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都值得信任了,儿子信任一些又何妨。
“末将想回西北打仗。”卫玄带着一点沙哑的声音,坚定又响亮。
卫侯爷惊呆了。好不容易找机会把儿子送回来了,这怎么又要去打仗?打仗好玩?就算再厉害,在西北那地方,也时时刻刻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啊!
“你想去西北打仗?为何?”陛下这次感兴趣了。
“上次护送殿下回来,半路上遇到埋伏了。末将看他们的作战方式,应该是祁国惯常用的方式。上次末将差点被他们弄死,这次一定要回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卫玄在军中,也有个先锋的官职,在这里说末将并没有错误。只是,这话说出,不少人对这个少年目光变了。
这少年,果然跟他的父亲一样,不足以当对手。
“好好好!”但是,这些在旁人眼中含金量极低的话,在陛下耳中,就特别好听了。没错,陛下要的不是传说中聪明的鹰公子,而是眼前这个傻不愣登的少年。
“那朕便封你一个中郎将,去西北,好好给朕灭灭祁国的威风!”陛下一拍手,便给卫玄升了职。
“末将领命!”
散朝之后,不少人恭喜卫侯爷,但是卫侯爷本人却不怎么开心。他不知道,为什么平时聪明的跟妖怪一样的儿子,在大殿上表现的跟二傻子一样。
还主动去西北,他那瘦瘦弱弱的样子,真不适合去那地方啊。不知怎么的,卫侯爷下意识的忽略了卫玄的身手。
卫玄脚步比卫侯爷快,所以,卫侯爷上马车的时候,发现卫玄早就等在马车里。
第三百三十七章 贡院门前
一掀帘子,就看到卫玄盘着腿,坐在软垫上,左手撑在小桌子上,气定神闲的看着自己。
看到这一幕,卫侯爷的火蹭蹭蹭的就上来了。
“你回什么西北啊!不知道那边不安全啊,要去也是我个老骨头去!明知道侯府现在就你一个宝贝疙瘩,你诚心想堵死我?”
愤怒的卫侯爷压根就忘记对方武力值比自己高的事实了。
“我不去西北,你能去西北?”卫玄翻了个白眼。
西北是必须要去的,卫侯爷现在是兵部尚书,虽说官职上挂了个兵字,但是实际上是个文职工作者。先不谈,半文盲的卫侯爷能不能做好这个文职工作,卫玄损失了西北的兵权是真。
这一年两年的,西北军士还能记得卫家。这要是十年八年呢?西北军还有几个人能记得卫家,记得这个武侯爷。
更别说,那边还有个随时想要翻身的二皇子。卫玄清楚,无论自己还是衡清,都能想到,接下来二皇子会做什么。
圈养私兵,收敛兵权。如今没有首领的西北军,难道不是个香饽饽?
“老子去不了西北,你也不能去!”卫侯爷扬眉:“你是我唯一的世子,你要是出什么事情,哪里陪我一个儿子?”
“老头,你能不能不咒我?”卫玄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我死了没关系,你看衡清和蠢女人生的孩子,直接抢过来做孙子!”
卫侯爷捂着胸口喘息着,再怎么看好容白,看好衡清,那都是人家的孩子。自己真正的血脉至亲只有这小子一个人了!
这小子还偏偏不领情!
马车摇晃着往侯府驶去,卫玄看着还在喘息的武侯,眼中闪过一丝不忍。想了想,才开口:“老头,我跟你说。”
“叫爹。”
“爹,我跟你说。”卫玄难得乖巧的喊了一声爹:“卫家看着风光,实际上,都是虚的。”
什么意思?
看着武侯爷皱着眉,卫玄叹了口气:“卫家,世代从军。世袭武侯,却没有经营出自己的人脉关系。”
说白了,卫家的人,就是西北的将士。要是卫侯爷没回来,西北哪个将士提到卫侯爷不满是崇拜,卫侯爷一呼,那何止百应?
但是,现在卫家父子人都在京城,时间久了,卫家依仗就没了。卫侯爷是个粗神经,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卫玄都清楚啊。
更何况,卫玄现在暗地里跟太子殿下搅合在一起,对着兵权更不能放手了。
至于如今只是个中郎将对卫玄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军功嘛,只要想有,只要祁国不怂,卫玄想要多少,还真能搞多少。
“爹,你觉得,我们凭什么一直能做武侯?”
“当然是世袭。”卫侯爷的声音弱了下去。这种答案,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我去西北,至少能握住西北一部分的兵权,京城的侯府,就没人敢小视了。”卫玄看着武侯爷,这个男人,鬓角已经有了白发:“至于京城的事情,你多去问问衡清,他是你女婿,你不用矫情。”
气氛一下陷入凝滞,卫侯爷心情有些难受。
卫玄也不想多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有点奇怪。这种感觉,他很不喜欢。要知道,想要在任何时候都做出最精确的判断,是不能夹杂个人感情的。
很显然,无论面对武侯,还是面对容白,卫玄总是不能全然冷静。逃离,也许对卫玄来说,是一个保持自身状态的好办法。
卫玄纠结的时候,衡清正在排队。
明天才是入场时间,但是,来排队的人提前一天就到了。只是,众人排队的位置,不是最前面,而是拼了命的往后排。
原来,这会试的考场并不是原先就排好座位的,而是按照先后顺序,先进去的,在前面,监考的眼皮底下考试,后来的,就在后面。
那自然大多数人喜欢在后面猫着了。
衡清没有心态压力,在什么位置上都无所谓,正好,前面有几个人看着气度不错,衡清便摇着轮椅凑了上去。
坐在轮椅上,气质又文雅的男人。前面的几个人瞬间就想起这个人是谁了。
虽然京城边上的乡试也是乡试,但是,参加考试的人,大多是达官贵人的的子弟。所以,京城里哪个人有文采,哪个人是草包,大家虽然不说,但是心里都清清楚楚的。
但是,眼前这个坐在轮椅上的青年,那真的是突然冒出来的。而且,背景很硬啊,不然,谁敢让一个残废参加科举?
“这位便是李嘉李公子吧。”衡清刚凑上来,就有人打招呼了。
“正是。”
“那得叫你解元公了。”旁边一个青年笑呵呵的开口。
“公子站在这最前头,自然对自己实力有信心,嘉这个解元,实在不敢当。”衡清微微摇头,苦笑着回道。
他猜的没错,这最前面的几个人,几乎都是各个地方来的乡试前几名。说白了,这些人有五成以上,都有个解元的称号。
“如何不敢当,难不成,你这解元,是跟你这参加考试的机会一样,是靠家中权势?”一直在最边上的男人忽然开口。
衡清望过去,那人身形修长,面如白玉,是一个极有风度之人。只是,这话一说出来,着实得罪人。
“大雍考试抓得紧,何曾出现过舞弊之事。嘉双腿不能行,能参加考试不过是另有奇遇罢了。”衡清依旧礼貌。
青年却只是息了声。
他并不喜欢衡清,也不喜欢京城任何一个考生。作为衢州的学子,他来京城之初看到太多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希望这样吧。不然,你这明目张胆的舞弊,可真是对不起你身后的那人。”青年说话更难听了:“也是,有钱之人有别的路子,咱们这些外地的,就没有路子了。”
这句话说出了几个人的心声,有两个人拉开了与衡清的距离。
“若说起外地,嘉也不是京城人。嘉祖籍通州,通州李氏。”衡清依旧气定神闲:“不知公子来自哪里?”
“看来咱们祖籍不远,衢州顾氏,顾明。”
衡清皱眉,这个姓氏有点熟悉,说起衢州的顾氏,那是衢州有名的诗书传家的家族,怎么会培养这样不知礼仪的后辈?
第三百三十八章 会试开考
顾明脾气似乎不太好,衡清也不愿多加探寻。默默的摇着轮椅,远离他。只是轮椅还没停下,一个青年就凑了上来。
“我知道,顾明为什么这样。”一个考生凑到衡清的耳边悄悄说道:“我也是衢州的,顾家早就衰败了。我小的时候,顾家就没钱了,还得靠着何家资助才能继续读书。等到前几年,顾家忽然就没人了。他变成这样,也挺可怜的。”
“非礼勿言。”衡清听完那人说的话之后,才缓缓道出四个字。
不过,这顾家的熟悉感,衡清算是找回来了。
还记得,容白第一次出去剿匪,不就是遇到一个叫顾宁的女人么?后来听说,这女人还是何煦之的表妹。所有的信息都对上了。
那个考生闻言抿了抿嘴唇,却没有因为被呵斥而离开:“公子可是通州的李嘉?就是那个通州神童,才子衡清的李嘉?”
“在下的确是李嘉,只是,通州神童,才子真不敢当。”衡清目光平静:“当初年少无知,如今想来,学识才能在衡清之上的,实在太多了。”
“公子太谦虚。”那考生也只能跟着赔笑。
不知道为什么,都是乡试的佼佼者,衡清却比旁人多了一些气势,那种,让人不自觉便臣服的气势。
也许对别人来说,这种等待是磨人的。但是,衡清等待的时间太长了,长到他根本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时间。
考场大门打开的时候,衡清还在浅眠。跟在他身边的启忠轻声将衡清喊醒。
“我居然睡过去了。”衡清虽然刚醒,但是精神不错。接过启忠递过来的洗漱用品,衡清淡定的洗漱。
等到他洗漱好,将其中递过来的馒头细细品尝的时候,上次跟他一起进考场的四个宫人出现了。
“李公子,陛下说,还有两关。”为首的人是陛下身边的大太监,虽然嘴上说这样的话,但是满脸堆笑,显然,对这个人能过最后两关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其实,陛下让这人考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内定这人的成绩了。陛下没想到这一点,这下面的监考和考评的人不清楚?
那宫人低头,目光依旧落在衡清身上,只是这个人确实有几分能耐。在宫里伺候主子的人,大多数也识字。衡清上次考试,他全程看完衡清考试,也知道这人,是个厉害的角色。
“那还请诸位多加照顾了。”衡清抱拳回道。
无论乡试还是会试,这一考就是九天。别的人还能忍受,但是衡清就不一样了。他本就行动不便,那一间小屋子,轮椅转向都成问题。
所以衡清的轮椅必然得留在外面。四个人也只能跟进去一个人,衡清方便,也都这些人帮忙才行。
“陛下派的任务,杂家会好好完成的,下次公子与陛下下棋的时候,还请公子多美言几句。”那大太监说完,便带着剩下三个人推着衡清入了考场。
例行检查之后,衡清进了第四个小间。
坐在准备好的椅子上,衡清一抬头,便看到对面的人。正巧是之前那个语气不好的顾明。
对方显然也没想到对面是衡清,惊愕得连笔都没抓好。
衡清点头示意了一下,接着便低头开始整理文具。科举考场的文具,都是由一个篮子拎进来的。
衡清的东西,都是质地极好的,这些东西,都是温婉和容白到处搜罗来的,每一个拿出去都价值千金。
衡清将砚台放在右手边,浇上点水,便开始磨墨。
陛下派来的几个人,是来照顾他的,不过,也仅仅是照顾他旁人能做到而他做不到的事情。像磨墨这样衡清能做的事情,他们是不会伸手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四个人还承担监督的任务,衡清的监考官不仅仅是在整个考场游走的三十个考官,还加上这四个人。
将砚台摆好,顾明抬头,便看到对面的男人正在认真研墨。那表情好像一点都不紧张,可是,三年一次的会试,又怎么能不让人紧张呢?
分发卷子之后,顾明又一次抬头。
却发现那人已经开始动笔了,虽说这人也是个才子,可阅卷难道不需要时间?
他一定是作弊。
从这一刻开始,顾明脑子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衡清却没有这么多的心思。他本就是松下书院的佼佼者,可以说,松下书院藏书三千,衡清便看完了三千书籍。更别说,衡清本就有过目不忘的才能,还接触过更新的思想。
对了,还有温婉这个读了半辈子书的存在。考场各种技巧,不光书院的孩子,就是衡清也十分清楚。
不知为什么,顾明这次考试,心绪根本静不下来。
原因大概是对面那个残废。第一次抬头,便看到那残废在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