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公司求购,一年内集齐。”

    陈校长听到这些名字,明白了:“你打算搞转基因!小杨,我建议,这个项目你还是和我们国家基因工程实验室合作,我们在转基因上技术先进,国内一流,如果你加入,可以享受现成的平台,事半功倍,我们强强联手,争取放几颗大卫星!”

    杨顺笑道:“谢谢您的好意,如果我想做转基因项目,肯定会和您合作。”

    陈校长搓着手,继续诱或:“你做完这个项目,我再破格给你申请一个教授职称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杨顺就是不松口:“我谢谢您呐,不过这次真不是来做转基因项目的,我只是想看看转基因农作物究竟比传统的强在哪里。”

    陈校长逼迫不了,劝说不来,颇有些沮丧,神情很复杂,很纠结地深深看了一眼杨顺,委屈道:“小杨,千万别让我失望。”

    “哟,您千万别这样……”

    老爷子都快哭了,杨顺连忙道歉,好说好歹,才把撒娇的陈校长给安抚下来,逃离学校。

    陈校长为了学校名誉,真是想破了脑壳,头发急白,可杨顺就是不带他玩,他能有什么方法?

    他把任务往下面交代,一听是杨顺要的种子,下面的人紧张起来,赶紧全国各地搜刮。

    红农是211大学,国内农业大学排名前几名,人脉关系肯定非常广泛的。

    除了关系不错的商业种子公司之外,学校还有成千上万的校友,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研究所,农业企业,种子企业等各种地方,这些都是人脉资源。

    打电话询问,委托人带话,最终耗时一个月,总算是将世界上所有的种类要了个七七八八,全给杨顺收集起来。

    陈校长带人亲自送到南山景区,与植化所提前通过话,肖健接待。

    被告知杨顺在南山景区二期的植物生态种植园,陈校长几人有点难受,不想把种子留下,而是想亲手交到杨顺手里,顺便示好,拉拢关系。

    肖健说道:“那好吧,等我收拾一下,我开车送您几位过去。”

    陈校长高兴起来:“那感情好,谢谢肖主任。”

    肖健受宠若惊:“您别客气,我也是您的学生,我动科院的,和杨顺同一届。”

    “我就说嘛,我们红农的学生真有出息!”

    这下好,大家都是自己人,大家有说有笑,坐在五菱宏光s加长版本的小货车里,带了一点补给品和植化所未处理的垃圾,向景区二期种植园开去。

    南山景区二期分为几个片区,主要是森林公园氧吧,疗养院,商务会议中心,植物园,盆景园等景区,另一部分就是生活区,包括游乐场,农家乐,生态种植园,垂钓等区域,和原来的一期景区挨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面积特大的商业游玩区。

    光是这个生态种植园,就有数十亩,都是杨顺这些年的心血。

    他找到的很多优秀种子,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精心呵护,又让苗家找来经验丰富的种植高手,他亲自教授,用了好几年时间才慢慢打造成这么大的规模。

    生态种植园一部分是封闭式,自己种植自己享受,蔬菜提供给植化所,景区公司,兽药厂,强人汤工厂等多家企业,包食宿的菜就是这么来的,大厨制作,味道和营养极好。

    好多员工加入杨顺的公司后,都特别有归属感,除了实力不行被淘汰的,主动跳槽率极低。

    一是工资高,在红枫这个低收入城市里中等偏上,二就是福利待遇好,美女多,公司盒饭超好吃,晒在网上,被大家爱称为“全国最好吃的工作餐”,不知道羡慕死了全国多少老百姓。

    生态种植园另一部分就对外公开了,供游客们摘采,价格当然是奇高无比的,属于红枫市最顶级的农庄采摘亲子活动,还不接受团购。

    像茄子,黄瓜,都是50块钱一斤,辣椒60块,改良杂交番茄80块,是好多菜场价格的20…30倍。

    可就这样,游客们仍然络绎不绝,生态园不得不限量,还要排队。

    陈校长来这里的机会不多,车辆路过一个大棚园门口,他看着窗外,排队几十米,估计几百人,他不敢相信问道:“这都是等着排队进去采摘的?”

    肖健很得意:“怎么样,壮观吧?这还只是一个棚子里的。”

    “你们太会做生意了,这么多人啊!”

    几人惊讶的不行,还有游客络绎不绝赶过来,全都是携家带口的,老人孩子都有,人多的吓死人。

    有个教授看到价格表了,吓得一声惊呼:“辣椒60块一斤?你莫吓我!”

    陈校长几人愣住,肖健哈哈大笑:“这有什么被吓到了的,您看看这些游客,他们被吓到了吗?”

    “他们不是疯了吧!”

    “有钱烧的慌?”

    “不对,肯定有鬼。小肖你不卖关子了,赶紧说。”

    “好,我解释,我们从菜场买回来的一斤辣椒可以炒两三盘,肉也一样。所以他们只需要摘几个辣椒,买三两猪肉,就可以炒一盘菜了,不需要买一斤。”

    肖健就说了:“我们提供了一项服务,在景区里买的蔬菜和肉类,拿到服务区的餐馆加工,是不收费的,他们拿着菜过去,再出点服务费就够了。”

    “一盘青椒肉丝价格多少?”

    “差不多算下来88块。”

    众学者讶然,这还不贵啊?黑店,差评!

第333章 商业互吹(一更)

    “这还黑?这是最纯正的有机蔬菜,杨总亲自挑选的种子培养出来的,肉也是山里养的有机猪,保证做出来的和您几位平常吃的,味道和口感截然不同,绝对物超所值!”

    肖健把车停下来:“到了,杨总就在这边,今天中午,我请您几位吃有机大餐。”

    这边是没有对外开放的蔬菜大棚,旁边墙壁上钉着一块牌,“有机大棚试验1号”,篷布和围墙都特别讲究,与旁边那些对外开放的大棚有不小的差别。

    杨顺做改良新产品的研究和试验,也是在这边最先应用,当然,最核心的秘密还是在植化所内的小棚里,锁着没人知道。

    肖健下车后,招呼一个员工过来帮忙,打开后车厢门,搬下来几摞套在一起的塑料箱,至少四十几个。

    陈校长等人下车,还想着帮忙搬东西,被杨顺看到,连忙喊道:“陈校长,来来来,搬东西让年轻人来,您几位别动手。”

    杨顺招呼大家进去,他身边还有几个记者模样的人,带着摄像机,杨顺介绍,是孙雅晴的团队,又带着央视记者一起过来搞采访,也就是写软文广告。

    杨顺没有小鲜肉的颜值,也没有新电影的剧本,木有综艺节目邀请他,还不能炒作绯闻,不喜欢穿皮裤,不能做头发,怎么抢头条呢?只能编故事了……

    陈校长注意到棚内几个长排的铁架子,总共四层,每一层都并排搁置着这种整理箱一样大小的定制筐,从大棚入口一直摆到大棚后门,走道里还有两层的升降机随时走动,工人处理最高层的筐。

    这些筐里面都装着半筐土,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各种蔬菜,每个筐下面还有单独的排水管和营养管道,筐上空是细小的喷水孔。

    “哟,这可是典型的现代化菜园生产模式啊,中央管道集**应,高效又卫生。”

    陈校长等人都是农业行家,一眼就看出来,杨顺不仅仅将工业化批量生产做到位了,还有许多细节上的改进。

    他一抬头,看到大棚顶上成排的大型反射光板,这些应该都被计算机控制,可以将阳光照射到大棚里,与不同的光电设备配合,保证每一盆蔬菜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光合作用增多,植物生长就加快,难怪长势喜人。

    看着莴苣,萝卜,卷心菜等绿油油的肥大叶片,真的赏心悦目。

    陈校长赞叹道:“这种叠起来的立体模式,最适合阳台种植,提高空间利用率。看起来你技术挺成熟的,都准备对外推广了吗?”

    “是的,我已经让人在网上教种菜,统一卖这种培养筐,铁架子,营养管道,各种蔬菜种子,提供一条龙服务。”

    杨顺拿出手机,展示给他们看:“老百姓买回去,可以摆在阳台上自己种菜,用这个‘顺心农场’app记录每天的浇水施肥情况,我们远程提供技术指导,健康又卫生。”

    “想的真周到。销量怎么样?”

    “还行,试运营了两个月,差不多有1万多个家庭购买了我这套方案,一个5平米左右的阳台,整体投入不超过1500元,给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可是十倍以上。”

    “销量这么多?”

    大家还有点不信,杨顺笑了笑,旁边一个员工拿着透明板过来,随手一滑,在线商城就出来了,后台可以看到销量达到10434套,随便刷新一下,又增加几个。

    他又说道:“app下载数量超过20万了,潜在客户能再翻几倍。将来还会开发小游戏,比如朋友圈可以相互偷菜之类的,做成半社交的软件,万一哪天可以对抗微信呢。”

    肖健等员工在旁边笑,还对抗微信呢,杨老板不会是在做白日梦吧,除非把bat买下来。

    旁边一个领导惊讶:“这还只是试运营?试运营就两个月卖1万套……”

    杨顺轻描淡写道:“嗯,还没做宣传,我就在微薄里发了个感慨,说正在研究阳台种菜,有点成绩了,然后粉丝们自己就跑过来找店子,死乞白赖要找我买。”

    红农领导们无语,没做宣传就这样火爆,要是正式宣传,岂不是爆炸到天上去了?

    陈校长意味深长对旁边一人说道:“宋总,要加油啊。”

    这个宋总颇为汗颜,脸上有点挂不住,他是管挂靠三产公司的领导,这些年生意惨淡,卖成熟品吧拼不过大水果商,卖种子又卖不过小卖家,再看杨顺这边,轻轻松松,这跟弯腰在地上捡钱有什么差别,直接占领了国内高端市场啊。

    他只能感慨,世界是年轻人的,老家伙们玩什么电商呢,快点让位置吧,不能适应潮流的人,还不如趁早退休。

    “不错!”

    “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只要你们统一标准和种植技术,再用app监管和提醒,就能保证种菜的难度降低,蔬菜质量上升,这个思路是对的。”

    “可以呀杨顺,用不了几年,你们就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公司了。”

    “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坚持做,好好做!”

    陈校长几人都在鼓励,很欣慰杨顺能心系老百姓,人们生活和物质水平提高,老百姓需要更加健康安全的有机食物,这么做正好切入市场点,当然受欢迎。

    最难得可贵的,这里可是有机大棚,他们竟然闻不到空气中太浓郁的有机肥气味,杨顺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对大家的这个疑问,杨顺没有解释太详细,这是商业机密,也是他花了大价钱才掌握的经验。

    他说道:“这些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我从瑞典那边请来的专家帮忙设计的。可持续生态农业是我公司将来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不全部都是生物医药行业。”

    见陈校长几人一个劲称赞,孙雅晴在旁边趁机介绍道:“陈校长,我们今天本来是想录制一期央视致富经的节目,正好您来了,要不,待会儿我们补录几个镜头,您点评点评?”

    央视节目啊?

    能上去刷刷脸,当然最好啦。

    陈校长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旁边你一言,我一语,他也半推半就答应下来,待会儿补几个镜头,做点介绍。

    杨顺在一旁打趣:“采访没什么难的,就是商业互吹,您可劲地吹我就行了。”

    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笑起来,陈校长指着杨顺,哭笑不得:“小杨啊,你看看你,哪里像个老板的样子?”

    其他人跟着纷纷商业吹捧起来:“瞧瞧,这就是我们红农的学生,厉害呀。”

    “能文能武,全能型。”

    “把学校里教的东西融会贯通,难得可贵。”

    听到这帮人互吹,肖健还在旁边嘀咕好笑:“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床上定人凄。进可欺身压正太,退能提臀迎众基。上能胯底弯直男,下能腰上御腐女。前可一口开蓬门,后能单手扫门庭,这才是无所不能的风骚顺公公啊。”

    杨顺耳朵好着呢,反手就是一根胡萝卜砸过去。

    陈校长灵机一动:“小杨,要不,这个项目你也与学校合作一次?”

    杨顺哭笑不得:“这也能合作?”

    陈校长笑眯眯说道:“怎么不能,你在这里设置一个红农实习点,帮我们培养一批学生,教课嘛。我们也不让你吃亏,课时费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