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们的请求马秀英自然要应允,她便问朱元璋为何不答应,两个儿子愿意吃苦发奋了,这是好事啊?

    朱元璋说道:“朕打算让他们成亲后就去藩地。”

    马秀英的眉头立刻皱成一团,“这才刚出宫您就要让他们去藩地,妾身以后想见他们就难了。”

    朱元璋安慰道:“他们一个就藩西安,一个就藩太原,离京城又不远,你想见他们,几天就能赶来。”

    “几百里路程还不远?”马秀英抱怨连连,这时代又没有飞机火车,孩子们就算不歇息骑马回京也得好多天,朱元璋说得还真是轻描淡写。

    朱元璋坚持道:“藩王坐镇属地,这是他们的责任,不可乱了规矩。”

    一旦朱元璋上纲上线,马秀英就知道此事没有转圜的余地,不由黯然道:“妾身都没几年好活了,儿子们也要远离,妾身一想到他们不在身边心里就难受。”

    朱元璋哄道:“好好,朕让他们成亲后在京城再呆一段日子陪陪你。”

    马秀英这才破涕为笑,想到朱棣和朱、朱的年纪差不多,就问道:“棣儿呢?皇上可为棣儿选好媳妇?”

    “朕觉得徐达的女儿不错,欲将她许配给棣儿。”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有一次去徐达家中恰巧碰见徐妙云,别的女人见了他莫不战战兢兢,唯有徐妙云竟然睁着大眼好奇地打量他。他当时就觉得徐妙云颇有将门虎女之风,配他最英勇的儿子正合适。只是徐妙云的年纪还未及笄,所以他与徐达定下亲事,等徐妙云及笄后朱棣再来迎娶。

    马秀英对徐妙云还有一丝印象,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小丫头,几年过去,想必这个丫头长得更俊俏了。她笑了笑,说道:“得空把这几个丫头都叫到宫里让妾身瞧瞧。”

    朱元璋也笑道:“你若想见她们,随时都可召见,不如明儿就将孩子们都叫回来聚聚,让你提前见见未来的儿媳妇们。”

    “好啊,宫中也许久不曾热闹了,妾身这就让李贤妃去安排。”马秀英笑着点头,不让她提前见到儿子们的媳妇,她怎么能放心呢。

    第二天宫中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为了不让未来的儿媳妇们拘谨尴尬,马秀英还特意让她们的亲人进宫陪伴。

    自马秀英生病就不曾亲自举办过宴席了,即使过年的国宴都没有参加。许多贵妇听说马秀英设宴都羡慕不已,奈何人家是相看儿媳妇,跟她们没关系啊,那一天晚上不知有多少男人被自己的妻子数落,埋怨没有生个好女儿嫁入皇家。

    即使只是小型宴会,规格也是不小的。交泰殿张灯结彩,宫人如织,宾客和皇子、皇妃依序而坐,言语欢畅,其乐融融。

    不过其中也有一处不和谐,那便是王氏的那一桌略显冷清。

    其实将王氏许配给朱只是朱元璋的意思,王保保是不乐意的,他不愿投降朱元璋自然不愿和朱元璋有瓜葛,无奈朱元璋想要招降拉拢他,强迫朱娶王氏。

    这次王氏进宫觐见马秀英,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就连服侍的人都是朱元璋赏赐的。而且王氏带有蒙古人的血统,小眼睛、高颧骨,和中原汉人多少有些区别,在自我优越的汉人眼中属于异类,大家就有意无意地避开她,不愿和她亲近。

    谢氏和徐妙云就能聊到一起,大家都是功勋之女,平常也有来往,在宫里见了更亲热,禀了马秀英后两人就挪到一块坐下,不时交头接耳,言笑晏晏。

    马秀英再看几个儿子的反应,开始大家都还有些拘谨,后来便放开了,招呼兄弟饮酒作乐。不过马秀英看到朱和朱棣还会偶尔瞟一瞟女眷这边,朱却从未正眼看过王氏一眼,不由暗暗叹气,想必儿心中也是不满意王氏的。

    她能理解朱的心情,堂堂一个王爷被逼着娶一个外夷女子,换谁心里都不舒服。外夷女子在汉人眼中就是蛮人,即使官员也没有哪个会把外夷女子娶成正妻,最多给一个小妾地位。有些人甚至不准外夷小妾生下孩子,因为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混血儿的美称,生下的孩子会被叫杂种。

    然而这终究是在宴席上,不好让王氏太难堪。马秀英便招来朱标两口子,让常美荣去陪王氏说说话,又叫朱标提点朱几句,不要做得太过。

第五百六十五章 相看未来儿媳妇

    宴席进行到一半,李儿来向马秀英请罪,“臣妾上次惊扰了皇后,还请皇后恕罪。”

    上次她匆匆离开坤宁宫,暗中关注马秀英的动静,听说马秀英又是吐血又是昏迷,还以为马秀英熬不过这一次了。谁知马秀英如此顽强,不仅撑过来了,身体反而越来越好,这段时间都能下床走动,还举办宴会。她又惊又怕,赶紧趁着空隙来请罪。

    马秀英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说道:“无妨,想必你也不是故意的。”

    这明开脱暗讽刺的话听在李儿耳中异常难受,她尴尬地笑道:“臣妾敬皇后一杯,祝愿皇后身体健康,万事吉祥。”

    逊影冷不丁地说道:“皇后娘娘不宜喝酒,妃请用茶水代替。”按理说她提醒李儿用茶水敬马秀英的时候就应该主动把茶斟好,再由李儿举杯。但她不喜李儿害马秀英病重,故此只张嘴冷冷看着李儿。

    李儿过来的时候没有带宫女,逊影又不肯帮她斟茶,她只好自己动手。

    大庭广众之下,堂堂皇妃竟然做起奴婢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过来。李儿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敬完这杯茶的,她逃也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自始至终没有再抬起头。

    朱棣瞧见这边的光景,目中掠过阴鹫,他仔细打量逊影,记住这个宫女的模样,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将这个敢羞辱他母妃的宫女碎尸万段!

    马秀英看到众人目光异样,皱眉警告逊影,“以后不准这样了。”她皱眉不是因为逊影失礼,而是担心逊影这种无法无天的性格,将来没有她庇护可怎么办。

    “奴婢知错。”逊影嘴上应道,心里却暗暗得意,谁敢让马秀英伤心,谁就是她的敌人!她这样作弄李儿都是轻的了,要知道她曾经冷血地看着郭惠被绞死,眼皮都不眨一下。至于以后会怎样,那根本就不在她考虑之中,她只想在陪着马秀英的这几年里让马秀英高高兴兴,不被任何人欺负。

    宴会上八面玲珑的人多的是,这样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被大家化解,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待到宴会快要结束,也是最高|潮的部分来临,王氏、谢氏和徐妙云都要表演才艺,其实就是给她们一个露脸让大家认可的机会。

    王氏表演的节目是马鞭舞,这是蒙古族的传统舞蹈,是牧民用来讴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表现跃马扬鞭时的喜悦心情。也不知王氏是被冷落气愤的缘故还是喝了酒的缘故,她扬着鞭子就像在发泄一样胡乱抽甩,没有一丝美观,倒把几个妃子吓得惊声尖叫,生怕鞭子会抽到自己身上。

    等王氏跳完舞,全场鸦雀无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果然是蛮夷女子啊,不通教化。

    朱的脸涨得通红,他觉得那些鄙夷的目光不是在看王氏而是在看他,要不是朱标死死按住他,他现在就会离席而去。

    马秀英冷声道:“王氏有些醉了,扶她下去休息。”她心里也是十分恼怒,没想到王氏如此不识好歹,当众给大家难堪,要知道她是朱定下的王妃,她丢脸就等于朱丢脸啊。

    逊影赶紧让人把王氏扶走,岔开话题问道:“谢姑娘和徐姑娘谁先表演啊?”

    徐妙云落落大方地站起来说道:“臣女也准备了一支舞蹈请皇后娘娘欣赏。”

    丝竹响起,徐妙云如同一只空灵的燕子随着音乐翻飞起舞,时而轻云般慢移,时而旋风般疾转,步履轻盈飘摇,仪态从容大方。

    众人频频点头,赞声不绝,徐妙云的舞蹈虽然比不上专业歌伎那般优美,但和王氏一对比,还真是云泥之别了。这才是中原女子应该练习的舞蹈,那王氏跳的都是什么鬼哦!

    马秀英露出微笑,徐妙云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懂得把握时机,利用别人的不足衬托出自己的长处。她很欣赏徐妙云的聪明,一曲舞结束,就立刻命人赏赐玉如意一件,绫罗三匹,珠花若干。

    魏国夫人谢翠娥与有荣焉地站起来答谢,马秀英赏赐了徐妙云却没赏赐王氏,足见马秀英对自己女儿还是非常喜爱的。

    只剩下谢美妮了,她扭捏地站起来,说道:“臣女不会跳舞,臣女作了一首诗祝贺皇后娘娘凤体安康。”

    此言一出,众人都来了兴趣,将门之女会作诗可是少见啊。

    马秀英看到永平侯夫人的嘴微张,有些好笑,和蔼地说道:“念给本宫听听,若是作得好,本宫也有赏。”

    谢美妮看了看徐妙云,眼一闭,张口念道:“凤凰栖梧桐,百鸟闻歌舞;皎若朝霞升,最是复倾城。”

    “好!好!好!”众人立刻夸奖起来,这是一首赞扬凤凰的诗,凤凰不就是皇后吗,谁能不说好。

    永平侯夫人兴高采烈地拉着女儿不住表扬,女儿会作诗,还作得如此好,真是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啊。

    谢美妮偷偷对徐妙云挤眉弄眼,徐妙云也微翘大拇指。

    马秀英看到两个丫头的小动作顿时明白其中有猫腻,听说徐妙云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堪称女中儒生,人称“女诸生”,没准这首诗就是她帮谢美妮想的。不过在这种高兴的气氛下,马秀英也不揭破,笑着说道:“本宫已经老了,哪里比得了你们这些小丫头,一个个才是最灿烂的朝霞。谢氏诗作得不错,同样有赏。”依例赏赐谢美妮玉如意一件,绫罗三匹,珠花若干。

    而后马秀英又对两女说道:“今后你们嫁人皇家要克娴内则,勤勉柔顺,端庄淑睿,敬慎居心,为我皇家做好表率。”

    再把朱、朱、朱棣叫到面前,叮嘱道:“你们有缘分才能成为夫妻,今后要相敬相爱,相扶相依。”

    朱、朱棣口中连忙称是,朱只是勉强点了一下头,显然还在对王氏的失态耿耿于怀。

    这样下去不行啊,还没成亲朱就如此厌恶王氏,那以后还怎么生活?马秀英想着要不劝一劝朱元璋,重新给儿挑一个贤惠的媳妇吧。

第五百六十六章 愿意为她下地狱

    宴会结束马秀英就对朱元璋说起自己的忧虑,“妾身见儿不是很满意这门亲事,那王氏似乎也不太情愿嫁给儿,不如皇上另外在大臣家眷中给儿挑一个媳妇吧。”

    朱元璋说道:“虽然元顺帝已经退居漠北,但他仍沿用元朝国号,与我大明朝对峙。朕担心他会卷土重来,尤其是王保保手下精兵良将众多,朕就算不能让他归降也必须分化他和元顺帝的关系,让儿娶王氏正是出于此意。”

    “可是儿他……”

    马秀英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不满地打断,“一个女人如何能比国事重要?儿要是不喜欢王氏,可以娶回家放着,但这婚旨已经告诸朝廷,不容更改!”

    马秀英失望地看着朱元璋,儿子一生的幸福不及他对权势的控制,这个男人真是越来越无情了。她低下头再也没有劝说朱元璋的想法,因为她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取代朱元璋对权利的重视,包括她自己。

    她特意让逊影把朱叫到坤宁宫,温言劝道:“儿,母后知道你不喜欢王氏,但是夫妻本是一体,齐心协力才能家和万事兴……”

    朱像他的父皇一样,很不耐烦地打断马秀英的话,“母后,今日宴会情形您也看见,儿臣还没娶她进门她就当众丢丑,儿臣娶了她以后还不知要遭受多少嘲笑。”

    “儿啊,母后知道你心里委屈,可是你父皇的旨意已下,无法改变了。”马秀英拍拍他的手,极力安抚他的情绪,“母后觉得女人都是水做的,你要是好好待她,她也一定愿意为你改变。母后真心希望你们以后能和和美美……”说着说着,马秀英突然咳嗽起来,朱元璋的无情和对朱的担忧让她的情绪又焦虑起来。

    “母后,儿臣都听您的。”看到马秀英不舒服,朱赶紧答应,他也知道马秀英这些年身体堪忧,不能受刺激。

    “儿,如果母后有一天不在了,你们三兄弟一定要相扶相持,你们是母后最放心不下的牵挂。”马秀英殷切叮咛,她真怕自己哪一天说走就走了。

    “母后,您一定会长命百岁!您还要看着儿臣的孩子出生呢。”朱被这句话吓得脸色大变,如果说开始他还有些口不对心,这次他是真心决定不能做让马秀英生气的事情。哪怕娶了王氏回家搁着,也不能让马秀英担心半分。

    “儿懂事了,母后就放心了。”马秀英喘着气微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