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美食之旅-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工钻石的地方是可以随意拍照的,张枫遇到一个光头师傅,非常配合,还特别摆出pose。

    随后的交流之中,张枫得知了附近的钻石矿——卡利南钻石矿,感觉机会来了,但是要混进去,还的找人帮忙,但他在南非有没有什么朋友,只能自己先去碰碰运气。

    “下一站是南非的种族隔离博物馆,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车上,萧潇介绍了起来。

    张枫本来打算就在这里下车,但发现博物馆距离不是很远,便推后了自己的行程。

    南非种族隔离博物馆,参观者一进入博物馆便开始感受到什么是种族隔离。白人和非白人要从两个不同的入口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种族隔离时期的身份证。

    白人的身份证上写着“南非公民”,而其他有色人种的身份证种族隔离博物馆上则注明“土著”、“马来西亚人”、“中国人”……博物馆将南非历史分为三部分:1910年至1948年的“南非联邦”时期;1948年至1994年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时期;1994年至今的新南非时期。

    张枫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是难以想象,种族制度在华夏,也只有元朝明确施行过,清朝也差不多有那个味道,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大汉名族统治,相对来说,华夏的种族历史还是比较平和的。

    出了馆,发现馆口曼…德…拉的头像是立体的,只有在比较正的角度可以看清楚他,设计创意是非常赞!

    曼…德…拉名言:For to be free is not merely to cast off one's chains, but to live in a way that respects and enhances the freedom of others。

    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萧潇,谢谢你了。”

    “小事情,而且你给的报酬很丰厚哟。”

    “那我走了。”张枫礼貌的和大家告别。

    萧潇想起来,道:“我们预定三天后晚上乘坐飞机去开普敦,你要一起的话提前半天微信!”

    “好,谢了。”

    坐着出租车,但今天的时间不够了,所以张枫去了矿场最近的一家酒店住了下来。

    第二天起床,心情格外安静的张枫,打开了电脑,写下了一段随笔:

    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城市,房间里醒来。然而似乎已经很久都没有睡得这么好过。南非的第N个夜,从晚上10点到早晨6点,整整8个小时孩子般的悠长的美妙的睡眠,一次也没有醒来,一个梦也没有做过。酒店里的这张床好像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我起床洗漱,收拾行李,感觉神轻气爽。之后下楼去早餐,还没有进入餐厅就已经闻见了烤面包的香气。早餐很丰盛:面包,牛奶,咖啡,鸡蛋,香肠,水果,应有尽有。

    不由感慨,我们生活在物质多么丰富的年代。

    我在进入餐厅的时候突然有一阵神思恍惚,仿佛进入了不真实的世界,因为眼前是一大片黑色的面孔在晃动。即使昨天一整天见到许多黑人,他们在街上行走,他们在路边摆摊,他们在互相交谈……我隔着车子的玻璃窗看着他们过着自己日常的生活,然而我并没有这样强烈的感受。

    或许我的脑海里下意识地认为,黑人们是不会出现在酒店里,和我们坐在一起享用丰盛早餐的。

    或许我太习惯于他们蹲在肮脏的街区,穷困潦倒的画面……我为自己这种仿佛停留在尚未废除奴隶制时代的感受而极度羞愧……不知道是不是会有那么一天,不同人种之间的偏见,歧视和不平等终究消失不见。

    ……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走够足够多的地方,把我脑海中那些先入为主的东西彻底改观……

    早晨8点,张枫前往卡利南钻石矿,报的是当地的一个一日游的团,一行六人,张枫还在尝试和这个当地的导游聊自己下矿的事情,但暂时还没有进展。

    这注定又是反思历史的一天。

    卡利南钻石矿,它坐落在距离比勒陀利亚50公里的小镇上。印象里南非以及非洲大陆遍地都是闪闪发光的黄金,钻石,除此之外还有珍贵的象牙。它们无比美丽,令人目眩神迷,却充满危险,经常的带来是灾难和不幸,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残暴在它们面前无所遁形。

    或许西方人最初来到这片土地只是为了开辟前往神秘东方的新航路,他们和原著民交易,供应远洋航行中的补给,多少还带有些许梦想家的纯洁意味。

    然而一旦在非洲大陆发现了黄金和钻石,殖民者们纷至沓来,划分土地,开发矿产,建筑城市,发动战争,所有的行为都已经演变成了赤裸裸地掠夺。

    人性的丑陋,即使钻石的光彩也掩饰不了。

    卡利南钻石矿还是相当闻名遐迩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钻石原石卡利南钻石于1905年出产于此,而且是在离开地表仅9米的地方被发现的。

    后来这块重3106克拉的原石被切割成了9颗大钻石,分别命名为卡利南一世到九世,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最大的两颗,卡里南一世(又称大非洲之星),装饰在了英国的皇家权杖上,而卡利南二世(又称小非洲之星)则被镶嵌在了英女王的皇冠上。

    大小“非洲之星”被英国女王拿在手里,戴在头上,时至今日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现如今卡利南钻石矿一直还在运行中,目前的开采深度为700米,据说一直可以开采到1000米以下。参观的时候都得带上工地的安全帽,防止钻石出其不意地砸在脑袋上。

    张枫他们先是观看了介绍录像,然后远远眺望已经废弃不用的巨大的钻石矿坑,最后在一个陈列厅里瞻仰了卡利南钻石的复制品,却没有想象中那样下到矿井里。

    号称面积世界第一的钻石矿显得特别落寞和荒凉,像沙漠里干涸的湖泊。

    钻石这样的东西,即使是在原产地,价格依然是十分昂贵的,最终获利的却不是那个冒着危险钻到地下几百米甚至千米深处发现它和开采它的人,而最终将它装点在颈项和手指上占有它的也不会是开采者的妻子和女儿。

    张枫但还是期待自己下去挖到一颗钻石,然后最后自己打磨,亲手戴在爱的人的手指上。

第244章:这一刻无边的寂寥。() 
想到这里,张枫有那么一丝下矿的冲动了,但下面,七百米的深渊,突然一看,还有点小眩晕,但随后张枫便走到了导游的跟前,再次塞了两百美元,请求导游给他联系联系,导游看着钱的份上,加上之前张枫送上的几百美元,最后认真的点了点头,说他带大家参观完后,自由参观的时候,他就去找熟识的人问问情况。

    “谢谢了。”

    “应该的。”

    ……

    随后队伍继续参观起来。

    卡利南钻石矿自一战起被钻石行业的托拉斯DE BEERS收购,一直开发到2010年,而且卡利南出产的钻石多用于珠宝加工。少年时期DE BEERS在国内投放钻戒的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非常美的广告词,一直让人记忆犹新。

    后来才知道美丽钻石的背后却有许多并不美丽的故事。用钻石来代表天长地久的爱情完完全全只是一种商业手段。其实,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

    后来,张枫缴纳了一部分费用后,约定张枫自己若是在两天时间跟随工人采的了钻石,张枫可以以半价购的,张枫还特意确定了和他接洽的人是否有这个权利,得到的答案是准确的,但是一切得明天早上九点开始才行。

    离开卡利南钻石矿,张枫他们的车子一直向东行驶。

    窗外是无边无际的枯黄色的农田,据说以玉米田为主。与北半球相反,正值南非降雨的季节,今年却遭遇了几十年未遇的旱灾。

    于此同时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却都遭遇到了几十年未遇的洪灾。

    近年来日益感受到全球气候的变异,冬天不再下雪,夏天越发漫长,地震,海啸,龙卷风,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每每想到这些,总有一种无力感。倘若真的会有电影里那些保护地球的超级英雄就好了。人类正在享有的,前所未有的,舒适的,现代化的,物质丰盛的时代,却是以大规模地摧毁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人类真的很聪明,但也真的很愚蠢。一边建造着梦想中的极乐世界,一边也在为自己挖掘着坟墓。

    灰色的柏油公路,湛蓝的天空,以及枯黄色玉米田,无尽地向远方延伸。许多公路都是新建的,甚至还泛着沥青的油光。突然就会出现几个巨大的正在冒烟的烟囱,一些工厂般的凌乱建筑物,灰扑扑地堆叠在一起,仿佛千里荒原冒出一片孤城,却不见人的踪迹,有种莫名其妙的超现实的意味。

    偶尔,迎面开来一辆孤零零的小汽车,大多为白色或者蓝色。然而每当有红色小汽车的时候,整个画面仿佛倏地活了起来,亮丽了起来。

    偶尔,路边也会出现一棵孤零零的树,即便是孤零零的,似乎毫无道理地生在了这荒原之上,却还努力生长,兀自优美。我对所有的树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仿佛与它们心灵相通。它们总是如此沉默不语,却又充满生机与诗意。我也愿意相信,每一棵长在我经过的路边的树都是在佛前祈求五百年之后修来的一段尘缘。

    下午15点,张枫他们到达一座农场午饭休憩。私人所有的农场大得离谱。中心建筑是一个镶满落地窗的巨型餐厅,可供上几十人同时用餐。

    围绕餐厅的则是一座精心修剪过的花园,喷泉里流水潺潺,植物郁郁葱葱,还开着缤纷的花朵,简直像沙漠里的一片绿洲。餐厅里,花园里全是法国人,美国人,还有大呼小叫的意大利人。

    张枫匆匆吃完饭,走出花园,来到了空旷的田野里。张枫一眼看不出这里到底种的是什么作物,反正此时只有望不见尽头的枯草。

    一个人站在旷野里,风呼啸而过,又清凉又温暖,一时之间十分惘然,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仿佛宇航员站在了某颗未知的星球上。

    然而张枫却非常享受这一刻无边的寂寥。

    农场里还复制了一座小型Nedbeles民俗村,供游人参观,并出售纪念品。Nedbeles这个南非的原著民族是以他们喜欢在居住的房屋上绘制彩色的几何形图案,以及在妇女的脖子上戴上重重金属项圈而闻名的。

    传说中这个民族的男性祖先邂逅下凡的仙女,就用沉沉的金属圈套住她们的脖子防止她们飞走,所以这个风俗留传下来。相比之下还是中国的传说比较浪漫,凡间的男性想要留住仙女只是跟她们谈谈恋爱。

    仿佛记得东南亚也存在拥有类似奇特风俗的民族,以颈长为美。为了增加脖子的长度,女性从小就往脖子上加戴上一层又一层的项圈。暂且不论生活上的不便,如果一旦拿掉项圈,就会折断脖子,一命呜呼。

    或许非洲和亚洲的这些民族在远古时期有些什么渊源也未可知。但由此可见全世界范围来说男性为占有女性而对她们进行迫害,从而发挥出的想象力是惊人的。

    最令人惊奇的,这些变…态的迫…害可以升级为一个民族,国家,时代的审美,甚至连女性自己也对此进行认同。

    其实我对这样的民俗村感觉是有些复杂的。这些民族的后人们早就已经不再以他们传统的方式进行生活了,现代的社会也不允许他们再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

    民俗村,空空地留了一个外壳,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这里其实只是一个剧院,一些演员来演演戏,再贩卖一些演出纪念品。不过,假如连这外壳也不再进行保留,人类的过往还将剩下什么呢?当然,我想说,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古老传统都消失了,然而对女性的迫害却还在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延续着。

    傍晚时分,车子驶进了山区,停留在一座名为朝圣者安息地的小镇里。19世纪末在附近发现了金矿,淘金者们纷至沓来,小镇由此而形成。但可能金矿的规模并不大,小镇没有进一步发展为城市。然而19世纪的建筑风貌被保存了下来,现今成为了一处南非的国家文化遗址。

    当张枫发现,时间已经不允许自己再游玩了,得回去钻小小镇,住在那里,第二天好跟着矿场的工人们下去挖掘钻石,大部分活还是的人工来,人类有些能力,再强大的机器也代替不了。

第245章:好望角!() 
夜晚,张枫睡的不是很踏实,可能是过去的一晚睡的太踏实了,第二天清晨,张枫早早的起床来到了矿场,和昨天被自己“收买”的人接头,领了工作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