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于1984-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绣春刀》《风声》《那些年》这三部作品,除了第一部因为宣传的原因票房不太理想之外,其余的两部,那都是国产电影里面很罕见的票房佳作。

    《失恋33天》2011年公映,票房3。5亿!

    现在换了许辉主演,票房只有2。5亿…

    甭管媒体怎么吹嘘,说什么许辉已经是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最了解观众的导演,中国电影新的希望。

    许辉很清楚这些都只是他本人基于对前世的记忆做出的选择。

    也都是建立在炮辉的作品还算大卖的前提下。

    但是谁知道下一部作品会不会亏损呢?

    你猜他要是赔了,那帮人会怎么说?

    炮辉总算体会到中国特色市场下的导演每天都要担忧的事情了…

    ……

    后期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亚于一次重生!

    剪辑、声效、配乐包括特效。

    剪辑方面,许辉亲自担当主要剪辑人,毕竟没有比他更了解《黄飞鸿》这部电影的人了。

    特效方面,base fx全程跟进,《黄飞鸿》开拍伊始,许辉就已经把特效方面交给了base fx,按照预期,应该还有六个月周期就能将整部《黄飞鸿》的特效部分完成了。

    “李哥,这也太慢了,我还想着明年五月上映呢!”

    得知特效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完成,许辉不太爽。

    现在已经是11月了,六个月周期,至少要拖到明年4月,电影还要走审批,试映、点映,这么一算,时间根本不够!

    更别说宣传了…

    “这已经是我们最快的速度了,除非你想用哪种最简单的五毛特效!”

    说话的是李国强,base特效公司老大。

    跟许辉一样,是个执拗狂,不过,这两人一个是特效方面的大师,另一个只是在导演的路上逐渐发展的新手。

    他说的话,许辉只能相信!

    “可是,这么一来,会影响到我们的后续宣传还有电影上映…”

    “许导,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定档五月?可以往后延缓一两个月,我们也可以参加戛纳电影节啊…”

    一直跟在许辉旁边的路洋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

    “戛纳?”

    许辉犹豫了一下,倒不是他不想,而是《黄飞鸿》这部电影明显更像是商业片。

    明年的戛纳评审团主席是蒂姆伯顿,这货题材猎奇、画风诡异,跟许辉压根就是两路人,他担任评审团主席,《黄飞鸿》想拿奖,怎么可能?

    “…许导,你不是说《黄飞鸿》系列你想打造成‘中国往事’吗?戛纳是最好的推介会!”

    路洋继续劝说。

    “行!那么我们去参加戛纳!”

    许辉被说服了,看了眼李国强,说道:“国强哥,最低四月,我一定要看到成片,特效方面你们再快一点…”

    就像路洋说的那样,戛纳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电影界,它还是全球最大的卖片会!

    ……

    电影的配乐,无疑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通常被称为电影的“第二台词”。

    一段音乐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宏大的场面或重大事件,以及片中人物心理的比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

    通俗点说,电影配乐是依据剧情环境人物心情配乐,可强化气氛,营造氛围,突出主题,是重要的电影语言!

    对于一部好的电影来说,配乐往往占据总时长的一半还要多。

    可惜,现如今的电影已经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经常一部电影连一点配乐都没有…

    原版的《黄飞鸿》系列为国产电影奉献的就是其如果珍宝一般的电影配乐。

    民乐主导西洋乐器辅助还能做到旋律脍炙人口!

    绝对是大师手笔!

    “谭老师,我想这一段改编一下《将军令》…”

    谭遁当然是配乐方面的大师级别人物,人家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有格莱美作曲大奖,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音乐类大奖,他都有拿到过。

    《卧虎藏龙》《夜宴》,李胺大导演、冯晓刚都跟他有过合作。

    “《将军令》?”

    “…咱们可以找林梓祥,让他再演唱一遍《男儿当自强》…”

    许辉心里有点鄙视,什么大师,连《将军令》都不知道!

    “你想用东方传统的战鼓作为主基调?再辅以琵琶之类的东方特有的音乐符号?”

    谭遁直接get到了许辉的意图。

    “…对!”

    好吧,我收回自己的偏见,音乐果然是相通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访客

    音乐是相通的,黄沾当然很厉害。

    辉黄二圣,光是一首《沧海一声笑》足矣流芳整个华语音乐史!

    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常常感叹,后人不及前人,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我们本身对于音乐的要求变高了。

    或者说时代的变更,让我们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变得跟之前不一样了。

    谭遁本身就是大师级别的配乐师,有自己独特的对于画面、乐感的领悟,许辉也不好限值太多条条框框,让他自由发挥。

    否则,干嘛花那么大价钱邀请谭遁出手?

    自己随便找个没什么名气的配乐师傅,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添加配乐不是更好嘛!

    关于《黄飞鸿》的配乐,许辉只有一个要去,尽量用东方元素占多数的配乐。

    谭遁表示理解…

    片头曲《男儿当自强》,许辉请了林梓祥老爷子唱了一版,说实话,老爷子年逾花甲,还能有那么强烈的中气,确实很厉害,但是相较于二十年前那个版本还是差了一点。

    没办法,找了几个合唱团伴奏,勉强能听出当年的几分风采。

    不止如此,许辉自己还演唱了一个版本,准备放在电影彩蛋里面,就当是给观众的福利。

    最经典的配乐《将军令》当然不能缺少,否则《黄飞鸿》最有名的段子‘每当bgm响起,我就知道我是无敌的存在!’

    主题曲、片尾曲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很重要。

    好莱坞电影、hk电影最辉煌的八十、九十年代,每一部电影都是必须要有主题曲和片尾曲的,那是一道产业!

    98年,索尼音乐超过华纳成为全球最大音乐公司,不就是因为席琳迪翁的那首《my heart willon》嘛,还有《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大碟!

    (当年大卖了一千多万张…)

    当然,现如今的电影人除了传统的大导演或者想借助音乐宣传电影的作品,很少有电影主题取这么回事。

    一方面是因为音乐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看电影看的只是电影本身!

    人家根本不关注你的音乐…

    还有一点,大多数导演自己不懂音乐,完全凭感觉。通常情况下,作曲人给什么样的音乐,导演都会说“有点意思”,没有明确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多导演音乐素养不高,没办法用专业的音乐语言跟作曲人沟通,进而导致所作曲子不能更好地和剧情结合。

    炮辉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有点音乐素养的电影人,包括原时空执导的小成本都市爱情轻喜剧,他都特意找了几个说唱界的帮忙做了片头和片尾曲。

    ……

    《黄飞鸿》后期总导演是许辉,除了剪辑方面由他亲自把关,其他方面他都只是个调控者,把自己的意见告诉路洋,由路洋和王蜗牛具体执行。

    对了,杨青拍完《老男孩》之后,没什么事,也被许辉抓了壮丁…

    剪片子是个很磨人的活,即使许辉对于《黄飞鸿》有着最清晰的画面脉络。

    好在粗剪部分已经完成了,现在需要做的是精剪。

    接下来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许辉几乎就待在了剪辑室,总算大概完成了片子剪辑的脉络部分。

    现在的电影总时长在4个小时左右,需要尽量将它缩小到2小时左右。

    距离成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声效、特效、配乐…

    不过,许辉总算可以暂时离开这间房子了。

    ……

    时间已经是11月中旬,不出所料,《2012》席卷了整个华语电影圈。

    首周末抢走了接近1。5亿的票房成绩。

    没办法,大片的效果只有在影院观影才能切实体会到!

    网上看盗版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刺激感!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我国观众的观影热情了,上映一个星期,《2012》刷下了接近2。5亿的票房,妥妥的灭了之前的一堆记录。

    有几个小成本电影可能想着借助《2012》的观影狂潮分一杯羹,毅然决然选择跟《2012》死磕,同期上映!

    呵呵,甭说分一杯羹了,连点渣都不剩!

    看看《2012》的排片量,几乎霸占了所有院线的黄金场次。

    2009年的市场容量根本不允许同期出现两部以上票房大卖的作品,要不就你死,要不就我活。

    《2012》这样的大制作,那是奔着全球票房去的,跟踏同期,简直就是找死!

    刚刚还在鼓吹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第二的几家媒体,再也不敢冒泡了。

    谁都看得出,像《2012》这样的电影其中蕴含的电影工业远比中国电影高好几层楼!

    还是那帮人,不过这次他们换了个口号。

    中国电影距离好莱坞有多远?

    网上一堆吃瓜群众开始热烈讨论,当然更多人选择无视。

    什么是电影?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这时间,我还不如多搬两块砖!

    每年好莱坞电影席卷票房总会有一波类似这样的讨论大会,刚开始那几年,上至大导演们,下至一帮看着盗版碟的普通观众都很关切这些。

    总局召开了好几次大会,电影学院也邀请了一堆的世界上有名的导演各种讲座、研讨…

    讨论出什么结果了吗?

    现如今,已经习惯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市场扩大了,电影这玩意自动会升级,观众也会慢慢升级,好电影会有的!

    ……

    好容易从剪辑室走了出来,炮辉只想好好睡一觉。

    感觉身体被掏空!

    11月22号,休息了一整天的炮辉重新精神焕发,来到楼下餐厅准备吃点东西,今天没什么日程,也没什么活动,炮辉想着要不要到健身房挥洒一下精力。

    才坐下,陈小宇牵着一姑娘走了过来。

    “哥!”

    “来啦,这你你朋友?一起吃点?”

    许辉抬头看了一眼,压根没看清姑娘长什么样子,戴着鸭舌帽,倒是那双腿挺不错的,又直又细,而且大腿很紧绷,应该很有力!

    可惜炮辉对一般粉丝或者普通人已经没了入身交流的性趣。

    继续对付面前的小牛排。

    “…许导,我是杨蜜!”

    有点沙哑的声线,许辉抬头,还真是大蜜蜜。

    “…杨蜜?你怎么会在这?不是,你怎么跟小宇扯在一块了?”

    许辉先是惊讶,然后就是满肚子的疑问。

    “我跟小宇是好朋友啊!”

    杨蜜搂住陈小宇,一脸的闺蜜情深!

    “…”

    许辉差点没忍住直接吐槽了!

    能不能别扯?就你还有闺蜜?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于妈和清穿剧

    《奇葩说》有一期探讨的论题是‘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个辩题毫无必要。

    交朋友还需要门当户对?有没有搞错,思想解放几十年了,还这么封建?

    《宪法》直接规定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享有一样的权利,门当户对这个词本身就是偏见!

    连结婚都不要门当户对了,凭什么要求交朋友门当户对?

    乍一看,很有道理,可仔细推敲,完全没有基础。

    同一个阶层的人才有共同语言,或者说拥有同一个爱好,你们才能聊得来。

    你不可能否跟一个从不看网文的人讨论中原五百,讨论华娱三贱客是吧?

    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距,类似于鲁迅先生比下我和润土之间的阶级之墙!

    精英阶层,低端人口,本来就是切实存在的阶级差异…

    混娱乐圈的,除了有限的几个会真正记住的相识于微时的朋友,大部分还是跟差不多档次的交朋友。

    你也不能说他们势利眼,毕竟所处的阶层不一样。

    大蜜蜜绝对是其中的典型!

    为人处世看场合,也就是谁红跟谁玩或者说没有利益纷争跟谁玩…

    看看她的闺蜜发展路线:泰迪姐妹团、仙剑三美、唯一伴娘糖糖、刘包子、杨天宝…

    再发展下去,我觉得她很有可能跟赵微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