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你们这种垃圾,就因为做过一次错事当然也有可能是好几次错事然后就觉得反正自己是个人渣了,一辈子继续做坏事做下去,也不痛不痒的!反正流氓混混小偷小摸都是拘留拘役或者重了来个三年以下,无所谓了!
但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远见!你们看不到技术的进步对一个人毕生信用和数据带来的统计学革命!你们以为靠硬杠子高压线定人生死前途的陋法会十年、二十年一直维持下去!然后就自己堵死了自己悔过自新的路,所以你们都是大煞笔!”
周某一阵慌乱:“你……你说啥?我怎么听不懂?”
冯见雄一耳光打断了对方的反问:“少废话!我问你,你今年几岁!”
周某被抽得有点晕,但是这些年来他被警察抽惯了,也不懂法,也不觉得一个偷车贼惯犯被人抽耳光有什么不对。所以浑浑噩噩地回答:“二……二十一了!”
冯见雄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旁听的孟哥权此芳和贾明威却是大吃一惊:这鸡窝头不修边幅的样子,看上去三四十岁都有了,居然才21?不是来金陵都偷了五六年了么?这出道可是有够早的。
尤其是贾明威,还在读大学,却赫然发现旁边这个已经社会了至少六七年的家伙居然是自己的同龄人,竟然生出了一丝因为不辨五谷、不识民间疾苦而带来的恻隐之心。
他们却不知道,在大西南乡下,那些义务教育都不一定能读完,就跑到城里来混生活的穷人,确有不少出道这么早的。
“呵呵,二十一?二十一就放弃自己的人生了?那要是你再作十年恶,十年之后,社会发展成一个不看文凭、不看职称、不看犯罪记录的世界,到时候你会不会更后悔?是不是非要事到临头才悔恨得想自杀!没远见的窝囊废!”
冯见雄这番话过于惊世骇俗,但是又没什么高深的学术概念。就像是最通俗的科幻小说一样容易听懂。所以哪怕是初中没毕业的周某都听得懂。
“怎么……怎么可能?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不看文凭不看职称不看犯罪记录,这个……太奇怪了!”周某不由得被这种故作大言又很容易听懂的话给勾起了好奇心和震动。
这是此前所有讲大道理的看守所警察和刑侦谈判专家都讲不出来的话。
而且,连在场的其他三人都被冯见雄的话给撩拨得心痒难耐。
“啪!”冯见雄反手又是一耳光过去:“你他嘛先别管可不可能!我就问你!如果真有这个世界!你愿不愿意从今天起收手、改做好人?!先回答我再给你解释可不可能!”
“愿……愿意。真有这样的世界,谁不想重新做人!但这是不可能的!”周某有些魂不守舍,歇斯底里,似乎被冯见雄描绘的美好世界诱惑,又旋即为这样的世界不可能而哀叹痛哭。
门口的警方人员都看傻了。
“握草!还真有人可以把这种皮实到百进宫的老油条老面筋给骂哭?”看守所的所长目瞪口呆地感慨。
“我做了8年谈判专家,这种死不悔改一条道走到死的人,是最难缠的,没想到……唉,三年书八年工作,都特么白做了!还不如个信口开河的新人!”那名刚才劝说贾明威失败的警方谈判专家,此刻更是再次遭到了双重打击,如丧考妣,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意义。
幸好,就在所有人都失神的当口,好歹还有一两个强行逼迫自己清醒的人,立刻问出了问题的关键。
提问的是在场学历最高的人,女记者权此芳:“可是!冯同学!你不能信口开河啊!你说的那种不看文凭不看职称不看犯罪记录给每个人机会,改过自新机会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不可能实现?那只是因为你们对科技的发展太短视!我就举一个例子好了:古代贞烈的少女/妇女要立贞节牌坊,额外拿去朝廷的嘉奖补贴现代还有贞节牌坊么?从性质上来说,文凭、职称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和贞节牌坊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51章 神鬼莫测
随着权此芳的反问,一开始只是被先声夺人绕了进去的周某,也回过味儿来,重新生出几分不服。
对啊!刚才怎么会被那个嘴上没毛的小子吓住?对方描绘的一切,那都是建立在“未来世界不看文凭不看职称不看犯罪记录”这个大前提上的。
可是,冯见雄还没证明这样的未来世界如何实现、怎么可能实现,完全还是个空中楼阁。
一想到自己被对方的粗俗话术圈了,周某内心就是一阵惭愧,重新作恶的念头也再次萌发了出来。
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权此芳和孟哥都是做记者的,眼光自然贼毒。一看周某表情数变,就知道刚才这个提醒重新激起了对方心中的恶念。
只能看冯见雄能不能给出一个铁一样的解释了。
“哼,居然还敢不信。”冯见雄从鼻孔里哂笑了一番,很是不屑。
他喝了口水,蓄力聚气,准备开终极嘴炮大招。
“用人单位招人的时候,他需要的真是那张文凭么?不是,谁都知道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这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才能。从这些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用人单位灵活用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人类为什么还需要文凭?那只是因为目前的人类科技还没法用简洁明快的其他手段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加上其他证明手段的防伪难度不如文凭制,所以我们还需要这个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换句话说,从法理学上来讲,这是‘为了秩序和效率的法益,而权衡牺牲了一部分自由、公平’。
用文凭或许不能把真正最适合、最有才华的人鉴别出来,却能让社会信服,给个**不离十的结果。再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我们人类也只能如此。
所以,归根到底这只是几个技术瓶颈的问题第一,是数据搜集的难度,第二,是数据的详细程度、丰富程度。第三,是数据的公信力,也就是防止造假的难度。但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显然会解决这一切。”
“靠什么?”权此芳忙不迭地问。
“大数据!”冯见雄斩钉截铁地说,
权此芳一愣:“大数据?”
在06年底,这个概念还是非常新颖的,只存在于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案头的战略报告上,普通民众听不懂也很正常。
冯见雄一脸“以你们的智商,我很难跟你们解释”的表情,嫌弃地往下解释:
“你们不懂技术发展,我也不怪你们。我这么举一个例子好了:大家都看过美剧吧?都知道米国人刻画的那些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时代的米国中产阶级形象他们都很注重‘信用’,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敢信用卡违约,留下信用不良记录。这是为什么?
因为那个时代对人类行为数据的采集非常匮乏,一个人做了一次坏事不一定能被发现,所以金融机构体系只能用相对‘重刑主义’的态度来面对人们的违约反正你偷偷套现、循环透支咱不一定能发现,那就只要发现一次就彻底打死,留下终生污点。
就跟古代社会,之所以对***动辄浸猪笼,就是建立在‘因为犯罪被抓获的概率比较低,**、偷情十次也不一定能抓到一次,所以只要抓到一次,就认定***已经无可挽救,肯定是出轨无数次’这样的‘罪重推定’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的贞节牌坊才如此有‘含金量’比今天的北大文凭还有含金量。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或许被侵犯的程度会变大:比如网上的一切搜索、购买都会留下数据记录。摄像头像天眼一样遍布城市,把每个公民每天的行踪轨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可与此同时,这种**被侵犯也会产生一个好处:那就是坏人留下作恶痕迹的机会会大大增加。一个人究竟有多坏,我们不一定要靠偶尔抓住一次就一棍子打死永不翻身来解决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在做坏事,每个人都在留下污点,再也不用和原先那样有污点就彻底打死,那样世界上就没人了。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文凭领域:在文凭时代,一个人或许平时成绩不怎么样,但就是期末表现好,或者高考发挥好,就代表了其过去三年都学得好。但这只是为了秩序法益而牺牲了真正的选材,并不是完全准确。同理,那些做事儿不一定好,只是比较能当证霸的职称型人才,也是这种情况。
如果有一天,大数据和**监控能够详细到监视到一个学生每天做作业有没有抄袭、是不是自己完成的、每一次小考表现如何。并且分布式记录在云端,接受一套全社会公信的第三方数据加密服务商的监控,确保任何老师、校长和利益相关方绝无权力篡改数据,那么说不定这个世界就不需要文凭和执业资格考试、职称了。用一个全局的、详尽的、机器判断的综合数据履历,不比相信几张纸更有公信力么?”
冯见雄侃侃而谈地说到这一步时,周某这种半文盲自然早就听不懂了。但是在场其他三人完全觉得像是脑门被轰开了一个直径数尺的巨洞。
权此芳咽了一口唾沫,发声时似乎觉得喉咙的黏膜阵阵作痛,艰难地道:“这些……太科幻小说了吧?你说的这些技术预测,有根据么?未来的人类行为数据能这么详细、评判?能有充分权威公正的第三方……那个啥,云端分布式存储?”
“有!当然有!”冯见雄毫不脸红地说着谎。
其实也不算说谎,因为他即将说的那些事情,虽然眼下地球上没有人做,但是一两年内都是会开始摸索的。他就算铁口直断说眼下已经有人在布局了,别人也没法查证。三年之后初步的成果端倪出现,证明冯见雄所言不虚,也就帮他圆谎了。
“愿闻其详!”权此芳热切地追问。
“首先,说分布式存储、加密、确保公信力防止任何人篡改,这事儿目前在硅谷已经有一票人,在研究一项叫做‘区块链’的技术,当然还有其他相应的云存储技术。‘区块链’概念的提出者,曾经在硅谷某个小圈子里说过,要在两三年内推出一种叫做‘比特币’的虚拟货币,但拥有绝对的全球公信力。
我知道你们很难想象一种捏造出来的电子虚拟货币怎么让人相信,但这背后其实就是一套虚拟的公信力算法未来的比特币交易,每一笔交易记录其实是同时发给全球所有持有比特币的人的,是‘公示’的。
现在我给你1美元,现金交易,没有在银行留下记录,没有人知道这一美元我给了你。但是在未来的比特币领域,我给你1比特币,其实效果等于告诉全世界其他有比特币的人:我冯见雄(当然是匿名的)的比特币账户里少了1比特币,你权此芳(也是匿名的代号)的比特币账户里多了1比特币。
至于云端分布式存储、还有同理的分布式编译这些……我不想多解释,去查查前沿期刊成果吧,一个体系内的。如果未来数据的采集存储成本足够低,用来存储‘某个学生某次小考考了60分’这个信息,分布式通知全世界,那也不难吧?
如果那样通知了,还有人能篡改这种数据么?所以,加密和公信力的问题,你完全不用担心。什么?你说你听不懂这项技术?那你将心比心记结论啊。你就这么想!
如果某一天,这个世界上的人连几个毫无权威、毫无政府型的、中心化权力结构机构背书的虚拟货币都能相信,都有公信力。那为什么不可以有一种第三方分布式数据也被人相信?这世上还有比‘我记账你有钱别人就相信你有钱’更难取信于人的事情吗?
所以,不信我的人,你们也不用提升自己的智商。只要擦亮招子别急着死,给我活到我说的那个比特币被世人相信那一天,你就知道分布式数据可以让多少人信了!”
冯见雄说着,实在有些渴了,就咕咚咕咚灌了半瓶矿泉水,一抹嘴继续往下说‘人类信用细化’这个点。
“然后,刚才你关心的第二个点,‘当人类做了每一件小的坏事都有可能被记录之后,是否有可能真的导致信用不良和犯罪不再是‘一票否决式的高压线’,而是给人悔过自新之路’,这个设想,其实国内也已经有人在酝酿了。那个人就是阿狸集团的马总,他的支付宝公司正在研究一个叫做‘芝麻信用’的东西。
这个设想就是,不再像原来传统金融时代的信用体系那样,因为不诚信很难发现,所以一旦发现就下重手、死手威慑。因为新时代每个人的行为数据都非常充分,生活中有点点滴滴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