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果和蔬菜不好说,但棉花和大豆被做死,这个杨顺有点听说过。
在座的有一位老爷子,曾经是红安粮油加工厂的老厂长,姓彭,年纪大了退下来,回乡下老家养老。
彭大爷说道:“我清楚的记得,2004年的时候,全国大豆产业被外国狼崽子一口一口撕咬的事,我们市里的粮油加工厂也是那个时候倒闭的。”
杨顺赶紧帮他点一支烟,又重新点开记录笔,说道:“彭大爷,您想好,细细的说。”
彭大爷陷入沉思中,声音很伤感:“2003年底,华夏十几家大豆企业联合起来,与镁国大豆协会签署了进口500万吨大豆的合同。结果半年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暴涨60%,到了交割的时候,华夏企业被迫按历史最高点买进。刚刚交货,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又暴跌40%,华夏企业被迫按最低价卖油。”
呃,大爷竟然还懂期货,可以啊,不过人家好歹也是市里的厂长,见过世面,应该有文化。
杨顺心里想,但重点不在这上面,而是期货价格上。
他生气说道:“还有这种事?这特么镁国佬不是操纵期货价格,欺骗我们华夏企业嘛!”
“谁说不是?当时华夏企业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几百块,500万吨大豆啊你想,亏损十几亿,华夏压榨商全线崩溃,企业纷纷停产,重组,破产。”
彭大爷一提起来,就气得手发抖:“在2005和2006年,外国人又来趁火打劫。”
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发黄的小册子,翻开,用颤抖的声音说道:“镁国adm公司购买了江华农30%股权,金陵华农被荷兰邦吉拿走,莞东华农被镁国嘉吉买下,霸洲华农被法国路易达孚兼并,就这两年,全国1/3的加工被外国企业掌控。”
老爷子指着小册子,气愤道:“我特意找人问清楚了,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纸上面,我死都不会忘记!”
四周老乡们都听说过,纷纷骂着不是东西,杨顺听得目瞪口呆。
彭大爷继续:“就在2006年,全国前十的压榨企业,只有黑泷江的九粮油没有外资影子,但这家企业硬抗了两年,保护了两年东北大豆,最终也不得不低头,还是被迫进口镁国大豆,从此,华夏国内大豆行业全部崩溃,沦为镁国的板上肉,认宰任割!”
“气死老子了!”
“说起来就恨不得干死这帮孙子。”
“跟当年的八国联军一样,太他吗卑鄙无耻了。”
“那帮搞企业的华夏老总,也一个个全都是眼高手低的蠢货,没搞清楚别人的游戏规则就跑去和镁国人玩,这不是找死吗?”
“榨油的都他吗是国企,领导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争权夺利挺厉害,有个屁的本事!”
老乡们讨论起来,那叫一个喷的厉害,骂出情绪来了,连领导人都敢喷,但骂企业领导是猪的人还是最多的。
当年刚进wto,确实很多国企领导瞎杰宝乱搞,不知道做烂了多少行业,背负了多少债,毕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国内和国外,游戏规则都不同,不适应,只能淘汰。
杨顺真的心情极不好,他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是学商务的,他就研究研究植物,什么大豆,水稻,棉花,都是他研究的范围。
可从没研究过,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到底是个什么现状,竟然这么恶劣!
彭大爷抬抬下巴,像是考验一样问道:“小杨,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是亿万富翁了,有钱了,和我们这一块两块的米价,和几百几千的豆价,没有关系?”
杨顺连忙摇头:“不不,我觉得您说的挺好的,这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说豆油吧,我们每天吃饭都离不开,镁国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对不对,我们每天吃进去多少转基因油,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你吃吗?”
“什么?”
“你吃那些转基因豆油吗?你是大科学家,你敢吃吗?”
彭大爷紧追不放,犀利地看着他,其他人也不说话了,齐齐看着杨顺,像是在诘问,更像是在寻找安慰。
“实不相瞒,我家里,还有我的几家公司,吃的食物都是我们员工自己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
杨顺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他笑了笑:“我们在南山景区开辟了一个农场,里面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主粮,其他蔬菜也是自己种的,全部都是有机种植,我自己精心挑选的种子,产量大,口味非常好。”
“肉呢?”
“我们喂了猪牛羊鱼,还有家禽,我也在搞生态农场和旅游结合的模式,经营的还不错。公司包食宿,所以我的员工,包括我自己,都吃的是有机食品,当然不包含转基因食品了。”
众人似乎有些失望,彭大爷问道:“你不吃,也是觉得转基因有害?”
杨顺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我也吃过转基因番茄啊,觉得味道确实很美味。转基因食物其实无处不在,比如很多糖都是用转基因甜菜制造的,再比如说,你们正在抽的这些烟草……”
看到大家脸上变了色,还有人立刻掐掉烟。
杨顺呵呵笑起来:“虽然转基因烟草也是存在的,但国内有没有大范围种植,我不是烟草局的人,就不好说了。”
几人面面相觑,感觉转基因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本逃不掉,完全被包围在中间。
有人泄气:“我也活不了几年了,抽死了去求。”
其他人附和:“反正没几年活了,干脆吃吃喝喝,享受完了两腿一蹬,死了不管。”
看大家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杨顺连忙道:“不不,转基因没这么可怕,我也吃过,不也健康没事?咱们不说这个,还是说说大豆吧,国内大豆被外资占领后,又怎么发展?”
彭大爷生气:“还能怎么发展?转基因大豆全线冲进来,国内油价暴跌,东北大豆死死撑了十几年,种植面积越来越小,只剩最后一点根子。你看看现在,全国还有几个大豆产区?自给率低的吓人,85%以上靠进口,国内不是没地方种,而是种了不赚钱,那还种个屁呀?”
乡长也在旁边撒烟,又递了一圈,说道:“老彭,不说啦,越说越生气,豆他吗的蠢货,市场一丢,再抢回来就难咯。”
“用你们年轻人说的,都是猪队友。”
“迟早有一天,连东北大豆也没了。”
“种大豆对土地好,种了养地,肥田,可惜了,就是不赚钱。”
“豆油几乎全部是转基因,豆渣又喂了牲畜,最后还是被人吃进肚子里。”
众人纷纷摇头,愤恨无比。
杨顺拿着笔,暗暗在小本子上记了一笔,大豆。
难道第一枪就打在大豆上?
另外,他能弄出更便宜的大豆出来吗?
或者说,难道他准备好种植大豆,去和国际巨头粮商争抢粮油加工市场吗?
乡长问道:“你还想听棉花怎么沦陷的吗?”
杨顺立刻同意:“要,棉花必须听,bt棉花是我国种植最大面积的经济作物,我最近在整理转基因方面的资料,棉花必须研究。”
“好,说一说棉花的事,大豆第一个沦陷,第二个就是棉花。”
乡长道:“我记得农民不愿意种棉花,是从2009年开始下降的,2008年还有8600万亩,2009年就跌了一半,全国4000多万亩。到现在,3000万亩不到。还是老样子,国产棉花被进口棉花打败了,镁国农业有巨额补贴,棉农低价卖棉亏损多少,镁国政府补贴多少,这还怎么玩?”
杨顺气愤:“这都不投诉wto啊?”
乡长反问:“投诉有用吗?镁国就是用这招把巴西棉花产业挤垮了,巴西种棉花的农民不种田了,进城打工,城市失业率上升,各种社会问题增加,和我们国内现在的情况是一模一样啊!”
杨顺越听越不对劲,这些真的是一个乡领导说出来的话?这么具有国际视野的啊。
旁边彭大爷又补充了:“棉花第二个完了以后,第三个就轮到玉米。”
杨顺疑惑看着他:“玉米也沦陷了?”
彭大爷说道:“玉米还没沦陷,但发现巨大变化是在2008年,那一年雷曼兄弟破产,镁国房地产次贷危机,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当时我们国内为了自救,用了什么招?”
“四万亿?”
“太对了,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华夏就进入到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高速期,实业误国,炒房兴邦,国家越发强大起来。”
“……”
杨顺无语,乡大爷连国家大事都这么清楚,您真不是经济学毕业的专家吗?
第332章 黑店(三更)
彭大爷道:“其实镁国也想了很多办法自救,其中有一个是镁国农业部提出的,生物燃料,也就是酒精乙醇,给汽车用的,玉米就是生产酒精的重要农作物,当时这个叫能源进军农业,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
“然后呢?”
“全世界都跟着学,玉米生产酒精,全球玉米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稳定升高,农民都改种玉米了。”
“这是好事啊,农民种玉米可以赚钱了呀。”
“好什么呀,有镁国人在,能有好事吗?镁国农民种玉米有补贴,几年下来,玉米种的太多了,又开始大量向我们出口酒精,我们国家酒精价格暴跌,酒精厂不知道死了多少。玉米行业混乱,种子公司发大财,到了2019年,我国玉米行业洗牌,这两年才彻底稳定下来。”
还有,农民都去种玉米了,别的作物还种不种?其他作物价格暴涨怎么办?土地还养不养肥了?是不是又要用大量化肥去堆?
总之,玉米价格虽然没有崩,但也不是正常现象。
几个重要农产品,华夏都受钳制。
镁国佬连拉带打,不是这里顶一下,就是那里撮一下,各种粮食期货价格起伏,再顺便低吸高卖,想方设法赚钱,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穷的纷纷抛下农具,跑到城里打工,再这么下去,农村都没人种地了,还推高了城市房价。
看来看去,水稻是唯一的万幸,也就亚洲人喜欢吃米,镁国人还没管到这上面来。
但是,还是要干他良的镁国佬,所有的麻烦都是这帮镁国佬惹出来的!
真贱!
杨顺轻咳一声:“我还想问一下,你们这些知识,是谁教给你们的?总不能是天天看新闻联播和报纸,自己推理出来的吧?”
乡长几人哈哈大笑,有两个还笑咳嗽起来。
“我就知道,小杨肯定会问。咱们这帮泥腿子,怎么说的出这么大的道理来?”
“小杨,你是不知道吧,大学生村官下乡,还有国家这两年的倾农政策,我们乡里来了很多有知识,有才华的大学生。”
“种子站里那个大学生陆佳丽就是的,特别有才,人也长得漂亮,说话又好听,跟播音员一样。”
“小陆还是华夏农业大学毕业的,京城人。”
“她在教种子站采购的时候,老给我们上课的。”
老农们一直在夸这位姑娘,杨顺也挺有兴趣,可惜小姑娘做了两年后,调回京城了,要不然,今天他肯定能见到。
聊了这么久,杨顺大概也知道了一些情况,接着和他手里报告书上的汇总结论进行验证,大致心里有数。
等家祭祖结束,他回到红枫农业大学,找到陈校长,希望学校能出面,帮他弄到全国各地不同的玉米种子。
陈校长好奇:“小杨,你要收集玉米种子干嘛?有什么新发现吗?还是什么新项目?”
越问,老陈越觉得不对劲,心跳加快,眼睛都绿了。
杨顺觉得好笑:“您以为是什么新项目?”
“玉米深加工?”
陈校长还是挺有经济头脑的,一下子就想起来:“我知道了,治疗心血管,降低胆固醇,还是抗癌药?”
“我都有广谱抗癌药了,还研究玉米抗癌干嘛?”
“那就是心血管方面的。”
杨顺哭笑不得:“您别猜了,我是为了给我的田里寻找最优秀的种子,研究研究。”
“拉倒吧,我可不信。”
陈校长是个精明的小老头,围绕杨顺走几圈,鼻子在他身边用力嗅嗅:“有阴谋!你要更新农场的植物种子,会只要玉米?”
杨顺拳掌相击,兴奋道:“您真是太了解我了,除了玉米,我还想弄到棉花,油菜籽,大豆,木薯,番茄。如果可以的话,您还可以给我弄一些蓖麻籽儿来,品种越齐全越好,时间不限,我也会向其他种子公司求购,一年内集齐。”
陈校长听到这些名字,明白了:“你打算搞转基因!小杨,我建议,这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