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善人忍不住爆粗口,“帮衬个屁!当初爹娘仙逝,族里没一个人帮衬咱家,还是我把田地卖了才换些出门钱。现在日子好过一点,这些吸血鬼就贴上来。他家三番五次登门为的啥,不就是图我赚了些银子。还指望着我把闺女嫁进他家,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鬼主意。我将来就是给秀英找个上门女婿也不会把人送进他家那个火坑,何况我闺女是啥命,只怕将来吓死他们。”
刘秀英差点拍手叫好,原来英明神武的老爹早就察觉刘地主一家心怀叵测!再瞧瞧默默抹眼泪的马氏,不由无声地叹息:笨笨娘亲别怕,女儿长大了保护你!
光阴似箭,呱呱坠地的刘秀英一天天成长,她终于不用再当任人摆布的奶娃娃。迫不及待找回主动权的她进行了一次跨越性的转变,一岁就能迈开小短腿四处飞奔,一岁半就能清楚流利地说出长串句子。
好在刘大善人夫妻俩都当闺女是星神转世,对此倒不惊奇,反而认为她天生就应该比普通人聪慧。其实夫妻俩不知这已经是刘秀英刻意低调后的现象。
自从上次不欢而散后,地主婆的行为稍微收敛了一些,她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但偶尔仍会厚颜无耻地上门打秋风。怕再被刘大善人赶出门,她还特意找了几个族里的媳妇子打着看望侄女的借口一起登门。
现在刘秀英已经有了对付地主婆的办法,看到地主婆就保持三米距离,坚决不给地主婆靠近的机会。每当瓜果小吃摆上桌,刘秀英就会抢先扑上去,口水涟涟弄得满盘都是。反正她是小孩子,别人也不能说她有错。
地主婆厌恶地看着满盘口水,无处下手。几个媳妇子搓着双手,十分尴尬。
马氏面皮浅,觉得不好意思,提出要留地主婆和媳妇子吃饭。
“正好和弟妹多说说话……”地主婆笑得眉不见眼,就要答应。
未等地主婆说完,刘秀英已经满地打滚哭闹开来,一会肚子疼一会头疼。
马氏要照顾刘秀英,哪还有心思待客。
刘大善人倒是十分乐意送客。
说来也奇怪,只要地主婆前脚离开,刘秀英马上会自动好转。而当其他客人光临时刘秀英从不闹别扭,总是显得彬彬有礼、乖巧懂事。
这样的次数多了,马氏也看出究竟,原来这孩子和她爹在变着法赶地主婆呢。马氏虽然有些难为情,但闺女终归是自己的亲骨肉,加上丈夫也不喜地主婆登门,于是便装聋作哑配合闺女的表演。
连着被刘秀英作弄几次,地主婆再傻也反映过来,明白刘家除了马氏是个面瓜,其他两人都不是善茬。她对刘地主抱怨道:“我不想去他家了,现在登门连口凉水都喝不上。那死丫头这么小就知道使坏,将来指不定是个祸害,咱还是别给三儿找这样的恶媳妇。”
“那狗崽子的家财我们一定要搞到手,将来把他女儿卖到窑子去!”刘地主阴测测地说着,他绝不会放过堂弟一家。
第八章 刘家有女初长成
少了地主婆的骚|扰,刘家又恢复往日的宁静祥和,虽然马氏后来没有再孕的迹象,但是闺女刘秀英弥补了夫妻俩所有的伤感遗憾。
不是他们自夸,左右乡邻谁不说这孩子天资聪颖、伶俐乖巧、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能说会道、举一反三、能文能武、智勇双全;骗得老爹、哄得老娘、支得仆人、逗得小犬……
那么刘秀英本人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刘秀英已经很低调了,作为一个携带记忆转世的灵魂,她深知泯于大众才是立足根本,若是非要矜奇立异、彰显不同,只会为这个平凡的家庭和自己带来灾祸。
然而成熟的灵魂终究和真正的稚子有区别,服侍刘秀英的丫鬟就时常对旁人炫耀,“我家小姐从不尿床,我家小姐到时辰就睡觉,我家小姐……”
刘大善人老怀大慰,除了星神转世,谁家孩子能像自家闺女这般独特?
马氏感慨连连,如此乖巧的孩子就是生他十个八个都不嫌多,可惜肚皮不争气了。
有女万事足的刘大善人反过来安慰马氏,“这不怪你,你那是养育神仙的肚子,其他的肉|体凡胎哪敢来。”
刘秀英听得翻白眼,老爹中毒不浅啊!前世嫉恶如仇的她自从知道老爹被忽悠就产生了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定要揪出欺骗老爹的两个神棍,逼他们吐出讹诈的银两并且要附带民事赔偿。后来她察觉刘地主一家对自家心怀不轨,便又以打击刘地主一家为己任,誓要保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毕竟年纪太小,刘秀英不能用大人的手段去对付刘地主夫妻,但她可以采取一些稚嫩的办法抹黑地主一家。每当家里来宾客,刘秀英都会做出一副胆怯的模样,躲在马氏身后叫嚷,“是不是堂婶来了,娘,我怕……”。
客人就会好奇询问这孩子为何害怕地主婆。
刘秀英马上眼泪汪汪,委委屈屈地述说地主婆登门后的举止有多无耻,甚至趁人不注意掐伤她,而地主婆的儿子不光抢她的吃食还要恐吓她……当然这些都是确有其事,刘秀英只是稍微艺术加工夸大其词一些而已。
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最真,客人自然不会怀疑一个小孩子在撒谎,立刻相信了刘秀英的哭诉,对地主婆一家愈发厌恶,离开刘宅就到处传扬地主婆的恶行。弄得地主婆一出门就被乡邻指指点点,脸皮再厚的她听到各种风言风语都没脸见人,只能躲在家里发脾气,诅咒刘秀英不得好死。
刘地主气不过,告到族长面前指责刘大善人教女无方,肆意污蔑长辈。
刘大善人理直气壮地举例,“小女才多大,她都不知污蔑是何意思,只是说出自己经历的事实,堂兄若是不信,可向堂嫂和侄儿求证,我就亲眼见过侄儿抢小女的羊乳喝……。”
刘地主气急败坏,他问过地主婆和儿子,是有此事,但绝没有刘秀英说得那样不堪。如今被刘大善人当众抖出来,他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最后一跺脚,怒气冲冲地拂袖离去。
刘秀英才不管刘地主一家痛不痛快,只要他们别来祸害自己家就万事大吉。
刘大善人招呼主事的族人落座,刘秀英却对本氏族人没有什么亲近之意。若她是个小子,或许还会被带到祠堂祭拜祖先,可惜她只是个丫头,有没有被记到族谱上还得看族长的心情。她的灵魂到底曾被二十一世纪熏陶了几十年,对家族的归属感也没有时下人那么强烈。既然族人对她家淡漠苛刻,她又何必拿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融入,刘秀英慢慢知晓自己出生的具体环境,她发现时局并不乐观,自己竟然身处元末时代,乱世即将来临。一旦战乱起,别说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国家也能在片刻支离破碎、崩析瓦解。
刘秀英没有什么穿越人拯救世界的想法,她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家,和慈爱的爹、善良的娘幸福地生活下去。神棍、刘地主都被她暂时抛之脑后,她祈祷自己快快长大,她祈祷能在乱世降临之前找到一个保全家人的办法。
乱世中什么最重要?生存最重要!生存需要什么条件?拥有强大的武力和财力!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于是刘秀英除了拼命地学习知识和武功,另外故作天真地暗示刘大善人:我最喜欢金灿灿的东西,老爹快把家里值钱的财物都换成金子给我吧!
刘大善人本来就做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对于女儿习武当然不会反对,乐颠颠地把自己知道的拳脚功夫全部倾囊相授。
刘秀英不仅融会贯通了老爹的本领还自行摸索出一套擒拿手(做人不能忘本,前世警校学到的技能当然不能丢),拳形掌法耍得像模像样。加上刘大善人和家中仆人的刻意相让,以致于刘秀英小小年纪已经打遍刘宅无敌手。让不让是别人的事,反正刘秀英一双大脚正踩在老爹背上猖狂大笑。
说到大脚,刘秀英非常感谢老爹的开通。
在这个满城尽是小脚妇的年代,能够保留一双天足真的不容易。为此从来都是小鸟依人、夫唱妇随的马氏还跟刘大善人红过脸、拌过嘴、挺直腰板闹了一回女权至上,据理力争女子不裹脚就会很难看、会被人嘲笑、会嫁不出去的世俗看法。
但是刘大善人是个纯爷们,夫纲至上的拥护者,这次他同样没有让步。他虎躯一震,指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打架时拳头大的占便宜,拳头小的吃亏;踢人也一样,脚大的踢得狠、稳、准,脚小的还没开踢人就摔倒;而且打不过还能跑,大脚跑得快,利于逃命……
最重要的是刘大善人说了这样一段话,“闺女将来要嫁给鞑子做皇后,那些鞑子五大三粗,咱可不能让闺女吃亏,所以我才教她学功夫。小脚能学好功夫吗?听说鞑子皇后都来自草原,那边不流行裹脚,或许鞑子皇帝就喜欢大脚女人,咱闺女不能被比下去啊!”
就这一段话直击要害,马氏豁然顿悟,自家闺女不能用中原方法培养。当即临阵倒戈,从此再也不逼刘秀英缠足。
刘秀英谢天谢地,原来神棍忽悠了老爹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双脚。她撒开脚丫满屋乱窜,心中对两个骗子的憎恶之情稍微转淡,嗯,到时候可以少收点利息。
可是高兴了没几天,马氏看着野小子般的刘秀英躇眉,又逼她学习女红。
刘秀英一个头两个大,前世她就不爱红妆爱军妆,让她文文静静地做针线活简直比揍她一顿还痛苦。她在马氏耳提面令的敦促下学了几天刺绣,一个图案都没绣出来,十指倒被扎得千疮百孔。
这次不等刘秀英叫苦,刘大善人就急忙叫停,小声告诫马氏,“闺女这双手是皇后手,怎能留下伤痕?再说她将来贵为皇后,还用自己做针线活吗?”
马氏再次妥协,惭愧自己又忘记闺女不能以常理养之。
刘秀英躲到一旁得意地笑,家有老爹,真是一宝!
刘大善人变戏法般抽出一根长枪,“闺女,今天不学女红了,跟爹练武去。”
马氏张口结舌,老爷教闺女拳脚功夫强身健体也就罢了,现在刀枪都整出来,这是要拼命的节奏吗?再说,练武就不会留下伤痕?
刘秀英瞧瞧万分纠结的马氏,说道:“我想读书,爹爹给我请个女夫子吧,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高富帅。待我有了学问,以后给爹娘中个女状元回来。”
就算闺女想要月亮,刘大善人都会搭梯子去摘,何况闺女只是提出读书这样一个小要求。谁规定女子不能读书,老子有钱,砸也要砸个夫子回来偷偷教闺女。
读书总比舞枪弄棍强,马氏举双手赞成,连忙说道:“爹娘不用你中女状元,只要你高兴就好。”
“爹爹,以后我就上午读书,下午练武?”刘秀英松了口气,读书就要从娃娃抓起,免得以后写简体字露了馅。
“中,闺女说怎样就怎样!”
春去秋来,在父母近乎溺爱的关怀中,刘秀英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她学会走路的第一天就奔进父母怀里,赏了爹娘一人一个甜蜜的“初吻”。
她学会说话的第一天就奶声奶气地对父母保证,“爹爹、娘亲,秀英宝宝是您们的贴心小棉袄!将来会好好孝顺您们!”
她上学的第一天就对教书夫子恭恭敬敬地施礼,“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小女子对先生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她见了男人叫潇洒哥哥,见了女人叫漂亮姐姐,见了老人叫智者,见了小孩叫神童。
她见了人说人话,见了鬼说鬼话,见了动物说动物话,噢,她好像不会说动物话,没关系,她会汪汪、喵喵、咩咩、唧唧……
第九章 城外遭遇绑架犯
似这般天真烂漫的聪慧孩童谁人不喜、谁人不爱?可偏偏就有人把刘秀英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打不成秋风、被奚落得不敢出门的地主婆自然没机会刺探刘家情报,她把刘秀英恨得牙痒痒,提起刘秀英就使劲绞手中的绢帕,恨不得刘秀英就是这根绢帕任她撕扯绞揉。
抓不到堂弟把柄的刘地主一天比一天忧郁,每当听到堂弟又为刘秀英添置新东西或者花巨资请夫子时心就会抽痛,仿佛自家的钱又被外人花掉。以至于刘大善人家里花费一次,刘地主就大病一场,几年下来,原本脑满肠肥的身子居然瘦成了麦杆。
越是这般折腾,刘地主越是坚定夺取堂弟家财的决心。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歹毒的法子。
临近年关,马氏张罗着给丈夫和闺女添置新衣,特意瞅了个好天气带着刘秀英去铺子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