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份压根没什么太像样的对手!
结束了《大本营》的录制,许辉参加了几场《失恋33天》的相关活动。
有了他的参加,整个团队都给人一种分外和谐的感觉。
就连一直冷着脸的徐静磊夜变得分外活泼开朗,即使面对记者的刁难,她也笑着回答。
爱爱对于三十多岁的女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第一百零九章 上映
话说现如今只要是一部电影上映了,甭管有名没名,总会例行询问‘您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会有多少?’
也好,至少说明市场化已经深入骨髓!
对于参与电影人或者导演来说,刚开始那几年,大家还都比较谦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会回答:“我觉得能被观众喜欢才是我们只做电影的目的。”
再过几年,市场愈发明朗,再有记者提问,他们就开始扯皮了,什么三亿、五亿随便吹。
这其中的佼佼者要输新画面的张卫平!
这位爷是个猛人,《满城尽是大波妹》上映的时候,他说了张一谋这部电影票房能有5亿;
《三枪拍案惊奇》上映的时候,他又说了,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5亿;
《金陵十三钗》,他更狠了,直接喊出了内地十亿,北美过亿,全球4亿美元的口号…
以前评价一部电影,大都会从光影、剧情影射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可能拿奖这一类比较艺术性的话题剖析,分解。
艺术通常都是高傲而且远离群众的。
所以,好莱坞商业片才能真正意义上占领全球。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许辉则充满信心表示‘应该不会比《风声》的票房差到哪!’
截止10月20号,上映三个礼拜的《风声》拿下了2。4亿票房,创造了类型片的记录。
都是许辉参与的电影,这么类比当然没有问题!
哪怕许辉吹了票房超过《那些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
也有记者找不自在故意挑刺问许辉哪来的信心,然后炮辉就给他列举了一堆的数据。
“我参与的三部电影,《绣春刀》2。1亿,《那些年》5亿,《风声》2。4亿,总不能越来越低吧!”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
“《失恋33天》上映在即,主创人员表示很看好其票房表现力,据悉,该片为许辉主演的第二部电影,并且担当编剧一职,我们有理由相信许辉会带给大家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这是收了钱的公关软文。
“狂妄自大还是有所依仗?前日,记者采访了津门宣传的《失恋33天》剧组,作为该片编剧兼主演的许辉似乎很有信心能凭借此片再创票房佳绩…”
这就是典型的钱没到位的媒体刊登的文章。
炮辉不是姜闻,《让子弹飞》之后,《一步之遥》明明很烂,却有一堆人帮着吹经典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智障,理解不了姜闻的用心…
无语…
老徐一开始还有点谨小慎微,毕竟是首次执导商业类型片,而且《失恋33天》几乎是零成本制作。
贴片广告卖的太火爆了!
媒体试映阶段,专业人士认为整部电影情节有些拖沓,而且很多应该用笔墨重点勾勒的剧情,被她一笔带过,反倒是很多画外音没有必要保存。
他们看来这只是一部相对来说还算成熟的商业片!
至于票房,这帮人表示不太看好…
老徐把自己的担忧说给许辉,许辉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鼓掌。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专家们的眼光通常会跟实际情况相悖,得到这帮专家的忠实回馈,炮辉蛮高兴的,在他看来,离专家越远,离市场越近。
中国电影市场化是冲2002年开始的,哪来的市场预测专家?
不都是带着老式的眼睛看人嘛!
……
一般来说,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潜力最多维持三个礼拜,就算是《战狼2》也逃不过这个定理。
更何况《失恋33天》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国产2d电影。
许辉从来没想过《失恋》能霸占票房排行榜多长时间,在他看来,能赶在《2012》上映前,好好捞一笔,然后归于平淡…
他从来没考虑过《失恋33天》能够打破《那些年》的票房纪录。
观影的主力人群不一样,《那些年》的主要观影人群有个很大的群体学生,可是《失恋》针对的是已经25岁以上的白领阶层。
很可惜,2009年这个阶层的中国人是向往美国大片的,也就是《2012》那样的特效片!
不过,凭借许辉的号召力,再加上市场的口碑,炮辉还是原因相信《失恋33天》在20天内收割超过2亿票房。
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巡回宣传,10月22日周四,京城国际影城,《失恋33天》迎来了首映。
……
老徐的人脉真不是盖的。
当天来参加首映的名人、明星忒多。
汪朔、冯晓刚、王忠军、叶大盈、赵宝钢、李鸭鹏、葛大爷、张国粒、徐凡当然还有姜闻!
感觉两周前举办的金鸡奖貌似都没这么多明星参加!
跟老徐的人脉相比,许辉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吴景、邓朝、刘思思,对了,还有刘亦非…
刘亦非是跟着邓朝一起来的!
许辉在看到刘亦非的同时,他正好在跟刘思思说话…
有种被撞破奸情的感觉,差点没有落跑…
好在两个妹子还算和谐,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互相不理人而已…
哎,还想着左拥右抱,洗洗睡吧!
对了,炮辉最近突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看来男人过了25,就必修要适当调养,这句话果断是真理啊!
……
冯晓刚的2009分外得意,虽然没有新作上市,可他多年的夙愿达成了。
《集结号》成为金鸡奖的最大赢家!
别看冯晓刚表面上经常说什么‘我拍电影是为了观众,又不是为了拿奖!’
可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得到那帮专家的承认,否则,他也不会在世纪之初专门参加开罗电影节…
正在制作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进入后期拍摄阶段。
应该也是从这一届的金鸡之后,晓刚导演想着往艺术、剧情方面靠拢。
比起另外两位大导演,他还差的就只是奖项了。
感觉自己的路走的很对,先团结群众,然后再谈艺术!
冯晓刚原本不想参加这个首映的,不过,谁让对方是徐静磊呢,就算不给老徐面子,汪朔的面子也得给啊!
“嗯,我觉得徐静磊这一步走的很对,商业片已经是最主流的电影,总是专研在文艺片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当然,徐静磊的导演能力有目共睹…”
随便应付了几句记者,冯晓刚找到了汪朔,坐在他身边。
顺着老大哥的眼神看去,台上的许辉正在接受主持人经纬的采访。
第一百一十章 看电影
电影频道新开辟了一个叫《首映》的栏目,基本上只要是能排的上号的电影,都能被这个栏目买下专门的首映权。
几乎同步公映周期,所以《首映》对电影勉强也能起到一点的宣传作用。
节目组也不需要掏太多的钱,大家互惠互利嘛!
《失恋33天》作为徐静磊执导,许辉主演的电影,关注度本身就很高,所以,央妈专门派发了影视频道当家主持人前来主持职场首映。
经纬虽然只是个主持人,但好歹在影视频道带了这么些年,耳濡目染也会对中国电影有个大概了解。
许辉的两部电影,她都有在现场,《那些年》的首映主持人就是她。
看了许辉的两部电影之后,说实话,经纬有点崇拜这个年轻导演了。
她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能为中国电影带来什么。
“许导,是什么原因让您参与这部电影的呢?我们知道您并不是一位专业演员。”
尽管很想先睹为快,可她还是得按照流程采访几位主创。
“这个要问我们的老徐导演了,我拿剧本去找她,她说了,我要是不参演,她就不执导了!”
“哦,徐静磊导演,有这回事吗?”
“…我很喜欢《失恋33天》这个故事,可是我实在找不到适合扮演男一号的演员,那天跟许辉碰面,我就想了一个长得这么帅的年轻人扮演剧中王小贱那样形象的角色,一定很有喜感…”
按照固定流程,参访进行了十五分钟。
大概的问题都是关于电影立项、拍摄时候发生的有趣得事情…
这样的电影也没啥可抱怨环境的,拍摄时候最多也就赵莉颖被扇了一巴掌,其他没什么可说的…
当然,许辉要是把他跟老徐之间的三十六式全盘托出,相信绝对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
“朔爷…”
汪朔看了他一眼,随口打了声招呼:“晓刚,来啦!”
“你看那小子干嘛?”
冯晓刚指的当然是许辉。
“丫最近挺火的,听说他拍了部青春片直接把张一谋干掉了?”
“…你说的是票房吧,对,这小子…很懂人心,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赚钱!”
“是吗,我到要好好看看这部《失恋33天》了…”
……
大荧幕拉开,放映厅逐渐暗了下来。
电影正式开始。
开篇就是画外音:“从科普的角度,分手…”
没等观众反应过来,三对情侣不同的分手方式上演,客串的演员分别是邓朝、孙丽;张国粒、蒋雯莉;张末、张欣艺。
这些演员除了邓朝、孙丽两口子是许辉邀请的,其他几位都是看在老徐的面子上答应的客串。
开场一分半钟,主演赵莉颖登场,梳着简单的发髻,眉毛很淡而且细长,身上穿着的是最常见的外套搭配牛仔裤。
总之,看扮相就差不多知道这姑娘不是很好惹!
“这演员谁找的?脸怎么这么圆?”
好吧,尽管赵莉颖已经很努力了扮演一位刻薄的角色,可天生的圆脸,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出戏,尤其是对于汪朔这样挑剔的看客来说。
冯晓刚解释了一句:“…我听说是许辉推荐的,是他们公司的艺人。”
他也没认出来这姑娘就是当年被他选进华艺的女孩!
剧情继续,黄小仙经历了闺蜜和男友的双重背叛,觉得天昏地暗,窝在出租房内不想见人,然后姜闻的声音传了出来:“你把客户的婚纱拿哪去了?”
“…这是老姜吧?”
“听着像!”
两人一问一答,分外和谐。
黄小仙上班北大老王痛骂一顿,然后画外音响起,开始了介绍办公室的情节。
两个资深电影人互相看了一眼。
这一段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完全没有必要…
再接下来,剧情的开展就是完全一副电视剧剧情的开展模式以男女主角的对话推动剧情;
电视剧与电影最大不同就是剧情的推动。
电影可以用角色的一个眼神,或者背景的转化直接推动剧情,有时候一个背景音乐的调整,也能告诉观众剧情有了转变;
可是电视剧不一样,正统的电视剧,包括美剧,需要角色不停的说台词,只要这样,观众才会了解剧情,毕竟转场制作之类的需要耗费不菲的资金。
可是《失恋33天》,情节推动,包括**段落倚重的是什么?
很明显是台词。
而且大部分都是王小贱这个角色所说的台词。
通过各种段子、俏皮话让一段失恋、恢复、重新恋爱的关系变得让人接受。
除此之外,您说《失恋33天》还有嘛剧情?
或者说有什么期待的剧情?
很正常的套路,黄小仙失恋了才明白真爱一直在身边…
爱情都市轻喜剧,连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
镜头定格在两人笑着拥抱在一起的画面,电影结束。
汪朔给了一个很中肯的评价:“…这电影也就只能糊弄糊弄一般观众!”
在他看来,这部《失恋33天》虽然能看,但看了之后啥感触也没有,而且电影的拍摄实在太简单了,夹杂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旁白,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小说详解。
“…现在市场吃的就是这套!”
冯晓刚倒有不同意见。
“你也觉得这部电影能票房大卖?”
“有很大可能性!”
“…”
冯晓刚对于市场的敏锐性还是有的。
他知道什么样的电影适合观众,当然看得出这个戏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卖座电影的三大因素:
第一,有着许辉这么一位票房那个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