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官员绝望得上朝前都要给家人留下遗言,生怕自己这一去就回不来了。更多的官员则想法设法找门路、找关系四处求情。
在胡惟庸把持朝政的这些年,官员们几乎都对他马首是瞻,但心里都清楚,和赵成关系最密切的估计就是胡惟庸了,这次大家都隐隐有避开他的意思,转而去求资格最老的大臣李善长。
李善长重新被启用后低调了许多,他深深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滋味,朱元璋上一刻对你亲厚有加,下一刻可能就会翻脸无情。当年朱元璋如何尊敬刘基,侍奉为先生,结果呢,刘基还是死的不明不白。
年纪越大的人对死亡越是敬畏,李善长以前是被迫致仕,然而现在他是真想收心退隐了。所有的拜访者他都拒而不见,不愿再牵涉其中。
但是有一个人的拜见他不能拒绝,便是他的亲弟弟李存义。
李存义是来当说客的。
赵成出事后最恐惧的不是别人,恰是胡惟庸。他听说朱元璋抄了赵成的住宅,唯恐赵成和他来往的一些书信被搜出来,里面涉及到一些对付马秀英和谋害打压大臣以及他独断专权让赵成在朱元璋面前遮掩隐瞒的内容,若是朱元璋找到了这些证据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了多年独相的胡惟庸岂甘束手就擒,他的**早就膨胀到一个无法形容的极点,他想到与其等朱元璋拿他开刀,不如他先动手。那皇帝宝座也是朱元璋把别人拖下来坐上去的,那他为何不能把朱元璋拖下来自己坐上去呢?
他把李存义叫到家中,屏退左右,直接说道:“我们干了许多违背圣意的事,一旦被皇上发觉将怎么办?”
李存义吓得差点跌在地上,他当初没有听李善长的劝告,反而和胡惟庸走得非近。
胡惟庸把持生杀废黜大事,有时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检举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这些情况李存义都清楚,甚至还和胡惟庸狼狈为奸,合谋对付政敌。如今听说朱元璋可能会知道他们犯下的罪行,他顿时吓得心惊肉跳。
胡惟庸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李存义亡魂皆冒,磕巴着牙齿发抖,他贪赃枉法是一回事,但从未想过造朱元璋的反,他下意识地就要摇头拒绝。
胡惟庸恶狠狠地恐吓道:“如今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就忍心看着一家人都死在他的刀下?莫忘了你的孙儿才刚刚会走路。”
李存义自然不愿家人受戕,哭喊道:“亲家,你要救救他们啊。”
胡惟庸威胁加利诱,“倘若我们放手一搏,没准不仅死不了还能永享荣华,到时你我共治天下,我封你为异姓王。你若不敢,那大家就一起等死吧。”
在生死之间,是人都会选择前者,李存义也不例外,他思忖了片刻,站起来决然地说道:“我豁出去了,你说怎样就怎样。”
胡惟庸满意地笑起来,拉着他勾肩搭背坐下,密谋造反事宜。他这边负责联络一些对朱元璋不满的武将,令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李存义则去拉拢李善长,在文官中组织一股拥护他的势力。到时双管齐下,武将攻破皇宫时文官就立刻拥他为帝。
李存义被胡惟庸的大棒和萝卜敲得晕乎乎,果真来找亲哥哥李善长了。
李善长一听胡惟庸竟然有此歹心,还想把李家人拖下水,二话不说就要把李存义赶出府。
李存义死死抱着他的大腿,哭道:“大哥,你救救兄弟啊,还有你的侄儿侄女,他们都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就忍心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命归黄泉?”
李善长怒道:“我早就告诫你不要和胡惟庸来往过甚,你不仅不听,还惹下弥天大祸。你以为皇上真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之前的陈友谅、张士诚,哪一个不比他势力庞大,为何偏偏只有他做了皇帝。唉,你们太小看他了。你走吧,这事我绝不会答应,也希望你能幡然醒悟,不要给族人带来灭顶之灾。”
“大哥!大哥!”李存义苦苦哀求,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当年英明神武,我们也十分尊敬拥护他,可是近些年他的性格越来越古怪,动辄伏尸千里,许多臣子已对他心生不满。光看他对你的赏罚不公就能瞧出他已经老了,不再是我们当初认可的那个皇上了,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错,你能保证他就不迁怒我们李氏一族吗……”
李善长沉默不语,将来朱元璋如果只处罚李存义一家他还无所谓,但是朱元璋如果连李氏一族都不放过的话他就得好好掂量了。依朱元璋现在的暴虐,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最终,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不会参与你们的事情,我也当你没有来过,你走吧。”
李存义心中暗喜,李善长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种默许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发乎情而止乎礼
宫中出了赵成的事,朱元璋大怒,处置了许多宫人,还实施了诸多酷刑。这次牵连的人数之多,达到了一个之前从未有的数量,所有人都吓得战战兢兢,几乎闭上眼都还能听到受刑之人的惨号。
相比其他宫殿的恐惧,坤宁宫反而一片喜悦。马秀英不仅保全了大家的安全,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许多人都说这是上天感念皇后的慈悲,所以赐福让她身体康复。
知道实情的逊影和道衍都会在无人的时候暗自感伤,看着马秀英忙碌而充实的身影默默祈祷她能一直保持这种愉快的状态活下去。
但是马秀英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尽管她调整了心态,又有道衍精心呵护,但是她偶尔还是会咳嗽咯血,只不过没有以前那样频繁。
朱元璋每次听闻马秀英咯血都会把照顾马秀英的人统统责骂一顿。
马秀英就劝他,“妾身这病都是老|毛病了,他们也尽力了,您就不要再责怪他们。”
朱元璋目光闪烁,心里明白马秀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事实,他纵然是皇帝,也有无法主宰的事,黯然道:“你不要多想,会好起来的。”
马秀英淡淡一笑,对这种言不由衷的安慰不置可否,转而说道:“妾身现在没有精力照顾皇上了,请皇上自己多保重龙体。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妾身现在是深有体会了,所以皇上一定不要动辄发怒,那些贱民还不值得您把自己的身体气坏啊。”
朱元璋晓得马秀英这是在变相地劝他不要对宫人胡乱发脾气。以前马秀英就常常用这样的方式规劝他,有时听多了他还觉得很烦,这两年没有听到马秀英的劝谏,偶尔听一次竟然有种亲切的感觉。他颔首笑道:“听你的,朕以后少发些脾气。”
看着面前的这个男人,马秀英是真心希望他能安好下去。她和朱元璋虽然爱情不在,亲情依然,两人相依相伴几十年,早就成了彼此的亲人。对于亲人,总是多一份宽容和祝福。那些让马秀英伤心难过的往事她都努力淡忘,想着朱元璋也在逐渐老去,她就忍不住真挚地说道:“妾身惟愿皇上龙体永远安康,长命百岁。”
感受到马秀英的真情实意,朱元璋微微动容,马秀英都这样了还时刻牵挂着他,他动情地握住马秀英的手,“皇后,你也要保重身体,朕不能没有你。”
马秀英猛地抽回手,心虚地低下头,没想到一句关怀会让朱元璋有如此大的反应,可是她现在的心已经托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她不愿再让朱元璋碰触她。为了不让朱元璋怀疑,她捂住嘴咳嗽起来。
朱元璋立刻紧张地喊道:“快把道衍大师找来。”
道衍号脉并没发现什么异常,抬头却见马秀英对他眨眼睛,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皇后娘娘可能是劳累了,需要休息。”
朱元璋便说道:“那你好好休息,朕晚点来看你。”
送走了朱元璋,马秀英就拉着道衍坐下,靠在他的肩膀上。
道衍的身体霎时僵硬如铁,连呼吸都不顺畅了。
马秀英轻轻说道:“别紧张,我不会做什么,也不会让你做什么,我就想静静地靠一靠。”
道衍努力放松肌肉,让她靠得舒服一点。
马秀英就这样靠着道衍,回忆在苏州的往事。那时的道衍真是个呆子啊,好像什么事都让着她、依着她,从来都没有对她大声说过一句。不对,这个呆子也欺负过她,用狗洞威胁她送菜,还非要和她比武害得她被大张氏罚跪……哼,这个坏蛋,心眼也多着呢……
逊影进屋就看见马秀英靠着道衍平静地睡去,嘴边还带着笑容。她微微吃了一惊,马上装着没看见,缩到门口去看守。她是知道马秀英和道衍从没有逾越,但是这一幕也不能被别人看见。
道衍一动不敢动,肩头传来的均匀呼吸说明马秀英已熟睡。他的心渐渐从开始的慌乱变成平静,然而马秀英的呼吸就像个调皮的小孩,总是在他要静心的时候轻轻拨弄一下他的心弦,令他无所适从,只能默默念诵经文。
明亮的阳光从窗户射进来,罩在道衍和马秀英的身上,发出晕染的金光,逊影觉得这一幕竟然出奇的和谐。她眼中泛泪,两个命运多舛的人只能在这一方小天地相互依偎。但愿下辈子,主子不会再被约束在这个牢笼中了。
一个时辰后马秀英缓缓醒来,她许久不曾这样坦然舒适地睡一觉了,幸福的感觉让她都舍不得离开道衍的肩膀,但是有些事只能发乎情,止乎礼,所以她深深地嗅了嗅那股好闻的檀香味,恋恋不舍抬起头。
察觉马秀英在自己身上嗅闻,道衍的心跳忍不住加快,他愈发不敢动弹,像一个泥塑木雕。
马秀英睁眼就看到逊影百无聊赖地蹲在门口画圈圈,她不由笑道:“去打盆水来。”
“主子,您醒了?”逊影腾的一下跳起来,长久的蹲姿令她双腿发麻,差点摔个趔趄。
“你就不能细心点?”马秀英又好气又好笑,逊影这种毛躁的性格何时才能改一改啊,她若不在了,谁来照顾逊影。
逊影立刻转移话题,“主子,道衍大师保持这个姿势都一个多时辰了,您快让他休息啊。”
马秀英瞟了道衍一眼,道衍嘴唇微动,似乎在诵读经文,估计道衍要把经文诵完才会起身。她故意嗔道:“不管他,不到用膳时间不准他休息。”哼,谁让他以前敢欺负她,就要让他难受一阵。
逊影听出马秀英的口不对心,眼珠一转,真的跑掉了,这两人的事情她才不掺和呢。
似怨似嗔的声音传进道衍耳中,道衍心情更加不能平静,他不明白先前马秀英还好好的,怎么醒来就发脾气,可是他刚才没有惹马秀英生气啊。他哪里想得到,女人是种不可理喻的动物,要是不讲起理来连几十年前的旧账都能翻出来算一算。
第五百六十四章 亲事都被利益化
早几年朱、朱被册封亲王后就该建府出宫,因为马秀英舍不得的缘故这件事一拖再拖,但是现在他们必须出宫居住,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娶妻子了。自历朝起从未有成家的王爷居住宫中,故而马秀英再舍不得也只能看着他们搬出去。
果然如马秀英所料,朱元璋给两个儿子安排的亲事都带着政治利益。
朱的未婚妻是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之妹王氏。朱元璋对王保保非常重视,这是一个曾经能把徐达都击败的劲敌。朱元璋对逃到漠北的王保保屡次招降,这次让自己的嫡次子娶对方的妹妹,可见其中的拉拢之意。
朱的未婚妻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谢美妮。谢成是早年就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开国将领,每战必从,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屡建军功,在朱元璋册封功勋爵位的时候他被封为永平侯兼任太原都卫都指挥使。
随着年纪的增长,朱和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顽劣不堪,而且他们懂得掩饰自己的言行举止了。不管他们私底下生活如何,起码他们在朱元璋和马秀英面前是乖巧懂事的模样。他们甚至要求重新回军营发展,不过朱元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答应。
两个儿子就来向马秀英求情。他们看到朱棣如今在军营里混得风生水起,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愚蠢。朱棣在军营里能吃苦又善于交际,不仅拥有一批忠心的手下,功勋大将对他也口口相赞。说句扫兴的话,朱棣现在的名声可比他们响亮得多,就连百姓都知道皇上有个特别英勇的儿子。
儿子们的请求马秀英自然要应允,她便问朱元璋为何不答应,两个儿子愿意吃苦发奋了,这是好事啊?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