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标问道:“我听仆人说她是嫉妒您有我和弟弟,她没有孩子,是不是?”
既然儿子已经听到一些言语,马秀英索性把话说开,“这世上有一种人,她自己没有就嫉妒别人有,总想千方百计地破坏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她会故意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来影响你的心情。这是错误的行为,所以爹爹和娘处罚了她,你以后见了她也要敬而远之。”
朱标天真地说道:“原来是这样,难怪姨娘对我好,原来她有自己的孩子,不会嫉妒我们。”
马秀英直接无语,这算不算是通过表象看透本质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 蛛王琥珀是祥瑞
朱元璋凯旋班师,斋戒沐浴三天后召集部将再次在紫金山焚香拜天,祭祀阵亡将士,并对诸人论功行赏,设宴款待。
整个应天府热闹非凡,百姓听闻朱元璋不仅保住了应天府还打败了陈友谅,俱都兴奋得如同过年过节一样开心,家家户户宰鸡杀羊,披红挂彩,欢庆胜利。有些百姓家里甚至立了朱元璋的长生牌,感恩朱元璋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朱元璋的声望空前高涨,众将士趁机请求他自立为王,理由便是堂堂汉国皇帝陈友谅都败于他手中,他还只是个小小国公,未免太委屈。
此时连小明王韩林儿都要受朱元璋的庇护,他拥有精兵良舰,广阔疆土,完全有资格封王了。但他和陈友谅的区别就在于他很看重人心,在封王这件事上他不会像陈友谅一样霸道嚣张,尽管心里也有称王之意,表面上还是要假意地推脱一番。
众人心知肚明,这种场面活是一定要做好、做漂亮。他们都再三恳请朱元璋称王,说这是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善于钻营的胡惟庸还从湖广送来一把万民请愿伞恳请朱元璋不要辜负百姓的心意。
胡惟庸做事太熨帖了,朱元璋十分满意,将他从湖广调回来任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礼仪。
众官员闻风生动,纷纷从各地呈上万民伞,还有人从山上、水里弄出各种各样的“祥瑞”,以此来证明朱元璋称王是顺应人心,顺应天命。
朱元璋手里把玩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琥珀,这也是官员们送来的祥瑞之一。
马秀英观这琥珀晶莹剔透,肌理细腻,周身散发着晶莹的光泽,触手温润,最奇特的是里面有一只类似蜘蛛的生物,外形怪异,屁|股圆圆的,顶端呈磨盘状,上面还有花纹,那花纹隐隐像个王字。
朱元璋笑道:“送这玩意的官员上折说,这乃是千年的琥珀,里面的蜘蛛他们从未见过,现在突然带着王字出现,可见千年前就已注定我应称王了。”
马秀英愕然,对弄出这祥瑞的官员佩服得五体投地。蛛王音同朱王,还是千年就注定,要不要如此夸张啊?
朱元璋也对这些官员挖空心思弄出来的祥瑞好笑,戏谑道:“夫人,文武百官都劝我称王,我还没答应。你想继续当国公夫人还是想当王妃啊?”
“国公心里都有了主意,还来打趣我。”马秀英把琥珀还给朱元璋,嗔怪道:“要真让我说啊,我还是觉得做夫人好,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若是以后别人叫我王妃,恐怕还不适应呢。”
笑容僵在朱元璋脸上,他嘟囔道:“有什么不适应的,夫人到处都是,王妃可不是人人能做的。”
“王爷也不是人人能做的。”马秀英噗嗤一笑,“好了,不逗你了,我很想做王妃,你快快封王吧。也只有你这样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才配封王封侯,甚至九五之尊。”
“嘿嘿,”朱元璋裂开嘴,“就知道夫人口是心非。”
“你啊,都要做王爷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看着朱元璋一脸得意和骄傲,马秀英暗暗好笑。她知道朱元璋此番作态无非是想被自己夸奖几句,就像一个人在外面做出成就,最希望听到的就是来自亲人的赞赏和崇拜。
两人正说笑着,忽闻刘基、徐达等人联袂登门求见。原来众将士得不到朱元璋称王的明确答复,便上门来劝说。
马秀英看朱元璋换好外袍,笑道:“快去吧,不仅他们心急,有人也心急呢。”
“嘿!”朱元璋黑脸泛红,抓住马秀英的手不放,“夫人能下床走动了,就随我一同去见他们。”
“我一妇人……”马秀英挑眉,以前朱元璋警告她不准再和官员接触,这会又带她去见官员,什么意思?
“夫人身体康复得很快,前几天就能走动,今天上午奴婢还陪夫人在花园散了会步。”逊影在旁边忍不住插嘴。她都替马秀英着急,朱元璋既然要夫妻二人会客就去啊,马秀英不去难道还要把机会留给郭惠或者郭宁莲?
“有何不可,他们都是我的心腹,又不是没跟夫人见过。”听到马秀英能走动了,朱元璋不由分说,拉着她就走。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当然要和最亲近的人分享。
“参见国公、夫人。”众官员见了两人齐头纳拜。
“诸位不必客气,都坐,都坐。”朱元璋笑着扶起刘基等人。
马秀英忙叫仆人上茶。
刘基站起来问道:“夫人可否康复?”
马秀英回礼谢过,“多谢先生挂记,我已经痊愈。连累诸位将士担心,实在惭愧。倒是先生这次唤来东风,火烧陈友谅敌舰,又立了大功啊,”
刘基谦虚道:“属下愧不敢当。若不是夫人的刻意提醒,属下等人哪知火攻之计。”
众将领听得云里雾里,火攻之计是他们商讨出来的,跟马秀英有什么关系?
刘基抬头看了看朱元璋和马秀英,见他们并无不悦,便笑着问大家,“你们可知那日我等在国公帐中议事,有一端盘炒焦了的菜出现的麻脸大嫂是谁?”
“是谁?”众将士颇感意外,那日确实是听麻脸大嫂提到陈友谅舰队有艘船着火才让他们想到了火攻之计,此时听刘基的语气仿佛已知晓此人身份。
“正是夫人!”刘基捋着山羊胡须笑道。自从那日瞧见麻脸大嫂一双大脚,他便开始大胆猜测,后来听说马秀英突然出现在船上救下朱元璋,他便确定麻脸大嫂是马秀英假扮,今日再见朱元璋夫妻二人坦然自若的神色,确定必是马秀英无疑。
“啊?”众将领惊疑不定,特别是那日责斥过马秀英的周德兴更是局促不安,要是知道麻脸大嫂是马秀英,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那样训斥啊。
常遇春嚷道:“我说夫人怎么突然从天而降救了国公,原来一直就在军营啊。国公瞒得我们好苦。”
“呃,我是不愿让你们为此分心……”朱元璋不好意思说自己也是后来才知道麻脸大嫂的真实身份,含含糊糊地应道,顺势恼怒地瞪了马秀英一眼。
马秀英不甘示弱地皱皱鼻子。她现在是伤员,加上逊影告诉她朱元璋已经答应不计较她私自出府的事,所以她才不怕朱元璋会秋后算账呢。
第三百三十章 文武百官请封王
众将领低着头,没有注意到夫妻两人的小动作,还在议论纷纷。有人夸奖马秀英聪慧,有人赞赏马秀英义勇,总之都捡那好听话附和云云。
周德兴为了弥补先前得罪马秀英的事,更是扯着大嗓门吼道:“夫人,俺老周对你真正服气了,你不仅足智多谋还英勇非凡,这次战胜陈友谅你的功劳数第一!”
马秀英掩面轻笑,“周将军此言谬亦,立下大功的是你们这些辛苦作战的将士,我可不敢居功。”
将领们争先恐后说道:“你想出计谋又救下国公,这份天大的功劳我们谁都比不上!”
见众大家都跑题了,朱元璋咳嗽一声,拉回大家的注意力,对刘基说道:“今日我要向先生赔罪。上次先生劝阻我别去安丰,其实我也知道不该不顾应天府安危冒险去救小明王。倘若当时陈友谅趁我大军空虚前来攻打应天府,我进无所据,退无所依,后果不堪设想。幸好他没有直接攻打应天府,反而去围攻洪都,文正那孩子又给我死守了几个月,才让我有了充分准备的时间和机会,否则谁胜谁负还真难说啊。”
刘基急忙站起来施礼,“属下目光短浅,不及国公周详。国公人心所向,天必佑之。如今国公天命所归,是时候称王了。”
官员们这才想起他们登门的目的,立刻异口同声劝道:“国公天命所归,理应称王。”
众人的态度很是附和朱元璋的心意,他畅怀大笑,“既然诸位将士都有此意,那我就厚颜顺了大家的意思。”
众人轰然叫好,就要齐声参拜,却猛然想起还没有王号。
“诸位觉得用哪个字好?”
设定王号是个大事,王号意味着攻权之号,既要名字响亮又要有深远意义。历朝历代的帝王一般是根据发迹的地名、所封爵名、发迹地的特产、谶语或文义等拟定国号。
众人顿时争辩起来,七嘴八舌各自推荐自己选择的王号。
尽管厅里吵闹不休,朱元璋依然乐呵呵地望着众人,时不时跟马秀英交流两句。
马秀英笑而不语,原来如同小孩子般兴奋的不止朱元璋一人,看看下面这些争得面红耳赤的文武百官,那还有正襟危坐的模样。
刘基提高声音说道:“应天府正是孙权吴国的都城,而且几年前民间就流传一个童谣,说的是‘富汉莫起楼,贫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属下认为国公以前便称吴国公,今后不如就称吴王。”
“好,就依先生所言。”朱元璋哈哈大笑,派人拟定一道圣旨送去让小明王韩林儿盖印。
见朱元璋敲定了封号,众人纷纷上前参拜恭贺。
唯有李善长嫉恨地低下头,一而再再而三地见刘基大出风头,实在让他气恼,但他也知道此时不是发作之际,只得强制忍下不快叩首恭贺朱元璋称王。
朱元璋高兴之极,下令府中设宴款待将领,再过几天,这国公府的门楣就要换成王府了。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内院的女人们,听说朱元璋已经拟定称王的日期,她们的身份马上也要水涨船高了,每个人都掩饰不住笑容,各个院子里的仆役更是拼命讨好巴结主子,欢喜话一串接一串。
红豆抱着朱棣对李儿恭喜道:“姨娘,以后棣公子就是王子了。”
小茹对着郭宁莲团团转,“莲夫人以后就是侧妃了,百官见了主子都要行礼呢。”
李桂花和孙氏相互道喜,这一次国公怎么也要给他们封个妃位,从此就不是普通的妾侍了。
然而同样就要晋升为侧妃的郭惠正对一脸无奈的李管家发脾气,“这些衣服都不合适,赶紧叫人重新给我裁制几套,这些首饰也难看死了,叫宝器楼把最新的饰品送来……”
原本郭惠要在佛堂抄写经文三个月,但是朱元璋称王大赦天下,就把她也放出来了。
郭惠很得意,知晓朱元璋依然宠爱她。可是当她看到府里为马秀英裁制的是正红色的吉服,准备的是镶碧玉头面,给她和郭宁莲裁制的是粉色吉服,准备的是金饰头面时,她心里霎时就不痛快了。凭什么马秀英可以穿最亮丽的颜色,带最好的头面,她就不能?就因为她是个侧妃吗?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侧妃!侧妃!郭惠恨不得把眼前刺眼的粉色吉服撕碎!
郭惠的心腹丫鬟郭霞赶紧对丁管家解释,“我家夫人是觉得吉服款式有些老旧,这等天大的盛事,还是要隆重些,管家不妨再问问夫人的意思,如果夫人没什么意见,就按夫人的意思办。”
丁管家可不是他们能收买的下人,那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管家,平时只听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安排,若是郭惠今天不满的态度激怒丁管家传进马秀英耳朵就不秒了。
丁管家没有点破郭惠那点心思,他不会刻意讨好郭惠,但也没必要得罪郭惠,毕竟朱元璋向来宠爱郭惠。他恭恭敬敬行了礼,便去向马秀英复命。
“主子,你忍一忍,国公以后还会当皇帝,到时候立谁当皇后还指不定呢。”郭霞知道怎样的话才能平息郭惠的愤懑。
“皇后?就那女人的破|身子,能不能撑到那天还难说。”果然,郭惠听到这话,怒气平息了,眼中燃烧起熊熊斗争。
元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称封吴王,设立百司官员,行庆贺礼。任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郎都事……
他发布号令用的是“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并昭告文武百官:“我虽顺应天下称王,但如今刚刚立国,更应该正纪纲、严法令。元朝皇帝昏庸无能,官员作威作福,以致天下大乱,还望诸位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