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无恙吧?”马秀英心紧了紧,朱标打从娘胎就落下病根,虽然现已调理康复,但是当娘的哪能能彻底放心。
朱元璋安慰道:“太子只是稍有疲态,你不用担心他,他还要继承朕的基业,怎会有事?”
“是妾身多虑了。”如果条件允许,马秀英真不希望朱标将来拖着羸弱的身体去管理朝政。可这个念头只能在心里想想,永远不能说出口。
服侍朱元璋更过衣用完膳,马秀英正色道:“妾身有一事请皇上定夺。”
“讲!”
马秀英把蒋氏和小男孩的情况禀明,又说道:“这些死去的将士都是我朝的英雄烈士,妾身恳请皇上下令抚恤英雄烈士的遗孀和子女,不叫将士们寒了心,也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上阵杀敌更加英勇。”
朱元璋微微沉吟,“你说的很对,不能让他们寒了心。朕明日上朝就让兵部负责此事。”
马秀英庄重地施了一礼,“妾身替千千万将士和他们的家属谢过皇上大恩。”
朱元璋问道:“那蒋氏的丈夫真不在宫中?这妇人独抚幼儿、千里寻夫也算一贞洁女子了。”
马秀英惋惜道:“妾身已核对过宫人名册,可是都没有一个叫赵大虎的人。”
“赵大虎?”朱元璋怔了怔,似乎想起了什么,对逊影说道:“你去叫赵成进来。”
“是啊,妾身还没核对跟随皇上出宫的侍卫和监侍呢。”马秀英眼里重新燃起希望,但愿在这些人中能找到赵大虎。
朱元璋摇摇头,说出一个马秀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答案,“朕记得赵成以前在军中好像就叫赵大虎。”
“皇上是说赵成……”马秀英匪夷所思地捂住嘴。
“是不是,还要问过才知道。”朱元璋语气平静,眼里却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马秀英和逊影对视一眼,同时冒出一个念头:不会这么巧吧?
“奴才见过皇上、皇后娘娘。”赵成一脸恭敬,黝黑的脸庞与那种面白无须的内侍截然不同,虽然躬着,还是能看出身形比较魁梧。
朱元璋言简意赅地说道:“你且把你进宫前家中的情况说一说。”
赵成回宫就听闻马秀英在查宫人名册,虽猜不出马秀英意图,但朱元璋既然问到他的头上,他还是一五一十禀告道:“奴才祖籍定远,十七岁那年投身红巾军,原是李喜喜部下,后来李喜喜被李思齐击溃,奴才辗转至和州遇到皇上募兵,得皇上赏识收作身边亲兵,跟随皇上四处征战,承蒙皇上不弃奴才伤残,留在宫中直到如今。”
“你家中可还有什么亲人?”
赵成眼中飞快掠过一丝黯然,“奴才自幼父母双亡,曾在乡下娶了一个媳妇,可是后来奴才回去找她,听说她被元人杀害了。”
“你以前在军中可叫赵大虎?”
赵成不明所以地点点头,皇上应该知道他以前的名字,怎么还明知故问。赵成这个名字是他成了皇宫大总管后觉得“赵大虎”不够气势才改的。
听到赵成所言与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能核对上,马秀英估计赵成就是她要找的人了,她不放心,仍问了一句:“你妻子未和你成亲前,可是人称蒋氏?”
“皇后娘娘怎么知道?”赵成瞪大了眼睛,马秀英知道自己以前的名字不奇怪,但是怎么会知道自己媳妇以前的姓氏?
马秀英笑道:“本宫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妻子没有死,而且你们还有一个儿子,如今都十岁了。”
赵成呆若木鸡,似乎没听明白马秀英的话,直到逊影提醒他,皇后找到了他的妻儿,他才傻傻地挤出两个字:“真的?”
马秀英没有责备他的失态,肯定地说道:“一会本宫就让张侍卫带你去见见那对母子,本宫认为他们十之八|九就是你失散的妻儿。”
“我媳妇没死?我还有孩子?”赵成喃喃自语,声音打着颤,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逊影咳嗽一声,赵成才回过神来,急忙跪下,“奴才在皇上和皇后娘娘面前忘形失态,求皇上、皇后娘娘责罚。”
朱元璋呵呵笑道:“若是你一家人真能团结,朕也为你高兴。这次朕不怪你失仪之罪。”
“谢皇上开恩。”赵成谢过恩后就眼巴巴地望着马秀英。
马秀英掩嘴轻笑,“他们被安置在城郊的客栈,你去换套普通百姓的衣服,等张侍卫回来就领你过去。”
赵成说不出是激动还是兴奋,嘴里一直哆嗦,“谢皇后娘娘,谢皇后娘娘……”
第四百六十章 偏执狂和工作狂
赵成心急如焚、站立不安。
朱元璋知他心思都飞到了宫外,笑道:“去吧,今晚准你出宫,明早回来复命。”
“等等。”马秀英让逊影拿了几盒糕点递给他,“你的孩子被蒋氏教育得很好,有时间了带进宫让本宫仔细瞧瞧这孩子。”
赵成感恩戴德地退下,口中直呼皇后娘娘的大恩永远铭记在心。
因着这一件事,马秀英和朱元璋的心情都很好。马秀英建议道:“像赵成这样为国效力而导致家人失散的将士估计不少,妾身以为如果能把这些失散家庭的信息昭告天下,让官府协助寻找,一定能让许多破碎的家庭复合,将士们心怀感激也会更加为国效力。”
朱元璋搁下手中的茶盏,颔首道:“皇后爱明如子,朕心甚慰,这条建议很有道理,明日即着户部处理此事。”
马秀英看他起身要走,问道:“皇上是现在宣后妃侍寝还是等一会?”
“今晚算了,朕要去御书房批阅疏章。”朱元璋伸手让宫人更衣。
看这架势朱元璋又打算通宵达旦处理奏折,马秀英劝道:“皇上车马劳顿,十分辛苦,何不早些歇息,明日再处理政事。”
朱元璋摇摇头,“朕离宫几日,积压不少奏折,不及早处理,怕是明日政事更多。”
“妾身不敢妄议政事,只担心皇上案牍劳形伤了身体。”马秀英面露忧色,朱元璋经常熬夜对身体可不好。
“外有战事,内有民忧,还不到朕休息的时候啊。”朱元璋拍拍马秀英的手背,示意自己知道了。当然知不知道是一回事,怎样做又是另一回事。
马秀英欲言又止,终究默默为朱元璋披上大氅,恭送出殿。朱元璋现在不仅是个偏执狂还是个工作狂,劝了他无数次他都听不进去。不过说实话,国家要等着他处理调停的事情也太多了,难怪有一个“日理万机”的词语来形容那些领导的辛苦。
众人回转内殿,马秀英让宫人都下去休息。
逊影说道:“主子也早点休息吧。”
“我想去看看太子。”马秀英吩咐逊影盛了一碗腊八粥,带着几个宫人前往东宫。她的手臂到现在还有点酸痛,然而几天没见到朱标,又听朱元璋说朱标有些疲劳,她便放心不下,非要亲眼看看朱标才能放心。
谁料一行人抵达东宫却被告知太子朱标已被朱元璋叫去御书房。
“怎的也不让太子好好休息一阵。”马秀英担心朱标的身体,语气略带抱怨。朱元璋自己辛苦就罢了,明知朱标都疲乏了还不让这个孩子好好休息,真过分!
东宫侍卫无人敢接话。
福顺讨好道:“主子,皇上让太子学习政事,这是好事啊,说明皇上非常看重太子。”
皇上看重太子是好事,可是老子是工作狂还把儿子也锻炼成工作狂是好事吗?拔苗助长,过犹不及啊!马秀英怅然若失,闷闷不乐地吩咐御膳房准备一些暖胃的宵夜送去御书房。
第二日一大早,赵成就来答谢马秀英。蒋氏和赵小虎果然是他失散多年的家人,三人相见自然激动无比,抱头痛哭说了一夜的话。
马秀英见他双眼通红,愁云满面,不由问道:“你见了家人为何还苦闷?”
“奴才惶恐,搅扰了皇后娘娘的兴致。”赵成先跪下认罪,再说道:“奴才多谢皇后娘娘费心,只是贱内病入膏肓,奴才想到他们娘俩这些年受的苦,奴才就笑不起来,求皇后娘娘恕罪。”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你关心家人何罪之有?”马秀英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你暂时把事务交给其他人,本宫准你出宫照顾你妻子直至她康复。”
马秀英听张侍卫说蒋氏已经病入膏肓,怕是时日不多,这个时间赵成最好是陪在她身边。然而皇宫不能进闲杂人等,就只能让赵成出宫去照顾了。
赵成身子抖了一下,急忙说道:“皇上习惯了奴才的服侍,奴才已经安置好家人,不会……”他内心非常矛盾,能够再见到妻儿固然是件喜事,可是他统领大总管职位,可谓是朱元璋身边最亲近的监侍,让他放弃现在的地位实在不甘心啊。
马秀英知道他心有顾虑,出声安抚道:“你放心,本宫不是免去你大总管的职务,等你回宫一切照旧。”
“奴才多谢皇后娘娘的恩典。”赵成不敢去擦额头的汗水,但绷紧的身体明显放松下来。
马秀英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是个人就渴望权势,就连赵成在面对失散多年的家人也放不下手中的权力,这样的人跟在朱元璋身边孰好孰坏?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宦官把持朝政的现象,在皇权岌岌可危的时候,这些巨阉可以说是上蹿下跳,就是为了能够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赵高指鹿为马的事件,马秀英可不愿明朝再出现一个嚣张跋扈的大太监。
待朱元璋下朝,马秀英就把让赵成暂时出宫的事禀告,并隐患地提了一些宦官作乱朝廷的例子。
朱元璋不以为然地说道:“哪个男儿不渴望建功立业,赵成若不是身有重疾早就官至大将军,他舍不得手中的权力也属正常,只要他对朕忠心,朕给他些权力又何妨?”
马秀英噎住,朱元璋到底明不明白她的担心,她担心赵成功利心太重引起一些弊端,毕竟赵成是朱元璋的近身太监,言行上面难免会影响甚至蒙蔽到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却认为以权势笼络下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难道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差异?
“你放心,朕不会让宦官干政。”朱元璋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说道:“后宫也不能干政!”
马秀英猛的抬起头瞪着朱元璋,说什么后宫,不如直接说她好了。若非他是她的夫君,这男人当她愿意操心那些琐事啊。她操心来操心去,为的是谁?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也有平常心
朱元璋揽住马秀英的肩膀,笑问:“生气了?”看到马秀英气鼓鼓的模样,他就忍不住想逗一逗她。说不出为什么,反正他就感觉马秀英现在越来越沉静,越来越有大家风范,可惜少了一点少女的灵动。
马秀英极力忍住把他的手甩下去的冲动,一板一眼地答道:“妾身不敢,妾身没有生气,妾身谨遵皇上旨意。”
“瞧你一本正经的样子,还说不生气。朕知道皇后巾帼不让须眉,不过……”朱元璋说到一半,改口道:“马上要过年了,宫中事务繁多,皇后多操操心。”
这个话题转得太突兀,马秀英心有疑窦,面上还是不露声色地应道:“谢皇上牵挂,有成穆贵妃协助,妾身不累。妾身只担心皇上操劳过度,还有太子年纪太小,他的身体也……”
“可是太子向你诉苦了?”朱元璋脸色一沉,朱标将来要继承他的基业,如果现在不能适应朝政,以后如何管理朝廷、守护江山?
“皇上还不清楚太子的秉性吗?那孩子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会说出来,是妾身自己担心。难道妾身关心自己的孩子也错了?太子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太医也说过太子不宜劳累。妾身看到别的皇子无忧无虑地生活,太子却天天劳累,既要读书还要学习政务,妾身心里难受。”马秀英是真的有些窝火了,咬着唇隐忍怒气。就算是头骡子也得让它喘口气吧,朱元璋明知朱标身体不好,还要加倍操练朱标,他不心疼儿子,她心疼!
“你啊,还真是个护犊的母亲,朕才说了一句,你就数落朕一大堆。”朱元璋哑然失笑,掰开马秀英的唇齿,“玉不琢不成器,朕让太子学习政务,将来他亲政才不会有所旁漏。”
马秀英非常不端庄地翻了个白眼,“妾身知道皇上是为太子好,可是太子年幼,再说皇上还要打理社稷百年,有的是时间让太子慢慢学习。”
朱元璋敷衍道:“好,好,朕以后让太子多休息,少学习。”
马秀英又不干了,“不行,人不学不成材,也不能放任太子惰学。”
朱元璋双手一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朕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