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握着杨顺的手,大拇指在手背轻轻摩挲着,用细若游丝的声音说道:“小杨……我……不怕死……如果……我能……帮你……证明……你的……理论……是……正确的……我……死的……就有……价值……”
杨顺的眼泪瞬间飙出来,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楚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证明他的科学理论正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万院士是个女人,早就扭转头,不敢看下去。
即使医护人员见多了生死,见到这种心甘情愿为科学奉献全部的老者,也是唏嘘感慨万千。
杨顺握着楚老的手,感觉到对方最后的力量,看到楚老枯瘦干瘪脸上努力挤出来的微笑,他的心里好憋屈,只恨自己实力不够,没法逆天改命。
“小杨,你别这样。”
陈院士按着杨顺的肩膀,双目中也有泪水,但还是强忍着说道:“我们都是科研人员,我们将毕生都奉献给了科学,这是我们崇高的使命。楚老希望他的牺牲有价值,让你的理论被更多的人接受,能加快推进你的药物问世,这样就可以拯救更多的人。”
万院士也说道:“小杨,你别想太多,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此做出牺牲。”
楚院士很欣慰:“就是……这样……”
杨顺明白了,擦掉眼泪,深呼吸,对身边人说道:“给楚老做监控,十分钟后,我们最后一次用药。”
这一次,每个人都动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
楚院士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用最后的一点意志力支撑着,将身体的全部数据反应给仪器设备,他愿意成为这个年轻人理论中的一个微小的基石。
他的眼睛逐渐失去光泽,眼帘缓缓闭上,但脸上还是保持自信的微笑,就像找到了一条真理,是那种无比幸福的满足感。
我追求一生的科学啊,我崇敬,可又无法全部拥有的知识啊,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异常快乐,从未后悔过,但我现在不得不说声抱歉,只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追求你们了,继续我神圣的科学信仰。
再见了,这个世界。
………………
杨顺坐在前往镁国的飞机上,疲倦地睡去。
头等舱被他们四个人包了,中东富豪的马仔示意空姐不准打扰,就是不想干扰杨顺睡觉。
杨顺做了一个梦,他学会了在空中飞翔,一开始他以为不可能,可突然意识到,自己可是德鲁伊的血脉,变个大咕咕飞起来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人突然醒了,他这才意识到,原来是梦一场。
人常说,做梦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在梦里实现,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德鲁伊能力似乎还不够强,才会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一点。
如果再强大一点,就不会有楚老的遗憾,华夏又失去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化学家。杨顺只能在心里叹气。
到了镁国,还要转机到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断中心。
这座城市只有10万人,而梅奥医学中心就有3万人,为全世界各地的病人服务。
苏格雷医生是接待杨顺的负责人,她带着自己最得力的几个属下,给杨顺介绍这家医院的董事长詹姆斯等人,又直接去了实验室。
苗芳菲和律师等人也跟在旁边,杨顺手里提着密码箱,因为副总统特殊命令,过海关是免检的,都不需要从他手上挪开。
苏格雷医生带着杨顺参观了主实验室,问道:“还有什么需要购置或者补充的吗?”
杨顺道:“不需要,这里的设备非常好,请给我一个急救团队,再带我看看病人情况,让主治医生向我汇报病情,这样就可以了。”
“不需要休息吗?”
“不需要,阿拉贡做了一件好事,我休息的很好。”
中东人很自豪,他们也就是有钱这一个优点了。
第311章 媒体是双刃剑(一更)
四位病人被安排在相邻的四个单间,老外还是讲究,特别注重**。
与国内四位院士比起来,这几人情况要好一些,毕竟得病时间略晚,而且有钱,买得起最好的药,而且梅奥诊所的治疗技术更先进一点,另外在决定请杨顺治疗后,四人都取消了化疗手段,努力增加免疫力,准备工作做得更好。
会诊时,主治医生讲述的很认真,但还是提出疑问:“你真的不需要再给他们做检测?我们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诊断中心,24小时就可以做完全身检测,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
杨顺道:“现有的数据,足以满足最低治疗要求。我完全相信你们的技术,还有这些病历本,因为你们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这句话梅奥的医生们爱听,对杨顺的抗拒减少很多,更加配合起来。
不过苏格雷医生还是很好奇,问道:“你来镁国之前治疗的四位华夏病人,他们情况怎么样了?”
杨顺道:“有一个没抢救过来,去世了,其他三个还在治疗用药中,应该很快就会痊愈。”
“愿上帝保佑他。”
几个医生小声说着,他们大概猜到为什么会死,但病人家属就不这么想,脸色微变:“怎么还会死人?你不是说过风险很小吗?”
杨顺道:“人都会死的,上帝也救不回来。那个病人的年龄太大,身体衰弱,而且多次化疗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最终是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
马仔阿拉贡亲自在中京医科大学参观过,在旁边补充道:“华夏医生确认了这一点,和杨的治疗方法关系不大。”
病人家属们这才好想一点,各自说着祝福和上帝保佑的话。
苏格雷医生从杨顺手里拿过楚院士的病历复印册,在他翻译帮助下,看懂了楚院士的全部治疗过程和即时数据。
这是第一手珍贵的临床资料,苏格雷医生看得很认真,非常仔细,最后期盼地问道:“你能把这些资料共享给我们吗?”
杨顺道:“可以,楚院士的遗嘱上说了,不管我有没有救活他,他都愿意将所有的数据共享给全世界的医生们做科研,他一直撑到了生命的终点,这些数据非常宝贵。”
苏格雷和医生们动容:“楚先生是个伟大的人。”
“伟大的人。”
杨顺长叹一声:“希望楚院士能稍稍打动你们,愿意帮我这个忙,我非常需要一个重量级的合作伙伴支持我。”
董事长詹姆斯这时候说话了:“苗女士和我谈过合作的事,梅奥诊所非常重视与你的合作,但我们也希望你能毫无保留的将技术拿出来分享,如果我们的四位病人确实得到有效救治,梅奥诊所愿意成为你的支持者。”
这是和四个病人差不多的条件,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那种,治的好才有的谈,治不好免谈。
苗芳菲在杨顺身边附耳,用中文快速解释着:“镁国医疗机构是不允许擅自使用未经批准药物的,而且fda那边没有收到你的药物申请,你这个是三无产品,连科研都算不上。梅奥愿意与你合作,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这是游走在镁国法律的边缘。”
“什么风险,联邦法院会查封它吗?”
“查封倒不至于,但巨额罚款肯定有。要是副总统被你治好了,法官应该可以酌情考虑减免罚款,或者免责。”
“张律师怎么说?”
“他说可以接受,我也咨询过镁国的律师朋友,都是这么说的。你在镁国行事,一定要注意镁国法律,这不是在国内,你想怎么做都可以。”
杨顺明白了,他主动伸手与詹姆斯握手:“我会全力以赴,希望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很快,杨顺就将治疗方案拿出来,与专家们共同商量。
他这次来镁国,还特意带来中京医科大学的首席肿瘤医生,这算得上是中镁两国最顶级的临床医生思维碰撞了,三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很快制定了治疗方案,执行下去。
……………………
杨顺的镁国之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柳叶刀的卢卡斯教授,曰本藤野和澳洲布朗…多尔蒂教授,都还以为杨顺在中京治疗那四位院士这才不到一周呢,什么狗屁杨氏治疗法能治好癌症?打死他们都不信!
关注这件事的人不止他们,华夏媒体近水楼台,是最积极跟进的。
噩耗很快传出来,楚院士在治疗中不幸去世的消息被外界知晓,甚至还有记者拍到了其家属失声痛哭的场景。
这些图文并茂的消息被迅速传到网上。
“楚院士被杨顺治死了?”
无数华夏人看到后,感觉无比揪心。
好多人急的不行,怎么就死了?杨顺不是说了能治好癌症的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具体死因是什么,是杨顺的病毒导致他死亡吗?
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重要问题,中京的诸多媒体蜂拥而至,想采访中京医科大,他们甚至堵在附属医院的院长办公室,要求采访,想知道事实真相。
“媒体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权力!”
“你们必须配合!”
媒体人吵闹的厉害,但院长,还有专家团,两院负责人,全部都以其他三个病人还没有治疗完毕,不方便总结为理由,拒绝采访。
因为杨顺还在镁国未归,新闻发布会不好开。
而且楚院士确实是因为杨顺的病毒而死的,这是没法推卸责任的事实,但这也有个前提条件,杨氏病毒肿瘤疗法要求病人免疫能力强,只能说楚院士的命运不好罢了。
官方的遮遮掩掩,反而更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一些中立的,或者收了钱故意抹黑杨顺的媒体,立刻开始说风凉话,口诛笔伐起来。
他们质疑杨顺在吹牛,痛惜那几位院士,说死去的楚院士是“被杨顺的花言巧语蒙骗了,死的不值得”。
媒体是柄双刃剑,捧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舌灿莲花,死劲吹捧,把杨顺夸成民族英雄。
但黑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毫无底线,那些阴招和脏手段,层出不穷,文人的笔墨厉害着呢,可以用不带脏话的文字把人给活活骂死。
杨顺遭到了来自内部的质疑,雪上加霜。
而更致命的,还是那些世界级别的对手。
曰本藤野教授冷嘲热讽:“智商其实和学历并不匹配,一个人聪不聪明其实与年龄无关,世界上各个国家受骗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因为老人更贪生怕死。”
他不点名,可谁都能看出他在暗讽华夏的楚院士,说楚院士是个贪生怕死的人。
楚院士怕死?
知道内情的人差点气哭了,要不是医院严禁泄漏,这帮医护人员第一个跳出来跟臭不要脸的藤野撕逼!
澳洲的布朗教授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我强调过许多次的事情,人体免疫学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一旦发生错误,肯定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我建议,杨现在停手还不晚。我还要呼吁全世界各国的肿瘤专家,不要继续研究杨的理论和病毒。”
看似中间立场,实际上仍然怀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布朗教授,就属于典型的偷鸡派,这种人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假好人,伪君子,说的就是这一类。
最可恨的还是卢卡斯教授,新一期的《柳叶刀》刊出,上面又有他的文章,专门批判“杨顺病毒肿瘤免疫疗法”,将杨顺的论文,还有他的著作,批评的一无是处。
这个《柳叶刀》杂志,专业上值得肯定,但政治立场很有问题。
历史上它曾经发表过几次不合适的言论,比如严重造假的论文,以及在镁国总统选举前故意发表有关伊啦克战争的死亡结论,还歧视印渡这个国家等等。
所以卢卡斯的言论,能在杂志上刊出,让全世界的同行看到,算得上是带头质疑(黑)杨顺的专业期刊了。
其心可诛。
然后,光是发表论文还不够。
在《柳叶刀》电子版的交流专区,卢卡斯又写下最新的评论:“魔鬼的话语总是那么美丽动人,最会蛊惑人心,用甜言蜜语打动听众。受到魔鬼蛊惑的人,多半会死于自己的贪欲。”
有人在下面问:“教授,你是在说华夏那个被杨顺治死的院士吗?”
卢卡斯回复道:“没错,你可以说他是勇敢吃螃蟹,不幸牺牲。但我认为,已经有那么多人,比如我,都在提醒他们杨顺不可靠了,可他们不听劝告,还愿意尝试,这不是沽名钓誉又是什么?”
英文的一大段话,正好和沽名钓誉的意思相同。
围观者哗然,这是卢卡斯在讽刺楚院士沽名钓誉,死不足惜?
本来,这几人在网络上追咬着杨顺不放,步步紧逼,就引起了许多华夏粉丝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