保险,如果梁乾志不在这里,他真想直接收到锦囊乾坤袋里面。

    “先放这吧,晚上我立马回去一趟,把爷爷亲自接来”,梁乾志也充满了担心,但是没有办法,两人总不能把大鼎抗下山去吧。

    “你说他是怎么运上来的”,楚云秋那叫一个好奇。

    “我怎么知道”,梁乾志又开始到处瞅了起来。

    “梁哥,给你商量个事情行不”,楚云秋扯了扯梁乾志的衣服。

    “啥事?”梁乾志的手继续看着。

    “哎,你瞅啥呢,给你说话呢!”,楚云秋把梁乾志拉了过来,“梁哥,你看看我能不能跟你学学鉴宝的本事啊”,楚云秋完全是兴趣,看着一个个古董在自己的手上被发现,他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我?”梁乾志吃惊地指着自己,“你可拉倒吧,我可不行”,梁乾志摇了摇头,“就我这水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不过我可以把你推荐给我爷爷,我爷爷那个牛,是咱们鲁东省协会的荣誉副会长,平时啥都不干,还有钱拿”。

    “真的,那太感谢了”,楚云秋那个高兴啊!

    “不过我可告诉你,我爷爷有点严,他可能会先扔给你两本书,让你自己看,然后过几天在考验考验你,通过了,他才会教你一些东西,通不过,他是不会收的”,梁乾志向提醒道!

    “哎呀,你误会我了,我只是对鉴宝感兴趣,并没真想进去这个圈子,我这一家大小都在这里,我的基业在这里,我的人生估计就是守着这个山头过日子了”,楚云秋摇了摇头。

    “这样啊,你早说啊,我就可以帮你,正好我那里有很多书籍用不到,我到明天带给你”,梁乾志十分大方的说道。

    “嘿嘿,那就谢了”,楚云秋那个高兴啊,“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还没有,我再仔细看看”,梁乾志的水平算不上好,但也不算差,中游水平,他需要看一会才能确定。

    “还是没有,看来一个殿堂放一样重器,我们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梁乾志扫视了一眼,没有多少发现,带着楚云秋进入第二层殿堂!

第五十三章 生肖铜炉 贵妃玉环

    ps:特别感谢“时光与茶”大哥“888起点币”的打赏,也祝你“发发发”,北辰在此谢谢了。考试考完了,开卷考试,都快抄疯了,感谢大家的一路支持,北辰拜谢了!

    竹林随着微风的吹拂飘荡着,竹叶哗哗作响,落下了一地的纤尘,在墙角的一边,巨大的桑榆树上金钱满满,地上更是洒满了榆钱,一层一层,另一边的桂树上,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带来了一丝欢快!

    几只还没有学会飞翔的小喜鹊从窝中露出了脑袋,对着树梢的父母呼喊着,让他们回家!

    当楚云秋和梁乾志来到这里的时候,几位美女正在那里火热的忙活着。

    “媳妇,干嘛呢?”楚云秋走到陆芷晴的身边。

    “你说干嘛呢?看看,永结同心结,我自己弄得,一会挂到这月桂树上,保佑我们以后永结同心,白头到老”,陆芷晴露出了幸福的神色。

    “傻妞,即使不挂,我们也会这样的”,楚云秋将陆芷晴紧紧地抱到怀里。

    “哎呀,好了,我还忙着呢?等我一会把咱俩的名字写上去就完成了”,陆芷晴身子一晃,从楚云秋的怀里挣脱出来。

    “那好,你忙吧”,楚云秋笑着摇了摇头,女人感性,她喜欢这样,就这么做吧!

    梁乾志也和沈梦洁在那里说着话,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楚云秋独自一个人来到“财神殿”,整个缥缈观中香火最为旺盛的地方之一。

    楚云秋没有着急上香,而是学着梁乾志的样子,不断在殿堂内走动着,一副拖着下巴的模样,好像个侦探似的。

    “恩,这张条案是不是金丝楠木的”,楚云秋巡视了一周,什么也没有发现,所以将目光转向了条案,因为在前面的时候,恰好有一张条案是金丝楠木做的,所以他依葫芦画瓢,顿时认定这个条案也是金丝楠木的。

    “兄弟,你想太多了,这就是普通的条案”,梁乾志在后面听到楚云秋的自言自语,不禁笑了!

    “普通的?你怎么看出来的”,楚云秋那个不爽啊,第一次鉴宝,就这么完蛋了!

    “这还用看吗?大街上不都是这样的吗?”梁乾志被楚云秋问得一愣!

    楚云秋那叫一个尴尬啊,确实是有点新!“那你说说,哪个是宝贝”。

    “我刚才看了,没有”,梁乾志摇了摇头,“根据我的猜想,财神殿是缥缈观里面香火最为旺盛的,也是人最多的地方,所谓人多眼杂,可能被哪个败家玩意拿跑了,或者不小心被哪个熊孩子摔坏,然会被人丢了”。

    “呃······”对于梁乾志的猜测,楚云秋那叫一个无语,好强大的脑洞!

    “不信是不是,嘿嘿,其实我也不信”,梁乾志嘿嘿一笑,也被自己的理由逗乐了,对于鬼神之物,很少人会碰,也许是迷信,也许是为了心安。

    “不信你还给我说”,楚云秋没好气地瞪了对方一眼!

    “那我不是找个理由吗?走,我们去下个地方瞅瞅,我就不信了”,梁乾志将楚云秋拉了出去。

    两人进入“送子娘娘”的神殿。

    “别动,发现好东西了”,梁乾志的眼睛顿时一亮,走上前,将那和竹筒拿了起来。

    “这是宋朝的物件,而且还是一整套”,梁乾志说道,“材料也不一般,是用上好的黄梨木雕刻而成,很有收藏价值,但是因为制作粗糙,所以价值不是很高”,梁乾志有些可惜地说道。

    “这个我是不会动的,还是算了吧”,楚云秋摇了摇头,将这个拿走了,以后的人就没有办法再用的,再说,既然价值不高,相信也不会有人在总目睽睽之下偷盗。

    “随你”,梁乾志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多说什么!

    ······

    接着,楚云秋和梁乾志有进入了“文曲殿”和“月老殿”,找到了一把玉尺和一本书籍,因为玉尺藏得比较隐秘,所以两个人没有动,而书籍则被楚云秋拿走了。

    书籍是明朝的书籍,不是很珍贵,楚云秋也没有放在心上!

    当两个人走进“三清殿”的时候,两个人再一次看到了一件国之重器——十二生肖铜炉!

    十二生肖铜炉,并不是指单一的一个铜炉,而是指唐玄宗时期为爱妃杨玉环建造的一十二个铜炉!

    十二铜炉,按照十二生肖建造,每一个铜炉代表一个生肖,也代表着一个地支。杨玉环曾经出过家,所以信佛,唐玄宗为了投其所好,命令宫廷匠人所造,据说耗费心血,历时三年才打造而成。

    据说每一个都有神奇的效果,被杨玉环深深的喜爱。

    十二生肖铜炉为一套,彼此从来没有分开过,甚至在唐玄宗更改年号,由开元变为天宝的祭典上,十二生肖铜炉还一起出现在天下之人的眼中。

    但是正因为其太过神奇了,惹得很多人眼红不已,特别是对“辰龙”的那一尊铜炉,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弄到手。

    据民间传闻,十二生肖的辰龙铜炉在燃香的时候,会有一条白色的巨龙在里面兴云吐雾,游弋飞腾,代表着天命所归,真龙天子。

    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十二生肖铜炉下落不明,一尊也没有被人发现。

    传闻一,在长安被攻破之前,唐玄宗下令,将十二铜炉销毁,化为了一滩铜水。

    传闻二,十二生肖铜炉被安禄山和史思明瓜分之后,秘密隐藏起来,准备称帝的时候再拿出来,但是没有想到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叛,十二生肖铜炉也下落不明!

    传闻三,十二生肖铜炉没有被毁,也没有被安禄山和史思明得到,而是被一群得到密令的侍卫给秘密地送了出去,他们为了防止被人找到,选择了十二个藏身地点将其隐藏起来,而且还做了伪装,等待平叛之后再取出来,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去,竟然成了永恒,再也没有回来!

    众所纷纭,但是事实是,十二生肖铜炉确实失传了,仅仅在资料之中可以找到答案!

    《后唐史书》记载:“开元年间,玄宗为博美,铸十二铜炉予之,烟成而兽现,为十二生肖状,栩栩如生,尽态奇研,贵妃大喜,爱之!

    后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十二铜炉遗失,寻之,未果,甚憾”。(自己编写的,其实根本就没这东西,别被我忽悠了!)

    梁乾志看着眼前的铜炉,铜炉制造的十分精美,和现在的工艺品没有什么差别,不,应该说比现在的工艺品还有精良。

    在铜炉的正上方,是一个憨态可掬的灵猴,上面的图案正是“灵猴捧桃”的图案,在灵猴捧桃图案的旁边是一皱诗词。

    唐朝是古诗的巅峰,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两个人恰恰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人。

    上诗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一首有关杨贵妃的古诗,在古诗的另一边,镌刻着一位貌美的女子,女子简直太漂亮了,即使不见真人,看着图画也都会被她出众的外貌所吸引。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绝代芳华,似乎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都不及她万一,这就是华夏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

第五十四章 儒家三圣 七十二贤

    ps:北辰向大家求个收藏,求个推荐,先谢谢大家了,另外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空中慢慢刮起了微风,带着一丝丝清寒,有些微冷。红彤彤的太阳在西边高挂,如同一个巨大的轮盘,带着红色的光芒。

    外出的百鸟纷纷归巢,照看着自己的孩子,将一天的收获哺育着生命的延续。

    树叶轻轻在风中摇晃,似乎在向远方的人招手,站在高高的山巅,遥望着归途的行人。

    而此时在三清神殿中,两个人正不断围绕着一个巨大的铜炉,细细地观察着!

    除了在铜炉周身铭刻的图案外,其内壁更是内涵乾坤,镌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凸凹不平!

    “好像少什么东西了?”梁乾志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拖着下巴思索着,此时的两人,还不知道这件重器,只以为是一件超大号的精品铜炉。

    梁乾志也不是万能的,他的水平很有限。

    “确实少了东西,这个我也知道”,楚云秋点了点头。

    “真的”,梁乾志的眼睛一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